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埋没破土散文

更新时间:2023-08-10 21:09:17 来源:高考在线

埋没破土散文

  北京,晴天正月十五过去了,20xx年的这个年,算是真正的过去了。既然是,这个年算真正的过去了,那么也要开始真正的20xx年了。

  貌似我这么说,似乎有点不负责任。什么叫真正开始,不早就开始了么?

  说的对。早就开始了,早就新的一年了。进一步说,新年就是由每一个新的一天组成的,哪有什么新年一说。

  每一天,都是不同的,崭新的一天。

  每次新年,大家一定会有新的愿望。

  可20xx年过去了,我回过头来,看20xx年的愿望时,发现那些愿望,不论是实现的,还是还没有实现的,似乎又变得缥缈起来。

  已经实现的吧,现在想想,好像也就是那个样,不算个事情了。

  还没有实现的吧,有点纠结,毕竟还没有实现,可要继续在20xx年去实现它,却又就觉得,那些又不是很重要的愿望了。

  毕竟一年过去了,情况发生了变化。

  有人说,不对,要不忘初心。

  我也说,不对,要不断成长。

  那到底是不忘初心重要,还是不断成长重要。

  按照“第一性原理”出发,所谓初心,就是我们最想要达到的地方,是个目的地。

  有了这个目的地,于是,就需要有能够达到这个目的地的过程,或者是事情吧。

  紧接着,就是要完成这些事情。

  然而,往往是,我们在做着这些事情的时候,也许是环境的变化,也许的他人的影响,或多或少,偏移了。

  又或者是,我们在完成这些事情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目的地变了,不再是原来的那个了。

  怎么办呢?继续前行?且行且珍惜?

  总感觉,现在过年,没有以前的那么热闹了。

  拜年,走亲戚,

  似乎也没有以前那样,必须要去到。

  相反的,可以看到更多的家庭,过年,不是在家过年了,而在旅行过年。

  而正月里面的拜年,也不是一家一家的走亲戚了,而是聚到一起,找个饭店,吃个饭,算是拜年了。

  初四吧,在广州的冬哥回来了。

  但,冬哥不是从广东回来,而是从山东回来,会丈母家过了年。

  回到家里,还要拜年。

  但都是在外面工作,时间也就不多了。

  于是,就在一个馆子弄了个大包间,将亲戚朋友全都喊来了。一起聚一下。

  在我们家乡,这么个拜年法子,应该还是不多见的。

  平常也顶多是个比较近的亲戚,组一桌子。

  但冬哥这次组的局,却是5—6桌,不仅仅是家族里面的亲戚,还有很多是同学,朋友(比如宝宝,毽子等)当然,我也去了。

  回来后,我和父亲说,其实这样的拜年也挺好的,一来时间也短,而且亲戚朋友都拜到了,见着了,说话了。二来呢,也省掉了拧来拧去的麻烦。

  怎么说呢,老家拜年,走亲戚,总是要带点礼物去的,要么营养品,要么烟酒之类的。拧着,怪沉重的。

  而且,有些礼物打岔了,我们带着去A家,A家带着去B家,B家带着去C家,最后呢,也许又从C家回到了我们家。

  免费,人力的旅行了一圈。

  难道这就是,不忘初心,回到原点。

  父亲说,这样的确是省了不少的时间,但感觉情义不到。

  其实,我想,真正的情义到的,应该不在乎这一两天的拜年行为。

  而在于平时。

  今年这个年,县里面也开始宣传,固定燃放地点了。

  要是以前,根本没有人管,咋热闹咋来。

  啥?过年,不放炮?那还叫过年么?

  事情在一点点的变化着,于是就有两类人诞生了。

  一类是敏感到了变化,并积极的拥抱变化,求变求成长;一类是虽然敏感到了变化,但并不积极响应,走一步看一步;还有一类,啥,变化了?没感觉到啊。

  我们就要问,我们属于哪一类呢?

  扯远了,说回来。

  我和父亲说,其实情义在平时,以后我们也简单点,正月就别搞什么拜年的的形式了,别到处跑了。即使是跑,也应该在平时。在平时的时候,当做是出去走走,玩玩;而不是为了拜年走亲戚出去。

  父亲说,这样是好。但风俗不是一下子就能改变的。我们这么做了,但,亲戚们不理解。他们上门拜年了,我们又不回访,在县里面就显得不够情面,人家会说我们迂的。

  父亲说的这个问题,我觉得,其实就是群体无决策的典型案例。

  在社会上,在民间,这种改变,一般都是政府发起,并倡导的。就像是禁放烟花爆竹一样。

  一开始,肯定推行比较难,但最终会改变的。为啥,这就是潮流。或许说是潮流不好理解,说成是成长,文明的进步吧。

  从奴隶社会的图腾仪式,到封建社会的.朝堂礼记,再到现在的见面握手。

  从几个时辰,到几秒钟,反映的啥?

  是效率在提升的,社会在进步的。

  文明进程,最主要的会体现在效率上。

  无论是蒸汽革命,电气革命,还是计算机互联网革命,带来的都是效率的提升。

  既然是效率的提升,那就意味着对以前那些,略显繁文缛节的风俗,也要改变,要进步的。

  难道现在还要像以前那样,见面作揖?

  前两天吃饭,依依说把老板炒了。

  我们问原因。

  依依说,就是感觉老板太不信任了,被束缚手脚了。怎么个束缚法子呢?

  举个例子来说,大概是有个英文版本的介绍,里面提到了依依的母校名字。按理说,关于这个母校名字的翻译,依依是比老板要有说话权的,可老板呢,自以为是的要改掉,说依依翻译的不对,网络上的也不对。

  通过这个事情,依依说,这就是在不专业的束缚,而且从老板身上,让自己感觉学不到东西了。

  听了依依的话,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依依还是在成长。

  其实依依把老板给炒掉的事情,我是从六子哪里知道的。

  我当时和六子就说,炒的对。

  因为我总是认为,从个人来说,成长比结果要重要。

  哪怕结果是不好的,但过程中学到了,见识到了,也是成长了。

  就怕是结果不好,也学不到,见识不到,那就白瞎了。

  如同河北人爱喝的酒那样,老白干。

  每天都是新的一天,每天都要有点增值,就对了。

  可是,也有人说,成长的目的是什么?

  就像树苗,成长成长,但终究要开花结果,或者庇荫护土的。

  按照佛系说法,成长的目的,就是死亡。

  太悲观了,太迷信了。

  迷信么,悲观么?

  物理学上,不也是这个说法么?

  熵减,不就是么?

  所以,不要说不在乎过程了。

  或者说,成长,本身就是一个目的,就是一个初心。

  就像有句话说的,当你一个劲的想着怎么赚钱的的时候,

  着急了,反而赚不着大钱。

  当你聚焦到成长的时候,不知不觉得,就赚了大钱了。

  成长的本身,就是产生价值的过程。

  2017年的时候,和Jenifer,和桑大叔,都讨论过教育的事情。

  不是K12,是职场教育。

  桑大叔,做的是嫁接名家的知识,整理出学习课程,在各个渠道上去销售课程。

  Jenifer,做的是行业培训,通过对行业中各个商家的大数据分析,以及政策的分析,指导商家进行业务拓展。

  和他们是单独沟通的,发现观点是不一样的。

  桑大叔认为呢,培训市场是大市场,因为现代社会的发展节奏,以及社会压力导致的焦虑性,越来越多的人期望得到更多的学习,与成长。

  并且桑大叔认为,从事这个行业需要做的呢,是有名家资源,以及销售渠道(得到,喜马拉雅等),就能有所作为。

  Jenifer呢,因为在行业培训市场做了近10年,与桑大叔的2C不同,她是2B的市场,更具专业性。她认为呢,从事培训行业,是需要能够产生自己核心价值的,才能够深入。

  如果仅仅是做嫁接,那就是做平台。做平台不是不行,但做平台就面临着本身渠道的冲突。

  我和Jenifer说了桑大叔的案例,

  Jenifer的评价是,可以挣快钱,但不会有核心价值,个人能挣钱,但公司不值钱。

  不是评说桑大叔的观点对,还是Jenifer的说法对,

  这里说这些,就是思考几点,

  成长,本身就是目的的同时,也逐渐成为了大众的一个基本需求;

  另外一点,如果继续做下去,如果目的是要产生自己的价值,成长又是一个过程,一个不可逾越的过程。

  那就是,不论是从过程来说,还是从目的来说,

  让自己增值,是不会错的。

  成功,成名,其实都是成长的,自然而然的结果。

  话虽然这样说,但还有个更严肃的话题,

  小疯没有说到。

  成长固然重要,但要成功,成名,更需要的是一个机遇。

  比如吴莫愁,比如捷克隽逸等,从《中国好声音》出来的。

  对于他们来说,本身的实力固然有,但没有《好声音》这个平台,做这个机遇,

  我们能知道他们么?

  那怎么《好声音》出来后,一下子这么多“好声音”就冒出来了?

  是原来没有这些人么?

  不是,原来也有的,只是《好声音》出来之前,

  太多人,都被埋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