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逝》可以说是鲁迅唯一一篇构写男女爱情的小说。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涌现出的一部分青年知识分子,他们要冲破思想上的牢笼,他们要追求自己的个性特点,《伤逝》中的主人公涓生与子君正是他们形象的典型化身。通过叙写涓生与子君勇敢地冲破当时封建社会的枷锁,追求他们自己向往的自由爱情,以及婚后爱情生活由恩爱美好转为淡漠黯然,最后以失败告终的悲惨痛心的悲剧式爱情故事,表现出一种当时封建礼教强大吃人的邪恶势力,旧社会无情、迫害无知百姓以及单独个体的反抗是无济于事的残酷现实。
初读小说的前半部分,主要写的是涓生、子君二人婚前及结婚后前期的生活状态。这段时期,他们的思想是坚定而又决绝的,他们内心想要冲破封建礼教的的信念也是坚定的。在旁人的讥笑、猥亵、轻蔑的眼光下他们毅然决然地要生活在一起。“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是子君说出来的话,子君果断与透明的思想,让涓生敬佩不已,不得不觉得这女子和其他的女人不一样,她有着先进的思想,他觉出他们是志同道合的,于是更加坚定了自己对子君爱的选择。我也被其坚定地爱情所感动,面对家人、社会、封建势力的压迫,他们义无返顾的走在了一起,也许年轻勇敢的心正是鲁迅想带给我们当时青年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
在一起或许并不代表永远在一起,这也只是子君与涓生抵抗当时社会生活压力的小小的一步,未来的艰难他们不知,也只能在摸索中前进,正如当时革命者彷徨、迷茫、而又不知如何前进的境况。只有他们真正的从心底从思想上透彻明确那个光明信念的指引,团结一心,朝着同一个目标奋起,那么,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也不是没有希望的。反之,就如同子君与涓生的爱情一般逐渐迷失方向,直至爱情破灭。他们生活的地方是吉兆胡同里的一间小屋子,在这里,他们逐渐互相了解着彼此。他们的迥异性格渐渐地暴露开来。子君爱小动物,涓生却爱花;子君每天忙着做饭饲喂小动物们,涓生则忙碌着抄写公文和信件。
这样的日子持续不久后就被一封信打破了。涓生没了工作。两人婚后后期的悲戚生活就此拉开了序幕。生活经济困难,让子君没有先前那般的活泼,反而怯弱了。以前身上的那种无畏的反抗精神已不见踪影,逐渐庸俗,小市民习气也染上了身,竟也会为琐事与邻居口舌、赌气。涓生则机械般地寻求抄写和教读的工作,渐渐地涓生受不了子君喊他吃饭的唠叨声,越发觉得家里不安静,无法安心进行译书,矛盾由此产生。他们的爱情也逐渐在这些琐事中逐渐淡化。后来子君重新回到了父亲的家中,当涓生再次打探到子君的消息时,已是阴阳相隔。本已圆满生活叙述的故事就这样的剧终了。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文章中多次写道,涓生为想到子君的死而自责并陷入悔恨和悲哀之中,使得涓生这一人物形象大胆而又丰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他起初在追求爱情的方面是勇敢的,但是后来生活各方面的压力与精神上的消磨逐渐将他心底最深处的懦弱,畏于承担责任的一面显露出来。这一性格的转变也可以说是性格的暴露,正是鲁迅想要呈现给读者的当时知识分子觉醒而又无所求,没有找到道路反而倒退的社会现实。
子君和涓生的爱情注定就是一个悲剧,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三纲五常、封建礼教的压迫与束缚、周围人的冷眼相待……重重的难关,仅靠少数人的反抗,其效果是微乎其微的,早晚也会被社会的`封建气息所熏染,消磨斗志,回到原点。这部小说不是在歌颂这些青年觉醒分子追求爱情的勇气,也不是赞扬他们对个性解放的追求,而是着重在批判封建社会、封建思想吃人的可怕,悲叹个性解放的局限性,也在暗示着中国民主革命寻找道路时的彷徨、无所方向,反而倒退的悲哀。以悲剧的色彩人物形象,揭示了精神上的痛苦与危机。
小说的抒情效果十分浓厚。开篇便已会馆里的偏僻的破屋,寂静又空虚的氛围展开涓生的回忆。与一年前和子君在会馆里快乐探讨的时光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强调了爱情破灭后的萧条,物是人非。比如文中涓生曾多次想到子君的死,却又因为这邪恶的念头而忏悔,刺痛了灵魂。说到对比,不但有生活环境不同的比较,还有两个主人公婚前婚后的性格变化,都展现得十分清晰且过渡自然,真正达到了“伤逝”的效果。
小说以“涓生的手记“为副标题。副标题对文章的内容也有很重要的影响,说明不是叙述鲁迅本身的。以第一人称自述整个故事,让读者感受到了故事的真实感。明智的视角选取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涓生对子君的悔恨与自责。这种创新式的小说体式是鲁迅借鉴了西方体小说,打破了中国传统小说有头有尾,单线叙述的格式。诗一样的文字抒写了涓生的沉重心境。
对于两个人物的塑造,以小的人物来影射整个社会同类人的状态,不仅描写了人,也描写了人所存在的社会。通过对子君与涓生的对话以及动作、心理、神态,剖析了当时他们所处环境时内心的深刻独白。细腻的表现手法,让涓生和子君这两个人物的形象跃然于纸上。
统观全文,故事的发展背景在会馆与吉兆胡同穿梭,单一而又不影响主题的表达,甚至更能衬出主题的表达并为主题腾出大量空间来进行详细阐述。景物环境的描写深入到位,情即是景,景即是情,在描写中议论,议论中展开故事情节。
《伤逝》这篇小说从无论是从构思、题材还是内容、描写或抒情,都有一定的亮点与新意,在描述故事的同时又给人以深刻启迪,使读者在阅读中深思,在深思中体会作品意境。
扩展:鲁迅作品祝福赏析
(一)小说《祝福》中悲剧性因素的解剖
亚里士多德十分强调悲剧情节在作品中的主要作用,他认为情节是基础,也是悲剧的灵魂,只要把情节安排好,那么就能达到悲剧的效果。《祝福》是鲁迅作品小说集《彷徨》的开篇之作,主要是以第一人称“我” 的叙事角度开展的,而在此小说中主要是以祥林嫂的悲剧人生展开叙述的。纵观整篇小说可以发现,形成小说悲剧性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小说主人公祥林嫂的个人因素。作为小说中的核心人物,她的人生悲剧主要还是由自身的性格而造成的,祥林嫂和中国当时的众多传统妇女一样,有着质朴善良、吃苦耐劳、安分守己、顽强不屈的良好品格,但是在旧中国社会环境以及制度的影响下,也存在着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中愚昧、麻木等不良的一面。在小说中,她为了保持自己的贞洁观,宁愿撞破头;为了赎罪,宁愿不吃不喝也要攒钱对土地庙捐门槛,心甘情愿地接受神鬼地狱的说辞。也正是这些因素,更加体现出她为了愿望、追求而下定的决心,这种表现进一步反映了当时的封建社会、封建迷信以及封建礼教对她的影响,同时也构成小说悲剧的内因。第二,小说主人公祥林嫂所处的社会背景和人文环境是造成她悲剧的客观原因,社会背景体现在时代的思想、制度、观念、文化等等方面。小说中的鲁镇,是基于特定社会形态的文化和制度环境以及人们的思想认识所构建的生存空间,而小说中特定的伦理价值观、人性力量的缺失、心理的麻木都是由人们受到封建观念的毒害而造成的;另外以鲁四老爷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控制着生产资料,对祥林嫂等劳苦大众进行压迫,这些都是构成小说悲剧的重要体现。此外,如柳妈、中人卫老妈子、祥林嫂的婆婆、堂伯、赶她的夫家大伯等等,他们都是受到当时传统封建礼教以及传统迷信和地主阶级、官僚阶级毒害的人,但是这些人物却进一步推动了悲剧的发生。
(二)小说《祝福》中悲剧性矛盾的解剖
在小说中,祥林嫂自身因素的矛盾以及她所生存环境的矛盾,都是小说中悲剧性矛盾的重要体现。而悲剧性因素在当今社会环境中不断地变化,随着双方不停地对抗,最终将悲剧冲突逐渐推向高潮。小说中,祥林嫂的性格是直率任性且愚昧无知的;是向往未来且留恋人世的;是倔强出格且善良质朴的;信奉礼教而又蔑视神灵的……正是由于祥林嫂复杂且又矛盾的性格,更深层次地反映出当时的旧社会、旧封建体制下的矛盾冲突。在小说中,祥林嫂想要慢慢将封建社会对自己的毒害摆脱掉,但她逃脱婚姻时的自残、为洗脱心灵的“捐门槛”以及拷问灵魂等一系列的事件又充分展现出其受封建礼教的摆布。另外,与祥林嫂作为阶级对立的鲁四老爷与她之间的矛盾也是必然存在的,鲁四老爷不仅从道德上鄙视祥林嫂,而且直接剥夺她祭祀的权利更是对其做人权利的否认。小说中祥林嫂的婆婆、柳妈等一行人,虽然都是当时社会的受害者,但是由于封建思想的毒害,使得他们也成为相互对立的人,最终酝酿成祥林嫂的悲剧。
(三)小说《祝福》中悲剧性冲突的解剖
悲剧性冲突不仅是悲剧性矛盾在发展中的结果,同时也是悲剧性内涵的重要体现。纵观《祝福》中的悲剧可以发现,主人公祥林嫂失去丈夫逃婚属于小说中第一次出现的悲剧性冲突。由于她的第一任丈夫去世,她婆婆掌管家里的所有权力,受到封建宗族制度的影响,她独断专行地逼迫祥林嫂改嫁,这次悲剧性冲突主要是祥林嫂与外在社会环境之间的冲突。出乎意料的是,她用顽强的反抗获得了冲突的主动权。不幸的是,她刚刚在鲁四老爷家立住脚跟,她的婆婆就找了一群彪悍的人把她抢走,强迫她嫁给贺老六,这是悲剧性冲突的第二次。世事难料,祥林嫂第二次结婚后,没过多久,又连着失去了丈夫和孩子,然而这并不是小说中的真正的悲剧冲突,小说中真正的悲剧性冲突是祥林嫂又来到鲁四老爷家,接连着鲁四老爷对祥林嫂进行罪人般的待遇:剥夺祭祀权利、攒钱捐门槛等,这些事件将其一步一步地引领到悲剧性冲突的高潮,最终导致她的精神崩溃。这种局面不仅是祥林嫂自身精神境界的矛盾升级,也是祥林嫂与传统旧社会以及封建体制矛盾冲突的极端体现。
相关文章
西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1:39
内蒙古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0:37
青海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9:36
新疆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8:39
云南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7:34
山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6:23
宁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5:24
陕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4:26
鲁迅先生教案设计2023-08-03 07:55:36
故乡鲁迅教案2023-08-11 21:54:49
鲁迅的作品《复仇》2023-08-06 10:06:09
鲁迅先生教案设计2023-08-03 07:55:36
故乡鲁迅教案2023-08-11 21:54:49
鲁迅的作品《复仇》2023-08-06 10:06:09
醉翁亭记主旨句2023-08-16 15:32:15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2023-08-04 02:52:49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2023-08-18 06: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