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文言文《岳阳楼记》优秀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3-08-07 11:45:50 来源:高考在线

  教学目标:

  1.赏析三、四段的景物描写并体会迁客骚人产生这两种心情的原因,培养学生赏析文言文景物描写的能力,

  2.领会文中警句所表达的思想,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教学重点:赏析景物描写,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和阐述的主要观点。

  教学难点:学会赏析文言文的一些方法;能形成对文章内容的深入思考。

  教学方法:朗读,讨论,探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欣赏对联: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昔闻今上,杜少陵可与言诗。

  同学们,范希文是谁?后乐先忧又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从对《岳阳楼记》的学习中寻找答案吧!

  (二)老师范读,引入情境

  多媒体配乐,老师范读文章,声情并茂,老师用自己的激情感染学生。

  (三) 整体感知,描绘一幅画

  1.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选取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成一幅画。)

  首先请同学们默读浏览课文,初步感知文章的大致节奏和情感;读完之后请思考问题。

  2.自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

  形式: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圈点勾画出疑难词句,小组内质疑,记录下不能解决的问题,再交由班内讨论。

  重在词义句义:

  谪守 越明年 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 嘱予作文 墙倾 楫摧 翔集 锦鳞 尝求 或异 二者之为

  翻译的句子:

  ①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②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⑥微斯人,吾谁与归?

  (四) 研读课文,品味一处妙

  “品味作者运用了哪些字词、短语以及写作手法来写洞庭之水、岳阳楼之景的?”

  教师注意对学生进行评价引导。

  (赏析过程中穿插背景介绍)滕子京与范仲淹同榜考中进士。滕子京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贬谪守岳州,滕子京心里很有些愤慨, 范仲淹担心他惹出祸来,想找机会劝他。恰好赶上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作记。望着滕子京送来的《洞庭晚秋图》,范仲淹就借题发挥,劝勉滕子京学习古代有修养的人,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理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句时穿插)

  v 范仲淹第一次被贬谪时,几个送行的僚友称赞说:“此行极光”;

  v 第二次被贬谪,僚友又说:“此行愈光”;

  v 等到第三次被贬谪,亲朋好友异口同声说:“此行尤光”。

  v 范仲淹也哈哈大笑说:“仲淹前后三光矣”。

  (五) 探究作品,感悟一颗心

  多媒体出示范仲淹生平经历:

  v 2岁丧父,幼时即立大志,以天下为己任。

  v 天圣三年(1025),范仲淹上书指武备废弛、官吏冗滥等时弊。

  v 天圣五年(1027),他又写了洋洋万言的《上执政书》,认为武备不坚,内外奢侈,国用不足,缺乏贤能官员,天下危机四伏,形势十分严重,必须进行变革。

  v 景祐元年(1034),苏州大水。知州范仲淹亲自主持了疏浚工程,使苏州绝大多数地区排除了积水,恢复了正常的生产。

  v 景祐五年(1038)十月,范仲淹改任西北边塞军中。从此“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平定了北宋西北边境与西夏的战争。

  v 庆历三年(1043)九月,范仲淹上《十事疏》改革吏治、拯救苍生,成为王安石变法的先声,史称“庆历新政”。

  v 皇祐四年(1052)五月,范仲淹由青州前往颍州赴任途中,病卒于徐州,享年64岁。宋仁宗亲书其墓碑为“褒贤之碑”,谥文正。

  v 范仲淹一生不仅忧国忧民,而且他对寒士僚属十分慷慨,多次解囊相助。

  v 晚年,他倾尽一生的积蓄在苏州买了千亩良田,名为“义庄”,用来救济穷人。

  了解了范仲淹的生平经历后,你受到了什么启示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六) 拓展延伸

  历史上还有很多的仁人志士如范仲淹同样有着远大的抱负,他们是谁?请以这样的句式来说话:

  范仲淹,心忧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微斯人,吾谁与归?

  君不见: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一个个人,一颗颗心,忧国亦忧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