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陶渊明《饮酒(其十)》原文、注释、赏析
【原文】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1。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涂2。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3。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4。
注释:
1、沈约《宋书·陶潜传》:“潜弱年薄宦,不洁去就之迹。”惜各家对此未曾注意。据此可知渊明于弱冠之年尝为生活所迫游宦谋生,其地位甚低也。此篇当是回忆弱年薄宦之生活。“东海隅”,系指东海郡内偏远近海之地,今苏北沿海一带。《搜神记》卷二有“东海孝妇”,故事又见《说苑·贵德》、《汉书·于定国传》,东海即今江苏连云港一带。此诗所谓“直至东海隅”必非指任镇军参军之事,乃渊明弱年薄宦之事。又,既曰“薄宦”,时间必不很长,姑以两年计,后年复归家。
2、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涂:意谓道路遥远,风波险阻。《古诗十九首》:“道路迥且长。”涂,同“途”。《荀子·性恶》:“涂之人可以为禹,曷谓也?”此二句赋而比,所谓“风波”或有喻指人事险恶时局动荡之意,故下言“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以下简称逯注)谓“风波阻中涂”指阻风于规林事,非是。阻风于规林乃从都还阻于途中,此言自家远游求宦途中,显然并非一事。
3、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意谓倾身以求不过一饱,而一饱所需少许便有馀矣,何须冒风波之险乎?倾身:竭尽全力。《史记·酷吏列传》:“周阳侯始为诸卿时尝系长安,汤倾身为之。”
4、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意谓远游从仕恐非适宜之计,遂止步返归也。名:通“明”,见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名计:犹明计,良策也。
赏析:
诗中颇有后悔之意,结合沈《传》所谓“不洁去就之迹”,正相吻合。
相关文章
西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1:39
内蒙古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0:37
青海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9:36
新疆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8:39
云南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7:34
山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6:23
宁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5:24
陕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4:26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历史典故2023-08-08 03:16:45
新学期新目标新气象优秀演讲稿(精选18篇)2023-08-10 10:12:02
有关《瓦尔登湖》读后感2023-08-14 08:07:49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历史典故2023-08-08 03:16:45
《滕王阁序》译文及作品影响2023-08-09 15:23:16
陶渊明《饮酒.其四》赏析2023-08-09 20:09:58
醉翁亭记主旨句2023-08-16 15:32:15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2023-08-04 02:52:49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2023-08-18 06: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