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苏轼的故事(通用20篇)

更新时间:2023-08-04 09:07:21 来源:高考在线

  苏轼的故事 篇1

  苏轼的《定风波》,大家都很熟悉了。还有一篇《游兰溪》,可能很多人不记得了: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是日剧饮而归。

  大概就是说他前两天因为去一个叫沙湖的地方看自己买的地,得病了,然后找了个聋哑人看病如何如何,这件事发生于元丰五年三月。说到这里,可能有人已经想起来了,《定风波》前面有一句说明: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我当时上课看到这里,是真的笑,笑出声。

  两件事连起来,我们可以看到苏轼在三月七号去沙湖看地的时候碰上下雨了,而且没伞,人家都躲雨,只有他“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苏轼的故事 篇2

  有一个苏轼的故事,体现了他的学问渊博而且运用灵活。宋朝与辽国结盟,两国使者往来,时常以诗文相互谈谑。元佑(宋哲宗赵煦年号,1086-1093)间东坡就担任接待辽国使者的工作。辽国使者素闻东坡的大名,想出一个奇题来使他答不出来。他们国家素来有一个对子,是“三光:日、月、星”。大凡用数字来对,必然产生难以克服的困难。你如果答四什么,那么下接四样东西,就多了一个字。所以他们整个国内,没有能对出来的。使者首先就以这个对子请教东坡。东坡答:好的,好的。就对使者的助手说:“我能对,而您不能对,也不是可以全大国之体的事。我对‘四诗:风、雅、颂。’这是一个天生的对子,何不以这去回复您的主人?”(我们知道,诗经分风雅颂三种类型。而雅有大雅与小雅之分。四种诗的类型,就暗含在风雅颂三个字之中,这就克服了上面所说的难关。)

  助手依照东坡的话去回复,正在叹愕之时,东坡又徐徐地说道:“我也有一个对子,‘四德:元、亨、利。’”(我们知道,《易经》的乾卦首句是‘乾:元亨利贞。’乾有四德,元亨利贞。这里东坡只说了元亨利,而没有说贞。真的是‘犯了常识性的错误’。)使者似乎抓住了东坡的把柄,睢盱(张目仰视貌)要来辩论,指出东坡的“失误”。东坡说:“你以为我忘记其一吗?请不要吱声,我对‘两朝兄弟邦’。您是外国的臣子,不知道这是仁祖的庙讳。(仁祖,即仁宗赵祯。祯与贞同音,臣子是不能说出皇帝的名讳的。)”使者实在是想不到,有这样的情况。大骇服。既而互相谈话,都为东坡所胜。使者自愧不如。一直到白沟往返,咬着舌头不敢再说什么了。

  苏轼的故事 篇3

  公元1070年,修复六井工程刚刚开工,苏东坡就被调离杭州。这一走,连苏东坡自己也没有想到,十六年后的公元1086年,五十四岁的他又第二次来到杭州任知州。十六年前疏浚西湖的愿望又一次被他提了出来,当时的西湖情况十分糟糕,湖面因杂草淤塞而大面积缩小,面临湮废的边缘。杭州的农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业、人民生活和整个城市的发展都受到了威胁。西湖一旦湮废,不但沿湖的千顷农田将失去灌溉水源,而且西湖本身的鱼虾菱藕等水生物也将完全丧失。当时,杭州是全国酿酒业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西湖一废,酿酒业必定无以为继,朝廷也将失去巨额酒业税源。另外,杭州当时有茆山和盐桥两条运河,它们纵贯南北,都和江南运河相沟通,是杭州城市的交通命脉。在湖水充沛的时期,它们以西湖为水源,不仅河道通畅无淤,而且河水还可以为城市居民所取用。但随着湖水的枯竭,运河就不得不依靠钱塘江水,结果是咸潮倒灌,沿河斥卤,而且大量泥沙会随着咸潮淤入运河,使运河每隔三年五载就必须疏浚,其耗费十分巨大。更为严重的是,随着西湖的湮废,杭州城居民将陷于咸水和苦水之中,百姓生存都成问题。面对着这样严重的威胁,具有城市建设发展远见的苏东坡作出了全面整治西湖和兴修杭州水系的计划,一面上奏朝廷,一面筹措工程经费,开始对西湖进行大规模的疏浚。

  在这次对西湖的大规模疏浚工程中,西湖得到了全面深挖。苏东坡下令撤废了湖中私围的葑田,在今湖心亭一带全湖景深之处,建立了石塔三座,禁止在石塔范围内养殖菱藕,以防湖底的淤淀。又把疏浚出来的大量淤泥,在湖中建筑了一条沟通西湖南北岸的长堤,堤上修建了六座石桥以流通湖水,全堤遍植芙蓉、杨柳和各种花草。于是,六桥烟柳的景色,使西湖平添了无限妍媚。西湖疏浚以后,全湖又充满了一泓碧水,于是又在运河与西湖沟通之处建筑闸堰,使纵贯城市中心的盐桥运河专受湖水,与江潮隔绝,而使城市东郊的茆山运河专受江潮,两河互不干扰,做到了潮不入市。与此同时,苏东坡还征用士兵及民工对运河进行了大规模的疏浚。六井通,西湖畅,清水遍全城。

  杭州因西湖之水而成为北宋规模空前的城邦,跃居当时全国第一大城市。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曾描写杭州的富庶是“邑屋华丽,盖十万余家”。苏东坡在杭州为官两任,两次为官都整治西湖,兴建水利,繁荣城市,造福百姓。后人怀念苏东坡,把西湖长堤称为苏堤。苏堤春晓,更是引人入胜的西湖佳景。

  苏轼的故事 篇4

  说苏轼是著名诗人,大家肯定都是赞成的,说苏轼是宋代著名的词人,大家更是不能反对,说苏轼是一个散文大家,大家也无法反驳,说苏轼是书画大家,也是正确的,但是要说苏轼是一个吃货,可能大家就要思考一二了。一个宋代著名的大文学家,怎么就成了一个吃后了呢?

  这个问题,若是细想,那还真没什么问题,苏轼他就是一个吃货。有句古话叫做“君子远庖厨”,也就是说一般在古代的男子,都不会烧火做饭,认为这有失体统。特别是读书人,更是不会下厨房。现今有道名菜,名字叫“东坡肉”,苏轼好东坡居士,这道肉就是他所创。若不是正宗的吃货,若不是对吃食有着很高的追求,苏轼这么一个文学大家,同时还是一个宋代官员,怎么会下厨房,甚至还创作了一道菜呢?

  苏东坡爱吃肉,“卯酒困三杯,午餐便一肉”,于是他自己创了这么一道糯而不油腻,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的“东坡肉”。不仅如此,他还作了一首与猪肉有关的打油诗: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

  每日早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除了东坡肉,还有一道东坡凉粉。据传苏东坡在凤翔府任签书判官时,到凤翔东湖避暑。夏日炎炎,天气闷热,苏东坡想要吃一些清凉爽口之物。

  于是他让仆人娶了一些小扁豆,然后将豆子研磨成粉状,然后细细熬煮成糊状,盛入石头器皿中待其冷却后,切成条状,配以盐醋辣椒等佐料凉拌,因其口感爽、滑、并有清凉解暑之功效,此后在凤翔各地广为流传,时人为了纪念苏东坡,于是将这道菜命名为“东坡凉粉”。这道菜与“东坡肉”一样,流传至今。

  除了东坡肉和东坡凉粉,其他与苏东坡有关的食物,还有东坡墨鱼、东坡豆腐等。

  苏东坡还精于茶道,在他的诗文中,有许多烩炙人口的咏茶佳作,流传下来。《次韵曹辅寄豁源试焙新芽》:“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陵春。 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他创作的散文《叶嘉传》,以拟人手法,形象地称颂了茶的历史、功效、品质和制作等各方面的特色。

  从以上的故事来看,苏东坡绝绝对对是一个吃货。

  苏轼是一个历史名人,被后人所熟知,不只是他的诗词散文,关于他的一些小故事,也在后世流传了许多。

  秦少游娶苏小妹的时候,按习俗要做催妆诗,秦少游在前方就已经被为难了许久,好不容易到了新房门口,哪知道苏小妹说了一个上联,秦少游久久思考而无所得,正抓耳挠腮之际,苏东坡在一旁远处拾一石子远远丢进湖中,秦少游灵光一现,当即对:“投石冲开水底天”。如此得苏东坡相助,秦少游才顺利娶得美人归。

  苏轼自幼聪慧,少年时读书常常受到师长的称赞,久而久之自然就养成了自负的性子。有一次他在自己的门前贴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哪知道没过多久就被人打脸了,一个老妇人拿着一本书前来寻问,书中那字复杂深奥,苏轼也不认识书中的字。

  妇人借此婉转批评了苏轼,苏轼受了教训,知道自己并没有那么能干,需要学习的还有许多,于是将那对联改为:“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此后苏轼发奋读书,这个故事一时传为佳谈。

  苏轼的故事 篇5

  苏轼的一生颠沛流离,命运多舛。他一再被贬谪,甚至下狱。然而,豁达的苏轼无论在什么样的逆境下,都不悲声叹气、怨天尤人。无论处在何时何地,他总是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登山览胜,临渊赋诗,总是努力寻找人生的快乐,寻找人生的休闲感,而这种寻找反过来又提升了他诗词文章乃至做人的境界,很多流芳百世的诗词都是他在逆境中创作出来的。

  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苏轼受“乌台诗案”之累,首次被贬黄州。阴历十月十二日的晚上,温柔的月光洒进苏轼栖身的屋舍,还在疗伤的苏轼不能拒绝月光的邀请,披衣起床,走入月光的怀抱,接受月光的抚摸,“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柔美的月光,抚平了苏轼的所有伤痛。享受当下的月色才是最真实的,苏轼的痛苦升华了,他因此感到了快乐。而快乐的进一步延伸就是分享。他想到了在承天寺的朋友张怀民,也贬谪在此地,于是,他把这位朋友喊了来,两人一起在庭园中,在月色中散步赏月,并给我们留下了最美的月色描绘:“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光像水一样澄澈,庭院中竹子和柏树的影子投射下来,好像水草交错。于是,两位文坛巨子在人生境界的澄澈度上,有了交集。

  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58岁的苏轼被流放到广东惠阳,职务是宁远军节度副使,境况是“惠州安置”。苏轼被贬谪至惠阳后,一间小小的寺庙,一片平凡的森林,居然让他醍醐灌顶,豁然醒悟:快乐就在当下!

  中国传统的士大夫读书人都有一个习惯,就是爱好山水,无论在什么样的境况中,总要在山水中寄寓感情,抒发情怀,苏轼在惠州,自然也忘不了游赏山水。当时,他没有专门的官邸,寄居在惠州嘉佑寺,听说东弥陀寺后面有座松风亭,风景不错,就准备去游玩一番。这松风亭在一处高地上,亭子周边种了二十多种松树,清风一过,松涛阵阵,十分赏心悦目。

  苏轼因年近六旬,体力不支,走着走着就有点走不动了,“足力疲乏”,就想找个地方歇歇脚,原想能在松风亭歇脚最好。可是一眼望去,松风亭还在远远的树林末端,“望亭宇尚在林末”。苏轼犹豫良久:继续走?体力不支;留下来休息?没有场地。正当苏轼进退维谷时,忽然醒过神来:凭什么就不能在此处休息?大宋王法又没规定这里不能休息,这儿的地上也没长蒺藜,凭什么不能就地休息呢?于是,苏轼“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就在停留的地方一屁股坐下来。就在坐下的那一刻,苏轼开悟了:休闲就在当下。

  这就是苏轼的名篇《记游松风亭》的由来。记游虽是苏轼记“足力疲乏”时决定就地休息的一桩小事。但苏轼写出了他由“思欲就床止息”到悟出“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后的自得心情。其实,他的自得,是对随遇而安人生态度的肯定。而他安居广东惠州、海南儋州,凡百粗遣,不婴于心,正是对“此问有甚么歇不得处”要义深有领悟的实践。《记游松风亭》是苏轼思之所至,笔亦随之。虽然出语平淡、通俗却意味深永,能真实展现苏轼为人坦诚、天真、达观、有趣的一面。

  苏轼这种看好当下的态度,一直伴随着他走向生命的尽头,在游览松风亭之后的第三年,公元1097年,62岁的苏轼远谪海南儋州。海南在北宋时期还是穷山恶水,连庙也没有。年过六旬还被贬往那里,简直是灭顶之灾,可能再也回不来了。苏轼却能在大树底下刨一个坑住下来,依然十分乐观。当时的海南什么都没有,肉没有,盐也没有,药更没有,有的时候台风来了,连吃的也没有,只有挨饿。

  但是,尽管环境这样艰苦,苏轼依然很豁达乐观,他在海南还教了一个姓江的学生,并为这个学生作了半首诗,说等这学生金榜题名后,再续上后半首。结果,那个姓江的学生果然金榜题名了。但海南的生活让苏轼的身体遭受了巨大的伤害,虽然最后徽宗上台把他招回来。他也坚信自己一定能回来,但是,回来才三天,就去世了。而他那个学生没有辜负他,成了海南有史以来第一位进士。苏轼留下那后半首诗,江进士找到苏轼的弟弟苏辙最后写完。

  远谪海南儋州时,苏轼说:“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我本来就是海南儋州人,只不过以前寄居在四川。把当下所处的儋州当成家乡,反而把自己出生的家乡当成他乡,这是一种四海为家的情怀。真是:四海为家不是无家,随遇而安不是苟安,苏轼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改造当下的心态,用一种积极乐观的眼光看待当下的环境。由此,我们想起中国古代诗人以豁达洒脱塑造了一个个快乐当下。李白遭遇永王之灾,却把灾难的当下转化为“朝辞白帝彩云间”的潇洒;杜甫流离西南,却把流离失所的当下转化为“黄四娘家花满蹊”的清新;刘禹锡屡次被贬谪,却把宦海失意的当下转化为“前度刘郎今又来”的豪迈!

  苏轼的故事 篇6

  公元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下狱。他的好友秦观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刻渡江赶到吴兴去问讯。苏轼被贬黄州,秦观托人带去书信及自己的诗作,苏轼立即写了回信。后来秦观受苏轼连累,也遭贬斥。两人就在各自的贬地诗书往来,互相劝勉。

  这期间,两人在海康相会过一次,秦观拿出自作的挽词给苏轼看,苏轼抚着秦观的背,万分感慨地说:“我常担心你未能参尽生死之理,现在叫我怎么说呢?”秦观拿出自作的挽词,分明是说自己已经作好了最坏的打算,看破了生死大关,再没有什么可畏惧的了。对此,苏轼怎能不感慨万千。苏轼告诉秦观,自己也已写好了墓志铭,交给随从带着,没让儿子知道。

  至此,两人再结同心。当他们一起吟啸歌咏、泰然作别的时候,他们在精神上,已共同经历了一次生死的洗礼,而能以最坦然的心境去面对一切厄难,他们的情感,也由患难之交而上升为生死之交。

  大诗人苏轼,因乌台诗案下狱,但好友秦观仍旧与他友好如初,并宁愿与他一起受罪。还诗书往来,互相劝勉。这才是真正的友谊,

  生死之交不是甜如蜜的山盟海誓,也不是双方取得成就时来锦上添花……而是在对方需要帮助时,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你都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我记得有人说过“只有可以为之而死的,才能藉之而生”。朋友在我们的生命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让我们珍惜朋友之间的友谊吧。

  苏轼的故事 篇7

  苏轼读书的故事

  自幼聪明过人的苏轼七岁知书,十岁能文,常常出口成章,发言为诗。许多年长的人都来苏家向小苏轼请教学问,渐渐苏轼的名声就传出去了。

  听多了众人的夸奖,再加上自家书房中已经找不到没读过的书了,苏轼渐渐骄傲起来,他觉得自己从先秦诸子百家到汉代大赋、唐代诗歌都很精通,可以说到了“学富五车”的程度了。在这种自满的情绪的支配下,他得意洋洋地在自己书房挂了一幅自己写的对联:

  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就在小苏轼骄傲自满的时候,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天,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拿着一本书来上门求教。他对小苏轼说:“我问了好多文人,但他们都说不认识这本书上的字。听说你博学多识,大家都把你叫神童,你肯定认识,所以我走了好多路专门来找你,希望能得到你的帮助。”苏轼一听很自信地接过老人手里的书,心想:“不就是字吗?我肯定行!”但他翻开书看了一会儿就呆了,这本书不但没看过,就连名字都没听过,而且书中有很多字他根本就不认识。这一刻,他明白了人外有人的话的意思了。对着老人满含希望的眼睛,他只好惭愧地摇了摇头。

  通过这件事,苏轼觉醒了,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以前那么骄傲实在不应该。他又想起自己作的那令人脸红的对联,于是苏轼连忙回到书房,准备扯下来。但就在动手的一瞬间,他忽然停住了,只见他略一思索,拿来笔墨,在上下联的前面各加两字,然后端详一番,满意地摊开书本又发愤用功去了。这一切都被站在窗外的母亲看得很清楚。于是她来到书房,只见对联变成:

  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母亲微笑着点点头。

  苏轼从小就是这样,在学问上严格要求自己,如果有不合适的地方一定会提出来,即使对方是老师,也会直言不讳。正是从小养成的这种认真对待学问的好习惯,成就了他在文坛上的地位,也让他受用终生。

  苏轼的故事 篇8

  歙砚,产于婺源,是古代四大名砚之一,人赞曰:“坚润如玉,磨墨无声。”古代文人,案头有此一砚,自是生色不少。

  苏轼和大家一样,也喜欢歙砚。

  苏轼又和大家不一样,是大名人。名人,有名人效应,用谁东西,是给谁面子,说白了,等于在做免费广告。因此,很多制笔的,制墨的,拿着自己东西,不远千里,找到苏轼,让他试试,或许他高兴了,夸上一句,自己的东西就打出品牌了。

  苏轼因此很得意,可面对歙砚,却碰了壁。一次,他派仆人去歙州,告诉仆人,去了就说,苏学士想买方上等歙砚。在他想来,那还不是手到擒来?不久,仆人回来了,空着两手,沮丧着脸,告诉他,歙州人不卖。

  苏轼大惊,这究竟是怎么啦?

  仆人告诉他,自己去歙州后,找到那些制砚名匠,说苏学士想买方上等歙砚。大家问,是大苏还是小苏。仆人说,当然是大苏啊。大家听了,头都摇得像拨浪鼓一样,告诉他,去用凤咮砚吧,这砚不卖。

  苏轼一听,挠着脑袋,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一句话把歙州人得罪了。

  几年前,他的老朋友王颐拿了方砚来,请他品评,其中意思,不言自明,让他给帮忙抬高身价。

  这砚,并不出名,产自一个叫凤凰山的山头。就在山嘴处,王颐发现,那儿的石头呈黑色,如漆一般,石质坚实,敲击起来,发出铜铁之音,就开凿出来,做了方砚。苏轼拿在手里,润滑,柔和,赞赏不已,在王颐的请求下,给砚台取名,叫凤咮砚。一高兴,还在砚底写下一行铭文:坐令龙尾羞牛后。意思是说,怎么能让这么好的龙尾上品,处于蠢牛一般的其他砚台之后呢?

  这话在赞颂凤咮砚时,把其他砚给普遍作践了一下,比作蠢牛。当然,一般砚台,贬低了也就算了,可歙砚不一样,是名砚啊。

  名砚遭名人作践,歙州人很不爽,不爽的结果,拒卖歙砚给苏东坡。

  天下闻名的苏学士,因为一句话,失去和歙砚交臂的机会。这,固然是歙砚的遗憾,也是苏东坡的遗憾,因此,苏东坡曾十分沮丧道:“卒不得善砚。”

  随意的一句话,给中国文化留下一段遗憾。

  说话时,实在应有分寸,这既有益于自己,也有益于他人。

  苏轼尚且如此,何况常人?

  苏轼的故事 篇9

  触动心灵的书籍

  苏轼很小的时候,父亲因进京赶考落第,便到江淮一带游历,母亲则在家管教孩子。母亲给予苏轼的教诲,对他的成长有很大影响。

  苏轼小时候很喜欢读《后汉书》。书上记载后汉时朝政不修,政权落入阉宦之手。当时书生儒士反抗不阴不阳的小人统治。贪婪、纳贿、勒索、滥捕无辜,是经常有的,因为地方官都是那些太监豢养的走狗小人。许多忠贞廉正之士和太学生,不惜冒生命之险,上书弹劾奸党。改革与抗议之声,此起彼伏;调查与审讯之事,层出不穷。当时学者与太学生,在朝廷圣旨颁布之下,或遭皮肉之苦,或遭迫害折磨,或遭谋杀丧命。

  在这群正人学者之中,有一个勇敢无畏的青年,名叫范滂。苏轼的母亲经常以范滂为榜样来教育苏轼。

  每当母亲讲起范滂的时候,苏轼便会问道:“娘,我长大之后若做范滂这样的人,您愿不愿意?”母亲欣喜地回答道:“你若能做范滂,我再高兴不过了!”

  苏轼的故事 篇10

  淘气少年的神来之笔

  苏轼6岁进入私塾学习。这个私塾不算小,有学童一百多人,却只有一位老师,是个道士。苏轼的绝顶聪明,很快就显露出来。在那么多的学童之中,他最受老师的喜欢。

  平时,苏轼在读书之外,也有多方面的兴趣。放学回家后,他常常观察院子中的鸟巢。因为母亲已经严格告诫苏轼和家中的使女,不得捕捉鸟雀,因此许多鸟雀就在庭院的树枝上做巢,低得孩子们都可以望得见。有一只羽毛极其美丽鲜艳的小鸟,一连数日到苏轼家的庭院去,在庭院一棵果树上搭建了一个鸟巢,苏轼对这个鸟巢视若珍宝,几乎每天放学回家都要看一次。苏轼对童年时候庭院里的这只小鸟印象特别清楚。

  那时候,苏轼的叔叔已经做了官,朝廷里的官员在经过眉山镇的时候,都要到苏家拜访。每次有官员的时候,家里都会忙乱一阵,使女们光着脚各处跑,到菜园去摘菜、宰鸡,准备筵席待客。苏轼这时候也常常会帮忙,挥汗如雨地体会着劳动的快乐。

  苏轼和堂兄妹们那时候最大的乐趣就是在菜园中掘土。每次掘土,孩子们都会有不同的收获。一天,孩子们掘出来一块美丽的石板,这石板既有晶莹的光泽,又有精美的绿色条纹。当他们敲击的时候,石板发出清脆的金属声。苏轼拿起这块石板说道:“我用它来做砚台怎么样?”堂妹说:“我看石板这么漂亮,不如找个工匠打磨后做首饰。”苏轼摇着头说:“你看石板纹理多疏,一定易吸收水分,保持潮湿,我看还是用来做砚台比较好。”父亲得知这件事后,心中暗暗惊喜苏轼小小年纪竟如此心思细腻,遂找来工匠,将石板打成一块砚台送给苏轼,苏轼一直把这个砚台带在身边,陪伴他度过金色的少年时光。

  苏轼10岁的时候,已经能写出出奇的诗句。在他那篇《黠鼠赋》里,有两句是这样的:“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这篇短文描写的是一只狡猾的小老鼠,掉入一个瓦瓮里,假装已死,等人把瓮倒在地上,便急速逃去,这样把人欺骗过。苏轼能写出这样的篇章与他平时兴趣广泛,热爱观察生活是分不开的。

  在私塾里,先生常常会讲到当时朝廷上的许多著名学者。苏轼的童年,正是宋朝处于最贤明的君主统治之下,国内太平无事,原来西北的游牧民族如金、辽、西夏,这些少数民族本来常常为患中国,这时也与宋朝相安无事。于是宋朝时期的文学艺术蓬勃发展,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人士。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苏轼从私塾先生那里,首次听到了欧阳修、范仲淹等人的大名,心中也埋下了理想的种子。

  苏轼的故事 篇11

  “苏式”背书的好方法

  苏轼11岁时便开始认真准备起了科举考试。为应付考试,学生必须读经史诗文,经典古籍必须熟读以至全篇能背诵。在班上背诵时,学生必须背向老师而立,以免偷看敞开在老师桌子上的文章。

  肯发奋努力学习的学生能把历史书上的文字整篇背过。背书时不仅要注重文章的内容、知识,连文字措辞也不可忽略,因为作文章用的词汇就是从这里学来的。

  这种背诵记忆实在是一件艰难而费力的苦事。传统的老方法则是要学生背一整本书,书未加标点,要学生予以标点,用以测验学生是否彻底了解。最努力苦读的学生竟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苏轼读书时也用这种方法。因为将一本书逐字抄写之后,对那本书所知的深刻,决非仅仅阅读多次所能比。这样的用功方法,对苏轼的将来大有好处,因为每当他向皇帝进谏或替皇帝草拟圣旨之时,或在引用历史往例之时,他决不会茫然无头绪,就如同现代律师引用判例一般。再者,在抄书之时,苏轼也会利用机会练习书法。

  苏轼的书法成就在历史上是很高的,他的《黄州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他绝大部分的字都相当平实、朴素,虽然他的字的特征是外形左低右高,但一股汪洋浩大的气息自是他个人的特点,就像他渊博的学问一样——神龙变化不可测,他偶露一下手笔的《黄州寒食帖》就已经惊天动地了。由此,苏轼的书法成就被列为宋朝四大书法家之首。

  苏轼的故事 篇12

  吟诗赴宴:

  苏轼在去京城赴考的时候,被几个相同年纪的读书人看不起。于是他们摆下酒宴,邀请苏轼来,打算借机戏弄一番。苏轼受邀后,立刻动手前去赴宴。在宴会开始之时,有人提议用行酒令将餐桌上的食物单独食之。意思就是引用历史人物搭配相关事迹,还必须与菜的主材相呼应,这样就能单独吃一份菜。于是众人纷纷出口成章,有人说“姜子牙渭水钓鱼”,有人说“秦叔宝长安卖马”,还有人说“诸葛亮隆中种菜”。六人先后将菜全部抢完之后,苏轼说了一句:“秦始皇吞并六国”,将他们面前的菜全部端到了自己的面前,六人无言以对。

  苏轼的故事 篇13

  出人头地:

  苏轼参加科举开始时,书写了一篇极为精彩的案卷。当时的主审官欧阳修对此十分欣赏,但当时案卷都是密封的,无人知道答题人是谁。欧阳修觉得这份答案的文风与自己的弟子曾巩很像,为了避免他人说自己徇私舞弊,就将苏轼的案卷排在第二。开榜后,知道作者是苏轼的欧阳修悔恨不已,对苏轼十分惭愧,而苏轼的大度也十分对欧阳修的脾气。于是欧阳修收苏轼为弟子,并说了一句:“如此俊才,真应该出榜于人头地”。

  苏轼的故事 篇14

  苏东坡的仕途之路异常坎坷,在42年的官宦生涯中,1/3的时间在“下放”中度过。42岁时,他因“乌台诗案”受小人谗言,被宋神宗贬到黄州。而他并没有自暴自弃、放浪不羁,而是将一腔悲愤化作了文学创作的动力。此间,他寄情于山水、与古人神交,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流传千古的词作,在词坛开创了豪放之风的先河,也给自己的创作开辟了一方广阔天地。

  “心烦手不闲,手忙心怡然。”苏东坡在流放中,心中虽然烦闷,但却没有无所事事,反而事必躬亲,进而发展出耕地、烹调的爱好。在劳动中,他的心情也变好了。于是他成功地把“致君尧舜”的入世心态很快地转变为“聊从造物游”的出世心态,并激发出独特的创造力。最典型的是,苏东坡在下放黄州、惠州期间,创造出20多种菜肴,如东坡肉、东坡鲫鱼、东坡豆腐等,这些菜品至今还被人们津津乐道。

  苏轼的故事 篇15

  王朝云,字子霞,北宋之时西湖名妓。因为家境贫困,所以王朝云很小的时候就被卖到西湖边上的歌舞班子里学习歌舞。随着年龄的增长,王朝云的姿色越发美丽,而歌舞更是西湖一绝,于是很快就打响了名声,成为西湖名妓。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后人常称其为苏东坡。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大文豪,是北宋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诗、词、散文、书、画都是一绝,可谓全才。诗歌方面,苏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作方面,开创了豪放风格的词派,与同为豪放派代表的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善书而工于画,受到世人追捧。

  大才子与名妓佳人,是古代小说剧目中的标配,苏轼与王朝云这位清丽佳人又有着怎样的爱情故事呢?

  王朝云与苏轼相识,是在苏轼被贬谪杭州之时。一次友人相邀,苏轼欣然赴宴,就这样不期然的与王朝云相遇。王朝云当时还是歌舞班子的顶梁柱,陪客之时她是大头。苏东坡作为客人,自然得其相陪。苏轼正喝着酒,见一清丽佳人款款而来,面容精致,素衣淡妆却更显气质出众,仿若雨后百合,清新雅致。待细细一看,才发现此女不正是方才浓妆艳抹,歌舞出众的.舞姬吗?

  一个女子竟然给人两种不同的感觉,苏轼因此有感而发,得出后来传颂千年的经典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个时候,我们并不能知道苏轼是否对王朝云起了男女之情,毕竟王朝云当时年仅十七岁。不过后来苏轼的夫人王弗却觉得王朝云不错,主动将其赎入府中。入了苏府之后,王朝云是以丫鬟的身份在苏府过活的。

  王弗赎王朝云也许是察觉到了苏轼对王朝云的好感,也许是自己觉得王朝云此人不错,也许两者兼有。总之王朝云入了苏府之后,很得苏氏夫妇的喜爱。王朝云因为幼时被卖入歌舞馆,所以并不能识文断字,于是苏轼便耐心教授王朝云读书写字、音乐舞蹈、诗词歌赋。

  王朝云陪伴了苏轼二十多年,但实际上是在黄州的时候,王朝云才被正式抬为侍妾的。这之前,苏轼与王朝云有没有跨出那一步我们并不知道。我们能猜想的是,王朝云与苏轼最终会选择在一起,是有感情基础的。他们的爱情也许萌发在初见之时,随后在不断的相处中慢慢成长,最后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苏轼喜欢王朝云的体贴,王朝云敬慕苏轼的才学,才子佳人,十分登对。

  王朝云陪伴苏轼度过了人生中最为低谷的两个时期,作为患难夫妻,苏轼对王朝云有着很深的感情,王朝云对苏轼的了解和深入,绝对算的上是一位红颜知己。而苏轼呢?也为她写了许多优美诗篇,字字含情,句句入心。

  《朝云诗》

  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元;

  阿奴络秀不同老,无女维摩总解禅。

  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板旧姻缘;

  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山云雨仙。

  《西江月梅花》

  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

  海迁时过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反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苏轼的故事 篇16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这豪迈雄放的词,出自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的词一经出现,就一扫北宋词坛一百多年的靡丽风气,开创了一代新词风。他创立的宋词豪放派,大大拓展了词的表现方式和内容,打开了宋词健康发展的新局面,使词终于成为一种与诗一样流芳百世的文学体裁。

  苏轼是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还是北宋时的著名散文家,都名列“唐宋八大家”。后人把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为“三苏”。

  苏轼二十一岁那年,和弟弟苏辙进京考试,结果两人同时考中了进士。

  当时,主考官是欧阳修,他一心想选拔一些有才能的读书人。他在试卷中看到一篇论文,题目是《刑赏忠厚论》,写得非常精彩。他本想把这个考生定为头名,但疑心是自己的门生曾巩写的,怕别人说长道短,就定为第二名。直到发榜以后,他方才知道原来这篇论文是眉山来的应试青年苏轼写的。

  苏轼考取以后,去拜见主考官欧阳修。欧阳修与他交谈了好一会儿,更加喜欢这个才华横溢、气度不凡的青年了。事后,他感叹地对人说:“苏轼这青年可说是善于读书,善于用书了,将来他的文章一定独步天下。”又说:“我应该赶快退避,让他出人头地。”“出人头地”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

  人们听到了欧阳修这番话,开头很不服气。后来,大家看到了苏轼的诗文,不得不信服了。

  苏轼考上进士以后,开始做官了。王安石变法期间,他接连两次上书朝廷,认为变法有问题。当时,正是王安石当政。苏轼不愿留在京城,就请求去外地做官。

  苏轼为官,很关心百姓的疾苦。他曾在徐州、湖州、杭州等地当过地方官。每到一地,他总要为当地百姓办一些好事。

  他在徐州的时候,黄河在澶州决口,洪水滔天,淹了很多州县。大水很快冲到了徐州,徐州百姓慌了手脚,富人纷纷出城逃命。苏轼担心富人一跑,民心动摇,就对富人说:“有我太守在,决不让洪水进城!”

  把人心安定以后,苏轼请官兵一道抗洪,筑了一道长堤。大雨日夜不停,洪水不断上涨。苏轼在城头搭了一间小屋,日夜住在里面,指挥抗洪,即使经过自己的家门,也不回家探望。他派官吏分段防守,终于保住了徐州城。

  他在杭州的时候,发现西湖淤塞。他奏报朝廷,疏浚西湖。他用了二十万民工,深挖河床,用挖出的泥,筑成一条长堤,这就是著名的苏堤。

  长堤筑成了,苏轼又命人在堤上种植芙蓉、杨柳。这一来,西湖的景色更美了,简直像一幅图画。他曾写了一首诗,形容西湖在晴雨两种不同天气中所表现的不同风光: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诗第一句写晴时的水,第二句写雨后的山,写出了晴雨时的不同景色。三、四两句把古代美女西施(西子)来比西湖,说不管她如何打扮,总是那么美丽动人。这首优美的小诗,历来被认为是歌咏西湖的最优秀的作品之一。这以后,人们又把西湖称为“西子湖”了。

  苏轼一生做了四十来年的官,在朝廷中和地方上担任过各种官职,但他在政治上始终不怎么得意,经常遭到排挤打击。他曾经多次被贬官。有一回,他还遭人诬陷,被押到京城,在大牢中关了上百天。他在晚年还被贬逐到昌化军(今海南儋县)。他在那里住了三四年,好不容易恢复官职,迁还内地,第二年(公元1101年),这个六十六岁的老人就在常州病死了。

  苏轼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大文豪。前面说到,他的文章名列“唐宋八大家”。当时,欧阳修非常赞赏他的文章。宋神宗尤其爱读他的文章,进餐时,侍奉的人送上饭菜,神宗却读得忘了用餐,口中还连声称赞说:“天下奇才!天下奇才!”那时的读书人对他崇拜得不得了,把他的文章作为学习的范本。他们说:“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根。”

  苏轼一生留下了四千多首诗。他诗思敏捷,诗写得又快又好。有一回,他从老家去京城,坐船沿江东下,途中诗兴勃发,一下子写了四十多首。他的不少诗作都很出色,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富有哲理,已成为人们传诵的名句。

  苏轼还是个大名鼎鼎的书法家。我国古代楷书最重要的流派有“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苏(轼)”等,在宋代,最著名的书法家有“苏(轼)、黄(山谷)、米(芾)、蔡(襄)”,苏轼都列名其中。直到现在,还有人写他的书体。

  苏轼也是一个很有成就的画家。他善于画枯木怪石,自成一体,传世的不过两三幅,已都是稀世奇珍了。他自己评价他的画说,有一幅《寒林竹石》,“已入神品”。

  说起来你也许不信,苏轼还通晓医药学。后人把他这方面的论著和大科学家沈括的医药书合在一起出版,称为《苏沈良方》。

  苏轼可真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啊!

  苏轼的故事 篇17

  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苏轼是其中之一,苏轼就是苏东坡,是我国宋代大文豪。说起苏轼大家并不陌生,都知道他才识渊博为人阔达。曾写下赤壁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名篇!

  有个叫佛印的禅师,是苏轼的一个好友,他德高望重,佛学精湛。苏轼受他的影响也学了些禅道。

  一次苏轼和这位老友比试坐禅。佛印欣然答应。苏轼坐了许久微微张开眼朝佛印看了看,然后满怀大笑。佛印问道:“你为何发笑?”

  苏轼答曰:“我现在看你就像一坨牛粪!”

  佛印不作声,问道:“那你可知现在我看你像什么?”

  苏轼回答道:“不知道!”

  佛印回答:“我看你现在像一尊佛!”

  苏轼听完哈哈大笑,比先前笑的更欢了,回到家中还大笑不止。他妹妹苏小妹见哥哥如此发笑不知何故,问道:“什么事笑的如此之欢?”

  “今天我和佛印比试坐禅,我看到佛印的样子说他像一坨牛粪!结果佛印看到我的样子他说我像一尊佛!亏他还是佛学大师!哈哈哈…”苏轼说完仍是大笑。

  “哥哥,亏你还笑得出来!你就是比不过人家!你输了!”苏小妹说道。

  “我哪里输了?”苏轼不解的问道。

  “你看人家像一坨牛粪,说明你当时的心里想的就是牛粪;而佛印说看你像一尊佛,说明他心中想的是佛!禅学高深你还差的远呢!”苏小妹说道。

  苏轼听后想了想觉得有理,从此以后更加用心向佛印学习禅道。

  善恶本事同根,所谓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就是这个道理!

  任何一门学问皆有他的道德高深之处,如果不明其理,只是妄加推断,凭一己之力实在太过于牵强。所悟出的道理也不过凡尘尔尔,实难端上大雅之堂。只有静心悟道,理会本意,从根本出发,方可体会出天地大道,禅道高深!

  心静则宁!不受凡尘事物干扰,宁静以致远,才能打开心静,向更加广远的方向发展,拓展自己的视野!

  人本该如此!不必为那凡尘琐事扰乱心智,向更高深的学界进军! 

  苏轼的故事 篇18

  佛印

  (一) 苏轼是个大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打坐。佛印老实,老被苏轼欺负。苏轼有时候占了便宜很高兴,回家就喜欢跟他那个才女妹妹苏小妹说。

  一天, 两人又在一起打坐。苏轼问:“你看看我像什么啊?”佛印说:“我看你像尊佛。”苏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什么?就活像一摊牛粪。”这一次,佛印又吃了哑巴亏。

  苏轼回家就在苏小妹面前炫耀这件事。

  苏小妹冷笑一下对哥哥说:“就你这个悟性还参禅呢,你知道参禅的人最讲究的是什么?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说看你像尊佛,那说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说佛印像牛粪,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

  (二)苏东坡和黄庭坚住在金山寺中。有一天,他们打面饼吃。二人商量好,这次打饼,不告诉寺中的佛印和尚。过了一会儿,饼熟了,两人算过数目,先把饼献到观音菩萨座前,殷勤下拜,祷告一番。不料佛印预先已藏在神帐中,趁二人下跪祷告时,伸手偷了两块饼。苏轼拜完之后,起身一看,少了两块饼,便又跪下祷告说:“观音菩萨如此神通,吃了两块饼,为何不出来见面?”

  佛印在帐中答道:“我如果有面,就与你们合伙做几块吃吃,岂敢空来打扰?”

  (三)苏东坡在杭州,喜欢与西湖寺僧交朋友。他和金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两人饮酒吟诗之余,还常常开玩笑。

  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他总是不请自来。有一天晚上,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船上备了许多酒菜。游船离岸,苏东坡笑著对黄庭坚说: “佛印每次聚会都要赶到,今晚我们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诗,玩个痛快,他无论如何也来不了啦。”谁知佛印和尚老早打听到苏东坡要与黄庭坚游湖,就预先在他俩没有上船的时候,躲在船舱板底下藏了起来。

  明月当空,凉风送爽,荷香满湖,游船慢慢地来到西湖三塔,苏东坡把著酒杯,拈著胡须,高兴地对黄庭坚说:“今天没有佛印,我们倒也清静,先来个行酒令,前两句要用即景,后两句要用‘哉’字结尾。”黄庭坚说:“好吧!”苏东坡先说:“浮云拨开,明月出来, 天何言哉?天何言哉?”黄庭坚望著满湖荷花,接著说道:“莲萍拨开,游鱼出来, 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这时候,佛印在船舱板底下早已忍不住了,一听黄庭坚说罢,就把船舱板推开,爬了出来,说道:“船板拨开,佛印出来, 憋煞人哉!憋煞人哉!”

  苏东坡和黄庭坚,看见船板底下突然爬出一个人来,吓了一大跳,仔细一 看,原来是佛印,又听他说出这样的四句诗,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

  苏东坡拉住佛印就坐,说道:“你藏得好,对得也妙,今天到底又被你吃上了!” 于是,三人赏月游湖,谈笑风生。

  (四)一天傍晚,东坡与好友佛印和尚泛舟江上。时值深秋,金风飒飒,水波粼粼,大江两岸,景色迷人。饮酒间,佛印向东坡索句。苏东坡向岸上看了看,用手一指,笑而不说。佛印望去,只见岸上有条大黄狗正狼吞虎咽地啃吃骨头。佛印知道苏东坡在开玩笑,就呵呵一笑,把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折扇抛入水中。两人心照不宣,抚掌大笑。原来他们是作了一副双关哑联。

  东坡的上联是: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的下联是:水流东坡诗(尸)

  苏轼的故事 篇19

  吟诗赴宴

  苏轼二十岁的时候,到京师去科考。有六个自负的.举人看不起他,决定备下酒菜请苏轼赴宴打算戏弄他。苏轼接邀后欣然前往。入席尚未动筷子,一举人提议行酒令,酒令内容必须要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这样就能独吃一盘菜。其余五人轰声叫好。“我先来。”年纪较长的说:“姜子牙渭水钓鱼!”说完捧走了一盘鱼。“秦叔宝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的端走了马肉。“苏子卿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的拿走了羊肉。“张翼德涿县卖肉。”第四个急吼吼的伸手把肉扒了过来。“关云长荆州刮骨。”第五个迫不及待的抢走了骨头。“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傲慢的端起了最后的一样青菜。菜全部分完了,六个举人兴高采烈的正准备边吃边嘲笑苏轼时,苏轼却不慌不忙的吟道:“秦始皇并吞六国!”说完把六盘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微笑道:“诸位兄台请啊!”六举人呆若木鸡。

  苏轼的故事 篇20

  东坡凉粉

  相传北宋时期,大文学家苏东坡任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县) 签书判官时,于凤翔东湖避暑,炎炎夏日无清凉爽口之物下肚,特命人取滨豆(也称作小扁豆)研磨成粉,熬制成糊状,盛入石头器皿中待其冷却后,切成条状,配以盐醋辣椒等佐料凉拌,因其口感爽、滑、并有清凉解暑之功效,之后流传与凤翔民间。后人为纪念他称其为“东坡凉粉”并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