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不废散文
我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穿行,一路上,我路过了无数的建筑工地,有些已经能够看到矗立起来的新楼房,但更多的,却是瓦砾遍地的废墟。在那些即将被整饬一新的废墟之上,偶尔还能够看到一面面容颜憔悴、灰头土脸的老墙壁,像一个“满面尘灰烟火色”的老翁一样。它们虽然心有不甘,但是,它们身上那千篇一律的“拆”字,却证明了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那就是,这些颓败了的建筑物,终将被拆毁,变成一片废墟是它们的必然命运,一栋栋崭新的建筑物,在不久之后,将昂然挺立在它们曾经站立过的地方。
每当看到这些场景,我都觉得似乎有些心痛,虽然我一直在自己安慰自己,“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是大自然永恒的规律,就好像垂垂老矣之人,最终要归于尘土,又会有很多新生儿呱呱坠地一样。然而,这真的是不可逆转的吗?面对那堂而皇之的所谓的理由,我不禁沉思。
打开电视机之后,我又看见了这样的一则似曾相识的新闻,说是上海某石库门的居民,联名为即将被拆除的石库门老房子请愿,请求将那栋至今保存完好的老房子,作为历史的遗迹,永久地保存下来。这是一个我多么熟悉的新闻啊,在几年前,当我奶奶家所在的武定路面临拆迁的时候,在那里附近的一些居民,也曾经为保留一栋比较完好的当铺型建筑而努力。当时,在《新民晚报》上还曾经刊登过整版的文章,来介绍这栋房子呢,不过,遗憾的是,这样的一幢建筑物,最终还是没有能够保存下来,居民们再多的努力,还是无法将它从化为废墟的命运中挽救出来。
再后来,武定路被改造一新,那些如“婴儿”般的新墙壁,取代了那些布满苔藓,经受着岁月剥蚀的老墙壁。我知道,到了很多年之后,这些所谓的新墙壁,也会逐渐变老,韶华不再,到那个时候,它们也会被推倒,重建,重复着它们的祖辈们曾经的命运。
于是,我开始转而思考,废墟的意义,废墟,究竟能够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思索呢?要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对废墟做一个定义,究竟什么才是废墟呢?在我看来,所谓的废墟有两种,其一是真正的废墟,是那些由于种种原因而残损、破旧,必须要拆除的已经“老”了的建筑物,而另一种,严格意义上说,它们并不是真正的废墟,它们的“老”是“古老”的意思,那是一些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古老建筑物。对于这两种不同的“废墟”,人们的态度自然也是不同的。
说实话,新挺立起来的大厦,就好像是一个强壮的人,但是,它无论如何高大,却依然无法摆脱它们那不可避免的宿命,那就是,变为废墟。其实,当我们面对废墟的时候,大可不必太过于伤感,因为,废墟往往产生在文明高度发达的地方,由于各种可测或不可测的原因,一个曾经辉煌灿烂过的地方,变成了一片废墟。所以说,废墟其实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文明的程度。
产生一个废墟的原因,其实有很多种,首先我们能够想到的,便是自然灾害的破坏,比如说风、雨、雷、电、地震、海啸、泥石流等,都会造成废墟。传说中东方的楼兰古城和西方的庞贝城,就都是因为环境遭到破坏,而遭致灭顶之灾的。抛开古代不说,说说现代吧,就拿地震来说,所有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在唐山和汶川曾经发生过的特大地震吧,成千上万的房屋倒塌,沦为了废墟。
不过,有一种灾祸,恐怕比天灾更要厉害,那就是人祸,比如战争,比如恐怖袭击,比如暴力犯罪等,都有可能造成废墟。“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唐伯虎的这句诗,一语就道破了天机,在历史上,有多少曾经辉煌的王朝,最后都由于战争而亡啊。骊山四顾,阿房一炬,传说中项羽的一把火,把个酌金馔玉、击碎珊瑚的奢侈秦宫,烧作了一片焦土,而今,龙楼凤池不再有,只剩下了衰草萧疏。不管是酒池肉林,琼楼画舸,还是汉家陵阙,咸阳古道,顷刻间兵动干戈,消失得无影无踪,唯剩下残阳如血,箫声如咽。
当然,还有一种原因,那就是城市改建,必须要以新换旧,拆除旧的建筑物,在原址上盖上新的楼房,因此,也有可能会产生暂时性的废墟。
废墟会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而产生,其中有的是无可奈何,但是也有人们主动为之的,所以,对于不同的废墟,人们恐怕也应该有不同的.态度。
对于那些因为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而造成的废墟而言,把那些废墟处理掉,一切重新开始,在废墟上站立起来,恐怕是最好的选择之一吧。不管是唐山大地震之后,还是在汶川大地震之后,我国都进行了积极而有效的灾后重建工作,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大家齐心协力,将一个原本布满残垣断壁的荒芜废墟,清理干净。新的楼房被盖起来了,新的桥梁被架起来了,新的道路四通八达,在灾难中勇敢地伫立在生死边缘不曾退缩的人们,当然也不会被那些废墟吓怕,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将废墟再次变成了美好的家园。
或许,对于废墟来说,这应该是最好的归宿吧。
我曾经听人说,我们不应该把废墟简单地处理掉,因为,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这句话也是有道理的,有些废墟,绝不能够简简单单地就全部处理掉,适当地保留一些下来,也是不错的选择。
比如,在那些经历过大规模的自然灾难的城市,比如说汶川吧,开辟出一个场所来,保留部分被震毁的建筑物,建成一个主题公园,或许,这也未尝不可。当人们面对那些废墟的时候,再回首看看鸟语花香,整饬一新的的城市,两下一对比,自然会联想到生命的美好,必然会更加珍视眼前的生活,相比将所有的废墟全都处理掉而言,这样做,恐怕会更有助于他们从曾经的伤痛中走出来,勇敢地面对接下来的人生。
对于那些战争的遗址,在我看来,或许将它们保留下来,会更好一些吧。在经历了风雨和战争洗礼的北京城,包括紫禁城在内的绝大多数古建筑都被保留了下来,这自然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但是,却有一处地方,永远地变成了废墟,这片废墟,在了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耻辱的一笔。
那就是圆明园,这座由清朝皇帝在150余年间悉心创建的大型皇家园林,素有“万园之园”的美称,但是1860年10月的时候,它却遭到了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焚毁,从此,化为了一片瓦砾。
“圆明园”这个名字,据说是当年康熙皇帝亲自命名的,对于“圆明园”这个名字的由来,雍正是这样解释的,“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只可惜,这个象征“君子”和“睿智”的园林,最终还是没有能够阻挡住侵略者的铁蹄。当侵略者们在圆明园中抢劫一空后,又放了一场大火,烧了整整三天三夜。雨果曾经在作品中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洗劫,另一个放火。”他所说的这两个必将受到历史制裁的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如今,这个圆明园,已经被改造成了遗址公园,是一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群众休憩的好去处。
或许有人会说,将废墟整旧如新,让它恢复当年“万园之园”的胜景,重新变得“园中富丽辉煌之景象,非予所能描色揣称,亦非欧洲人所能想见”,岂不是更好吗,这样更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啊。
但是,我还是觉得,这样做无疑是多此一举,得不偿失的。因为,或许,我们能够让湖光山色的美景恢复如初,能够让雕梁画栋的建筑物恢复如初,能够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器和瓷器重新营造一个圆明园之梦,但是,我们又能将中华民族胸口的那个伤口也抚平,恢复如初吗?在圆明园的废墟中思索,能够让人对历史有着更为客观,更为深刻的理解。
想当年,曾经有一位叫做闻一多的诗人,他工作的地方,距离圆明园的遗址很近,于是,他每天中午,都会去圆明园里转转,用自己的一片赤子之心,倾听那废墟的呼唤、哀号,于是,他的爱国之情便喷薄而出,化为了一首首的诗歌,《洗衣歌》、《死水》、《一句话》……那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就是在他面对废墟的思索中,才应运而生的。
其实,又何止是诗人呢,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如此啊。圆明园的残迹尚存,在废墟中哀思,可以时刻警醒自己,警钟长鸣,勿忘历史。“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废墟,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
有些国家,对于古旧建筑物的保存,是非常花心思的,比如,我曾听不止一个人说过,在意大利的罗马,最令他印象深刻的,就是那古罗马广场,在那里,有一个古罗马露天竞技场的废墟,这个废墟,就坐落在城市的中央地区。而且,除了这座古罗马竞技场以外,到处都能看到一些不知名的遗迹,有时候是几根立柱,有时候是几块残石,有时候是一尊雕塑,这些东西无一例外,都已经变得残破不堪了,成了名符其实的废墟,可是,它们又全部被妥善地保护了起来。
意大利人将这些废墟作为珍宝保存了下来,所以,罗马的一切都是旧的,旧的街道,旧的房屋,甚至,当你在街上走路的时候,都会疑心从远处走过来的那个人,是不是一个来自古罗马的哲学家。哲学家们是懂得废墟、理解废墟的,有人曾说,在地球上行走,没有一处不是废墟。不错,现在的废墟,在过去也曾是辉煌的建筑;而现在光怪陆离的城市呢,未来或许也有可能变成废墟。所以,让我们尊重每一片废墟吧,因为,尊重废墟,就等于尊重我们自己。
只可惜,上海的那些石库门建筑,就没有罗马的那些废墟幸运了,其实,很多古老的石库门建筑,直到它们被拆除的时候,还是比较完好的,还远远够不上废墟的资格,很多石库门在被拆除前,还是住着居民的。老房子,古建筑,抵挡不住推土机推进的速度,于是,在一片轰隆声中,那些老房子,真的就变成了一堆废墟了,城市改建的速度越快,它们蜕变成废墟的速度也越快。
对于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那些不得不拆除的老式建筑物而言,如果它们的确已经是危房了,不得不拆除它们,盖上新的建筑物,那么,也是一件没有办法的事情。但是,对于那些承载着几代人美好回忆,凝聚着历史沧桑的建筑物而言,恐怕就不能一概而论,将它们全部拆除了吧。
就拿上海而言吧,上海的古建筑,虽然比不上西安、洛阳等文化古城,秦砖汉瓦之类的历史遗迹比较少,但是,却依然还是有很多历史悠久的建筑物的。上海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美誉,在外滩,能够看到哥特式、罗马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等各种形态各异的建筑物,恐怕很少能够有一个城市,可以让这么多类型的建筑物,都出现在同一条大街上,但是,上海做到了。
上海的建筑物之所以会呈现出如此中西合璧的风采,自然和上海的历史是分不开的,当年,西方列强在进入上海后,纷纷租借上海的土地,并在租借地上盖了有本国特色的建筑物,这就是为什么,上海的建筑物类型会如此纷繁复杂的原因之一,可以说,这些老房子,已经不只是老房子了,它们是上海百年沧桑史的见证人。
在上海的诸多建筑物中,最具有上海特色的,当属石库门了,上海的旧弄堂,一般都是石库门建筑,这种类型的建筑物,起源于太平天国时期,它吸收了大量江南民居的式样,用石头做门框,因此,才会得名为“石库门”。
作为上海近代的一种重要的建筑物,石库门曾经见证了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比如说一大会址,比如说渔阳里团中央旧址,这些遗址毫无例外,都是石库门建筑。在石库门中,隐藏着无数的秘密,它不仅是中西建筑文化交流的见证人,也是上海历史的见证人。
对于这样的建筑物,当然不能简简单单地就用一个“拆”字来代替,所谓的“旧城改造”,也不能简简单单地就把老的街道、老的城区全部推翻重建,这样做的话,无形之中会渐渐毁坏上海的传统文化。
好在,在上海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之下,对于石库门建筑的重要性,大家已经达成了共识,据说,“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也已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中了。相信,绝大多数曾经见证了历史的老房子们,会被保留下来的,因为,当我们的后辈问我们,老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什么东西的时候,我们不想指着那些千篇一律的摩天大厦说,那里曾经有一片漂亮的石库门房子,但是,现在它们只存在于泛黄的老照片中。
废墟,这就是废墟,这就是我对于废墟的思索。
有的时候,人类的脑子会变得很简单,简单得想不通一些很显而易见的道理。当人类看见老房子的时候,就会想当然地认为,它们应该被拆除,那里应该先变成一座废墟,然后,将有一座新房子矗立起来。所以,在这种时候,似乎任何人都无法阻拦废墟的诞生,人们的脑子里只剩下了“新”和“旧”这两个概念。
但是,要搞清楚的是,“旧”和“没用”并不是一对完完全全的同义词啊。就拿那些老房子而言吧,甚至,还可以拿那些已经变成了废墟的建筑物来做例子,诚然,它们看上去的确是很破、很旧,和这个漂亮的城市相比,是那样格格不入,但是,它们就真的是没用的吗?废墟可以供人凭吊,可以留作纪念,可以使人警醒,站在一片废墟中思索,任何人的脑子都会变得格外灵敏的,在那种沉郁、深厚的历史的浸染下,人人都能成为哲学家的。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还要如此讨厌废墟,想要将它们尽快清理掉呢?
听说,美国著名的诗人艾略特曾经在他的诗歌《荒原》中这样表示:世界越是现代化,越是进入无序的荒原状态。或许,他所说的“荒原”,其实也就是“废墟”吧,当精神颓靡、记忆消逝的时候,心灵的废墟就诞生了。不过,我却觉得,我们大可不必如此悲观。或许,在灰尘飞扬,吊车轰鸣的废墟里,有老房子那氤氲不散的灵魂存在。是的,我相信,每一片废墟,都是有灵魂的,都是有记忆的,当那些老房子被拆除后,那些美好的记忆,却并没有同时被拆除啊,正相反,它可能更加深地刻进了人们的记忆深处呢。
就好像一首歌中唱的那样:“当公园拆去,别拆去记忆”,我相信,只要记忆还在的话,废墟就永远不会变成真正的心灵荒原,正相反,不管是历史的废墟,还是文化的遗迹,它们都能够激起人的思索。
废墟不在别的地方,它就在人的心里,但是,只要记忆还在,废墟,不废。
相关文章
西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1:39
内蒙古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0:37
青海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9:36
新疆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8:39
云南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7:34
山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6:23
宁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5:24
陕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4:26
人生没有回头路散文随笔2023-08-18 17:31:00
武昌的起义门游记散文随笔2023-08-05 08:21:12
贰日散文随笔2023-08-08 08:18:20
人生没有回头路散文随笔2023-08-18 17:31:00
武昌的起义门游记散文随笔2023-08-05 08:21:12
贰日散文随笔2023-08-08 08:18:20
醉翁亭记主旨句2023-08-16 15:32:15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2023-08-04 02:52:49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2023-08-18 06: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