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王安石材论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3-08-16 00:00:43 来源:高考在线

王安石材论读后感

  近读北宋王安石之《材论》,此文不过千言,却字字珠玑、意味深长,堪称中国历史上论“才道”之千古名篇。仔细品读,感触良多。笔者试谈读后三感,供大家批评指正:

  感悟一:才之得失取决于“上之人”。文章首句开宗明义“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不患士之不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旗帜鲜明的指出人才之得失关键在“上之人”——即领导者。文尾交相呼应,指明以天下之大、人物之众,勿忧无人才可甄选,勿忧有才者不效命。自古以来,但凡“上之人”不能得其才或才不尽其用之事,其症结并非天下无才,而是“上之不求之、不用之耳”。文中例举“六国合纵,而辩说之材出;刘、项并世,而筹划战斗之徒起;唐太宗欲治,而谟谋谏诤之佐来。此数辈者,方此数君未出之时,盖未尝有也;人君苟欲之,斯至矣”,以详实的史实总结出有英主则能臣干吏辈出、无伯乐则千里马不遇的才道兴衰周期率。王安石身处“忠孝”纲常至上的封建王朝,能将人才得失的关键直指“上之人”,不仅体现了作者深邃的学识和见识,更展现了其敢于直谏的'胆识与气魄。诚如其言,当今之世,如欲群贤毕至,亦有赖于领导者是否欲使其众、能使其为。

  感悟二:上失于才不外乎三弊——“轻才”、“傲才”、“慢才”。“上之人”失才有规律可循,王安石以其对历史教训的深刻感悟及多年从政的实践心得,阐明自古才道之失不外乎三个原因:一为“轻才”。或自视身处高位绝无败辱之忧,或以为己有大才足堪经世致用,便认定他人之才已无足轻重,不能潜心选贤任能;二为“傲才”。自视把持“赏罚”二柄,他人功过荣辱皆系于己身,天下之才莫不入其彀中,可任意驱使取用不尽,不愿虚心礼贤下士;三为“慢才”。虽有重才、爱才之识,却不知培养和选用人才之法,徒叹左右无才或有才者不能尽心为用,无力促使人尽其才。上述三种过失虽然表现形式各异,但危害后果等同,均是人心离散、贤能远避、良才荒废,在上者亦难恒居上位、功卓于世,甚至走向穷途末路。西楚霸王项羽昔日何其雄哉,后帐下韩信、陈平等相继离去,余一范曾献谋亦不善用之,最终自刎乌江。笔者认为,项羽等人也并非不知爱才惜才,而是因“才道”本就知易行难,“才道”修为实非朝夕之功。以从善如流著称的唐太宗李世民亦因魏征犯颜直谏而杀机萌动,更何况我等平凡之辈?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上三弊当为今人力戒。

  感悟三:“才道”之用,顺势变通,存乎一心。笔者认为,“才道”包含重才之识、求才之法、辨才之智、育才之术、用才之道等,“才道”之用因势不同而道亦不同,策略方法并非一成不变。其运用之妙,依赖于领导者审时度势、随机应变,以使人才建设顺应形势发展需要。故尔,王安石并未对以上诸项逐一详解以求大求全,而是详略有别、层次分明,或一言以蔽、或兼而论之、或条分缕析、或“假意回避”,但各中轻重并不能简单以语言详略来见分晓。如此编排更显文章构思精巧、笔触灵动、寓意深远,充分体现了王安石炉火纯青的文笔和深厚的“才道”修为,也全面展示了一位北宋著名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对“才道”的独到见解。

  一是简述“重材之识”。“夫才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全文仅此一句即已指明领导者要重视人才得失,要有将人才得失当做兴衰荣辱之要害的意识,要时刻牢记“为政之要、唯在得人”的古训。此句虽言简但意重。二是兼论“求才之法”与“辨才之智”。求才的前提是能辨材,求才必先“求而试之”,而不是不加辨别地网罗使用,求才与辨才不能相互割裂,因而王安石于求才之法中着重论述辨才之智。古人云“智莫大于识人”,领导者要拥有辨才之慧眼,必须掌握正确的识人方法——有才者并非其形异于常人,而是在实践考验中展示其本领,“遇事而事治、画策而利害得、治国而国安”者才是真正有才之人。有才与无才者同处,并不像锥在囊中其锋芒立见,而有如良骥和驽马共处,表面是看不出差别的,只有让其纵横驰骋才能使良莠分明。故识材要略为“精察”、“审用”后使之“当其所能”,即经过审慎的实践考察让人能做力所能及之事。笔者认为,此应是王安石宦海沉浮多年、阅人无数后悟出的识人智慧之精华。三是详论用才之道。王安石提出用才之道无非是“铢量其能而审处之,使大者小者、长者短者、强者弱者无不适其任者焉”,并以箭道必须才道,先取南越长竹为箭杆、百炼精钢为箭头、秋鹗颈翮为箭羽以成利箭,再以强弓拉满射出,则可击千步之外,即便凶悍如犀牛,也被立刻射穿而死。有人如坐拥数种良才而不知取用则不能制利箭,有利箭而无强弓射出则不能击千步;如将利箭做敲打之用则更是与朽木枯槁无异。故尔,用箭之人量材而制可使物尽其用,而用才之人量才适用能使人尽其才。文章以深入浅出的语句,阐明用才之道不过是度才而用,使大小、长短、强弱者各得其所、各尽所能而已。四是隐喻育才之法。王安石“假意”不单独论述育才之法,并解释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如果领导者能对天下英才求以用之,则可使法度健全、天下大治,小事亦能妥善解决,更何况教育人才这样的大事呢?我们不难得知如不使人才埋没,则重才崇学之风必盛,世人自然不用担心无人向学、无处可学、无人可教,育才之难必定迎刃而解,此为王安石心中的育才之大道,不拘泥于传道授业之法也。

  回归当下,许多地方都面临人才问题,严重影响检察工作长远发展,这对领导班子领导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领导者在充分寻求各方提供客观支持的同时,更应在主观上思考自身关于人才建设的理念、思路和方法。若以《材论》为鉴,真正做到对人才广求之、准识之、力育之、善用之,则笔者亦不信检察机关无才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