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水调歌头苏轼教学实录

更新时间:2023-08-02 04:43:50 来源:高考在线

 

  《水调歌头》教学实录

  一、文本分析: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在诗中,交织着各种矛盾的心态,表现了正处于外放的苏轼内心的纠结与不安。但最终,诗人豁达的胸怀化解了矛盾,让自己的内心时刻有明月相伴,无论身处何处,都能带来一片明净。这是苏轼作品最大的特色,同样也是他的作品最大的价值所在。

  学习本诗,最大的难点不在于诗本身。恰恰是因为学生对这首词太熟悉,心中早已形成了固有的认识,很难启发他们的思考。我主要采取了比较阅读的方法,安排三组相关诗歌与这首词的不同词句比较,通过比较启发学生的思考,再结合写词的背景及苏轼的经历,帮助学生一步步地认识这首词的内涵及其所表现的人生态度,从而认识苏词的价值。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阅读,体会这首词的主题及精神。

  2、结合背景材料,了解这首词蕴含的复杂情感。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师:苏轼作为一位著名的文人,我们在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时应当已经对苏轼这位大文人有了一定了解,在这里,我引用当代美学大师李泽厚先生曾在其名著《美的历程》中对他的评价:“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亲切喜爱的对象。”请大家注意,不是“之一”,而是“最”,这个评价言过其实吗?

  生:没有

  师:的确,人们对他的喜爱甚至超过了李白、杜甫。但李泽厚先生又接着指出:“苏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筹,……字不如诗文,诗文不如词,词的数量也不算多。”这个评价同样也是恰当的,苏轼的词现存三百首左右,这个数量与李杜是无法相比的。这里似乎有一个矛盾,既然文学成就不如上述几位,但人们对他的喜爱又超过了李杜,可见他的身上必定有独特的魅力。那么,苏轼这种魅力何在?我们通过这首词的学习来感受。

  2、初读,正音。(学生朗读序并词,老师归纳出读错的词)

  师:从词的平仄来说,此处当读“高处不胜(shēng)寒”,平声,意思是“禁不住”。

  3、细读,探情。

  (1)比较阅读1:

  “明月时有?把酒问青天。”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师:这首词可谓千古写中秋的名篇,此后再写中秋,光芒皆被其掩盖。诗的前两句就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可大家知道这两句词化自李白《把酒问月》一诗中的前两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这在宋人的诗词中很常见,他们称为“偷胎换骨”“点铁成金”。不过,是否点出“金”,还要看个人。苏轼的.化用就非常高明,这两句可谓家喻户晓,可知道李白诗句就少多了。这是因为他并非机械地照抄,而是进行了加工。比较一下两组诗句,看看有什么不同。

  提示一下:苏轼在词中突出了一个形象,一个动作。

  什么形象?在开头就出现了。

  生:明月。

  师:“青天”“明月”,表现了什么样的环境?

  再提示一下:李白的诗也是化自一首唐诗中的名篇,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李白的问题就化自“江畔何年初见月”这一句。“孤月轮”并非说月亮孤独,而是指此刻天空似乎只剩下一轮明月,浮云、星星都消失了。为什么?

  生:因为月光太亮了。

  师:“江天一色”,什么颜色?

  生:银白色。

  师:这两句诗在苏轼的词中就化成了一个形象,什么形象?

  生:明月。

  师:在《湖心亭看雪》中,张岱同样也塑造了一个全白的世界,如何写的?

  生:“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师:作者如何描写西湖?

  生:“湖上影子了,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师:原本不大的西湖,此时成了什么样子?

  生:一个广阔的世界。

  师:在这首词中,苏轼也许也身处一个小小的院落,但他以“明月”“青天”印照,同样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生:广阔。

  师:在如此广阔的世界中,个人自然就显得如何?

  生:渺小

  师:苏轼在诗中还突出了一个动作?

  生:把酒。

  师:与李白诗句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己朗诵两句诗,先读“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再读“把酒问青天”“我今停杯一问之”,注意突出诗句中的动作)

  师:区别在哪里?

  生:气势上有差异,苏轼的诗明显更加豪迈奔放。

  师:作为渺小的个人,向如此广阔的世界发出疑问,去探寻宇宙最根本的隐秘,大家从中读出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生:探索精神

  (学生朗诵这两句诗,注重突出词语,把握好快慢节奏)

  (2)描绘天上的世界

  师:既然青天可以相邀共饮,那么必然也有一个世界。在他的笔下,这个世界什么样?请大家自己小声读读下面的诗句,用一两个词形容一下这个世界。(学生自读诗句)

  提示一下:这个世界与人间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何处看出?

  生:“今夕是何年?”

  师:今夕不是“丙辰”年吗?

  生:天上的时间与人间不一样。

  师:非常好,可见天上的世界也不同于人间。这个世界什么样?

  生:美仑美奂。

  师:从何处看出?

  生:“琼楼玉宇”

  师:很好,还有呢?

  提示一下:如此美好的世界,苏轼“归去”了吗?

  生:没有

  师:为什么

  生:“高处不胜寒”

  师:可见这个世界不仅美丽,还有什么特点?

  生:寒冷

  师:苏轼在这里化用了唐明皇游月宫的神话,明皇所见的月亮是“玉城嵯峨,如万顷琉璃之田”。“嵯峨”,高大,“万顷琉璃”,何等的眩目多彩,但苏轼却在这里加上了“寒冷”的情感。中秋正值盛夏,为何诗人会感到寒冷?

  生:这是他的心情的表现。

  师:他为何会感到寒冷?

  生:孤独。

  师:对,词的序言中有“兼怀子由”一句,中秋原本应当是团聚的时刻,但他却与他的弟弟分离了。自然感到孤独。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谁在“起舞弄清影”?

  生:苏轼。

  师:“何似”,应当解释为“怎么像”更符合原意。这句诗的意思当为“怎么像在人间呢”?此刻,他又在想象什么?

  生:自己仿佛又来到了天上。

  师:我们发现,此处苏轼忽而向往天宫,但却又担心“高处不胜寒”,身处人间,却又想象已经来到了天上,他此刻处于什么之中?

  生:矛盾。

  师:他的内心什么样?

  生:纠结

  师: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需要联系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

  补充材料:本词作于作者知密州之时,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京城政争的漩涡。当时他以激烈的言辞攻击王安石变法,受到了变法派的猛烈攻击,被迫离开京城。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际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苏轼在政治斗争中处于下风,被迫与兄弟分散,并且他并不知道自己未来如何。因此内心处于纠结之中。

  请大家朗读这一部分,读出苏轼的想象,内心的纠结。节奏可以放慢一些,突出几个词语,哪几个?

  生:“归去”“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何似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