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桃花源记》与《桃花源诗》比较分析

更新时间:2023-08-13 07:34:53 来源:高考在线

《桃花源记》与《桃花源诗》比较分析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历来为人们称道,是我们教材的重点课文之一。下面就将《桃花源记》与《桃花源诗》比较分析。

  《桃花源诗并记》是陶源明归隐田园十六年后的作品。年轻时的陶源明也曾有过“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值社会动乱,战祸不息,民不聊生。加之家境早已败落,寒门之士,也只能是 “壮志难酬”了。正因为此,陶渊明才选择了“击壤以自欢”的道路。退居田园,躬耕自资,感受到的是农民的淳朴可亲和田园生活的可乐。而现实生活的政治黑暗又无不激起他思想上的波澜,他无法改变这种现状,只好借助于笔墨抒写情怀,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美好情趣。于是便有了他的《桃花源诗并记》。

  《桃花源诗并记》,都是通过对一个借想的“桃花源”的叙述,赞叹,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批判,它是在丑的面前高举起的一面美的镜子。 “记”中所描述的“桃花源”是这样一幅图画:“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飞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是一种和平宁静,安居乐业的生活。“往来种作”突出人人辛勤劳作,“怡然自乐”可以看出“丰衣足食”的愉快,对土地,房屋,鸡犬的描绘则曲婉地表现出社会安定。而桃源人“设酒杀鸡作食”,“各复延至其家”则又表明桃花源民风的淳朴。“诗”中的“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暖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叟纵行歌,班白欢游诣。”同样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和平安康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相命而耕,春收秋割,鸡犬互鸣,童叟欢愉。这样与“记”中所述的民风之纯朴又互为表里,互相补充,形成一个令人神往的桃源仙境。可以说,“记”和“诗”在主题中心和立意构思角度是一致的。

  但比较二者,我们又不难发现二者在体裁上,内容的选择安排上,具体的表现手法上,又各具特色。

  从体裁上看,“记”是以散文的形式来记叙渔人发现,探访桃花源的经过。桃花源的发现是在渔人的“忘”路之远近的情况下,“忽逢”而见的.,而且是置于长长的绿水,夹岸的桃林,缤纷的花片中,这样就给人一种神秘变幻之感。桃花源的消失也显得扑朔迷离,有如梦幻。但同时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又自然逼真,亲切可感,因为文中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写的又是渔人的亲闻亲见。这正是散文这一体裁的特性,使得文章具有了曲折新奇的故事情节。“诗”则是侧重叙述桃花源的社会制度和诗人的一种向往之情,它不同于“记”的入微摹神和绘色刻画。诗中表明的社会观,是以道家的“淳”对抗现实的“薄”,由此衬托出黑暗社会激发的一种矛盾。这样,这种超脱的精神所形成的独特的胸怀,又使诗中蕴含了一种超然的意境,因此这种看似平缓的叙述也就带上一种清雅脱俗的意韵。这些正是由“记”和“诗”的不同的体裁所决定的。

  从内容的选择上看,其一,“记”是以渔人的所见所闻为线索组织全文,这样在内容的选择上,必然局限于一时一地之见闻。而“诗”则是作者以第三者的身份来叙述,这样就可以多侧面多角度的辐射壮的铺陈。“记”的内容选择从细微出着眼,可摹状绘神。而“诗”的内容选择则从大处落笔,以拓其面。这样两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极好地反映了主题。其二,“记”中受文体的限制,故而选择了富有情节性的太守“寻向”不得的细节来表明心愿--高士刘子冀欲往,作者又何尝不是如此。这样显得含蓄,意味深长。而“诗”则发挥诗体表情的优势,直接议论:“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来点明桃花源不可及的原因,显得自然真挚。

  从具体的写作手法看,由于“记”,“诗”体裁不同,两者在具体的表现手法上也就迥然不同,实为“异曲”。首先从笔发上看,“记”多用描绘,如 “乃大惊”的神色,“皆叹惋”的情态等,写得细腻生动;而“诗”则多用叙述,议论,显得平缓蕴韵。其次,“记”的语言简洁生动,如“土地平旷”诸句,言不多而尽出桃源风貌。李公焕说,《桃花源记》言“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造语之极简妙。而“诗”的语言则显得质朴自然,近似口语,全无雕饰做作之痕。再其次,结构上“记”以渔人串文,从美丽宁静的环境,写到男女衣着,劳动和欢愉的精神风貌;从这些人的生活,写到他们的来历,层层深入,次序井然,条理清晰。而“诗”由叙“先贤避乱”自然而巧妙地引出议论,叙议结合,浑然一体。叙是议的基础,议是叙的升华。最后,从个别局部看,“记”中言避世由来,运用插叙的手法,巧妙而不突兀;而“诗”中则运用顺叙的手法娓娓道来,自然而顺畅。

  总之,《桃花源诗并记》两者主题构思角度相同,而体裁手法各异。二者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构成一个完美的整体,极好地表明作者的爱憎情感和志趣,愿望。实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之作。

  拓展阅读:《桃花源记》对话描写的技法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以短短320字,记叙了一个渔人的奇特经历,描绘出一幅美好的世外仙境,其语言之简练,记叙描写之畅达,值得我们细细咀嚼品味。其中人物之间的对话描写,也是极尽简省之能事,如同中国画的写意笔法,惜墨如金,虽有许多空白,却有一气呵成之感。其对话描写的省略,主要有以下三种技法:

  1. 有问而无答

  例句1:“问所从来。具答之。”

  这是村中人见到渔人后,问他从哪而来。渔人回答了什么,作者予以了省略。为何省略?因为文章的第1、2段已经比较清楚地介绍了渔人发现、进入桃花源的经过,如果将渔人回答的话写出来,就显得重复累赘,故以“具答之”三字一笔带过。

  例句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问今是何世”,这是村人对渔人的询问。渔人作何回答?作者没有交代,只以“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一笔带过。但作者却写出了村人听到渔人回答后的心理活动:“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皆叹惋”。由“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可推断渔人向村里人详细介绍了秦后朝代更替的历史。由“皆叹惋”,可以想象得出渔人所描写的外部世界如何黑暗,与桃花源中的世界反差如何强烈。

  2. 有答而无问

  例句:“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自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显然,这也是渔人与村中人问答式对话中的一个截面。村中人介绍他们是何时、为何到这个桃花源来的,显然是在回答渔人提出的疑问。那么渔人向村中人到底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我们可以根据村里人的回答推断出来:“谁领你们来的?什么时候来的?为何到这里来?都有哪些人一起进来了?”因为渔人的疑问也是每一个读者心中的问题,故此省略。

  3. 无问无答

  例句:“见太守,说如此”

  渔人离开桃花源后,不顾村中人的嘱咐,径直找太守报告他的发现。渔人和太守之间,应该有一段对话。但作者却将这一段对话省略掉,形成空白。但读者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将这段空白填白起来。例如:渔人禀报太守:“大人,草民今天有一奇特发现,特来向您禀报。”太守问:“有何发现?快快说来。”渔人答:“我今天早晨捕鱼,发现一片桃花林……”如果这样写来,文章就显得累赘多了。作者只以“见太守,说如此”六字,就将太守和渔人之间一问一答的过程交代出来,显示语言裁剪的深厚功力。

  《桃花源记》中对话的省略启示我们:叙事作文中,要善于留下适度的空白,这样不但可使文章简洁明快,还为读者留下更多的读解空间。我们在阅读叙事作品的时候,也要善于发现、捕足作者有意留下来的空白,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填补作品中的空白。这样的阅读,会使我们对作品的理解更加饱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