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中心经典学习第十九天
《黄帝内经》第七天
【原文】8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注释】
1.中央生湿:长夏六月,土润褥暑,大雨时行,阳上薄阴,故生湿。
2.温生土:土,指五行的土气。在天之湿气,化生在地的土气。张介宾注:“湿润则土气王而万物生。”
3.土生甘:《尚书·洪范》:“土爱稼稿,稼稿作甘。”郑玄注云:“甘味生于百谷,是土之所生,故甘为土之味。”王冰注:“凡物之味甘者,皆土气之所生也。”
4.甘生脾:甘味养脾,故甘生脾。
5.脾生肉:吴蓖注:“脾之精气养肉。”
6.肉生肺:肉,指脾。肉生肺,即脾生肺,是五脏之气自相资生。
7.脾主口:《灵枢·脉度》篇说:“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故口为脾窍而脾主口。
8.其在天为湿:阴阳五行变化,在天之六气为湿气。
9.在地为土:阴阳五行变化,在地之五行则为土气。张琦注:“湿者土之气,土者湿之质。”
10.在体为肉:体之有肉,犹地之有土,故张介宾说:“肉属众体之土”。
11.在藏为脾:脾属五行之土,故在脏为脾。
12.在色为黄:黄为土之色。王冰注:“象土之色。”
13.在音为宫:宫,五音之一。王冰注:“宫谓土音,大而和也。”
14.在声为歌:张志聪注:“脾志思,思而得之,则发声为歌。”
15.在变动为哆:哆,呢逆。吴良注:“脾气作逆,名曰哆。”
16.思伤脾,怒胜思:张介宾注:“脾土为思,过则伤脾。怒为肝木之志,故胜脾土之思,怒则不思,是其征也。”
17.湿伤肉,风胜湿:王冰注:“脾主肉而恶湿,故湿胜则肉伤。风为木气,故胜土湿。”
18.甘伤肉,酸胜甘:肉,《素问·天元纪大论》作“脾”。甘味太过则自伤。酸为木之味,木胜克土,故胜土之甘。
相关文章
西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1:39
内蒙古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0:37
青海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9:36
新疆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8:39
云南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7:34
山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6:23
宁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5:24
陕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4:26
戮力同心经典成语故事2023-08-10 00:04:33
《莫患空谈症》的读后感2023-08-11 11:37:45
坚守诚信读后感2023-08-09 11:34:44
戮力同心经典成语故事2023-08-10 00:04:33
秋雨凉心经典散文2023-08-05 18:54:53
初心经典散文随笔2023-08-10 10:45:20
醉翁亭记主旨句2023-08-16 15:32:15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2023-08-04 02:52:49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2023-08-18 06: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