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金刚经弥勒菩萨偈颂

更新时间:2023-08-15 15:50:16 来源:高考在线

  第一部分

  摘自《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天亲菩萨造,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文见《大藏经》第二十五册,1511。

  校对用:

  1、《金刚仙论》(世亲菩萨造,金刚仙论师释,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文见《大藏经》第二十五册1512。

  2、《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唐宗密著),文见《大藏经》第三十三册1701。

  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宣演》(唐道氤撰)文见《大藏经》第八十五册,2733。

  4、《金刚般若旨赞》(唐昙旷著),文见《大藏经》第八十五册,2735。

  5、《金刚经宗通》(明曾凤仪撰),文见《续藏经》第三十八册。

  6、《金刚般若经偈会本》(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清通理集),文见《续藏经》第三十九册《金刚经新眼疏经偈合释》。

  7、《金刚鎞》(清广伸撰),文见《续藏经》第三十九册。

  8、《金刚经郢说》(清徐发撰),文见《续藏经》第三十九册。

  又:校对结果,除在下列八十偈中注明外,尚有二点需要指出:

  一、有少数本子将(15)提前到(11)前,不知何据。

  二、有在(67)前加上一偈:「彼如来妙体,即法身诸佛,法身不可见,彼识不能知。」最早见于宗密之《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

  上述二点,或与七十七偈数目不合,或与义净译系不能契合,故不取。仅于此指出,聊备一说。

  (1)法门句义及次第 世间不解离明慧 大智通达教我等 归命无量功德身

  (2)应当敬彼如是尊 头面礼足而顶戴 以能荷佛难胜事 摄受众生利益故

  (3)巧护义应知 加彼身同行 不退得未得 是名善付嘱

  (4)广大第一常 其心不颠倒 利益深心住 此乘功(或作「工」)德满

  (5)檀义(或作「度」)摄于六 资生无畏法 此中一二三 名为修行住

  (6)自身及报恩 果报斯不著 护存己不施 防求于异事

  (7)调伏彼事中 远离取相心 及断种种疑 亦防生成心

  (8)分别有为体 防彼成就得 三相异体故 离彼是如来

  (9)说因果深义 于彼(或作「后」)恶世时 不空以有实 菩萨三德备

  (10)修戒于过去 及种诸善根 戒具于诸佛 亦说功德满

  (11)彼寿者及法 远离于取相 亦说知彼相 依八八义别

  (12)差别相续体 不断至命住 复趣于异道 是我相四种

  (13)一切空无(或作「生」)物 实有不可说 依言辞(或作「词」)而说 是法相四种

  (14)彼人依信心 恭敬生实相 闻声不正取 正说如是取

  (15)佛非(或作「不」)见果知 愿智力现见 求供养恭敬 彼人不能说

  (16)彼不住随顺 于法中证智 如人舍船筏 法中义亦然

  (17)应化非真佛 亦非说法者 说法不二取 无说离言相

  (18)受持法及说 不空于福德 福不趣菩提 二能趣菩提

  (19)于实名了因 亦为余生因 唯独诸佛法 福成第一体

  (20)不可取及说 自果不取故 依彼善吉者 说离二种障

  (21)佛于然灯语 不取理实智 以是真实义 成彼无取说

  (22)智习唯识通 如是取净土 非形第一体 非严庄严意

  (23)如山王无取 受报亦复然 远离于诸漏 及有为法故

  (24)说多义差别 亦成胜校量 后福过于前 故重说胜喻

  (25)尊重于二处 因习证大体 彼因习烦恼 此降伏染福

  (26)苦身胜于彼 希有及上义 彼智岸难量 亦不同余法

  (27)坚实解深义 胜余修多罗 大因及清净 福中胜福德

  (28)能忍于苦行 以苦行有善 彼福不可量 如是最胜义

  (29)离我及恚相(或作「嗔恚」) 实无于苦恼 共乐有慈悲 如是苦行果

  (30)为不舍心起 修行及坚固 为忍波罗蜜 习彼能学心

  (31)修行利众生 如是因当识 众生及事相 远离亦应知

  (32)假名及阴事 如来离彼相 诸佛无彼二 以见实法故

  (33)果虽不住道 而道能为因 以诸佛实语 彼智有四种

  (34)实智及小乘 说摩诃衍法 及一切授记 以不虚说故

  (35)随顺彼实智 说不实不虚(或作「不实亦不虚」) 如闻声取证 对治如是说

  (36)时及处实有 而不得真如 无智以住法 余者有智得

  (37)闇明(或作「如」)愚无智 明者如有智 对治及对法(或作「对法及对治」) 得灭法如是

  (38)于何法修行 得何等福德 复成就何业(或作「等」) 如是说修行

  (39)名字(或作「见」)三种法 受持闻广说 修从他及内 得闻是修智

  (40)此为自淳(或作「醇」)熟 余者化众生 以事及时大 福中胜福德

  (41)非余者境界 唯依大人说 及希闻信法 满足无上界

  (42)受持真妙法 尊重身得福 及远离诸障 复能速证法

  (43)成种种势力 得大妙果报 如是等胜业 于法修行知(或作「显彼修行业」)

  (44)于内心修行(或作「如是无有相」) 存我为菩萨 此即(或作「则」)障于心 违于不住道

  (45)以后时授记 然灯行非上 菩提彼行等 非实有为相

  (46)彼即非相相 以不虚妄说(或作「说故」) 是法诸佛法 一切自体相

  (47)依彼法身佛 故说大身喻 身离一切障 及遍一切境

  (48)功德及大体 故即说大身 非身即是身 是故说非(或作「大」)身

  (49)不达真法界 起度众生意 及清净国土 生心即是倒

  (50)众生及菩萨 知诸法无我 非圣自智信 及圣以有智

  (51)虽不见诸法 非无了境眼 诸佛五(或作「无」)种实 以见彼颠倒

  (52)种种颠倒识 以离于实念 不住彼实智 是故说颠倒

  (53)佛智慧根(或作「为」)本 非颠倒功德 以是福德相(或作「根」) 故重说譬喻

  (54)法身毕竟体 非彼相好身 以非相成就 非彼法身故

  (55)不离于法身 彼二非不佛 故重说成就 亦无二及有

  (56)如佛法亦然 所说二差别 不离于法界 说法无自相

  (57)所说说者深 非无能信者 非众生众生 非圣非不圣

  (58)彼处无少法 知菩提无上 法界不增减 净平等自相

  (59)有无上方便 及离于漏法 是故非净法 即是清净法

  (60)虽言无记法 而说是彼因 是故一法宝 胜无量珍宝

  (61)数力无似胜 无似因亦然 一切世间法 不可得为喻

  (62)平等真法界 佛不度众生 以名共彼阴 不离于法界

  (63)取我度为过 以取彼法是 取度众生故 不取取(或作「彼」)应知

  (64)非是色身相 可比(或作「显」)知(或作「诸」)如来 诸佛唯法身 转轮王非佛

  (65)非相好果报 依福德成就 而得真法身 方便异相故

  (66)唯见色闻声 是人不知佛 以真如法身 非是识境故

  (67)不失功德因 及彼胜果报 得胜忍不失 以得无垢果

  (68)示(或作「亦」)胜福德相 是故说譬喻(或作「故重说胜喻」) 是福德无报 如是受不取

  (69)是福德应报 为化诸众生 自然如是业 诸佛现十方

  (70)去来化身佛 如来常不动 于是法界处 非一亦不(或作「非」)异

  (71)世界作微尘 此喻示彼义 微尘碎为末 示现烦恼尽

  (72)非聚集故集 非唯是一喻 聚集处非彼 非是差别喻

  (73)但随于音声 凡夫取颠倒 非无二得道 远离于我法

  (74)见我即不见 无实虚妄见 此是微细障 见真如远离

  (75)二智及三昧 如是得远离 化身示现福 非无无尽福

  (76)诸佛说法时 不言是化身(或作「佛」) 以不如是说 是故彼说正

  (77)非有为非离 诸如来涅槃 九种有为法 妙智正观故

  (78)见相及于识 器身受用事 过去现在法 亦观未来世

  (79)观相及受用 观于三世事 于有为法中 得无垢自在

  (80)诸佛希有总持法 不可称量深句义 从尊者闻及广说 回此福德施群生

  第二部分

  摘自《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颂》(无著菩萨造,唐三藏法师义净译),文见《大藏经》第二十五册,1514。

  校对用《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释》(无著菩萨造颂,世亲菩萨释,三藏法师义净译),文见《大藏经》第二十五册,1513。

  (1)此经文句义次第 世无明慧不能解 稽首于此教我等 无边功德所生身

  (2)具如斯德应礼敬 彼之足迹顶戴持 觉辕难驾彼能乘 要心普利诸含识

  (3)胜利益应知 于身并属者 得未得不退 谓最胜付嘱

  (4)于心广最胜 至极无颠倒 利益意乐处 此乘功德满

  (5)六度皆名施 由财无畏法 此中一二三 名修行不住

  (6)为自身报恩 果报皆不著 为离于不起 及离为余行

  (7)摄伏在三轮 于相心除遣 后后诸疑惑 随生皆悉除

  (8)若将为集造 妙相非胜相 三相迁异故 无此谓如来

  (9)因与果甚深 于彼恶时说 此非无利益 由三菩萨殊

  (10)由于先佛所 奉持于戒学 并植善根故 名具戒具德

  (11)能断于我想 及以法想故 此名为具慧 二四殊成八

  (12)别体相续起 至寿尽而住 更求于余趣 我想有四种

  (13)皆无故非有 有故不可说 是言说因故 法想有四种

  (14)由彼信解力 信故生实想 不如言取故 取为正说故

  (15)佛了果非比 由愿智故知 为求利敬者 遮其自说故

  (16)证不住于法 为是随顺故 犹如舍其筏 是密意应知

  (17)化体非真佛 亦非说法者 说法非二取 所说离言诠

  (18)自受为他说 非无益集福 福不持菩提 彼二能持故

  (19)得自性因故 此余者是生 唯是佛法故 能成最胜福

  (20)不取自果故 非可取可说 解脱二障故 说妙生无诤

  (21)在然灯佛所 言不取证法 由斯证法成 非所取所说

  (22)智流唯识性 国土非所执 无形故胜故 非严许严性

  (23)譬如妙高山 于受用无取 非有漏性故,亦非是因造

  (24)为显多差别 及以成殊胜 前后福不同 更陈其喻说

  (25)两成尊重故 由等流殊胜 烦恼因性故 由劣亦胜故

  (26)彼果胜苦故 难逢胜事故 境岸非知故 于余不共故

  (27)是甚深性故 胜余略诠故 胄族高胜故 望福福殊胜

  (28)彼行堪忍时 虽苦行善故 彼德难量故 由斯名胜事

  (29)由无恚怒情 不名为苦性 有安乐大悲 行时非苦果

  (30)生心因不舍 是故应坚求 谓是得忍边 及此心方便

  (31)应知正行者 是利生因故 于有情事相 应知遍除遣

  (32)彼事谓名聚 最胜除其想 诸世尊无此 由真见相应

  (33)果不住因位 是得彼果因 世尊实语故 应知有四种

  (34)立要说下乘 及说大乘义 由诸授记事 皆无有差别(或作「舛」)

  (35)不得彼顺故 是非实非妄 如言而执者 对彼故宣说

  (36)常时诸处有 于真性不获 由无知有住 智无住得真

  (37)无智犹(或作「由」)如闇 当闲(或作「闇」)智若明 能对及所治 得失现前故

  (38)由如是正行 获如是福量 于法正行者 业用今当说

  (39)于人(或作「文」)有三种 受持闻广(或作「读演」)说 义得由从他 及己闻思故

  (40)此谓熟内己 余成他有情 由事时大性 望福福殊胜

  (41)非境性独性 能依是大人 及难可得闻 无上因增长

  (42)若但持正法 所依处成器 蠲除诸业障 速获智通性

  (43)世妙事圆满 异熟极尊贵 于此法修行 应知获斯业

  (44)由自身行时 将己为菩萨 说名为心障 违于无住心

  (45)授后时记故 然灯行非胜 菩提彼行同 非实由因造

  (46)无彼相为相 故显非是妄 由法是佛法 皆非有为相

  (47)谓以法身佛 应知喻丈夫 无障圆具身 是遍满性故

  (48)及德(或作「得」)体大故 亦名为大身 非有身是有 说彼作非身

  (49)不了于法界 作度有情心 及清净土田 此名为诳妄

  (50)于菩萨众生 诸法无自性 若解虽非圣 名圣慧应知

  (51)虽不见诸法 此非无有眼 佛能具五种 由境虚妄故

  (52)种种心流转 离于念处故 彼无持常转 故说为虚妄

  (53)应知是智持 福乃非虚妄 显此福因故 重陈其喻言(或作「说」)

  (54)谓于真法身 无随好圆满 亦非是具相 非身性应知

  (55)于法身无别 非如来无二 重言其具相 由二体皆无

  (56)如佛(或作「来」)说亦无 说二是所执 由不离法界 说亦无自性

  (57)能说所说虽甚深 然亦非无敬信者 由非众生非非生 非圣圣性相应故

  (58)少法无有故 无上觉应知 由法界不增 清净平等性

  (59)及方便无上 由漏性非法 是故非善法 由此名为善

  (60)说法虽无记 非不得应知 由斯一法宝 胜彼宝无量

  (61)于诸算势类 因亦有差殊 寻思于世间 喻所不能及

  (62)法界平等故 佛不度众生 于诸名共聚 不在法界外

  (63)若起于法执 与我执过同 定执脱有情 是无执妄执

  (64)不应以色体 唯(或作「准」)如来法身 勿彼转轮王 与如来齐等

  (65)即具相果报 圆满福不许 能招于法身 由方便异性

  (66)唯见色闻声 是人不知佛 此真如法身 非是识境故

  (67)其福不失亡 果报不断绝 得忍亦不断 以获无垢故

  (68)更论于福因 为此陈其喻 彼福无报故 正取非越取

  (69)彼福招化果 作利有情事 彼事由任运 成佛现诸方

  (70)去来等是化 正觉常不动 彼于法界处 非一异应知

  (71)微尘将作墨 喻显于法界 此论造墨事 为彰烦恼尽

  (72)非聚非集性 显是非一性 于彼总集性 明其非异性

  (73)不了但俗言 诸凡愚妄执 断我法二种 非证觉无故

  (74)是故见无见 无境虚妄执 由此是细障 如是知故断

  (75)由得二种智 及定彼方除 陈福明化身 非无无尽福

  (76)诸佛说法时 不言身是化 由不自言故 是其真实说

  (77)如来涅槃证 非造亦不殊 此集造有九 以正智观故

  (78)见相及与识 居处身受用 过去并现存 未至详观察

  (79)由观察相故 受用及迁流 于有为事中 获无垢自在

  (80)由斯诸佛希有法 陀罗尼句义深邃 从尊决已义广开 获福令生速清净

  拓展阅读:金刚经与消业障

  在这裡,诚心诚意的再贡献各位一点意见,在多生多劫之中,我们做了很多的好事,种下很多善因,今世才会投生為人,而且能看得懂、听得懂中文的金刚经。鳩摩罗什大师翻译的中文金刚经,流畅美丽,我看过数种英文的译本,但都不及中译本的好。换句话说,各位实在太幸运了,就如同开经偈中的「百千万劫难遭遇」一样,有这麼好的机缘在一起研究金刚经,希望各位能好好珍惜,不要错失良好机缘。

  我们在学佛的.过程中,到了相当的成就之后,往往会体验出业障的重要。无始以来,多生多世,我们做了很多的好事,不然是不会投生為人的,但也难免积了很多的罪业,这种往昔所造的恶业,尤其是结怨的怨业,往往会在紧要的关头来障碍我们。

  从前有一位老居士,他修净土修得很不错,在他临终时,大家在旁為他助念,他也很欢喜,说他看到了西方极乐世界,看到阿弥陀佛。此时,忽然「呯!」的一声!门应声而开,一个披头散髮的女子跑进来,这就是他的姨太太。这个女子哭啼着:「老爷子!您怎麼可以走!您走了我靠什麼人过活啊!您不能走啊!」经这麼一叫,这位老居士双眼一白,脸上现出很难看,狠痛苦的样子,阿弥陀佛不见了,西方净土也不见了,这就是业障现前,前世的业在这紧要关头现出来了。

  造业要受报,往往受报的时候,就会障碍我们,不但是障碍修行,也可以障碍我们的日常生活,所以如何能消罪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佛教裡有很多消业障的方法,如拜大悲懺、拜八十八佛等。在金刚经中,有这麼一段:「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这是说善男子善女人,受持金刚经,如果受他人批评、侮辱、辱骂,或者生病、破财等,这些都是先世的恶业,原本应该投生到恶道去的,现在因為受持金刚经,恶业取消,重报轻受,所以念金刚经有这样的无边功德。上面经中这句「若為人轻贱」,「為人轻贱」这句话含义很广,例如:凡是被人侮辱、被人打骂、生病,或者有不愉快、不如意的事等等,都可以包括在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若遇到这种不如意或不愉快的事,就要记得这句话的含义。

  「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恶道」就是叁恶道,也就是畜生、饿鬼、地狱。简而言之,就是此人过去的罪业,本应投生在恶道中,现在因受持金刚经,或者為人解释金刚经的不可思议功德,而将他应该投生至恶道的罪业消灭了。这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大德解释為「重罪轻报」,重的罪可以消,轻的业当然更可以消了。一个人,如果过去的罪障能消得愈多,不但来生会更好,就是现世的生活情况都会改善的。所以就这一点来研究,如果有人能精进地念金刚经,研究金刚经,为人解说金刚经,不论是一句两句或是很短的一段经文,都有不可思议的功德,是可以将他要成熟的重罪消灭的。在这种情形之下,有一部份罪障往往表现在为人轻侮,或者不如意。所以在这里特别强调一下,各位如果遇到这种情形,要将欺侮你的人,或是要加害于你的人,视如帮你消灭重罪的朋友或善知识,甚至是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