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鱼我所欲也优质课件

更新时间:2023-08-05 22:43:28 来源:高考在线

鱼我所欲也优质课件

  《鱼我所欲也》是九年级下册继《孟子二章》后又一篇儒家经典文章。孟子主张“舍生取义”,宣传了“性善论”。

  【教学目的】

  1、积累文言字词,品味语言情致。

  2、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

  3、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现代人生。

  【教学重难点】

  1、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

  2、对论证方法的掌握。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所谓诵读,就是朗读和背诵。这是文言文教学最基础最实用最重要的教法,可采取多种形式的读,如墨读、齐读、跳读、精读、美读等。要求做到准确、流利、有感情,在诵读的过程中习得语感,疏通字句,梳理层次,加深理解,探究特色,培养能力。

  2、质疑法:这里所说的质疑,并非指教师想提问学生,而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自己不懂之处提问,或者是对文章的观点或其他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鉴赏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2、译读课文,自由质疑,互动探究,理解文意;

  3、美读课文,体会语言特色,初步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栏目,近期专访了知名主持人倪萍,主持人让倪萍选取了她主持生涯的几个关键词,她选中了“选择”这个词。倪萍说,她喜欢选择,也害怕选择,因为所有的选择都是你必须付出的,你想得到东的时候可能西就随着失去,东西都拥有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选择的时候,就得想好了要放弃,而放弃又是痛苦的。人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在关键时刻我们该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吧。

  (说明:这个导语的设计更加接近生活,符合学生信息接受需求大的特点,有助于吸引学生的兴趣。)

  二、作家作品简介

  1、关于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补充资料:跟孟子有关的小故事,如孟母三千(出示漫画),激发学习兴趣,打消畏难情绪。

  2、关于《孟子》: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题目是编者加的。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著录十一篇,现存七篇。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跟《论语》同是用语录体散文,但体式有所不同。它篇幅比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3、解题:

  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生而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以严肃的态度,庄重的语言,阐述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点名朗读并点评:

  要求:教师应注意朗读指导要有梯度。

  ⑴读准字音:

  宫室之美为(wéi)之苟得也为(wèi)不屑(xiè)苟(gǒu)一箪(dān)食一豆羹(gēng)蹴(cù)尔不为(wéi)所恶莫甚于死者(wù)

  ⑵注意节奏停顿及重音

  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②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③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④是/亦不可以已乎

  ⑶理解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3、串译课文,了解大意:

  ⑴字词注解补充:

  得兼:能够同时得到。

  有甚于:比……更重要。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苟得:苟且偷生

  患:祸患,灾难。已:停止、放弃。

  非独:不仅仅。避:躲避

  向:从前。万钟:万钟的俸禄,形容位高禄厚。

  辨:辨别。奉:侍奉。穷乏:贫穷。

  ⑶通假字:

  得通德,恩惠、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③一词多义:

  ①为:

  今为(为了,介词)宫室之美而为(接受)之

  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做,动词)

  向为身死而不受(宁愿)

  ②得:

  故不为苟得也(得到)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感激)

  ③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种)

  是亦不可以已平(这种做法)

  ⑷虚词(注意“之”、“而”、“于”的用法)

  ①之:

  呼尔而与之(代词他)

  为宫室之美(助词的)

  ②而:

  呼尔而与之(表修饰,不译)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转折,却)

  ③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对)

  万钟于我何加焉(比)

  ⑸翻译重点句子“

  如: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然而)在这个问题上,却有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而不用的人,在这个问题上,却有可以躲避祸患的手段而不采用的人。

  五、整体感知

  1、请两三个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