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乡愁》课文教学设计思路

更新时间:2023-08-14 02:46:12 来源:高考在线

《乡愁》课文教学设计思路

  《乡愁》是一首抒情名诗,诗人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出四个具体的物象,把绵绵的乡愁、无限的愁思注于笔端。下面是关于《乡愁》课文教学设计思路的内容,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想象和联想感受诗歌的绘画美。

  情感目标:体会海外游子拳拳的爱国之心,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学会抓住诗歌的意象去赏析诗歌。

  【教学重点】

  1. 学习现代诗的朗诵基本技巧,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理解本诗托物寄情的写作手法。

  3.激发和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难点】

  透过意象去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设计思路】

  《乡愁》是台湾当代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20世纪70年代写的一首小诗。诗歌用优美的意象、低沉的笔调谱写的一首海外游子思乡恋国的凄美相思曲。是一首难得的思乡爱国的教育诗篇。为此我的课程设计思路是:诵读欣赏,想象体会,引申迁移。通过这三个步骤重点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爱祖国”“爱家乡”的深刻意义,进而激发和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背景音乐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是本课的一大特色。用与主题相关的背景音乐烘托一种气氛,给学生思维的启动构建一个平台,也为本诗的理解铺设一个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在《流浪歌》的主旋律中初步感知游子羁旅伤别之情。)

  1.师:一曲《流浪歌》唱出了多少华夏儿女的心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冬天的风啊,夹着雪花,把我的泪吹下……”陈星的歌声唤起了多少阔别家乡的人们的心酸痛楚。其实,不光是歌声,在中华文化的长廊中,一大批文人墨客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同样表达了他们羁旅他乡,心系故土的感伤。同学们能举几个例子说说吗?

  2.生自由回答(如李白的《静夜思》,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3.师总结:人是故乡美,月是故乡圆。毕竟“洛阳虽好不如家”啊。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首诗也与思念有关,它就是余光中的《乡愁》。

  二、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当代诗人和评论家。1950年去台湾,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是他的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是他众多乡愁诗中最有代表性,也是流传最广的一首。

  三、诵读欣赏

  (一)诵读感知

  1.默读本诗,根据诗意推测体会本诗的诵读技巧(包括节奏,重音,感情等)。

  2.学生试读。

  3.学生就上位同学的诵读情况批评指正。(从节奏,重音,感情等方面着手)

  4.学生再次试读。

  5.老师评点:节奏应该和缓,感情低沉。

  6.听范读录音,生体会、模仿。

  (二)品读欣赏

  1.在漫长的生活经历中,对故乡绵绵的思念一直萦绕在诗人的心头,让诗人怅惘叹息不已,可以从哪些词语看出来?

  明: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它们代表了诗人人生的四个阶段,暗含着诗人客居他乡而愁苦的一生。

  2.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哪四个人生阶段?四个人生阶段又各因什么而愁呢?

  明:

  小时候(少年) 因求学而母子离别 (母子别)

  长大后(青年) 夫妻离别思恋娇妻 (夫妻别)

  后 来(中年) 生死隔离哀思难诉 (生死别)

  现 在(老年) 国土分裂有家难归 (家国别)

  3.乡愁本是非常抽象,不可捉摸的一种情感,诗人是通过什么具体可感的东西来表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