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从《劝学》看荀子的教育观

更新时间:2023-08-01 23:17:38 来源:高考在线

  从《劝学》看荀子的教育观

  荀子处在我国封建制取代奴隶制、全国大统一的局面即将形成的时代,是战国后期的一位儒学大师。

  《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系统地阐述了学习的作用、作用,学习应有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途径和策略等,勉励人们努力学习。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因原文较长,一直以来入选中学课本的只是其部分内容,为了统观全貌而无断章取义之嫌、肢解割裂之弊,笔者对《劝学》全篇的观点加以梳理,并在条分缕析的基础上力求作出理性概括,使荀子在为学这一重要理由上的教育思想得以彰显,并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论断,体现了荀子与时俱进、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

  《劝学》开篇即亮明观点:“学不可以已。”学习不能中断,学习不可停止,这样的观点反映了荀子要随着时代前进,不断获取新的知识,不断提高认识事物能力的一种迫切要求。先秦时代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科学技术水平也谈不上先进,荀子能有这样的理念,能提出这样的观点是很不容易的。

  这首先基于荀子对学习作用的深刻认识。“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有所发展,有所提高。直木“以为轮,其曲中规”;木材经墨线量过,就能取直(“木受绳则直”);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会变得锋利(“金就砺则利”),这些事例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转变原来的状况。根据同样的道理推论,人经过“博学”以及“日参省乎己”的修养,就可以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成为一个“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可见学习的作用是十分重大的,学习对改造人的品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里还有一点不可忽视。荀子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还说:“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这就说明,通过学习、教育,不仅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而且可以转变人的社会习俗。教化的作用于此可见。

  其次,荀子能提出这样的观点,还取决于他对学习作用的深切领悟。作者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的比喻来说明学习的作用。接着用日常生活中习见习闻的情况组成四组比喻(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说明在人的固有条件并无变化的情况下,借助外力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根据同理推论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而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君子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使自己发生质的变化。这种“学而后知”的观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

  第三,人之为学还必须注意两点。其一,必须选择环境,也就是荀子所说的“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其二,必须谨慎行事,也就是荀子所说的“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二、申述为学的态度应持恒专一,只要肯下工夫,就会有一定的收获

  论述这一理由,作者首先从正面设喻:“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之后才点明本意:“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一个人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紧承这一论断,作者又反面设喻,说明“不积”就不能“至千里”“成江河”。正反对照,说明“积”与“不积”效果完全不同。人们掌握知识、培养品德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发展,由不知到知、由少到多、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其次,从 “舍”与“不舍”的角度来论述学习贵在坚持不懈的道理。先用骐骥与驽马对比,接着用朽木与金石对比,说明事物的好坏成败,关键在于“舍”与“不舍”。人们学习,如果一曝十寒,时学时辍,再简单的知识也学不会;如果能持之以恒,即使再艰深的知识也可学会。最后,用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进行对比,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至此,有关“积”的内容已经阐述得十分清楚,于是作者紧扣“用心专一”进行小结:“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意为如果不专心致志,对事物的理解就不能豁然贯通;如果不精诚努力,就不能使自己的工作出类拔萃。而善行积累了,也不必担心不能彰显:“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三、论述了为学的策略、步骤以及求教于人的重要性,兼及接待求教者所应持的态度

  学习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终结?荀子说:“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说的是学习的策略、步骤,应该从诵读经书开始,到读典章礼制终了。它的作用在于,从做士人开始,到终于成为圣人。一个人为学如果能持续地努力不懈,自然会深入而有所得,这样一直学到死而后终止。所以治学的具体步骤可能有终结的时候,至于对治学的作用却不能有片刻的疏忽。之后,荀子逐一介绍《书》《诗》《礼》《乐》《春秋》这些儒家经典著作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并归结到“在天地之间者毕矣”,意思是天地之间的精华都尽在其中了。这里荀子对有关学习的内容、作用以及学习的终极目标都作了详尽而深刻的阐述,让学者有所遵循而不致迷茫。

  为了引深议论,荀子又将“君子之学”与“小人之学”,“古之学者”为学与“今之学者”为学两相对照,指出其本质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为学的“方便之法”和“迅疾之径”的命题(即“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应该说这样的立论在先秦诸子著述中是极其罕见的,因而也是格外引人注目的。

  至于对求教者所应持的态度,荀子主要强调了如下几点:

  第一,“君子如响”。意即君子对待来请问学业的人,问一答一,不多不少,好像声音的回响一样。

  第二,“问楛(kǔ)勿告”。言所问如不合礼义,可以不必告诉。第三,“有争气者,勿与辩也”。言如果有人意气用事,无理而争,则不必同他争辩。

  第四,对求教之人要先行考察。“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意谓君子接待向他请教的人,必先考察一下来者是否合于礼义之道。如果合于礼义之道就接待他,否则就避开他。

  第五,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态度。荀子提出:“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意思是,如果来者很有礼貌,则可以同他谈谈道的方向;如果来者言语很谦逊,则可以同他深入地谈谈道的内容;如果从来者的表情上看出他确是心悦诚服,然后可以同他谈谈道的极致。这也就是荀子所倡导的“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不急躁,不藏私,不盲目,皆顺其人之可与不可进行教导)。

  四、提出做学问须专心致志而以学之全、学之粹为最终目的的观点

  荀子首先设比(“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然后推出观点:“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不能触类旁通和不能专一于仁义的人,不能算是善于学习的)。之后从容不迫地从正面讲明“学也者,固学一之也”(所谓求学,就是要自始至终坚持地学习,专一地学习)的道理,又从反面取例,做出普遍性的概括:“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有的人求学,一下子能钻进去,一下子又因不能坚持而退出来,这样做的是普通人)最后,顺理成章得出结论:“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所学必须全面而彻底,然后才能成为真正的学者)

  唯恐道理还不能讲得透彻,读者还不能尽知其意,作者又从反面申论,用人处世间的各种切身感悟和体验酣畅淋漓地阐述为学必须求全求粹的道理:“君子知夫不建全不粹之不足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君子是理解学得不建全面、不精纯就不能算作完美的道理的,所以用记忆力把所学的东西连贯起来,用理解力把所学的东西联系、贯通起来,效法心目中最钦佩的人,把古人的一言一行当作自己的行为规范,把有害于自己学习的事物除去,然后一点点扶持培养自己的学问)这是一段写得非常精彩的文字,值得我们反复玩味,尤其是做学问须“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的“贯通”思想,更应该成为学者治学的一条宝贵经验而奉行不悖。

  综上所述,荀子所谓学习的重要性,就是学习可以转变人的习性,提高人的才智和品行。所谓学习的正确策略,就是不能只苦思冥想而要面向实际,善于学习和利用前人积累的知识、经验、技术成果。所谓学习的正确态度,就是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从点滴知识积累做起。所谓为学的便捷之法和迅疾之道就是为学要亲其师,好其人。荀子的这些观点,从认识论上讲,符合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具有唯物论的因素。从时代作用上讲,适应了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在统一事业中对于人才的迫切需要,具有历史进步作用。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