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汪曾祺作品《徒》简介及其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3-08-13 12:08:03 来源:高考在线

汪曾祺作品《徒》简介及其读后感

 作品简介:

  《徙》是汪曾祺的一篇小说。载1981年8月4日《北京文学》。

  文中高北溟是一代宗师谈甓渔高徒,他一直想如北海之鹏展翅高飞,他发奋读书,准备考取功名,但是突然间时代发生了变化,废科举,兴学校,心存大志的他,忽然一下子没了前进的方向,生活的压力也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在他百无聊赖的时候,他的世家朋友沈世君给他指出了一条“明路”,考师范,去教书。这看似平坦之路,其实也荆棘丛生。

  面对这样环境,高北溟试图以断绝各种社会关系来逃避---不宴请客人,不参加同学聚会,不和同事聊天,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当教学有成之时,他又以为自己可以展翅高飞了。

  这时,他的靠山被排挤走了,理想的工作随之旁落。随着女儿、女婿的死,高北溟终于承受不了打击,郁闷的死去。

  当然他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愿望,也无法实现。一是为老师出书;二是让女儿高雪上大学。

  丰厚的生活积累,开辟了汪曾祺创作的另一门径。《徙》,一改写自然风俗、民风乡俗,直写知识分子生活,换了一个世界,也看到了另外一个汪曾祺。同样的丰厚、庄重,创作的根本来源,还是生活。

  对生活的体察、积累、感悟,进而表现,再现了生活的艺术,艺术的生活。读作品,让人痛感世态人情、国事家事,让人想作品中的主人公高北溟,思作者的生活经历,映自己的人生道路。好作品,给人的启迪与思考,真是一言难尽。

  汪曾祺写出了一个历尽沧桑的知识分子,写了一群人,几代人。有《儒林》人物之可悲,有《围城》人物之固执,有《孔乙己》之辛酸。

  写人叙事,了熟于心。文辞高雅知识密集。其文是典型的知识分子生活载体,从中可见汪曾祺学识才华。

  《徒》读后感:

  “辛夸高峙桂,未徙北溟鹏”小麦说梦见了这幅对子,不敢敲门,不知开门的会不会是他。

  很久以前他们叫我英子。叫英子的时候第一次读汪曾祺的《受戒》,对着文中的小英子傻笑,这哪是小说,分明是柳新生笔下的水彩风景。

  许多年以后发觉小麦的话汪曾祺的小说很象,常常带着梦幻般的呓语,就象《受戒》的开头,没有铺垫没有起因,“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他是十三岁来的。”简短直白的直接将后面行文归于自然。

  《徙》是小麦推荐我看的,她说了一句:“他有一双宝黛式女儿。”于是我便去看,看过了开头讲学生们唱校歌,细致到各年级学生的体会;看过了谈甓渔和谈家门楼,细致到在门楼里坐着歇脚的轿夫和谈先生的螃蟹;看过了疯秀才徐呆子应考数年不中竟等到个废除科举,终于哭死在街上。汪曾祺用平静到如同绢细棉布般的语言慢慢讲述着一个曾经的场景,那场景的每一个角落他都经历过,每一个角落都忍不住要细细描述一番直到看到“高北溟坐在百年老屋之中,常常听到徐呆子从门外哭过来,哭过去。他恍恍惚惚觉得,哭的是他自己。”这一句的情景没来由的想到《血色湘西》第二集,端坐在清溪书院大门里领着孩子们读书的瞿先生。一时竟忘了“一双宝黛式的女儿”的.话,对着他住的“开着蓝色的碎花的野草”的院子和贴着他亲自写的“辛夸高峙桂,未徙北溟鹏”的对联的白木板门出神。

  汪曾祺对高北溟的房子着墨不多,只一句几概括了——“一所小小的四合院。房屋虽也旧了,但间架砖木都还结实。天井里花木扶疏,苔痕上阶,草色入帘,很是幽静。”不过从后文的字里行间还是可以窥到其中的布局,文中说道“约几个志同道合的教员,在家里赏荷小聚。”想必那院子里是有个小池或者荷花缸。文中还说“(高雪)高起兴来,打了井水,把家里什么都洗一遍,砖地也洗一遍,大门也洗一遍,弄得家里水漫金山,人人只好缩着脚坐在凳子上。”“高先生的藤椅,除了她,谁也不坐”想必那院子有一点象《大明王朝1566》里海瑞家,铺着石板,摆着一个藤椅。对了,还栽着花——“浇花。这是她(高雪)的特权,别人不许浇。”  大女儿安分守拙,有好看的先给妹妹看,好穿的先给妹妹穿;小女儿高雪心高气傲,要考高中,将来到北平上大学。高冰在劝高雪出嫁时说了一句:“这是命,你心高命薄。”不想一语成诔。高雪害怕牢笼,在家是个牢笼,出嫁还是个牢笼,飞不出去,终于郁郁而终。她就没有想想她的父亲高先生也同样飞不出去啊。我并不喜欢他女儿们的名字,高冰高雪,这不该是他家世业儒的高北溟该取的名字,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我的注意力早已不在“一双女儿”那儿。合上书,眼前还是高先生小院的白木板门和门上已经发白的对联。

  如果说《受戒》是柳新生层层氲开的清凉水彩,那么《徙》就是衣纹笔细细勾勒的一幅工笔荷花。一开始不觉得这幅荷花有什么特别,推开书却无法忘却。我明白了,小麦,如果是我,也会在门前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