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初中语文文言文句式

更新时间:2023-08-11 10:24:53 来源:高考在线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文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

  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如:城非不高也,

  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疑问句

  文言文中的疑问句,一般要用疑问代词(谁、何、曷、安、孰等)或疑问语气词(乎、邪(ye))提出问题。

  用疑问代词的,如: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用疑问语气词的,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三、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文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如:

  山峦为晴雪所洗。(《满井游记》)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 秋水》)

  4、动词本身表被动含义,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如: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省略句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很多省略现象,古汉语中更为多见。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如:

  (曹刿)问:“(您)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我)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刿)对曰:“小惠未遍……”(《曹刿论战》)

  2、省略谓语。文言中谓语的省略较多见。如: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3、省略宾语。如:

  屠惧,投(狼)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屠)。(《狼》)

  五、倒装句

  所谓倒装句,是比照现代汉语说的。文言中句子的语序多有变化,常见的有一下几种。

  1、谓语前置。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宾语前置。宾语前置情况相当多见,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⑴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如: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弗怠之)。(《送东阳马生序》)

  ⑵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提前。如:微斯人,吾谁与归?(与谁)(《岳阳楼记》)

  ⑶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如:唯利是图(图利)

  3、定语后置。文言中,一些修饰性的定语常常置于中心词之后。如: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4、介宾短语后置。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则往往置后作补语。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