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熟悉的陌生人-解读《梦游天姥吟留别》

更新时间:2023-08-06 01:09:42 来源:高考在线

  熟悉的陌生人

  ——解读《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高一第二学期第六单元的课文,全诗雄奇豪放,瑰丽飘逸,是诗人继承屈原《离骚》、《九歌》风格的一首浪漫主义优秀诗篇。作为李白浪漫主义的代表作,他的创作特色在这首诗中得到充分体现。

  进行学情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高一学生在古诗学习中存在这样两个现状:其一,有一定诗歌阅读数量积累但鉴赏水平不高,其二,对李白的诗歌较感兴趣,但对诗人的人生经历、人格精神知之不多。于是乎,《梦游天姥吟留别》成为了“熟悉的陌生人”——学生知道的多,了解的少;看过的多,理解的少。

  对于这样的文本,该如何解读,又该如何确立重点、难点呢?

  知其人—探其梦—明其旨,循着这个思路,我们走近文本。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无限量的饮酒,无节制的放歌,白白消磨了岁月;恣纵不羁,怀抱高远,又有谁来赏惜你的勃勃雄心?”

  最了解李白的还是杜甫,这两句出自《赠李白》的诗句,形象展现了李白其人——放荡不羁的诗酒生涯,渴望舒展怀抱的心态,无法用世的广大寂寞。

  让我们一起跟随李白,了解他的人生轨迹:

  年少有为。自称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

  辞亲远游。十年漫漫,一事无成。

  初进长安。“建功立业”的理想毫无着落,发出“行路难,归去来”的感叹,离开了长安。

  赐金放还。42岁,得玉真公主(唐玄宗的妹妹)推荐到长安,受唐玄宗礼遇,三年后意外放还。

  应邀入幕。安史之乱,两易其主,年且暮年,长流夜郎。

  重病而逝。遇赦得还,不久离世,其死因莫衷一是。

  这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

  这个现在连国籍都引发人争议的伟大诗人,一生都是起伏跌宕的。

  李白,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他的内心充满失意,他的内心充满惆怅,他的内心充满矛盾,这些情感被诗人宣泄出来,自然而然地抹上了一层美丽的诗意,这些美丽的诗意,构成了李白的诗。

  知其人,可以为《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教学奠定基础,让学生向李白“迈进一步”,让“陌生人”不仅仅有那么点亲切感,更让学生对李白有了点了解。是为“知人”。

  不要认为,这个环节会冲淡教学重点,我以为,了解李白,才可能让学生真正读懂《梦游天姥吟留别》,这正是教学此文的重点之一。

  功夫在课外,课外查找资料,课上交流,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高歌大笑出关去,特特梦游天姥山

  《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梦游”部分是全文的中心段落,自然也是教学重点。要“探其梦”,大致要解决这样几个问题。

  其一,为何选择“天姥”?

  “天姥”并非李白真正心仪的“梦游”之所,有其诗为证。诗的开篇写道:“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在“信难求”和“或可睹”的权衡中,李白退而求其次,来登“天姥”。

  其二,怎样的梦游过程?

  这是较为常态的解读,同学们一定的积累加之老师点拨就可基本解决。整个“梦游”过程移步换景,展现了“飞渡镜湖”“半壁见日”“迷花倚石”、“霹雳山崩”、“洞天仙人”五幅画面。梦境时而恍惚迷离,时而神奇壮丽,时而幽静优美,时而磅礴诡异,最后定格在瑰丽恢宏的场景中。大胆的夸张,奇特的想象,真可谓是惊心动魄,令人眼花缭乱。全诗集中体现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气息。

  其三,是否确有其梦?

  有人认为,李白确有此梦,否则怎会记录得如此清晰完整;也有人认为,梦在“洞天仙人”中戛然而止,正符合做梦的一般规律;更有甚者认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是“潜意识的反映”,李白“心神往之”,故“梦游之”。当然,持不同观点的人也可一一反驳,梦本该是杂乱无序的,怎会如此清晰?高于生活的艺术本就有再创造,谁能证明这不是李白的再创造······其实,李白是否真有此梦并不重要。况且人生多梦,我们根本无从考证记此梦而非彼梦,背后是否另有用心。托“梦”言志是文学作品常用的手法,李白是否就是假托于梦,言志抒怀?探讨这一话题,为了让同学们思考此梦的特殊之处,为问题四做准备。

  其四,梦境是否有影射之意?

  该诗作于天宝四年。诗人于天宝三年被排挤出长安后,经梁、宋,到达齐、鲁。当他由东鲁又要南下吴、越时,写了这首诗。在“赐金放还”后,他“高歌大笑出关去”。“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无人识贤用贤,只好赋归去来了。梦游不是实游,留别诗要写成梦游天姥,因为心中不在别意的缠绵,而在借此抒发政治感慨。变化莫测的梦境,大起大落的情感波涛,也许正是李白宫廷生活的投影!“瀛洲”是李白所追求的真正仙境,可惜寻不到;“天姥”是李白梦想中的人间仙境,或许正代表李白理想中的皇宫。我们是否可以大胆推测,“梦游天姥”正是“李白游历大唐皇宫”的投影。“奉诏入京时急切神往”、“初受恩宠时得意兴奋”、“身陷宫廷包围之中惊惧”都在“一夜飞渡”“迷花倚石”“魂悸魄动”的梦境中一一得以展现。

  “探其梦”,在原本熟悉的文字背后,挖掘深沉的含义,将“熟悉的陌生人”渐渐拉近学生。

  古来万事东流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仙境倏忽消失,梦境旋即破灭,诗人终于在惊悸中返回现实。梦境破灭后,人,不是随心所欲地轻飘飘地在梦幻中翱翔,而是沉甸甸地躺在枕席之上。

  诗人以观众的身份目睹仙人仙游,他与仙人的距离就是痛苦与快乐的距离,只能心向往之,而无法参与。

  神仙们究竟有怎样的活动?李白在梦游的高潮之处突然醒来,让我们倍觉扫兴。当然,李白自己更是失意。这种惆怅是必然的`,因为人世间的快乐没有办法永恒,梦醒之后就必须要面对悲剧人生。

  于是,诗人自然发出“古来万事东流水”的感慨,其中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这是一种消极的世界观,对人生的态度是虚无主义的。

  可是,李白又愤愤然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其中满是从趋炎附势社会中脱逃出来后的誓言。它反映一种积极的世界观,一种反抗精神。

  这两种思想显然是不同路,甚至是相反的,然而作者却把它们写在一起。到底哪一个是作者的主题呢?

  这成为了解读此文的难点。

  当然,从来没有一个读者只看见作者这一个思想而无视于另一个思想。但在二者的轻重之间,或说因果之间,看法稍有不同,就可能从这首诗得到不同的体会。

  以下是两种较有代表性的看法,特引于下:

  其一,唐汝询《唐诗解》。

  将之天姥,托言梦游以见世事皆虚幻也。……于是魂魄动而惊起,乃叹曰:“此枕席间岂复有向来之烟霞哉?”乃知世间行乐,亦如此梦耳。古来万事,亦岂有在者乎?皆如流水之不返矣。我今别君而去,未知何时可还。且放白鹿于山间,归而乘之以遍访名山,安能屈身权贵,使不得豁我之襟怀乎?

  这种讲法,意味着作者基于他的消极的世界观而不屑阿附权贵,因为这也是一种虚幻的事情。

  其二,陈沆《诗比兴笺》。

  此篇即屈子《远游》之旨,亦即太白《梁甫吟》“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扣关阍者怒”之旨也。太白被放以后,回首蓬莱宫殿,有若梦游,故托天姥以寄意……题曰“留别”,盖寄去国离都之思,非徒酬赠握手之什。

  这种讲法,意味着作者基于他的积极的世界观,揭发和控诉了皇宫中充满着忌才害贤的小人,使他来不及有所作为,就被排挤出来。他回忆在宫廷中的生活,简直像个恶梦,至今心有余悸。于是“世间行乐亦如此”这一句就应当理解为指宫廷中的快乐生活,也像恶梦一样,只会使人心悸。作者所要表达的不是梦境的虚幻,而是梦境的可怕。游天姥山是一个可怕的梦;在皇帝宫中做翰林供奉,也是一个可怕的梦。作者有了这样的觉悟,于是就鄙弃一切,对“古来万事”都有空虚之感。为了保持自己的人格,为了维护自己的心灵,宁可从此骑鹿游山,决不再低眉折腰去讨好权贵们了。

  可见,依照唐汝询的讲法,“梦游”一段的创作方法是单纯的赋,依照陈沆的讲法,却是“赋而比也”。

  对于中学生而言,该如何取舍这两个主题呢?

  引导学生从积极的角度思考,从李白其人入手,最终将此文定格在“峻伟的人格”不失为学科渗透德育的好方式。

  李白的一生传奇而坎坷,可是他却从不“安分”,他的理想和自由,只能到山林、仙境、醉乡中去寻求,其实这正是一种自我疗伤,尽管他不可能痊愈。他自己最清楚自己的病灶,而自己的病灶其实是社会的病灶。“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正是面向疾病社会寻找自由与尊严的一声怒喝。

  读文至此,李白不再仅仅是那个“床前明月光”的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也不再是简单的游仙诗。

  此诗,

  是李白走出宫廷生活的顿悟。

  是李白蔑视权贵、想往自由的人格写照。

  是李白掌握命运的独立宣言。

  是李白精神世界从幼稚到成熟的驿站。

  是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后的沮丧而归。

  是李白从政失败理想破灭后愤怒的一声叹息。

  从此,李白和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不再仅仅是“熟悉的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