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题西林壁》中的哲理及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3-08-01 10:57:01 来源:高考在线

《题西林壁》中的哲理及读后感

  引导语:我们的祖国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由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大量的赞颂祖国大好河山的佳作,《题西林壁 》就是苏轼写庐山的作品,诗中的哲理句是哪一句呢?

  题西林壁的哲理句及哲理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诗中的哲理,既可以理解为世事因人成相,而人人各据一端,所见不同,欲见真相,需要脱出自身的处境,从高远处观照;也可以理解为人生陷落在世俗的事物之中,乍惊乍喜,忽忧忽乐,为生老病死、荣辱贵贱所困,如果上升到无限的时空观反观这一切,不过都是瞬间的变化。

  宋诗好说理是普遍的现象,很有些作品因此而变得干硬枯燥,但苏轼的诗较少给人以这样的感觉;像上述一类优秀之作,则既有深厚的内涵,又不乏诗意情趣。

  这主要是因为苏轼常常从一个具体环境、具体经历、具体景物中触发思考,善于把哲理与抒情写景熔为一体,善于通过亲切妥帖、富于才思的比喻表现哲理,使人读起来饶有兴味。在中国古代诗人中,能够这样写哲理诗的人为数并不多。

  篇一:《题西林壁》读后感

  有一首诗,同学们都很熟悉,那就是《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讲述的是横着看和侧着看,远看近看,俯视仰视都不一样,只是因为自己在这座山中。

  所谓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可是,世间大部分人总认为自己是这件事中的主要人物,当然比那些旁观者更清楚一些,根本不听那些旁观者的建议。可事实死,他们并没有那些旁观者看的,了解的清楚。

  其实,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有些人在发现这些事的时候,根本没弄清状况,而旁观者则了解了事情的`缘由。

  这就好比一个人在深山之中,根本无法了解这山的形状,结构等等;而不再此山中的人,比如坐在飞机上的就能看到山的总体面貌。

  所以,在此我想告诫大家,“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你困在某个难解的谜团的时候,不妨问问周围的人,向那些旁观者寻求帮助和合理的建议。

  篇二:《题西林壁》读后感

  匆匆间,四个月过去了,没有成绩,只有跑腿。这四个月的适应生活,宛如是别人看我,我看别人的过程。真切地感受古诗《题西林壁》诗意的里外。

  来到新的单位,从事新的岗位,干的是陌生的工作,压力很大。一切从零开始,我捡起一度压在我玻璃台板底下的四句话:把别人看着自己;把自己看着别人;把别人的别人看着自己;把自己看着别人的别人。告诫自己勤勉做事,诚恳做人;遇事换位思考;要求自己努力做到谦卑与低调。面对新的领导与同事,我真诚地表白:这里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前辈;年长的我敬重,年幼的我看中;大家都是我的老师!

  没有依靠的我,一切皆靠自己的努力。勤快的手,能跑的腿,上进的心,尝试着去做一些事,为了只是被“认可”,谋取一丁点儿的宽慰,告慰天国里的父母,寄以厚望的亲人,以及一直以来关心我的朋友和同事。不想与谁有什么纷争,走到哪里都是打工者,努力工作是谋生的手段!

  篇三:《题西林壁》读后感

  从正面看庐山,它是一道长长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它是一座高高的山峰。从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去看,都是各种互不相同的景象。为什么不能完整地看清庐山的真实面貌呢?只因为你就在山里面,眼界受到了局限的缘故。

  我游览乐山大佛时,首先坐船顺江而下,从侧面看到的是一座普通的山,当船行至山的正面时,大山变成了一座卧佛。

  1、任何事情都具有多样性,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俗话说得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人不清楚庐山本来的面目,只因为自己在庐山中。说明了一个道理:旁观者清,当局者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