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有多少人能清醒地作出选择散文

更新时间:2023-08-11 20:02:20 来源:高考在线

有多少人能清醒地作出选择散文

  人的一生里,总该有一种高贵的心灵和姿态,对权力,对金钱,对地位,都应该这样。当满世界都趋之若鹜时,你应该对它淡淡一笑。因为,所谓的"自在",就是不为念头和现象所困,也不要刻意去束缚和压抑自己的心。

  有一天,我跟一个年轻的朋友聊天,谈到死亡的启示,我告诉他,我的弟弟二十七岁的时候就死去了,他的死带给我极大的震撼和感悟。至今,我在武威的家里仍藏有一个警枕,是个死人头骨,它一直提醒着我,死亡随时都可能降临。朋友听后谈到大前年的一些想法,他说那段时间他身体不好,就觉得健康的时候一定要以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我问他,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他说,就像现在这样,开着车在街上跑,时不时出去旅游几天。他还说,其实他对现在的生活已经比较满意了,但总是免不了感到痛苦,有时还会对未来感到莫名的恐惧,对别人的误解和伤害也会感到愤怒与伤心。我告诉他,他需要的是自由,但不是他现在的那种自由。他现在仅仅达到了一种身体上的自在,这种自在虽然也不错,但还是被动的,因为它需要物质保障。如果有一天,经济危机影响了他的公司,他的自在就会马上大打折扣。何况,既然他经常会感到恐惧、愤怒、伤心,就说明一定的物质基础并没有带给他心灵的自由。

  现实生活中,许多朋友都想赚很多钱,因为他们觉得这样就可以生活得自由自在。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因为,他们拥有的更多,看到的就更多,不想失去的也更多。他们拥有和憧憬的更多,就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维持和追求,这样的心境之下,他们很难实现一种心灵的自由,有时连身体的自由都无法保障。

  我的学生们有过许多这样的经历,比如,一个学生告诉我,为了给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她不断努力着,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工作与应酬当中,从来没有耐心地听孩子说过话,也没有好好地给家人做过一顿饭。她的孩子从小就缺乏母爱与关怀,变得敏感而自卑,无法自如地跟别人交流。长大之后,她的个性当中就形成了难以修补的缺陷。

  现代社会中,这样的故事非常多。好多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忙于上各种补习班,没时间玩游戏,没时间亲近大自然,小小的他们总是包着硕大的书包,一个人在街上徘徊。每次看见这种情景,我就觉得非常心酸。我不知道,是否有一天,社会上的父母们都能明白,孩子们最需要的,并不是越来越好的物质条件,而是爱、关怀与正确的教导。而父母的诸多欲望,社会上不断异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总在污染和伤害着孩子们水晶般纯净的心灵,无情地打碎了他们的梦想与向往,让他们像父母一样,在社会的挤压中烦恼地生活,无法品尝一种真正的快乐与自由。

  其实,自由并不像好多人想象中的那么复杂,它非常质朴,非常简单,也非常纯净。而且,它跟物质是没有绝对关系的。陈亦新的妈妈说过一句非常好的话:"拣垃圾也能吃上饭的.。"她的意思是,一个人要活下去并不难。只要一个人能活下去,他就有主动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所以说,剥夺你的自由的,好多时候并不是命运,而是你那颗充满了欲望的心。举个例子,假如你觉得一定要有小车,有楼房,一定要每年出国旅行一次,才叫过得好,那么你就给自己套上了一个无形的枷锁,因为你要为得到这些物质而舍去好多东西,包括宝贵的生命时间,有时候还包括你的善良与道德底线。再者,命由心造,如果没有自由的心灵,又怎么能活出自由的命运?

  我活得非常自由,非常快乐,就是因为我舍去了好多东西。好多年前,在我还没有成功的时候,我曾经开过一个书店,那个书店能为我挣很多钱,但是它浪费了我大量的生命时间,所以我毫不犹豫地把它给关掉了。跟我一起做图书生意的人,现在有好多都成了千万富翁,但他们都羡慕我,因为我出了好几本书,更因为我留下了一些岁月毁不了的东西。如果我想要吃好的,穿好的,住好的,还想开小车,那么我就不得不去做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所以我常说,人的一生里,总该有一种高贵的心灵和姿态,对权力,对金钱,对地位,都应该这样。当满世界都趋之若鹜时,你应该对它淡淡一笑。只要你有了这样一颗不被欲望所缚的心灵,你就自然能活得自由自在。因为,所谓的"自在",就是不为念头和现象所困,也不要刻意去束缚和压抑自己的心。

  佛家所追求的解脱,便是一种绝对的自由,我们也称之为自在。它跟许多人理解的"自由"不太一样。人们通常认为,外界制约了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所以他们才感到不自由;但佛家认为,自由应该是完完全全的自主,是一种"纵横尽得"的境界。而且,佛家提倡的自主,是一种心灵的自主,是不被虚幻的现象所迷惑的清醒,是一种主动且坚定地做出选择的勇气,而不是一种盲目的固执,更不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放纵。不过,人们心中的"自由"与佛家所说的"自由"之间,还是有相通之处的,那便是两者都强调要"摆脱束缚"。仅仅因为佛家对"束缚"的理解与社会共识不太一样,才造成了两者在解读"自由"时出现的许多分歧。人们总是认为,束缚是外部世界强加在自己身上的东西,所以他们习惯于要求外部世界发生改变;而佛家则认为,束缚是人们认假成真后生起的诸多执着,是自己施加给自己的东西。所以,真正的佛家行者向往且追求的,永远都是自心的改变,而不是外部世界的改变。在他们的眼中,真正的"摆脱束缚",应该是放下一切执着。

  不同的观点催生了不同的选择,不同的选择催生了不同的追索之路,这本是非常正常的。我也常说,太阳有太阳的轨迹,行星有行星的轨迹,正是许许多多的不同,构成了世界的丰富。不过,这世上,到底有多少人能清醒地做出选择,又有多少人甘愿承担选择带来的一切后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