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七年级《乡愁》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3-08-11 00:57:11 来源:高考在线

七年级《乡愁》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乡愁》是九年义务教材第三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是一个新诗单元,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会其中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意境和诗人抒发的真挚感情,注意诗中运用的比喻、拟人、象征等表达方式,揣摩诗歌形象、含蓄、精练的语言。本诗是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作品,诗中表现的是许多文学作品共同的主题――乡愁,但诗人不落俗套,构思独特,借助时空的变化来推进诗情的抒发,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对家乡的深情思念。

  学情分析:《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初三学生由于自身的人生阅历的缺乏和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对乡愁的理解、对领悟诗歌的意境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的教学设计是把本课教学分为听读―朗读―品味―迁移四大模块,通过听说读品等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在互动中使理解加深,对乡愁这一中国诗歌中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有一定的认识。

  学习这首诗,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现代诗的基本朗诵技巧,学会划分节奏、重音,能有感情地朗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美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诵读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和爱国情怀。

  余光中自称《乡愁》具有“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的十字路口的现实感,又根据现代诗歌的特点,

  本诗的教学重点为学习现代诗歌的基本朗读技巧,学会划分节奏、重音,能有感情的朗读;通过朗读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而教学难点为体会独特的意象和精巧的构思和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乡愁”的主题主要是靠独特的意象和精巧的构思表现的。

  二、说教法

  《乡愁》是一首新格律诗,也可以说是一篇带有淡淡哀伤情思的美文,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准备采用创设情景导入法、诵读感知法、讨论归纳法、诗文联想法

  合作探究法

  1、创设情景导入法:通过欣赏歌曲《乡愁四韵》和配乐诗《乡愁》,感受诗歌的音乐美意境美。

  2、诵读感知法:这是本课教学的主要方法,正所谓:“熟读百遍,其意自现。”诵读可让学生体会情感美,节奏美。

  3、讨论、归纳法。对诗歌的线索,诗歌的形象,诗歌的主题,采用讨论法以加深理解,在此基础上加以归纳、小结。

  4、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发现、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例如由家愁到国愁的升华。

  5、诗文联想法:通过联想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三、说学法

  1、诵读法。诗歌的鉴赏离不开朗读,有感情的朗读,是学会鉴赏诗歌的主要方法。通过读,再是品味诗歌内容,领悟诗歌的主题。即诵读――品味――悟情。

  2、小组合作学习法:设置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把握意象等学习要点。

  3、自主探究学习法:让学生找出古诗中乡愁的句子结合本课的学习,理解原本无形的“乡愁”到“有形”的乡愁,领会诗中的诗意美。

  四、说教学过程

  我采用“走进乡愁―倾听乡愁―美读乡愁――品味乡愁――感悟乡愁”六个模块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走进乡愁

  1、我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于是我就采用在课前3分钟播放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湘潭祭祖时的录像并配以演唱的歌曲《乡愁》,营造氛围。

  设计意图:录像的播放一方面结合时政,另一方面使学生对游子的思乡情节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歌曲《乡愁》是根据余光中《乡愁》所谱的曲子,播放这首曲子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乡愁》的印象,通过音画结合引导学生欣赏美、感受情。

  2、了解作者有助于理解诗的主题,所以我将在教学本课前向学生介绍作者的经历及其作品。总结主题:乡愁。

  (二)、诗歌赏析

  这是本课的重点,我所采用的鉴赏方法是听读―诵读―品味―迁移

  第一个环节:倾听乡愁

  1、播放配乐诗朗诵《乡愁》,让学生仔读细地聆听。学生感受诗中的意境美真情,边听边想象诗句呈现的画面;注意听朗诵的技巧。

  第二个环节:美读乡愁,整体感知。注意诗的节奏和重音。

  朗诵是解读诗歌的敲门砖,我们只有对诗歌进行反复诵读,才能真正走进解读诗歌的艺术殿堂。因此,学习这首诗,指导好学生朗读是关键。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处理好轻重音和语速。这首诗抒发的是诗人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的忧愁。读的时候要用稍慢且舒缓的语速。四节中,第一节稍平淡,回忆的口气;第二节增加了遗憾却又有丝丝甜蜜的语气;第三节,要体现出深深的失落和痛苦;第四节,表现出而今的惆怅。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啊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第三个环节:品味乡愁

  《乡愁》全诗共四节。一方面,诗人以时间的变化组诗:小时候―长大后―后来―而现在四个人生阶段;另一方面,诗人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的共同特征: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诗人为这人生的四个阶段各自找到一个具体可感受的东西来表达乡愁?(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通过一系列的阅读品味,最终让学生体会到诗人那浓浓的思乡之情和眷恋祖国无限感慨!

  第四个环节:拓展迁移

  愁,有乡愁,离愁,国愁,也有家愁,古往今来,愁是许多文人笔下的主题,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积累,说一句含有“愁”的古诗词句。最好能够说出作者。比如说,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的了解中国诗歌“愁”这一主题,培养学生欣赏诗歌鉴赏诗歌的能力;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仿写:以“乡愁是……”的句式说一两句或一段有诗意的话。

  例如:乡愁是一轮皎洁的明月

  乡愁是(天边那轮圆圆的月亮,我走到哪,它便伴随我到哪……

  乡愁是树

  乡愁是(乡愁是故乡那棵苍老的树,无论走到哪,它都在我记忆深处永远长青。)

  设计理念:能力训练。教学如何将抽象的意象物化成形象的东西,掌握比喻的修辞手法。

  ((四)布置作业:

  1,背诵《乡愁》――下节课课前背诵比赛.

  设计意图:寓教于乐,让学生自愿而又欢快地背诵诗歌,同时掌握如何完整地背诵诗歌.在语音,感情,流畅度上下功夫.

  2、阅读、赏析席慕蓉的诗《乡愁》,同余光中的本诗进行比较。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掌握课文,并给学生以优美的享受。本诗板书的设计可以使学生直观的把握诗歌的结构,加深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板书设计:

  乡愁

  托物寄情

  小时候-邮票-母子分离个人故乡之思

  长大后-船票-夫妻分离主题

  后来―-坟墓-母子死别升华

  现在--海峡-两岸分离普遍家国之思

  六、说课结语

  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余光中的《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对于它的内涵绝非一两节课能够讲尽。考虑到这些我决定设计一些开放性题目推荐给学生选做。

  1、习作园。请以大陆小诗人的身份写一首呼唤台湾归来的诗。

  2、收藏室。收集有关乡愁的诗词、散文、小说。收集有关台湾地理概貌、风土人情、文化教育、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资料。

  3、三味书屋。课后阅读《余光中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