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解读《再别康桥》多重主题

更新时间:2023-08-06 06:05:12 来源:高考在线

解读《再别康桥》多重主题

  《再别康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之一,频繁出现在诗人作品选集和各版本中学教材中,其艺术上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以及诗意美历来被人称道,共识度极高。

  在主题上,绝大多数声音认为诗作是在抒发离别之意,倾吐眷恋之情。这不难理解,从意象上看,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融入了作者的离愁别绪,一起营造、烘托着告别的场景和氛围;从语义上看,“再别”“走了”“作别”“别离”,这些与离开、告别之意直接相关。总之,解读出告别康桥,依依不舍的主题并不难。

  但是,将之告别的主体单单指向“康桥”未免失之草率。“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据学者考证,康河里并无“青荇”这种植物,在英语中也难以找到与之匹配的翻译词汇,而且作者以康桥生活为主题而写作的文章中,未曾出现过该植物意象。 “软泥生的青荇”,收入《猛虎集》时,才改“生”为“上”。从发表到结集,该段是全诗中,唯一一处被作者修改过的地方,可见其蕴含匠心。这就增加了其神秘性,不禁要问作者虚构出这一意象的用意何在?

  原来,“青荇”就是“荇菜”,《诗经·关雎》篇中“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吟咏的即是此物。《关雎》的主题相对固定,不外恋爱求偶,求之不得,辗转反侧。《毛诗序》说:“《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宋代朱熹解释:“淑女者,未嫁之称,盖指文王之妃,太姒为处子时而言也。君子则指文王也。”这种将恋歌主体定位到君王、后妃身上的说法虽然具有形式主义和很强的主观性,但在古代传承已久,在旧时私塾教育中长大的作者亦不会不知,提到的“文王之妃”,《毛传》中说:“大姒,文王之妃也。”《大雅·思齐》记载:“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祖父林孝恂为她从诗经《大雅·思齐》里取用了“徽音”这个美丽的名字。后来,为避免与当时一男性作者林微音相混,从1934年起,她自己改名林徽因。从选用“青荇”意象,到吟咏后妃德行的《大雅·思齐》,再到林徽因的曾用名“徽音”,尽管几经变换,但文化语境同出一源,最终指涉也水落石出。联想到徐志摩在康桥与林徽因的交往经历和传奇故事,以作者在1923年1月《致梁启超的信》中所说为例,“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惟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可见其笃定深挚。他对康桥的眷恋不舍,与对林徽因感情的难舍难分又终将辞别的复杂感情交融并存,明写康桥旧地,暗指刻骨爱情,作者伏脉千里,可谓文心绵密,匠心独运,深得古典诗词中用典的精髓。

  总之,语义表面层上的告别主题一目了然,但是告别主体却是双重,一则是滋润性灵的康桥,另一则是对林徽因的爱恋之情。虽然有学者提出了此种看法,但绝没有终止该诗阐释下去的意图和可能,比如有人曾提出了政治主题说,认为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中国混乱时局的失望,建立资产阶级民主社会理想落空之后的悲凉,进而将其限定到政治主题上。此种说法可靠性与否暂且不论,单单是这种联系社会背景,考察作者经历的实证研究方法,就不失为一种解读策略和思维获益。不仅如此,还有人依照表达和内容,认为该诗歌为咏物诗,借景抒发对康桥的眷恋,因别离而生的惆怅。这种说法仍不脱别离一路,姑且存之,聊备一格。

  从以上分析可见,《再别康桥》主题可划分为两大类——别离、政治。别离的主体一则为康桥,另一则为爱情。政治主题一说源于对民主政治的恋慕。暂且不论这些解读的完善度、科学性,单在鼓励发散思维、多元解读的现代教学课堂上,考虑到完善实践和思考能力,并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对作品的主题探究对我们的启示就是多样的。简而言之,有以下两点:首先,在教师教学立场上,教师可挖掘学生熟读深思、搜集资料的潜力,可提供相应的资料信息,照顾学生学习能力,提供部分暗示,当学生误读较深时,以资料的科学和逻辑的严密征服学生,增强教师的权威度。其次,学生们在教师指引下摸索到阅读理解作品的方法,辨析作品的多元主题,了解到作品原来并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时,自然增强了学习好奇心和兴趣度,变得敢于抒发真实声音,有助于创新性思维惯性的养成。

  拓展:

  《再别康桥》课文解读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第1节,点明全诗的主旨,这一次“再别康桥”,不是告别母校,不是告别友人,旨在“作别西天的云彩”。连用三个“轻轻的”,反复吟咏自己只身悄悄地来到康桥,想要悄悄地和“西天的云彩”话别。“云彩”是美丽的,也是虚无飘渺的,诗人临别康桥有什么悄悄的话儿不事张扬,只能独自向“西天的云彩”倾吐衷肠?诗开头即把我们带进了一个虚无飘渺、迷茫朦胧的境界。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第2节,写柳树的倒影。在那四、五月间的艳丽的黄昏,夕阳的余辉把康河岸边的垂柳镀上了一层金色,那婀娜多姿的柳条儿随着柔风轻轻地摇晃,宛若一位娇艳柔美的新娘。美丽的倩影倒映在粼粼的波光中,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

  这一节写的是诗人对往昔美好的回忆,在文字里,在诗句中,浸透着诗人甜蜜的眷恋和无限的喜欢。这是什么样的一种情感呢?诗人没有明白地告诉读者。但从“金柳”、“新娘”、“艳影”这几个词来看,那一定是一段非常美好的回忆,也许或多或少和女性有关联吧。

  软泥上的青荇(1)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注](1)青荇:绿色的水草,荇,xìnɡ。

  第3节,写康河的水草。在康河细腻光滑的软泥上,散布着绿油油的充满生机的水草,它们随着清粼粼的水波在水底招摇,“招摇”即“逍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绿油油的水草在清澈的水底,自由自在地摇晃着身子,乐吱吱、笑呵呵,好像天真活泼的小精灵快乐逍遥!在这仙境般的地方,诗人心为物役,物我两忘,情愿做一条康河清波里的水草。作者通过“招摇”一词,把水草人性化了,生动地写出诗人理想中的自由,而“甘心”两字,也正写出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留恋。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第4节,写榆阴下的清潭,即拜伦潭。康河的上游,河身曲折多弯,那里有闻名的拜伦潭,传说当年英国著名诗人拜伦常在那儿游玩,诗人在剑桥读书时也常来这里游玩。在这一节诗里,诗人完全超脱了现实而进入了幻境:那浓阴覆盖着的潭水,不是纯净无色的清泉,而是五彩缤纷,斑斓多姿的“天上虹”;可惜它“揉碎在浮藻间”,这“彩虹”,就是“沉淀”在诗人心灵深处的“梦”。这“梦”像“彩虹”,很美;但是它“揉碎”了,又很凄楚。

  读这一节诗要注意“沉淀”一词。“沉淀”,意即这是过去的而且积淀在心灵的最深处,那“彩虹似的梦”就是长久以来隐藏在诗人心灵深处的秘密。读到这里,我们终于明白,原来,《再别康桥》是诗人心灵的“放歌”,是诗人“隐私”的“曝光”。诗人的“隐私”是什么?是美好的理想破灭了,还是绚丽的爱情化为了泡影?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第5节,写康河泛舟。康河是美的,在夕阳西下的时刻,驾一叶小舟,撑一支长篙,穿过垂柳榆阴,划破水中的霞光彩虹,船儿便缓缓地向着青草更青处漫溯。那“青草更青处”是一个什么样的神奇梦幻般的境界?为什么令诗人那么神往?诗人没有明说,让我们展开想象,同诗人一道去尽情地享受吧。当晚上归来时,天上星光灿烂,水中星火闪烁,连小船儿也载满了一船星辉。波光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满载而归,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读这一节诗要特别留意“寻梦”二字,它是本节诗的“眼”,也是全诗的“眼”。此时此刻,诗人的心灵也在康河里“泛舟”,追寻着当年在康河里度过的美妙时光。“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意即向心灵的更深处追忆,他终于寻回了那“沉淀”在心灵深处的彩虹似的“梦”。诗人在梦幻中、在回忆中“满载一船星辉”,那“揉碎”了的梦“破镜重圆”,诗人陶醉了,忘情了,他沉浸在斑斓的梦幻里,情不自禁地要放声高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1);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注](1)笙箫:shēnɡxiāo,管乐器,这里代指乐曲。

  第6节,在“追梦”中诗人忘情了,以至于高声“放歌”,但诗人由梦幻回到现实,猛然觉醒“我不能放歌”。为什么“不能放歌”?这是“沉淀”着的“梦”呀,这是积淀在心灵深处的隐私呀。“悄悄是别离的笙箫”,诗人要“别离”什么?要“别离”这“揉碎”了的“梦”。现在诗人把“梦”“寻”回了,那是甜甜的,他要独自享受,那是酸楚的,他只能独自吞噬。这静悄悄好比“别离的笙箫”,一个人静悄悄地沉思默想,在沉默中体味着别离的滋味。就连青草丛中的夏虫似乎也体会到了这离别之情,也为他保持沉默。往日欢愉喧哗的康桥,也与他心气相通,今晚沉默了,一切的一切都为诗人别离那“揉碎的梦”而沉默了。“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无声胜有声,诗人无声的告别胜似有声的笙箫。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第7节,跟开头呼应。首尾两节节奏相同,语意相似,仅变换几个词语,形成一种回环美。“不带走一片云彩”呼应开头“作别西天的云彩”。“云彩”是什么?读到末尾,我们不难看出,“云彩”就是诗人追寻的“梦”,“不带走一片云彩”或者说“作别西天的云彩”,就是不带走这个“梦”,就是要“别离”这个“梦”,去追寻他的新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