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日本人眼里的杨贵妃形象

更新时间:2023-08-13 06:48:38 来源:高考在线

日本人眼里的杨贵妃形象

  因为一首长诗《长恨歌》,扬贵妃在日本家喻户晓。那么在日本人眼里的杨贵妃形象是怎样的呢?

  一、日本民间传说中的杨贵妃

  杨贵妃是中国唐朝时代唐玄宗皇帝的妃子,天生丽质,被称为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她的故事,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说的是杨贵妃由于她的倾国倾城之美貌,得到唐玄宗皇帝的专宠,皇帝终日沉湎于作乐玩耍不思朝政,以致引起“安史之乱”,唐朝也因此而由盛转衰。在中国的史书记载中,安史之乱时,杨贵妃已在马嵬驿馆被缢死。

  唐朝时期中日两国来往频繁,这个时期也是日本在努力学习中国文化的时期,中国文化在日本有着压倒性的影响,唐诗在日本大放异彩,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更是深受欢迎,是日本贵族争想传诵的作品,白居易根据玄宗皇帝与杨贵妃的故事而写成的著名的长诗《长恨歌》在日本更是影响广泛,也是由于这首《长恨歌》,杨贵妃同样也是家喻户晓的―个人物。

  杨贵妃死后,民间中有关杨贵妃的死有着各种各样的传说,最为有名的应该是缘于自居易的《长恨歌》里的一句诗“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而认为杨贵妃当时并没死于马嵬驿,而是到了蓬莱仙岛。

  这个蓬莱仙岛到底是哪里呢?在中国它通常被解读成是个浪漫主义的描写方式,指的是理想中的不老不死的仙境。但是在日本,蓬莱常被看作是日本本土。直至今日,在日本的民间和学术界仍有这样一种看法:安史之乱时,在马嵬驿被缢死的,乃是一个侍女,而杨贵妃则逃亡至日本,最后在日本死去。早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著名“红学家”俞平泊先生在《长恨歌》和《长恨歌传》的质疑等文章中也曾指出,杨贵妃可能并没有死在马嵬坡,而是去了日本定居。

  在日本的民间,关于杨贵妃在日本的传说很多,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

  1、杨贵妃之乡的传说

  日本的山口县长门市油谷町以“杨贵妃之乡”而闻名,那里有个叫做二尊院的寺院,院里有尊杨贵妃像,院中留存着两本古书,书中记载着―个有关杨贵妃漂流到日本的传说:

  “相传在日本的奈良朝,中国唐朝天宝15年(756年)7月的一天,有一只空舻舟漂流到向津具半岛海湾西侧的唐渡口,舟上躺着一位绝色女子,在旁的仕女流着泪说:“这位是唐朝天子玄宗皇帝的爱妃杨贵妃,因为安禄山的反叛而被处死,但是侍卫队队长不忍心看到皇帝哀伤,而秘密地将她救下,并造了这只空舻舟让其逃生,故此漂流到此。”村里人把奄奄一息的杨贵妃救下,殷勤地看护起来,不过,没过多久,贵妃就没了气息。村里人特意把她葬在能看得见大海的面西的久津的山丘上。这就是今天在二尊院内的相传为杨贵妃墓的五轮塔。后来,人们相传说“参拜杨贵妃墓愿望就会达成”,来参拜的人很多。

  据传,另一方面,玄宗皇帝因为难舍对杨贵妃的爱恋,终日闷闷不乐,悲伤不已,一天,皇帝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杨贵妃对他说:“我已漂流到了日本,这里的人对我很好,但是我因为身体已很虚弱,所以已不在人世。虽然与您天地相隔,但我相信终有一在能与您相逢。”

  根据梦中杨贵妃所言,玄宗皇帝命令白马将军陈安拿着秘藏的两尊灵佛:阿弥陀佛和释迦如来佛,另有一尊十三层高的大宝塔前往日本拜祭杨贵妃的亡灵。到达日本的陈安,各地探访,却没能找到杨贵妃的漂流地,只好把佛像和塔寄存于京都的清凉寺,而回了国。

  不久,来清凉寺参拜佛像的人日渐增多。而此时,朝廷也探知杨贵妃的墓在长门久津的天请寺,于是命人把两尊佛像移至天请寺。但是,可能是因为两佛像很灵验,所以清凉寺不愿放手,而是恳请朝廷将它们留在清凉寺内。为难的朝廷只好命令有名的佛像雕刻工匠天照春日再造了两尊一模一样的佛像,分开两寺各供两尊。因为阿弥陀佛和释迦如来佛都是(佛教的)正尊佛,这也是久津“二尊院”名称的由来。”

  ――译自:《畏朗市(旧・油谷町)の公式木一厶ぺ一ツ》

  2、名古屋热田神宫热田大明神的传说

  (1)《溪岚拾叶集》中的传说

  《溪岚拾叶集》是十四世纪日本的天台宗僧人光宗的著作,本书通过收录与比睿山上天台宗有关的故事传说等,并加入自己的思想以及其它学说整理而成,书中不仅包含有佛教教义,大量故事传说,还有和歌等,堪称是中世思想、文学、历史的一大资料库,也被称为是天台宗的百科全书。书中收录有日本名古屋热田神社的传说,对于杨贵妃的传说,书中有这样的记录:

  “唐朝玄宗皇帝和杨贵妃一起到达蓬莱宫。那蓬莱宫就是我国现今的热田大明神。蓬莱宫就是热田神社。杨贵妃就是热田大明神。”

  (原文:“唐の玄宗皇帝、贵妃とともセ蓬莱宫セ至ち。その蓬莱宫は我ガ国の今の熟田明神是なり”蓬莱宫は熟田の社ニぉなり。贵妃は热田明神ニぉなり”)

  (2)《神社纪行・热田神宫》中的传说

  在日本“日本学习研究社”出版的《神社纪行一热田神官》一书中,有这样关于名古屋热田神宫热田大神的神话传说:

  “在中国的唐朝时代,当时的玄宗皇帝想要攻打大和国(现日本),得知此事而忧虑的日本最高天神天照大神便秘令热田大神前往唐朝,化身为绝世美人杨贵妃,成为宠妃,用她的美貌迷惑了玄宗皇帝,最终令玄宗皇帝不思朝政,放弃了攻打大和国,而达到目的救了大和国的热田大神,在杨贵妃肉身在马嵬坡被处死的时候,灵魂则飞回了热田。”

  (3)《曾我物语》中关于玄宗皇帝和杨贵妃的传说

  《曾我物证语》是根据日本镰仓时代发生的曾我兄弟复仇的故事而写成的历史小说,完成于日本南北朝时代,是日本有名的三大复仇故事之一,深受民众喜爱。在这部小说的卷二的部分,出现“玄宗皇帝之事”这样的一部分插话内容:

  “玄宗皇帝自杨贵妃死后,思念不已,命方士寻找杨贵妃的灵魂所在。方士通过法术探知在蓬莱宫中有个杨太真,遂上前叩问,等玉妃出来,一看那就是杨贵妃。玉妃把一支发簪让方士带给皇帝,方士认为不足为据,玉妃便说:“天宝十四年七月七日曾与帝同誓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方士遂回奏皇帝,而玉妃则坐上飞车,直落至我朝(指日本国)的尾张国,现身为八明神。(原来)那杨贵妃就是热田明神。蓬莱宫就是这里(热田神宫)。”

  在日本,还有很多与杨贵妃有关的一些传说散落于各个地方,可见杨贵妃在日本不仅是家喻户晓,更是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和尊崇。

  二、日本文学作品中的杨贵妃

  除了在民间中广泛流传的有关杨贵妃的传说之外,在日本的文学作品中提到或以杨贵妃为题材的故事也是多不胜数,象《今昔物语》、《平家物语》、《十训抄》、《唐物语》等日本文学史上出名的作品中,都提到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其

  中给日本人精神生活影响最大的是小说《源氏物语》和能剧《杨贵妃》。

  1、《源氏物语》

  《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文学名著,是日本女作家紫式部的畏篇小,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代表东亚(尤其指日本)古典文学的高峰,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一般认为,日本的《源氏物语》是根据中国唐朝诗人自居易的长诗《长恨歌》而写成,或者说是受《长恨歌》巨大影响而写成的,书中多处引用《长恨歌》中有关唐玄宗皇帝和杨贵妃的爱情的故事。

  例如在《桐壶》卷中,写到被皇帝专宠的更农时有如下这样的描写:

  “背地里议论说:唐朝就有因为专宠杨家女而酿成大乱的事。甚至(有人)说:现在这个女人就是天下的祸害。也许有那么一天,马嵬坡(的悲剧)会重现也不一定。”

  又例如,写到桐壶更衣死后,对(桐壶)帝的悲伤,也有这样的描写:

  “最近(桐壶)帝常常在看亭子院所画的,伊势及贯之等诗人题了诗的,以玄宗皇帝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题材的白乐天的《长恨歌》画卷,此外,就是阅读那些日本文学上的或是中国的与恋人分别的悲伤故事。”

  还有对更衣的容貌描写:

  “画卷上的杨贵妃,不管是出自多么有名的画匠,其在画里的样子也是有所局限,表现不出其绝色的容貌。太液池的莲花也好,未央宫的柳影也好也许与她相似,唐朝服装也许华丽不凡,但是更衣的柔美娇艳与这些相比,则是无论什么样的花色什么样的鸟声也好都无法比拟的世上最好的(人)。两人常常用‘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样的诗句来发誓要永远相爱,但是命运却让两人提早生离死别。”

  在《源氏物语》这部小说里,作者把受到桐壶皇帝专宠的更衣比作杨贵妃,更衣所生的儿子源氏则爱上了酷似其母亲更衣的自己的后母藤壶,做出不伦之事,源氏后来又爱上与藤壶相似的养女紫姬。由于受到自居易《长恨歌》的影响,作品中着重描写的更衣、藤壶及紫姬她们都有着杨贵妃般的美貌,但是比起中国人所熟悉的杨贵妃多了多情、温顺和忍耐的性格,成了作者以及许多日本人心目中完美的女性形象。

  2、能剧《杨贵妃》

  日本能剧作家金春禅竹的作品《杨贵妃》讲的是杨贵妃死后的事情,唐玄宗皇帝无法断绝对因为卷入安禄山之乱而被处死了的杨贵妃的思念,遂命方士探寻杨贵妃的灵魂所在。方士在仙界的蓬莱官见到杨贵妃。杨贵妃流着眼泪,带着爱恋讲起7月7日七夕节时与帝的誓言:“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更跳起帝喜爱的舞曲“霓裳羽衣”,哀伤地目送着方士回到帝的身边,而自己则独自一人留在了寂寞的仙界。

  “唐玄宗无法忘却被处死的杨贵妃,遂让懂仙术的方士四处探寻杨贵妃的灵魂所在。终于方士发现了在太真殿上正在追思往昔的杨贵妃,为了要向皇帝禀报,方士求贵妃给样信物作为见了面的证据。杨贵妃于是把插在头上的玉簪递给方士,跳起舞蹈,说出和玄宗帝的欢乐回忆中的秘密(注:指七月七日在长生殿上与玄宗帝相约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誓言),然后,凄楚地目送着要回到帝身边的方士。”

  能剧《杨贵妃》通过日本人非常喜欢的能剧舞台,表演出极尽的幽玄之美,深深地感动了千千万万的日本人,杨贵妃的绝世之美,她与玄宗皇帝的凄美爱情故事也深深地烙在日本人的心中。

  三、日本人心目中的杨贵妃形象

  在中国人的眼里,杨贵妃虽然是个绝色美人,也有着不凡的音乐舞蹈才能,但是因为她与唐朝的衰落紧紧相连,所以中国人眼里的杨贵妃更多的是代表着倾国的红颜祸水,更多的是承担着世人的骂名。然而在日本人的眼里,不管是在传说中还是在日本的文学史上,杨贵妃永远是值得哀怜的有着凄美爱情的美女,她与政治是分开的,她是完美的,她代表着美丽与高贵,代表着日本人心里所向往的辉煌的大唐。

  1、她是美的化身、美人的代名词、完美女性的代表

  在日本,杨贵妃被喻为世界上的三大美女之一(另外两个是埃及艳后和日本的小野小町),她作为美人的代名词,屡屡在文学作品中被提及到,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在上述的《源氏物语》这部伟大的作品。如上所述,《源氏物语》是日本平安时代的女作家紫式部根据中国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而写成,或者说是受《长恨歌》巨大影响而写成的,作者紫式部本身酷爱和熟读汉文学,对白居易更是喜爱有加,因此在《源氏物语》一书中多处引用《长恨歌》中有关唐玄宗皇帝和杨贵妃的爱情的故事,可以说整部书都笼罩在《长恨歌》的浓浓影响中。例如描写更衣的容貌时。作者这样写着:

  “画卷上的杨贵妃,不管是出自多么有名的画匠,其在画里的样子也是有所局限,表现不出其绝色的容貌。太液池的莲花也好,未央宫的柳影也好也许与她相似,唐朝服装也许华丽不凡,但是更衣的柔美娇艳与这些相比,则是无论什么样的花色什么样的鸟声也好都无法比拟的世上最好的。”(译自《日本文学全集2、3》之《源氏物语》,河出书房,与谢野晶子译本)

  除了《源氏物语》外,还有很多作品在提到美貌女子时都以杨贵妃或是《长恨歌》中的诗句进行比喻,例如在日本的军记小说《太平记》的第15卷中对基久的女儿的容貌也有这样的描写:

  “有着杨贵妃从太真院出来时那样的春天般的妩媚”

  此外,在同样是军记小说的《平家物语》中,对建礼门院的容貌也有这样的描述:

  “桃李般芬芳,芙蓉般美丽”。

  著名的随笔散文集《枕草子》的作者清少纳言在《枕草子》中这句这样的话:

  “梨花之美在中国也被人盛赞”,

  这也被看作是清少纳言因在《长恨歌》中读到这句诗“梨花一枝春带雨”而说的话。

  2、她是爱情悲剧的女主角、是物哀的对象、幽玄美的极致

  无论多么绝色的美人,如果在她身上没有发生一些令人感慨的故事或者是一些让人感觉神秘的传说,历史不会记住她。在日本,杨贵妃为人们所喜爱,被人们所津津乐道,更因为她那段倾国的爱情。而这一切要归功于唐朝伟大的诗人白居易以及他那首《长恨歌》。

  在日本的`平安时代,日本文学受到了唐诗的巨大影响,在日本影响最大的诗人,不是李白,也不是杜甫,而是白居易,他的《长恨歌》最为有名。《长恨歌》在当时的日本,几乎家喻户晓。在这部长诗中,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全诗写得宛转动人,缠绵悱侧。在白居易的笔下,唐玄宗和杨贵妃虽然世间实有其人,但其爱情故事被艺术加工化,大大超脱了它的历史原型,赋予了更美好更理想化的内涵,成了一出被美化、被拔高了的爱情悲剧,成了对人间真爱的颂歌,成为传颂爱情的千古绝唱。《长恨歌》里那句表示忠贞爱情的千古绝句:“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在日本也被传诵至今。

  杨贵妃正是这出爱情悲剧中的女主角,她有着绝世的美色,有着出众的舞蹈才能,更有着与玄宗皇帝的甜美爱情,但是这朵爱情之花不能天长地久,不能有美满的结局,在它还在

  盛放的时候就被无情地吹落飘零了。就像樱花一样,花开时灿烂美艳,却好景不长,让人有无尽的惆怅和哀叹,这些正是日本人古来的审美情调。杨贵妃的经历正和日本人这种喜爱物哀的审美情调相吻合,她自然也就成了日本人眼里有着凄美爱情的令人哀怜同情的美人,更是一个有着崇高的艺术美的物哀对象。

  有人说,紫式部的《源氏物语》就是把《长恨歌》中的故事巧妙地移植到日本平安朝的宫廷生活中而写就的小说。如上所述,《源氏物语》中大量地引用了自居易的诗句及《长恨歌》中的情节,尤其是桐壶帝与更衣的恋爱故事。

  在日本,《长恨歌》还作为二次三次甚至四次再创作的素材,多次被改编为戏剧等,著名的能剧作家金春禅竹的作品《杨贵妃》,便是最突出的一个例子。如上所述,能剧《杨贵妃》讲的是杨贵妃死后,玄宗皇帝派方士寻找杨贵妃灵魂的故事。

  在能剧《杨贵妃》中,已离开现世的装扮艳丽的杨贵妃在朦胧的透着神秘的仙境蓬莱宫中,以通灵似的方式与来自现世的唐皇帝的使者见面,述说与皇帝的旧情,接过使者带上的信物,缓缓地跳起曾经与皇帝一起作的霓裳羽衣舞,眼里饱含泪水,目送着使者的离去,自己则寂寞地独自留存空荡的仙界。

  “唐玄宗皇帝无法割舍对因卷入安禄山之乱而被处死的杨贵妃的思念,命方士寻找杨贵妃的灵魂之处。方士最终在位于仙界的蓬莱宫中见到杨贵妃。杨贵妃流着爱恋的泪水,说出曾与皇帝许下的‘比翼连理’的誓言。杨贵妃更跳起与皇帝相亲时的舞蹈,然后目送着要回到皇帝身旁的方士离去。自己孤独地留在仙界。”

  这种带着神秘的朦胧的又寂寞凄清的舞台表现,便是幽玄的境界,是日本艺术中最重要的审美观念之一,它所体现的朦胧娇艳的美的情调,最能打动日本人的心。看过能剧《杨贵妃》的人,都会为这种幽玄之美而深深打动。

  物哀与幽玄是日本艺术审美情趣中的两个核心观念,杨贵妃这个人物,因为一部爱隋长诗《长恨歌》和一部能剧《杨贵妃》,完全符合日本人的这种审美观,她已远离中国本土上的政治因素,而作为一个文学上的艺术上的正面人物,达到审美的最高点,在日本人心中有着极高的艺术美,深受日本人的喜爱。

  3、她是大唐盛世的代表、是高贵的象征

  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大唐,是当时亚洲势力最大最先进的国家,受到亚洲各国的向往和膜拜,当时的日本为了学习唐朝的各种制度和文化,先后派出10多次的遣唐使到中国来,这些遣唐使们几乎把在唐朝能学到的所有东西都带回了日本,唐物在日本遍地开花,唐文化成为当时日本的文化主流,贵族们言必称唐物谈唐诗。正是在唐文化的启蒙下,产生了日后的富日本特色的日本文化,这个意义来讲,中国的唐文化就是日本文化的开端,是日本人精神家园的最源头。大唐受到千千万万日本人的景仰,它代表着繁荣盛世。在这个盛世大唐的最高端就是大唐的皇帝,按照日本人忠君高于一切的思想,皇帝的妃子自然也和位高至尊的皇帝一样,地位高贵,受到万众尊敬。尤其于,在杨贵妃死后,唐朝由盛转衰,不久,日本也停止了派遣遣唐使,中日两国由于战乱文化交流一度中断,于是在日本人眼里,杨贵妃成了辉煌大唐的代表。一提到杨贵妃,便会想到大唐皇帝,想到大唐盛世。

  可见,尽管在日本有着很多与杨贵妃有关的传说,和中国人把杨贵妃与政治与盛唐衰落联系在一起的观念不同。日本人是因为一部爱隋长诗《长恨歌》而知道杨贵妃,受到这部极为抒情的爱情长诗影响,在日本人的眼里,杨贵妃与政治无关,她只是个有舞蹈才能的绝色美女,她的甜美爱情却是凄凉的结局,是个爱情悲剧里的让人哀怜的主角,不管是在传说中还是在日本的文学史上,杨贵妃永远是值得哀怜的有着凄美爱情的美女,她与政治是分开的,她是完美的,她代表着美丽与高贵,代表着日本人心里所向往的辉煌的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