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醉翁亭记》知识点
1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年),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相关背景
醉翁亭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旁,名列四大名亭之首,始建于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由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命名并撰《醉翁亭记》一文而闻名遐迩。“滁之山水得欧公之文而愈光”。脍炙人口的佳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更是家户喻晓。
3主要内容
这篇优美的山水游记通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环境、自然风光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4句式
倒装句
1、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正常语序应为“于途歌”“于树休”。状语后置句)
2、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述以文:述之以文,以文述之,即是省略句,又是倒装句,属状语后置句。)
判断句
1、环滁皆山也。(“也”表示判断语气。)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醉翁亭也。(“也”表示判断语气。)
4、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5、水落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6、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7、庐陵欧阳修也。(“也”表示判断语气。)
省略句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心”和“酒”前面都省略了介词“于”,应为“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
相关文章
西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1:39
内蒙古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0:37
青海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9:36
新疆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8:39
云南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7:34
山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6:23
宁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5:24
陕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4:26
《醉翁亭记》教案汇总五篇2023-08-15 10:33:54
《醉翁亭记》教案集合7篇2023-08-15 20:52:33
欧阳修《醉翁亭记》翻译字词注解及赏析2023-08-14 23:29:37
《醉翁亭记》教案汇总五篇2023-08-15 10:33:54
《醉翁亭记》教案集合7篇2023-08-15 20:52:33
欧阳修《醉翁亭记》翻译字词注解及赏析2023-08-14 23:29:37
醉翁亭记主旨句2023-08-16 15:32:15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2023-08-04 02:52:49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2023-08-18 06: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