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更新时间:2023-08-12 22:50:18 来源:高考在线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辛弃疾在词史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在于内容的扩大,题材的拓宽。他现存的六百多首词作。以下是他的词《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欢迎阅读。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注释】

  丑奴儿:词牌名。

  博山:在今江西省广丰县西南。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少年:指年轻的时候。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为赋”句: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强(qiǎng):勉强地,硬要。

  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欲说还(huán)休:表达的'意思可以分为两种:1.男女之间难于启齿的感情。2.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

  休:停止

  【译文】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赏析】

  《丑奴儿》是词牌《采桑子》的别名。宗孝宗淳熙九年(一一八二)至宋光宗赵惇[dūn]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辛弃疾受投降派的排斥,不受重用,在江西省信州(今上饶市)家中闲居。博山就在信州地区,作者经常来往此地。这首词就是他经过博山时,写在墙壁上的作品。

  这首词写出了作者两种不同思想感情的变化。上片写他少年时代,天真烂熳,没有遇到过挫折,不知道愁苦是什么滋味,所以,喜欢登上高楼,凭栏远眺。他虽然没有愁苦,可是为了写词,也学着过去一些文人的样子,勉强写出个“愁”字来。这是作者少年时代纯真感情的再现。“不识”,不知道。“层楼”,高楼。

  下片写他归南宋三十年来,深受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空有满腔抗金救国的热情,却英雄无用武之地,只能过着闲居的生活,白白地虚度年华。所以,他说“而今识尽愁滋味”。“识尽”,是说深刻地体味到了。但是,他这郁结在心头的愁苦,又向谁去诉说呢?谁又来听自己的诉说呢?他回想到,自己过去陈述过积极抗金、收复中原的策略,不但未被朝廷重视,反而因此受到投降派的迫害。现在,投降派仍然把特朝政,根本不会支持他抗战的主张。所以,他认为还是不说的好。“欲说还休”是说:虽然想说,结果还是没有说。这表现了作者痛苦和矛盾的心情。他内心充满了愁苦,却无处诉说,也无法诉说,只有找个话头来说吧:“却道天凉好个秋!”意思是说:我只有说,天凉下来了,是多么好的秋天啊!更多宋词赏析文章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宋词三百首》专栏。

  这首词有独特的艺术特色,最突出的一点,是构思巧妙。它写作者少年时代,没有愁苦,偏偏还要“强说愁”。后来有了“愁”,即使在容易引起人们愁苦的秋天,也不说“愁”,反而说秋天好,秋天凉快。这种“欲说还休”,强作欢颜的构思,更能够表现出隐藏在作者思想深处的心理矛盾和极端痛苦。这不仅使作品生动、活泼,而且读来有笑中含泪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