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再别康桥中的意境

更新时间:2023-08-11 01:06:43 来源:高考在线

  一、情真意切,细腻含蓄。

  徐志摩一贯主张诗应表现作者的“性灵”,表现“筋骨里迸出来,血液里流出来,性灵里跳出来,生命里荡出来的真纯的思想。”《再别康桥》即是这一诗论的结晶。诗中写了三方面内容,情感极为丰富:一写康桥之美,抒发深爱之情;二写心境之变,表现理想已碎、今非昔比的无奈心态;三写离别之苦,流露出欲厮守而不能的缠绵情思和难言隐忧。三者浑然融为一种缱绻而凄惘的复杂心绪。

  全诗共七节,首节连用三个“轻轻的”,以轻盈跳跃的节奏托出含泪缓步而去的形象,透露了一种“更行更远还生”般难舍难分的离情,为全诗定下伤离别的基调。2至4节,借对康桥优美风光的具体描绘,表达了对康桥往昔生活的回味和对康桥发自内心的挚爱。“夕阳中”绿油油的水草向将别的诗人招手致意;“榆荫下”,清潭倒映着天上的彩虹,沉淀着令人神往的梦境!在这里,作者把自己的真切细腻的情思,完全融入康桥景物之中。第5、6节,表现了感情的明显起伏。诗人为追寻“彩虹似的梦”,便欲撑篙漫溯,甚而“在星辉斑谰里放歌”。此时诗人已忘情到“不知今夕为何夕”了,然而梦幻倏忽即逝,惜别的苦哀爬上心头,他已“不能放歌”,只能在心灵深处悄悄地吹奏起“别离的笙箫”。尾节与首节相呼应,融进了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诗人的缠绵、惆怅和幻灭之情萦绕再三,回荡不已。这感情是何等的柔细、真纯!

  诗贵含蓄。《再别康桥》运用多种方法隐蔽意向,蕴蓄感情。如以“彩虹似的梦”象征理想,以虹影之碎暗示理想破灭。再如第6节,通过比喻、拟人、对偶等手法,把无声的“悄悄的”、“沉默”与有声的“笙箫”、“放歌”等相对立的听觉内容,重叠、凝聚在一个意象中,委婉地道出了复杂的别离之情,避免了表达之直露。尤其是,诗人没让伤感一味上涨、泛滥,而是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去彩”轻轻煞住,使真切的爱恋之情深藏心底,无限的凄惘之愁止流心头,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二、情景交流,虚实相生。

  诗人以明丽柔和的色调,勾画了一幅秀丽的康桥晚景图,并在其中揉进了自己依依惜别的情愫,创造了绝美而凄迷的意境,诗中所有的自然物,无不是在悄悄不语的、似梦非梦的特定情景中诗人心灵的物象化,是性灵的自然流程所致,都分外牵动诗人的离情别绪。“金柳”成了在心里荡漾的新娘;“青荇”受康河柔波的爱抚,而惹起愿做水草的联想;清潭虹影就像梦境般令人陶醉……这些描写,虽为景语,实为情语,都是景中有情,情里融景,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离别之际“触目皆情”的独特感受。

  情与景的水乳交融,得力于虚实相生手法的巧妙运用。实笔实景,虚笔抒情,二者相辅相成。从全诗看,第5节是虚写,2、3、4、6节是实写。虚写节是抒情的高潮,与实写节对比、照应,造成情感上的起伏跌宕。实写中亦有虚写,2至4节先实后虚,第6节先虚后实。虚写在于为想象留下一个回旋延宕的空间,增强景物描写的诗意,赋予客体更多的主观色彩,使诗荡起抒情的涟漪。实写,也只是撷取最显“性灵”的夕阳金柳、柔波水草、清潭夏虫、虹影星辉等景物,旨在为虚写而铺垫、设境。

  三、构思精巧,首尾照应。

  这首诗的构思,可谓匠心独运。诗人无限的情思,由一个轻轻招手的动作牵动出来,并以作别这一刹那间感情的起伏流潜为线索,将所见、所闻、所思、所为连缀成有机的整体,突出地表现了轻轻的动作、梦幻似的景致和沉默的气氛。形式与内容、外观与心灵、视觉与听觉、梦想与现实,达到极其完美的和谐与统一,使得瞬间的意趣变得诗意盎然,具体感人。特别是首尾两节相应相援,貌似复唱,实已推移、深化,不仅造成了全诗回环复的韵律美,而且渲染了伤别的氛围,构成了主题的回旋。

  四、语言鲜美,形式整齐。

  徐志摩说:“绝对的值得一听的话,是从不曾经人口说过的。”《再别康桥》描绘康河风光,选取了诸如“金柳、彩虹、青荇”等色彩绚丽的词,让人在视觉上得到优美的享受,并和诗人一起沉醉于康桥五彩缤纷的晚景中。动词的锤炼亦颇见功力,“招摇、荡漾、沉淀”等,无不使那些难以状摹的抽象情思高度具象化,让人不由自主地随诗人的思绪波动。“作别西天的云彩”、“做一条水草”,“悄悄是别离的笙箫”等语句,也都十分清新隽永,道别人所未曾道。就是大体相同的内容,如首尾两节,也选择不同句式和词语来表达,以产生新鲜别致感。

  形式整齐匀称。全诗7节,正好以第4第这一过渡节为轴对称。每节四行,奇句稍短,大抵六字,偶句略长,一般八字,偶句较奇句后空一字排列,形成有规律的长短错落。整首诗看起来,犹如一条齐整之中略有变化的艺术长廊,有着令人赏心悦目的建筑美。

  五、节奏鲜明,音韵和谐。

  徐志摩非常注重诗的节奏美。他说:“一首诗的秘密也就是它的音节的匀整与流动。”《再别康桥》每行大致含有三四个节拍,第4节是情思的回转和过渡,节奏有所变化:第二行切分为二,共五拍;第三行改为两拍。第5节是抒情的高潮,节奏亦相应变快,偶句变为“一二三二”的音组,形成顺延对仗的匀称结构。音组和停顿有规律地安排,产生了抑扬顿挫的节奏,造成声音的流动回环。诗中还用了重言和双声、叠韵;非韵脚处用重言和双声,如“轻轻、油油、艳影、清泉”;当押韵处选叠韵,如“荡漾、招摇”。声短韵长,轻重相间,错落有致,跌宕多姿,增强了音调的和谐美。

  就押韵形成看,全诗基本上押偶韵,但第4、6节分别押交错韵,1与7节,3与6节又构以遥韵。这些押韵形式呼应回环,中间流荡变幻,构成了抒情小调似的旋律。

  总之,《再别康桥》是一首充满真情实感,具有高超的艺术技巧,集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于一身的“三美”诗。

  拓展阅读:《再别康桥》教学反思

  每每诵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股温馨浪漫的气息总是扑面而来。诗歌是滴水藏海的艺术。在这简短的滴水篇幅里,到底藏着诗人对康桥一片怎样的情感之海呢?欣赏诗歌离不开对诗歌意境的把握,把握意境离不开对诗歌语言的品味,今天又要重教《再别康桥》,应该找到怎样的语言支点进行语感教学呢?

  景是诗之境,情是诗之意。抓住诗歌描写景物的语言,作为课堂语感教的支点,引导启发学生,定能品味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再别康桥》首段三次用了一个形容词“轻轻的”,奠定了全诗离别康桥时温馨烂漫的情调,接着就是展示不同的意境抒发诗人对康桥的情怀。

  第一个意境就是“那河畔的金柳”。康桥的柳树在诗人的视觉上是“金柳”,在心觉上却是“夕阳中的新娘”。对这一意境的解读,成了走进诗人情感世界的第一步台阶。为什么康桥的“金柳”,在诗人心中却是“夕阳中的新娘”?这两者之间的相似点到底是什么?阅读了很多文章,对这一意境的解读总有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总不能征服我的内心。有代表性的阐释是这个比喻“给人大胆的想象,使无生命的景色,化作有生命的活物,给人温润可人之感”,这样贴标签式的解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能靠老师“灌”给学生,根本不可能调动学生的语感思维活动。我认为“金柳”“新娘”就应该是这首诗进行语感教学的`一个语言支点,把握好了这支点,就可以撬动语感教学这个大球。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品味揣摩这一意境呢?为此,我在网上搜寻到一张剑桥的图片,看着那康河岸边夕阳照射下的柳树,我立刻顿悟了“金柳”“新娘”之间的相似点:康桥的柳树枝条细长,树形葱郁浓密,顺光的犹如女子秀美飘逸的长发;逆光的犹如女子披上了一块柔美的红盖头,这不就是中国传统中新娘出嫁的情景吗?我认为这个比喻绝不是诗人空穴来风的想象,而是“金柳”“新娘”外形上的相似,触动诗人情感上的相似。更何况诗人对康桥的爱恋,绝不亚于一个中国新郎对新娘的爱恋。这是一句只有中国的诗人才能写得出诗句。

  为此,我在课堂上抓住“金柳”“新娘”这个语言支点,通过图片,引导学生去品味两者之间外形的相似之处,进而品味出诗人对康桥以及新郎对新娘在情感上相似点,从而理解到这一意境所蕴藏的诗人对康桥的无限爱恋之情。

  由此,我也想到了语文课堂上语感教学之艰难。语感教学首先是品味语言的教学,教师要在课文中找到品味语言的支点确实要投入很多功夫。但实际教学中,很多课讲是讲尝试语感教学的魅力,却见不到语感教学的语言支点,接触不到具体语言的品味与揣摩。即使涉及了具体语言,也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最后只好看着教案,把标签贴到学生的笔记本或书上,即所谓教师在课堂上的自问自答。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我认为首先是教师的语感教学思路出了问题。正确的思路我认为应该是教师要带着学生走向教材,然后从教材走向生活,而不是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从我听课的经验中,我就发现,凡是带着学生走向教材,从教材走向生活的课,课堂气氛就活, 凡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从教材走向教案的课,课堂气氛就沉闷。

  其次是教师进行语感教学时寻找语言支点的意识不强。感知语言文字中的丰富信息,不仅要诵读,更要在诵读中找到蕴含作者思想或情感的语言支点。这就要求教师有对课文进行反复的诵读、涵咏,寻找蕴含作者思想或情感的语言支点的意识。一篇课文只划分一下层次,概括一下段意,点明一下主旨,分析一下手法,完成几道练习就算完了,应该是一个语文教师要摒弃的教学思想。语感教学没有几个生动的品味语言的支点,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就调动不起来,课堂气氛就活跃不起来。说实际的,语文教师的价值就是让我们的学生从语言中去认识生活,认识人生,认识自己。语文教师的魅力也就是能自己从课文中找到几个独特的新鲜的语言支点,去点燃学生头脑中的火把,燃烧起他们对生活的感觉,对人生的热情。

  第三是教师在备课时发现语言支点的灵敏度不高。他们总是受教学参考书的约束,凡是教参上有解读的地方,他们就能教;而教参上不曾顾及的地方,他们就不能教,即使学生问到了,他们也采取回避的态度。其实,语文教师对语言支点的感悟,并不完全取决于对教材钻研,它更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我教学实践中很多语言支点其实都是来源于学生的提问。比如《再别康桥》第五节中的“寻梦?”,学生就问到为什么这里要点问号,而这是任何一本教参不曾解说过的。这就要求教师带着学生去品味揣摩这一语言支点,去把握作者的情思。首先从诵读上去品味,这句是读升调,还是读降调?然后揣摩作者是问自己还是问别人?最后推测作者为什么要在这里问?明确是康桥的美勾起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是诗人要读者在这里与他一起分享过去那美好而快乐的时光。可见,语感教学要有语言的指向,没有语言的指向,语感教学就会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