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望岳》教学设计范本

更新时间:2023-08-06 06:57:01 来源:高考在线

  基本信息

  课题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第五单元25、杜甫诗 《 望岳》

  教材分析

  本单元所选文言文,题材不尽相同,有叙事的,有夹叙夹议的,有夹叙夹议的,有说明事物特征的,文字简洁而意味深长,有些文章还寄托了作者的情怀。又选杜甫诗三首,都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篇。

  学情分析

  学习杜甫诗《望岳》 ,作为八年级学生 要了解杜甫诗歌的发展和“诗史”的特点 ,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诗歌大意,然后在诵读中领会诗歌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

  教学目标

  1、 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杜甫及相关文学常识。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2、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鉴赏古诗的.能力。

  3、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热爱祖国河山,陶冶美的情操。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难点:品味语言,感受诗人高超的写作艺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一、 导入新课。

  二、了解杜甫及相关知识。

  三、朗读中感知形象美。

  四、合作中感受景色美。

  五、赏析中品味语言美。

  六、迁移练习。

  教师深情导入 : 一、介绍中国古代诗歌源远流长的历史,进而介绍杜甫,引入本节教学。

  二、教师补充介绍杜甫相关资料 ,播放《泰山》相关视频 。

  三、教师范读课文 ,配乐朗诵,指导学生朗读。

  四、教师巡视,点拨指正。教师启发、深入指导。 对学生适时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

  五、教师指导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方法。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的“钟”和“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试分析其妙。

  六、教师出示试题内容,适时启发、指正。

  处?

  一、 学生感受体验。

  二、学生介绍杜甫。

  学生欣赏。

  三、学生听读、自由朗读、指名读相结合。

  四、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力求有独到的见解。

  五、学生思考讨论 。

  六、 学生思考后,回答问题。一、吸引学生兴趣。

  二、初步了解杜甫,初步感受了解泰山的美。

  三、培养学生诵读古代诗歌的能力。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培养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六、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板书设计

  望岳

  一、预习

  查工具书,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

  岱宗(dài) 未了(liǎo) 层(céng) 决眦(zì)

  二、诗句

  实 1---6句 远望(1、2句)

  近望(3、4句) 钟、割

  遥望(5、6句)

  虚7 ---8句 俯视(7、8句)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学了这首诗歌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学生归纳总结,

  培养学生总结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补充。

  1、小结全诗

  这首诗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而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的意愿。这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手法分析

  提问:把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又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手法叫做“对偶”。请在文中找出这样的句子。

  讨论并归纳:

  如“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等。3、作业设计必做题: 1、 背诵并默写《望岳》。

  选做题1、将《望岳》改写成一篇写景的散文(100-200)字。 2、搜集杜甫的相关诗句体会其情感。

  教学反思

  要学生多了解杜甫诗歌内容的发展和特点。他的诗抒写个人情怀,又描写国家时事,深刻反映了唐代由盛入衰的过程,后世人把他的诗称为“诗史”--杜甫。

  附录:《望岳》诗歌评价

  范温《潜溪诗眼》:《望岳》诗云“齐鲁青未了”,《洞庭》诗云“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语既高妙有力,而言东岳与洞庭之大,无过于此。后来文士极力道之,终有限量,益知其不可及。《望岳》第二句如此,故先云“岱宗夫如何”……无第二句,而云“岱宗夫如何”,虽曰乱道可也。

  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

  仇兆鳌《杜诗详注》:诗用四层写意:首联远望之色,次联近望之势,三联细望之景,末联极望之情。上六实叙,下二虚摹。少陵以前题咏泰山者,有谢灵运、李白之诗。谢诗八句,上半古秀,而下却平浅。李诗六章,中有佳句,而意多重复。此诗遁劲峭刻,可以俯视两家矣。龙门及此章,格似五律,但句中平仄未谐,盖古诗之对偶者。而其气骨峥嵘,体势雄浑,能直驾齐梁以上。卢世㴶曰:公初登东岳,似稍紧窄,然而旷甚。后望南岳,似稍错杂,然而肃甚。固不必登峰造极,而两岳真形已落其眼底。

  浦起龙《读杜心解》:公望岳诗凡三首,此望东岳也。越境连绵,苍峰不断,写岳势只“青未了”三字,胜人千百矣。“钟神秀”,在岳势前推出;“割昏晓”,就岳势上显出。“荡胸”、“决眦”,明逗“望”字。未联则以将来之凌眺,剔现在之遥观,是透过一层收也。……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

  《唐宋诗醇》:“四十字气势,欲与岱岳争雄。”

  高棅《唐诗品汇》引范云:起句之超然者也。

  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引刘辰翁:“‘齐鲁青未了’五字雄盖一世。‘青未了’语好,‘夫如何’跌荡,非凑句也。‘荡胸’语,不必可解,登高意豁,自见其趣;对下句苦。郭浚曰:‘他人游泰山记,千言不了,被老杜数语说尽。’”周珽评“只言片语,说得泰岳色气凛然,为万古开天名作。句字皆能泣鬼磷而裂鬼胆。”

  王嗣爽《杜臆》:“‘齐鲁青未了’、‘荡胸生云’、‘决眦入鸟’,皆望见岱岳之高大,揣摹想象而得之,故首用‘夫如何’,正想象光景,三字直管到‘入归鸟’,此诗中大开合也。……集中《望岳》诗三见,独此辞愈少,力愈大,直与泰岱争衡。诗垂近千年,未有赏识者。余初亦嫌‘荡胸’一联为累句,今始知其奇。钟伯敬乃谓:‘此诗妙在起,后六句不称。’犹然俗人之见也,又谓:‘定用望岳语作结,便弱便浅。’”

  沈德潜《唐诗别裁》:“‘齐鲁青未了’五字,已尽太山。”

  杨伦《杜诗镜铨》引刘须溪:“‘荡胸’句不必可解,登高意豁,自见其趣。‘割’字奇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