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从“余秋雨现象”中看《文化苦旅》之“旅”

更新时间:2023-08-18 19:26:14 来源:高考在线

从“余秋雨现象”中看《文化苦旅》之“旅”

  《文化苦旅》是1992年出版的散文集,作者是余秋雨。该散文集是作者对国内外的文化进行考察和思考,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对社会、历史、文化的深刻认识而撰写的游记。

  从“余秋雨现象”中看《文化苦旅》之“旅”

  摘 要:本文通过对余秋雨《文化苦旅》内容分析,结合“余秋雨现象”,从《文化苦旅》走红的原因,特色,缺陷等方面结构全文,综合评价,在肯定《文化苦旅》价值的同时,指出《文化苦旅》创作上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余秋雨;《文化苦旅》 现象

  读罢余秋雨先生的畅销著作《文化苦旅》,翻阅了一些关于《文化苦旅》研究的资料。自作品出版以来,《文化苦旅》在散文领域掀起了一波热潮。各种言论争执不休,引起了余秋雨现象大盘点的论争。关于余秋雨引起的这一文化现象,在我看来,无论是推崇与批判,都相当过火,超出了文学评论的范畴。《文化苦旅》自问世一炮走红,成为个体书商竞相追捧得利润高点,不包括盗版,竟也能以精装本卖到十万数册。余秋雨本人形象地位也被拔高到文学史里程碑意义的程度,甚至被认为是本世纪末最后一位大师级的散文巨匠。与之相反,对于秋雨的批判也不乏激烈。《石破天惊逗秋雨》一书在中国文化界、读书界掀起千层巨浪,先是青年学者余杰质疑他的身份,然后金文明对其学问提出疑难,引经据典揪出秋雨先生散文中120多处错误,被戏称为“当‘秋雨’遭遇‘金风’”。凡此种种,言论实在颇多。我认为在文学的领域可以有自己的观点,没有谁对谁错之分,文学研究不是战争,而是一个交流探讨的过程。

  余秋雨和《文化苦旅》之所以被推崇,我想这与他个人自身的文学才华分不开的。首先,《文化苦旅》全书的主题题是依附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魂灵和人的生活真谛,探索神州文化的汗青命运和神州文人的人格组成。《道士塔》《阳关雪》等是通过1个个古老的物像,描写了大漠荒荒的黄河文明的盛衰。《鹤发苏州》《江南小镇》等却是以柔丽凄迷的小桥流水为配景,把清新婉约的江南文化和社会态度人情体现得形神俱佳。他能在各种历史现象中游曳自如,故事与故事之间跌宕驾驭。走近《莫高窟》,就能来一段关于乐樽和尚开源启流的史实;来到《山峡》,白帝托孤的故事娓娓道来,又加上余光中《寻李白》的诗和舒婷“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上痛哭一晚”的名句。在《都江堰》、《寂寞天柱山》等篇章中,余秋雨由景观拉出历史人物,有李冰、陶渊明、苏东坡等,由这些历史人物,作者又能引出一系列堪称经典的诗句。他驾驭历史驰骋文明,在文学堡垒上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的能力让读者为之汗颜。

  其次,《文化苦旅》一改以往散文的叙事形态,用一反常规,发人深思的语言通过哲学性的对社会,历史,文化的反思,思考中华文明的归宿。语言细腻,自然。著名作家沙叶新认为,“秋雨是散文大家,《文化苦旅》是神品。历史、文化、有山川、人物,在秋雨笔下立意颖脱,情致盎然。如此美文似乎不是在小小的稿纸上一个一个地爬出来的,而像是秋雨羽扇纶巾,焚香抚琴,在古城头,在云水间,从心底流出来的,所以才那么儒雅,那么潇洒,那么淋漓,那么高格,而且又那么具有现代感!......什么叫文化,什么叫修养,什么叫高尚,什么叫文章,《文化苦旅》的`每一篇都会给你答案”。[2]例如,我们看《沙源隐泉》中写细沙——“软软的细沙,也不硌脚,也不让你触碰,只是款款地抹去你的全部力气,你越发疯,它越温柔,温柔得可恨之极,无奈,只能暂息雷霆之怒,把脚底放轻,与它厮磨。”[1]在这里,作者运用语言恰到好处,就是简单的“人在沙上走”,作者都能演绎出一番味道。总之,余秋雨的语言极其独特,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余秋雨写《文化苦旅》,给我们献上了优美的华章。但《文化苦旅》也有一定的缺陷。第一,余秋雨总是以一种大师或者是中国文明深沉的忧患者形象出现。走进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他仿佛是一位饱经风霜的长者,给你倾吐历史,诉说文明。我们惊叹他的饱读诗书,自惭形秽自身的孤陋寡闻,在这种郁结的情愫中,有一种距离感于心中渐渐升腾。他始终是站在一种与平常人所不同的高度,和读者产生距离感。曾有评论者在谈及余秋雨形象时说道:“他老是背着手,低着头,邹着眉慢慢地踱着,其基调永远是具有学术权威口吻的居高临下,遗老遗少式的吊古伤今。牧师布道式的悲天悯人,并且还夹杂着旧式文人特有的聊冲排遣之用的故作通脱”。对于这种看法,我是比较赞成的。

  第二,大量的铺陈历史压抑读者情怀。阅读《文化苦旅》,仿佛在陪同余秋雨共同走过一段千里跋涉的的旅途,开始一段心灵之旅,我们在《文化苦旅》中看见岁月流血的伤口,也凝视到古人伟岸的背影。但是在这一段旅途中,却始终压抑在一种窒息沉闷中,让人身心疲惫。他把一个个历史故事通过散文的形式罗列开来,给人一种读史书的感觉。他的散文,随处都是历史,名人。读他的散文,初读也许觉得新奇,但是在一轮一轮的反思与精神领域被消解之后,却无法摆脱某种莫名的压抑,一点儿也不轻松。为什么被认为是散文佳作的《文化苦旅》会给人带来这种沉重感?也许推崇《文化苦旅》的批评家会说,这正是余秋雨散文的独到之处,是一种崭新的散文的范例。可在我看来,把散文写成一部充满历史味的史书模式,有一种迎合读者口味的媚俗之嫌。在《文化苦旅》出版之后,余秋雨先生曾预言说他的另一部著作《山居笔记》的火爆程度将不亚于《文化苦旅》。从这一句话,牵扯到一个创作动机的问题上来,《文化苦旅》的写作是为了“火爆”吗?所以作者一改传统散文的写作风格,另辟蹊径独创一派“文化散文”吸引读者的眼球。如果真是这样,《文化苦旅》的价值就得在考虑了。

  第三点,我想谈谈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总是用同样的语言反复弹奏,透露出一种文人气十足的颓废基调。在《文化苦旅》的自序中,余秋雨写到:“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长期的渲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住我的全身,是我无端的感叹,无端的喟叹,常常像傻瓜一样的木然伫立着,一会儿满脑章句,一会儿满脑空白。”读完此句,仿佛整个历史都必须由文人承载起来,而文人在这种历史重压中又不堪负荷,也许抚摸历史的伤口,会产生一种心灵的焦灼,但是真的很“苦”吗?感伤是可以有,过多感伤就滥情了。翻开《文化苦旅》,感伤一直是贯穿全篇的基调。在《道士塔》中作者说:“被我拦住的车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我好恨!”初读此文,确实触到了同是中国人的我们的内心,对作者油然升起一种崇敬之情。但继续往后读,作者一如既往的感伤抒情,那种反复没有变调的深情倾诉就变得索然无味了。在《洞庭一角》中,似乎更加的悲观了。这些感伤语言实在不少,确实让我们心中荡起柔情的涟漪。但是到了《废墟》与《夜雨诗情》中,就让人尤为反感,读者被淹没在一堆极度忧伤,矛盾悱恻的语言中。哀怨、矛盾、纠结,目的在于多情的渲染自己的感伤情怀,传达自己内心的怅惘。凡事适可而止,多了也就没有意义了。

  合上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心中有两种感情鲜明的对立,那就是自身的感悟体会与文化名人经典著作之间的抗衡。诚然,存在即合理,《文化苦旅》备受推崇也许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文学不仅仅只是瞻仰,也并非随大流人云亦云,保持一份属于自己的合理判断的理智,仍然是很有必要的。《文化苦旅》之“旅”是作者之旅,更是召唤我们内心真实感触的心灵之旅。

  参考文献:

  [1] 余秋雨.余秋雨[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11

  [2] 沙叶新.余秋雨散文[M].新民晚报,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