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浅析余秋雨《文化苦旅》的语言艺术

更新时间:2023-08-08 10:18:43 来源:高考在线

浅析余秋雨《文化苦旅》的语言艺术

  浅析余秋雨《文化苦旅》的语言艺术

  《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先生对散文语言的运用是比较独特的,走出了传统的思维束缚,打破传统散文的语言运用,从文学走向了文化领域。运用抒情与议论相结合的散文语言,将自身的思想情感借用叙事和议论手段抒发出来。在遣词造句方面,经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行文气势磅礴,将一些道理借用诙谐幽默的方式体现出来。[1]无论是在叙事方面还是抒情方面,都表现出来较强的叙事特征,而且通过文化意识和文化反思,去追寻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人生的真谛。在《文化苦旅》中,主要的语言艺术表现形式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抒情与议论手段相结合

  散文是一种作者将自己亲身经历的真实情感,借用文学手段表现出来的文学形式,体裁较为灵活。其语言特征主要是见微知著,这是散文在选材立意过程中的基本原则,但是余秋雨的散文相对来说有所不同,他的散文在抒情方面是隐性的,大都将抒情的语言融于记叙的语言之中,将抒发情感和议论叙事进行有机结合。在《文化苦旅》中,很少有对山水景色直接具体的描述,而是借助议论的手段,人为地勾勒出一幅深沉浓郁的人文情景,从而进一步对中国历史文化进行议论和想象,使得读者被文章的情绪所感染。在语言的运用方面,作者经常将自己的情感内敛,通过叙事和议论的手段去抒发自身情感。如《道士塔》中对中国官员生活的描写,官员奢侈豪华的生活,在书房中通过推测土经文的`书写朝代来展现他们的文化,在其他国家的专家学者愿意吃苦也要偷运中国文物时,官员却在客厅中喝茶。在原文这段文字的描述中,作者没有明显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立场,但通过字里行间可以明显感觉到作者的态度,通过抒情散文的形式来激发人们的民族意识,历史忧患意识以及生命意识,而且对读者起到了感染作用。[2]作者用散文的语言来表述哲理问题,将理智的议论与感性的抒情手段结合起来,使读者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二、借助多种修辞手法

  在《文化苦旅》中,作者笔下的辞藻是丰富多彩的,流露出浓厚的诗意。不论是对历史人文的慨叹还是对美丽景色的渲染,他总是能够通过多种手段去描绘出优美的形体。大多数的学者在散文描述中经常注重对历史人文等进行剖析,为了表现出文化底蕴,使用一些比较严肃、庄重的语言,忽视了语言的生动性,使人感觉到沉重和严肃的氛围。而作者对此作出了突破,打破了传统的散文语言运用模式,在以历史人文为主题的散文中,通过多种修辞手法,寓庄于谐。为原本深沉厚重的历史人文散文增添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更加受到读者的欢迎。例如,在《沙原隐泉》中对于清泉的描述,将在沙漠中发现清泉的惊讶借助比喻、拟人等多种手段发挥得酣畅淋漓。虽然在这段文字描述中,作者说任何一种辞藻都是对她的亵渎,但此时,他通过多重手段的运用,充分表现出自己的惊讶而又恰到好处,使得读者有一种赏心悦目的阅读感。

  三、语言的叙事性特征强

  在《文化苦旅》中,作者打破了文学之间的界限,将小说写作中的节奏感应用于散文之中,彻底揭开语言描述的外在装饰,用最为质朴的语言写出最触动人灵魂深处的文字。他尽最大的努力去发掘语言的叙事性质,通过语言的叙事节奏,以节奏来增强散文的音乐感和诗情,在节奏的调整中悄然的渗透大量的历史人文知识和个人独到的见解评论,引导读者共同探索曾经的文化与历史。如,在《道士塔》一文中,首先通过描述的手法描写莫高窟外的景色,营造出衰落的感觉,进而借此引出圆寂塔及其主人,在引起读者好奇之时有一笔带过,使得读者深陷其中。

  总之,余秋雨的散文开创了新的风气,拓宽了当代散文的领域,通过议论与叙事相结合,多种修辞方法,强烈的叙事性创造出新的散文审美,使得散文走出了一个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