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题西林壁题的诗意

更新时间:2023-08-11 11:36:47 来源:高考在线

  题西林壁题的诗意(一)

  要理解这首诗中苏轼表达的真实思想和感情,首先要了解苏轼这个才子的人生历程。苏轼是一个少年成名的才子,四川眉县人,他和大多数天赋奇才的男人一样,年轻时胸怀抱负,以天下为己任。深愔孔孟之道成长的中国古代才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为其人生成长轨迹。.苏轼中进士的文章就是针对当时朝政给予评论而成名。

  但是,社会就是社会,人生就是人生,有谁一帆风顺过?无论上苍怎样的赋你奇才。苏轼也不例外,他成名后进入社会,进入宦海,他那一颗年轻的、恃才放旷的心必然要经过社会的打磨。由于与王安石的政见不一,得罪权贵,他被贬谪数次,历经磨难。苏轼后来信佛,朋友圈中有高僧常往,故事流传后世。

  中国社会发展到宋朝时,儒、释、道三家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思想的三足鼎立的主流思想,苏轼这样的才子无疑是思想的大家了。他对人生、对社会、对生命的感悟,是非常深刻和独到的,在庐山上《题西林壁》这首诗是这位大家对人生、社会、生命的感悟。

  横看成岭侧成峰,对人生、社会、生命的真理性辩解,孔子有其说教、佛家有其阐释、老子也有其论道。只是从不同角度看庐山,得到不同的认知结论。可是庐山是真实的、是不变的,变化的是人的眼睛角度罢了。孔子说仁爱,佛说空灵、老子讲大道的运动变化,无论那家说的都是一个问题,都是庐山。人的归宿到底应该是怎样的结局?才能不妄来世走一遭。各有各的说法。自然就有不同的结论,如同看庐山一样,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一个人一生会遭到不同的处境,起起落落,富贵贫贱转瞬间。人只知道过去,无人能只明天。但是,每个人盖棺再论时,均经历了不同的起起伏伏,荣耀与磨难造成人生阶段的高低不同,如同这庐山一般,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理解了以上两句,这两句就不难理解了,庐山是美丽的,庐山是人所向往的,如同儒家讲给天下学子的追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真正人生走一遭,庐山的真面目是什么呢?有几个人能看清楚宦海沉浮,荣华富贵,酒色财气呢?苏轼说:看不清的缘由是:身在此山中。

  苏轼通过自己一生的经历,历经宦海沉浮,荣华富贵,酒色财气。他最后对人生的感悟达到了佛家与道家讲的出世的境界。他把一切都看明白了。

  事实上佛家道家讲的佛与道,不是叫人都厌世,都当和尚,而是像苏轼一样,修心出世,用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

  人生是苦难的历程,谁也代替不了谁,你想品尝人生滋味,自己必须去经受磨难以感悟人生。不能惧怕这个世界,逃避害怕是懦夫行为。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那是指勇敢者的享受而非懦夫。

  苏轼,了不得。诗词流传后世被敬而仰之。我们读他的诗词,有几个人能像苏轼一样品尝感悟人生滋味呢?恐怕只有苏轼了,别人写不出他这么美妙而富有哲理的诗句。

  题西林壁题的诗意(二)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在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与友人参寥同游览庐 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 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庐山的风雨云雾使苏轼感到惊异骇怪。庐山如此神奇莫测,似乎在于云烟雾霭的作用。然而北宋 大苏轼苏轼却以他独特的感受,翻出新的意境,这便是脍炙人口的《题西林壁》。其实,十几天前他刚入 庐山的时候,曾写过一首五言小诗:“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他很风趣地说,第一次见到庐山,好象遇到一位高傲的陌生人;要想和他混熟,今后就得常来常 往。于是他“往来山南北十余日”最后写出这篇歌咏庐山的名篇。

  在这里,苏轼透过云雾的迷纱打算直接体认庐山本体。你看,他从横里看观察,所得到的印象是 道道山岭;再从侧面端详,则是座座奇峰。无论是从远处望,近处看,还是高处俯视,低处仰观,所见景 象全然不同。然而苏轼并没有象其他苏轼那样仅仅止于惊叹和迷惘,而是进一步地思索:人们所看到的万 千异态毕竟是局部景致,而并非庐山的本来面目。原因就在于游人未能超然庐山之外统观全貌,一味山间 留连,“见木不见林”,自然难见其本象。

  结尾二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难道 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吗?小而言之,我们研讨某个问题时,不是也有因为钻牛角尖而陷入困 境的吗?大而言之,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不是常常也有限于某一局部或某一方面的偏见而未能着眼于 全局,把握不住客观事物本质吗?……这一切不都是由于当事者“身在此山中” ,因而“不得庐山真面目”的结果吗?这种种人生境遇与游人看山不得其法何其相似啊!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首小诗激起人们多少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苏轼歌 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 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 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诗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 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苏轼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 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 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苏轼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 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 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 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 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 《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