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陶渊明集

更新时间:2023-08-15 18:43:33 来源:高考在线

陶渊明集

  引导语:《陶渊明集》是1979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陶渊明,下面是相关资料,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陶渊明集》。“其文章不群,词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高大)。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贞。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

  名书简介/《陶渊明集》

  作者:陶渊明

  类型:诗歌、散文

  成书时间:梁代 (约公元4-5 世纪)

  “其文章不群,词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高大)。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贞。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 ------萧统

  背景搜索/《陶渊明集》

  历代诗人谈起“自然之诗”、“隐逸之诗”、“恬淡之诗”,都会想起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年),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东南) 人。他去世后,友人私谥为靖节,故后世称“陶靖节”。又因曾任彭泽县令,后人称为“陶彭泽”。在当时人的心目中,陶渊明是一位人格高洁的隐士,而其诗文则不甚有名。自梁昭明太子萧统为之编集并作序之 后,他的诗文才逐渐为人们所重视,而且越到后来影响越大。他可以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作家,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陶渊明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29岁以前为家居读书时期,29岁至41岁为时官时隐时期,41岁至63岁为隐居不仕时期。

  历史上名仕归隐的原因不外这么几个方面:(一) 因为官僚世袭、门阀制度的存在,造成了虚假的“人才过剩”,许多贤良正直的士大夫虽然能勉强跻入仕途,但长期得不到晋升,只能沉屈下僚,他们又不愿逢迎长官,于是愤而隐退。(二) 因为处于乱世,特别是改朝换代之际,士大夫担心误入歧途,给自己招来不测之祸,所以要退隐自全,保持个人名节。(三) 由于受传统儒家“穷则独善其身”、道家“以自隐无名” 思想的影响, 因而鄙薄功名利禄, 不愿仕进。(四) 因为功成名就,又怕晚节不保者,往往也退而隐居。(五)借隐居之名,行招摇之实, “身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走“终南捷径”者。魏晋南北朝隐士极多,上述各种情况都有。陶渊明归隐的原因,大致与前三者相合。在隐士当中,他是人格人品最高洁的一个。陶渊明性格中最为后世称道的

  有两点:一是他的刚直,他自己也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 《与子俨等 疏》)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正是他刚直性格的集中体现。二是他的真率。真率与虚伪是相对立的。陶渊明极端痛恨虚伪,他称他所处的时代为“真风告逝,大伪斯兴” (《感士不遇赋》),要与之决裂,即导源于他的追求真率。真率的人也是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真善美的人,他面对大自然,赞叹“此中有真意”,即是如此。真,是一种人格追求,也是一种美学追求,陶渊明正是把这两种追求结合起来的人。他所追求的人生境界,是一种充满诗意的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结合。

  陶渊明的一生是非常坎坷的。他54岁时所做的《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中说:“弱冠逢世阻,始室丧其偏。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各种天灾人祸,他可以说都遭遇到了。完全隐居之后,他的处境更为艰难。在艰难困踬之中,他从古代的贫士和隐士那里寻找过精神支柱,更从酒、琴、田园与友谊中寻找过精神寄托,但对他最有意义的是亲自参加了劳动。在他晚年构思的桃花源理想境界中,他既要求“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也要求“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他希望人人都参加劳动,自食其力,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没有尔虞我诈、巧取豪夺,更没有阶级和等级制度。这种理想,显然与小生产者的利益相一致。

  陶渊明对儒、道两家思想都有所继承。从儒家方面说,他 接受过儒家积极用世的思想, 曾一度希望建功立业, 有所成就。《读史述九章·厩贾》: “进德修业,将以及时;如彼稷契,孰不愿之!” 但他也接受过儒家独善其身的思想。《有会而作》: “斯滥岂攸志,固穷夙所归。”隐居之后,独善其身的思想是他始终坚持理想、坚持独立人格的重要精神支柱。相对而言,他受道家的影响,特别是受庄子的影响更多一些。他追求真朴的人生理想和审美理想, 他的鄙弃官场、傲视世俗的为人作风,他的高逸飘洒、简静闲淡的人品格调,他的无君理想,甚至他思想中始终充溢着的强烈的生命悲剧意识,都与庄子有关。庄子这些方面的思想, 魏晋的士大夫特别是玄学家们都有所继承,

  经过他们的吸收消化,然后作为一种时代风尚影响到陶渊明。

  陶渊明的思想是十分复杂、充满矛盾的。他思想中消极的东西也不少。比如乐天安命的思想,及时行乐的思想,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归园田居》其四) 的虚无主义思想等等,都是值得慎重分析对待的。

  陶渊明今存诗歌凡120多篇,辞赋、散文凡11篇。最早为陶渊明编集并作序的是萧统,为8 卷本;后北齐阳休之增补为10卷本,但混入了他人之作。北宋宋庠重新刊定刻行10卷本,为陶集的最早刊本。以上各本均未能流传下来。今天能看到的最早版本是南宋至元初的刊本。最早为陶集作注的有南宋汤汉的《陶靖节诗注》四卷。较为流行的有宋巾箱本、李公焕的《笺注陶渊明集》10 卷,收入《四部丛刊》。清人陶澍的《靖节先生集注》10 卷较为完备,收入《四部备要》。

  内容精要/《陶渊明集》

  陶渊明虽写过一些脍炙人口、久诵不衰的辞赋和散文,但其主要成就是在诗歌方面。他历来都是以一个诗人的身分被载入文学史的。陶渊明的诗歌题材包括:哲理,如《形影神》;赠别,如《与殷敬安别》、《赠羊长史》等;家训,如《命子》、《责子》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田园诗和咏怀、咏史诗。

  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主要包括对田园优美的自然风光的描绘、对自己 劳动生产的体验和闲居交游、读书饮酒等三个方面。

  陶渊明以描写田园自然风光为主的作品有一个基本的特点,就是他把田园自然风光看成是一种人生的安身立命之所,看成一种与黑暗现实、混浊官场完全对立的另一理想境界,因而他竭力把自己的社会政治理想、人生人格理想对象化,使田园与自我精神融汇为一。例如《归园田居》其 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当作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描写了田园生活的美好,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憎恶。但这种对现实和官场的否定,不只是一种情感的否定,同时也是一种理性的否定。诗人看到了,在那种粗俗、卑污、没有人身自由的环境里,人已经丧失了自己天真纯朴的本性,失去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真善美属性。这是陶渊明把追求目标转向田园的根本思想原因;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田园也并不是那么充满诗情画意的,这一点诗人并不是没有看到,而且也在诗中写到过。《归园田居》其四云: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垅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这可能才是诗人看到的田园真相。如果以这一幅画面来权衡田园生活,则田园未必就真能成为人性解放的理想世界。陶渊明的可贵就在这里,他不是以悲观主义的态度来对待社会和人生,而是以理想主义、乐观主义来对待它。因而在诗人眼中,那宅旁的十余亩田地,八九间草屋,房前屋后的榆柳桃李,远处的袅袅炊烟,近处的鸡鸣狗吠之声,是那样的充满无限生机,又是那样的恬静和谐。它使人心灵得到解脱,并由此获得一种不可名状的愉悦。人的本性,就在这种至真至美的审美境界中得到恢复。又如《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心远地自偏”正是诗人能从苦难的现实中找到诗意的原因。陶渊明正是凭着一种心灵的超越才升华出诗的。“采菊”两句历来为诗歌评论家所激赏。苏东坡想像陶渊明的情境是: “本自采菊,无意望山,适举首而见之,故悠然忘情,趣闲而累远。”(晁补之《鸡肋集》卷三十三《题陶渊明诗后》)这种想像最为近情。陶渊明称自己所发现的诗意为“真意”。所谓“真”,《庄子·渔父》云:“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从哲学本体论的角度来说,“真”就是人与万物的自生自成、自在自为性,这种属性不是由外物所施加, 也并非外物可以改变。从美学的角度来说,“真”是一种真朴无伪之美。陶渊明是带着一种哲学与美学的眼光来看待田园风光、田园生活的。在田园中他领悟到一种最佳的审美

  境界,却无法以语词或概念表达出来。

  陶渊明表现自己投身劳动生产的那一部分田园诗也有一个基本特点:那就是他特别强调劳动对人生、对自己坚持隐居的重大意义。作为一个不再追慕荣利、依赖官府供给的士大夫,他最可贵之处莫过于自食其力。为了坚持他退隐独善的理想,他对孔子“忧道不忧贫”的态度是有所改变的。《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说:“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 邈难逮,转欲志常勤。”他决心老老实实去种地了。《归园田居》其三写他去为豆苗除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