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23-08-16 02:07:43 来源:高考在线

《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一、文学常识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散文家。儒家代表,地位仅次于孔子,世称“亚圣”。

  二、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①不为苟得也   ②所恶有甚于死者

  ③为宫室之美   ④一箪(dān)食

  ⑤ 蹴(cù)尔而与之   ⑥乞人不屑(xìe)也

  三、请用“/”为下列各句做适当的朗读停顿: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 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③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④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⑤是亦不可以已乎

  四、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③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④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五、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为宫室之美 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B、故不为苟得也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C、非独贤者有是心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呼尔而与之

  六、结合课文内容,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

  ②“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③“故患有所不辟”“患”指什么?

  ④“非独贤者有是乙“是心”指什么?

  第二部分:片断阅读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一、阅读上面的文字,完成练习.

  1、在文中空格处填上所缺诗句。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二者不可得兼 (2)所欲有甚于生者

  (3)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4)得之则生

  (5)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6)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翻译句子: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万钟于我何加焉!

  4、简要回答

  (1)上文中心论点是什么?

  (2)上文“行道之人”和“乞人”的做法你是否赞同?请谈谈你的看法。

  (3)《谈骨气》中引用孟子的一段话来解释骨气的含义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那么“万钟则……”这句话应指前面的哪一句?

  5、利用文段中“义”的含义,写出三个含“义”的成语。

  6、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7、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8、简要分析本文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进行说理的?

  9、《鱼我所欲也》一文在思想内容上有何进步性、局限性?

  二、阅读原文,回答问题。

  1、 从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

  2、本文选自 一书,此书与《 》《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该句中的“是心”是指什么?

  4、“此之谓失其本心。”该句中的“此”指什么?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作者特意交代这一句的意图是什么?

  6、“鱼与“熊掌”在文中分别比喻什么?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的目的是什么?

  7、联系实际,简要评说孟子所主张的“义”

  8、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或宝贵生命谱写了一曲“舍生取义”的“正气歌”,请叙述一个这样的例子。

  9、 你能说说文中的“舍生取义”的“义”和社会上哥们义气的“义”有什么不同吗?

  10、作者在文中赞扬和批评了怎样的人,请你各用一个成语来回答,并谈谈你的'看法。

  11、文言文本来是没有标点的,现在所看到的标点都是后人所加。有人将课文的第一句作如下断句标点,与课文比哪一种断句标点更好?说说理由。

  有人断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课文断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12、根据要求写出课文原句。

  (1)、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当“生”和“义”不能两全时,我们应当像孟子所说的那样 。

  (2)、第一段中最能体现作者“人性善”思想的语句是 ,, 。

  三、阅读上面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

  ⒈上文出自 ,选自 一书,此书与 、《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⒉解释加点的词。

  ⑴欲( ) ⑵得兼( ) ⑶于( ) ⑷苟得( )

  ⑸患( ) ⑹如使( ) ⑺莫( ) ⑻辟 ( )

  ⑼恶( ) ⑽由是( ) ⑾是( ) ⑿则( )

  ⒀丧( ) ⒁是故( ) ⒂耳( )

  ⒊本文作者论述了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问题,其中心论点可用四个字“ ”概括。

  ⒋翻译下面句子。

  ⑴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⑵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⑶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四、读上面一段文字,回答。

  ⒈解释加点的词。

  ⑴箪( ) ⑵豆( ) ⑶蹴( )

  ⑷屑( ) ⑸万钟( ) ⑹辩( )

  ⑺于( ) ⑻何加( ) ⑼奉( )

  ⑽得( ) ⑾乡( ) ⑿已( )

  ⒀本心( )

  ⒉文段可分为3层。第一层,以古代“ ”的事例进一步论证舍生取义是人所共有的本心;第二层,用“ ”与上层“ ”对照,论述见利忘义是因为失其本心;第三层,指出现在为了“ ”而忘义,得出结论是因为“失其本心”

  ⒊ “乡为身死而不受”的原因是 。

  ⒋从文中看,人们为什么会接受万钟?

  答: 。

  ⒌翻译下面句子。

  ⑴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⑵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⑶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本心。

  五、阅读上面文段,回答后面问题。

  ⒈解释加点的词。

  ⑴呼尔而与之( ) ⑵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⑶乡为身死而不受( ) ⑷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

  ⑸所欲有甚于生者(    ) ⑹万钟于我何加焉( )

  ⑺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 ) ⑻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⑼所恶有甚于死者( ) ⑽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 )

  ⒉解释下面的通假字。

  ⑴故患有所不辟也( )

  ⑵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⑶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

  ⑷乡为身死而不受( )

  ⒊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为之,”这是为什么?

  答: 。

  ⒋本段作者的观点是:“ ”。开头提出观点后,接着从 、 (填内容要点)两个方面加以论述,从而得出的结论是“ ”。

  ⒌运用比喻论证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文中以“ ”比喻生与义,并指出“所欲有甚于生者”就是 ,“所恶有甚于死者”就是 。

  ⒍对比也是本文的主要特色,文中“ ”和“ ”对举,“ ”和“ ”对举,“ ”和“ ”比较,“ ”和“ ”比较,突出了所要说明的问题。

  ⒎本文主要论述“ ”的重要性,第一段通过比喻引出中心论点,正面论述 是人的本心;第二段从反面论述 是“失本心”,从而阐明“ ”比“ ”更重要,人应该保持本心的道理。

  ⒏人生面临着各种选择,学过本文,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答:。

  ⒐翻译下边句子。

  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⑵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⑶故患有所不辟也。

  ⑷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⒑作为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请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两条(不得从本文中选取)。

  ⑴

  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