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六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1
《我最好的老师》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启蒙老师的美好品质。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教学重点:理解启蒙老师的优秀品质,唤起学生对美好的小学生活的回忆。
教学难点:理解启蒙老师的优秀品质。
教学步骤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课题中的“启蒙”是什么意思?
在你六年的小学生活中,给你印象最深的老师是谁?
(二)检查预习
1.自由读全文,思考文章写了启蒙老师的哪几件事?
2.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3.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1)启蒙老师是些怎样的人,为什么让“我”时常心怀感激?
(2)为什么老师的许多表扬“我”都淡忘了,而教师的批评和惩戒“我”至今未曾忘记?
(3)“从这些宽严之间,同学们也领悟了一些道理。”我们领悟了什么道理?
(4)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
(三)小组讨论大家提出来的问题
可以全都讨论,也可以只讨论你们感兴趣的某些问题。
(四)全班交流讨论结果,教师相机点拨
1.你觉得“我”的启蒙老师具有怎样的品质,作者是怎样写出来的?
(1)热爱祖国
①演讲
教师引导:“我们”的演讲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进行的?说明了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
②宽严之间
教师引导:对什么宽?对什么严?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
(2)治学严谨,教育严格
①“嗅觉特长”的故事
教师引导:你对这件事怎么看?你由此想到了什么?
②“写大字”的故事
教师引导:老师说“我”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联想一下,老师批评你时你是怎么想的?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
2.理解最后一段话
教师引导:老师播下的种子是什么?这些种子开花结果了,是什么意思?最后一个反问句是什么意思?由这段话你想到了什么?
有感情地齐读这句话。
(五)全文质疑,释疑
(六)情感迁移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想到了哪位老师,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具体的事例说说这个老师的美好品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写下来。
湘教版六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2
《山中访友》
【文章内容简析】:
《山中访友》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是一篇文质兼美、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生动展现大自然美景的散文。本单元主要内容为“感受自然”,学生要通过四篇文章的学习,感受作者描绘的自然美景,感受人与自然亲密和谐的关系,从而产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本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古桥、树林、山泉……经过作者动情的叙述,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们也仿佛走到了每一位读者的心中,使读者顿生身临其境之感。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虽然已经接触了一些散文,但对散文的特点还不能深入理解。不过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可以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语言的魅力,入情入境,理解作者表达的感情。
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善于模仿,通过阅读体验可以和作者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但是他们的阅历少、生活经验不丰富,无法更深层次的理解作者的情感,揣摩文章精彩的句段、词语也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设计思路】:
通过反复朗读,感知课文内容,整体把握整篇文章。朗读时,结合多媒体创制情境氛围,使学生如临其境,在情境中体验。从文眼(课题:山中访友)展开,结合课后的思考练习题,链接起导读本文的线索: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逐一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揣摩欣赏文章精彩的句段、词语。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和作者对话。
结合学生自身的经历或阅读经验,让学生在自我生活找到“文章”的内容,深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人生哲理。
利用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珍视我们自然界的朋友? 引起学生的反思,得出:“我们应该爱护自然、保护环境,共同维护我们的家园,让人和自然协调发展,形成和谐的朋友关系”这样的结论。使学生更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
【学生学习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抓住重点词语,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构思,感受作者的心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难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章写景状物的技巧(细心观察、用心领悟、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学习运用。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导读法、点拨法
【教学准备】: ①课前布置预习本课字词,熟读课文。
②古桥的图片,录有风声、雨声、鸟叫声、溪流声等声响的磁带。
③制作教学课件。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1)导语:同学们,春风夏雨,秋霜冬雪;青松迎客,寒梅报春。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意。我们这学期学习的第一组课文,将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
(2)揭题:今天,我们首先跟着一位作家,走进山林,去拜访他的朋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
(3)看课题猜猜,作者拜访的会是怎样一位朋友?
(学生可根据课题自由发挥,只要合乎情理、语言流畅、完整即可)
师:让我们带着丰富的想象,跟随李汉荣先生走进山林,去拜访作者“山中众朋友”。
(二)整体感知全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要求:①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看谁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
②读完后回答:作者去山中拜访的朋友到底是谁?
(2)读后交流:
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依次找出来)
(明确图示)依次是:古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石头-阵雨
①在依次找朋友的时候,对照相应的段落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内容,在读时纠正字音,将重点字词读正确并理解词语意思。
栀(zhī)子 湛(zhàn)蓝
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声望卓著)
津津乐道(形容饶有兴味地谈论)
幽径:隐蔽、僻静的小路。
波光明灭:水波忽明忽暗的样子。
唱和:一个人做了诗或词,别的人相应作答。
吟咏:“咏”的基本意思是指有节奏地诵读诗文。“吟”往往跟“咏”连在一起,含义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古人有一说,动声叫吟,长言叫咏。
②李汉荣先生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
学生讨论后明确: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默读读文,找出描写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感情的有关语句,读一读,组织交流。
老桥──“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树──“是我的知己”,“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山泉──“要我重新梳妆”;溪流──邀我“唱和”;瀑布──“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悬崖──“挺拔的身躯”,“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白云──“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云雀──谈“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小结: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草一木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它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它们成了我们的朋友。作者进山看景,自然便成了“山中访友”。
(三)研读与赏析
师:李汉荣先生是那么地热爱大自然,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和他一起会晤我们的好朋友。请你快速浏览课文,去找找你最喜欢的山中朋友,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用“我喜欢,是因为”的句式说一句话。
(要求学生先将有关的段落有感情的读一遍,然后再回答问题。)
结合学生的回答,逐一品读精彩句段,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精读段落:
1、古桥: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课件:课文插图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是怎样和他交流,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在书上画一画。(抓住“德高望重”一词)
(默读画句,读后交流自己意见。)
师:对古桥,作者在叙述时人称有无变化?如果有,请揣摩一下变化的原因,并思考变化时应注意的问题。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
师小结:在作者心中,古桥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作者把老桥当做人来写,由第三人称转为第二人称,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给了我们。我们在读课文时,要用心地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2、树林里:作者不仅把林中的一切当做自己的朋友,当他进入树林,看到一棵棵树的时候,他把自己也想象成了一棵树,生根长枝。请同学们读一读有关的句子,体会当时作者是怎样的一种感受?
(生自由读句体会)(抓住:“知己”“人树相融”来理解)
师小结:树为人友,人为树友,人和树已融为了一体。这是多么美妙的一种情境啊!从这种奇特的想象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那种“知己”情谊。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一起再来读一读。
3、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1)上面这句话中指的是哪些朋友呢?请熟读第五自然段。
(2)“哪个不是我的朋友”言外之意是什么?用具体的朋友替换掉“这山中的朋友”,可以怎么说?(这山中的山泉溪流就是我的朋友;这山中的瀑布、悬崖、溪流,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1)作者将山中的景物都联想成什么了?
(2)通过朗读感受山泉的清明、溪流的欢快、瀑布的雄浑、悬崖的挺拔和巍峨、白云的洁白和宁静、云雀的欣喜和欢乐。(播放磁带,通过声响带给学生最真切的感受,促进学生的朗读感悟。)
(3)面对这我们热情的招呼,我们这些朋友可能会怎样回答呢?请选择一位朋友,将他的回答写下来。
如: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山泉回答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随意读某一位朋友的话,指学生作答。
(4)有感情地朗读整段话:同桌对读,师生轮读。
4、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引言:上节课,我们跟随李汉荣先生拜访了山中的众多好朋友,他们都是谁呢?(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师:大自然是人类的家园,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是人类的朋友,愿我们每一个人都热爱大自然。请你带着自己的体会将课文朗读一遍。
(四)仿写
1、从称呼角度看,文章在写作上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什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讨论明确:(图示)运用第二人称的写法,如同和人对话,显得亲切自然。
2、读5节,找出起最有特点的句子形式,试仿写
讨论明确:“你好!---------”典型的第二人称。注意称呼的选择。示例:
A、你好!高大的树木,你撑着一把巨伞,是让我停留脚步休憩吗? B、你好!翩翩起舞的蝴蝶,你跟随自然的音乐,跳起生命的舞蹈。(指几名同学读出自己的句子,评析。)
(五)、体验与反思(图示)
体验:学生活动:
①讲述自己一次与自然美景亲密接触的经历。
②回想自己以前阅读过的有关亲近自然、从自然中获得人生灵感的文章,并与同学分享。
(预设:农村同学大多数都会有类似的经历,老师只要作适当的引导就可以,把时间让给学生。)
(说明:通过活动,学生既可以在文章找到自我,更可以在自我生活找到“文章”的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人生哲理,这正是阅读的境界:读出自我。)
反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珍视我们自然界的朋友?
问题:
1、文章体现了人与自然一种怎样的关系?
2、生活中人与自然有哪些不和谐的现象?
3、假如你是自然中的一员,你想对破坏自然的人们说些什么?
4、学生自由发言。
5、师总结:(图示)我们应该爱护自然、保护环境,共同维护我们的家园,让人和自然协调发展,形成和谐的朋友关系。我相信,这也是本文作者的心声。
(六)、作业布置
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到三个部分,背诵下来。(必做)
②利用课余时间来一次“田野访友”,试着与田野中景物交朋友。
③以“田野访友”为题,写一个片断,表达你对自然的热爱和由景物而引发的对人生的思考。(②③选做)
湘教版六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3
《草虫的村落》
【设计理念】
郭枫先生以优美的笔调,把平常人们忽视了的草虫世界描写得情趣猛然,读完《草虫的村落》后,好像身临其境,有点乐而忘返的感觉。本单元的主题是大自然。教学本课,要注意体会作者是怎样细心观察大自然的,有哪些独特的感受;还要体会作者是怎样联想和想象,表达这些独特感受的。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作者细心观察大自然,体会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美国影片《虫虫危机》光碟。抄有生字词语的幻灯片或小黑板。
2.学生准备:提前一周布置观察小虫的世界。把观察到的感兴趣的内容适当记录下来。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播放美国影片《虫虫危机》片断。
2.说说感受。
谁知道这部影片的名字?
这是美国大片《虫虫危机》片断,《虫虫危机》灵感取材自伊索寓言《蚂蚁与蚱蜢》的故事,讲述一段昆虫世界的冒险之旅。蚂蚁飞力历经辛苦,终于在昆虫朋友的帮助下打败了恶霸蝗虫。能说说你观看了这一片断后的感受吗?
(情趣猛然,感觉自己好像身临其境;原来虫虫的世界是如此的丰富多彩……)
[设计意图]精美的动画效果,极有感染力的音乐,一下子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使他们心中对昆虫世界充满探索的向往。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虫虫的课文,打开书。板书课题:草虫的村落。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地把课文朗读一遍。自学生字词语。
2.检查生字词语:
(1)读准字音。 幻灯片出示:
静谧 亲戚 寒暄 熙熙攘攘
俏丽 烘烤 勤勉 庞然大物
音韵 僻静 亲吻 大街小巷
指名逐词读,指导学生读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等。
(2)理解词义。
学生分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不理解的词语。若是小组讨论无法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讨论。
3.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主要写“我”躺在田野里,目光跟踪着爬行的小虫,作一次奇异的游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了解课文大意。因为是六年级学生,所以生字词不作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个人自学和小组讨论来完成。首先要做到读准字音,然后让学生讨论,解决词义。
三、再读课文,了解段落层次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你喜欢的段落就多读两遍。
2.按课文顺序,请学生分段朗读课文。一人读一自然段。
3.说说本文可以分为几部分。
一(1~2)我又躺在田野里,目光跟踪着爬行的小虫,作一次奇异的游历。
二(3~9)具体介绍我的目光在虫虫世界游历的所见所感。
三(10~11)夕阳西下,我才醒来,心里感到很得意。
[设计意图]这是第一课时,不过多涉及课文内容的分析,这里就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对自己喜欢的文字多读几遍。
四、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语3遍。
2.一周内想办法借到美国影片《虫虫危机》光碟,完整地看一遍。
(如果学校有局域网,教师可以把影片放到网络上共享。)
[设计意图]影片《虫虫危机》讲述的是蚂蚁飞力历经辛苦,终于在昆虫朋友的帮助下打败了恶霸蝗虫的故事。观看这部影片,一方面是继续激发学生对虫虫世界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参透正义、友情、勇敢等思想教育在内。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⒈ 听写词语10个。
同桌互相批改,有错误的下课订正。
2.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主要写“我”躺在田野里,目光跟踪着爬行的小虫,作一次奇异的游历。)
[设计意图]生字词是基本功,不能放松。为节约课堂时间,下课后订正。说主要内容一是复习课文,二是锻炼学生语言组织能力,要求说得内容正确,语言流畅。
二、精读课文
1.默读课文,想一想,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些什么,划出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再读一读。
2.交流你印象最深的地方。
先有感情地朗读一下划出的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再说说你的感受。
相机提示:
(1)“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你看它虽然迷了路,仍傲然地前进着。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一条路。”
(真是一只勇敢的小甲虫。具体游侠一样的品格,不服输,不气馁,终于走出了困境。)
(2)“一只娇小的从洞里跑出来迎接远归者。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
(多像是一对令人羡慕的情侣啊!原来,草虫们也有着人类社会一般的生活。)
(3)“大街小巷里,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披着俏丽的彩衣。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间,它们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驻足痴望。”
(这里以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色斑斓的小圆虫的妩媚多姿,也写出了虫子们懂得欣赏美的一面。写得活灵活现,小小的圆虫,也是那样的迷人!)
(4)“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这句话以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饱含深情地赞美了甲虫富有灵性的聪明才智。这是作者对小虫子们的赞美!作者此时已全身心在进入了虫子的世界,被甲虫音乐家们的演奏所深深地陶醉!)
(5)“我完全迷惑了,在小虫子的脑海中,究竟蕴藏着多少智慧?我看见气候者忙于观察气象,工程师忙于建筑设计……”
(当我们置身于虫子们的世界,我们会发现,原来世界是这样的丰富多彩!这里作者想象丰富,感受独特。)
(6)“我悠悠忽忽地漫游了一个下午,直至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我发现了草丛中小虫子的快乐天地。我多么得意啊!”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无法抑制的喜悦。从时间上看,作者已经在虫子的世界里游历了整整一个下午,夕阳西下才醒悟,真的是被小虫子深深吸引了。)
…………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课时的重点部分。通过“交流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引领学生自主解读文本,从字里行间去感悟作者的情感,去感悟语言文字的美!注意,精彩的语段要引导全体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三、小练笔
1. 作者想象丰富,感受独特,举例说说看。
(略。文中很多例子,比喻,拟人的地方很多都是作者独特的感受。)
2. 联系生活实际,你有过像作者这样的独特的感受吗?同桌互相交流自己最近一周来观察到的小虫世界里有意思的内容。
(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独特的感受。)
3.全班交流:请2名学生向全班介绍自己观察的内容。
大家评议:是否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
4.出示小练笔的要求:
丰富的想象使课文中的小甲虫有情有意。请你写一写自己观察过的小虫,注意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
5.我们再来看一段写昆虫的例文:
蝉的音乐
蝉是非常喜欢唱歌的。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的确,有种蝉,为了满足音乐的嗜好,牺牲了很多。因为有这种巨大的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得把它们压紧到身体最小的角落里。当然了,要热心委身于音乐,那么只有缩小内部的器官,来安置乐器了。
但是不幸得很,它这样喜欢的音乐,对于别人,却完全不能引起兴趣。就是我也还没有发现它唱歌的目的。通常的猜想以为它是在叫喊同伴,然而事实明显,这个意见是错误的。
蝉与我比邻相守,到现在已有十五年了,每个夏天差不多有两个月之久,它们总不离我的视线,而歌声也不离我的耳畔。我通常都看见它们在筱悬木的柔枝上,排成一列,歌唱者和它的伴侣比肩而坐。吸管插到树皮里,动也不动地狂饮,夕阳西下,它们就沿着树枝用慢而且稳的脚步,寻找温暖的地方。无论在饮水或行动时,它们从未停止过歌唱。
所以这样看起来,它们并不是叫喊同伴,你想想看,如果你的同伴在你面前,你大概不会费掉整月的功夫叫喊他们吧!
——节选自法布尔《昆虫记·蝉》
6.各人动笔写一写。教师巡视,指导习作有困难的学生。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进一步强调想象的重要性,充分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小学生习作从模仿起步,本文就提供了很好的范例。重点要放在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这一方面。这里补充了一段法布尔《昆虫记》中的文字,也是为后面的好书推荐作铺垫。
四、课外拓展
⒈ 学习了本文,你有什么收获呢?
(可以从语言文字方面,从写作方面,从自然知识方面等各方面谈)
⒉ 好书推荐:
这里向大家推荐一本也是关于昆虫的好书——法布尔的《昆虫记》。《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耗费毕生心血著成的一部昆虫学巨著。“像哲学家一般的思,像美术家一般的看,像文学家一般的写”,这是法国文学界给予它的极高评价。
3.作业: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设计意图]课内外的有机结合,让学生走向自主阅读之路。通过《昆虫记》的推荐,再一次激发和维持学生对大自然昆虫世界的兴趣。
湘教版六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4
《中华少年》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查找收集与本文有关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⒈ 多媒体课件欣赏:祖国风光。
⒉看了这段资料,你有什么想说的?交流一下。
二、交流资料
让学生说说自己课前收集的与本文有关的资料。
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⒈ 自读课文。
2. 学习生字。
(1)读准字音。 幻灯片出示:
翱翔 莽莽 昆仑 水浒
女娲 大禹 萦绕 蹒跚
敖包 铭记 纤夫 焊接
璀璨 芦笙 唢呐 竞相
指名逐词读,指导学生读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等。 重点是多音字:刚劲(jìn jìng) 哈达 (hā hǎ)
(2)理解词义。
学生分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不理解的词语。若是小组讨论无法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讨论。
四、读文感悟,加深理解。
湘教版六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5
《怀念母亲》
一、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亲生母亲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亲生母亲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同学们,课前我们来做一个交流,你们知道“国宝”指什么吗?(是什么?生:熊猫)对,是我们国家的大熊猫被称为国宝,然而在北京大学曾经有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也被称为“国宝”,你们知道他是谁吗?(生:季羡林)回答得非常正确,正是季羡林老先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散文,题目是《怀念母亲》。(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2、走进季羡林
对于季老先生,相信同学们应该不陌生。我们在五年级的时候曾经学过关于他的课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还有他写的《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那么,谁能简单地为大家介绍一下季羡林先生呢?
在了解作者这一个环节中,学生都做了预习,手头有有关季羡林的相关资料。在做汇报时,师应引导学生放下手头资料,口头表述自己所知道的季羡林,可以简短,可以只说一点,忌学生照着资料读。
【作者简介:季羡林(1911.8.2~2009.7.11),字希逋(bu,一声),又字齐奘,山东聊城市临清人。国际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惟一的终身教授。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生的了解: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和文学翻译家】
师: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所了解的季羡林,那么退去我们刚才所听到的那些耀眼的光环,今天他是以一个儿子的身份出现的,我们要品味的是他平凡而真挚的情怀。
3、生字新词
1)音
相信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中的生字词,文中的生字词会读了吗?好,那老师就要考一考你们了,同学们来看小黑板。请生读:
真挚朦胧凄凉可见一斑
篇目薄暗弃养频来入梦
沮丧奔丧寝不安席
心潮腾涌思潮起伏终天之恨
小结:多音字有奔;薄
(在讲解多音字的时候要给学生解释清楚,什么时候读什么音)
奔:奔走;急跑;赶忙或赶急事;逃跑--读一声
直向目的地走去;年纪接近--读四声
薄:与厚相对应,薄板、薄纸--读bao,二声
合成词,单薄,浅薄,红颜薄命--读bo,二声
薄荷、薄荷糖--读bo,四声
师:大家读的都非常准确,老师希望大家在读的时候声音可以放开,再响亮一点,好,我们来一起读一遍。
2)形
同学们注意到加点的字了吗?这是本课中的生字,我们在书写这些生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谁能给大家提个醒呢?
小结:斑(班);朦胧(月字旁,指景象、事物模模糊糊,这是一个形声字,用形声字的方法识记汉字,这是一个好方法);篇(下面一横);频(不是少)
师:同学们现在打开语文书,翻到25页生字表部分,就我们刚才说的这几个字,容易写错的,你在生字表旁边的空白的地方一个字写一个,要求清楚吗?好,开始。(写字的时候要注意坐姿,对)
3)意
写完的同学抬头,好,我们现在已经会读会写了,那文中的词语的意思你都理解了吗?(小黑板加小三角号标注)
【真挚:(感情)真诚恳切;弃养:婉辞,指父母死亡;寝不安席:无法安然入睡;终天之恨:终身的遗恨;薄暗:昏暗;沮丧:灰心失望;思潮起伏:接二连三的思想活动。心潮腾涌:心情跳跃、涌动。】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小结:查字典是我们学习的好方法。我们对这些词语的理解都是借助了字典这个工具书来理解的,那么接下来我们还要将这些词语放在文章里联系上下文做一个深入的理解。
这个环节的增加是为了让学生对相关词语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课文探究环节的抓重点字词理解字词及情感打基础、做准备。
4、课文探究
1)朗读课文,梳理脉络;
师:请同学们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在这篇课文里,作者提到了几位母亲?并试着理清课文的层次,划分段落。
2)梳理课文脉络,理清层次
师:好了,那老师想问问大家,文章的题目是怀念母亲,那么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提到了几位母亲呢?
生:提到了两位,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
师:说得非常好,那么他对这两位母亲怀着怎样的感情呢?
生:“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师:很好,你能告诉大家你从哪找到的吗?
生: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
师:生齐读“我对这两位母亲……”,再读:要读得整齐,更要读得有感情。
师:课文在第一自然段开门见山,指出两位母亲在他的生命中同等重要,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为全文奠定了情感的基调,同时也引出下文对两位母亲的描述。那我们就可以将第一自然段作为第一部分内容。课文接下来又讲了什么?该如何划分呢?
【课文结构分明,层次清晰。一、作者开门见山,指出两位母亲在作者生命中同等重要的地位,为全文奠定了情感的基调,同时引出下文对两位母亲的描述。二、接着,作者描述了自己与亲生母亲的关系:虽然相处时间不多,但母子感情却丝毫未减,相反应为母亲的离世,更加深了自己对母亲的歉疚,并为此不断怀念母亲,这为阐述自己对祖国母亲的爱铺垫了感情基调;三、然后,作者借助日记、散文摘抄的语段,描述了在漫长的留学生涯中,对母亲和祖国的怀念,将对两位母亲同样的敬意、相同的爱慕表达得酣畅淋漓,这是文章的重点所在。四、最后,作者呼应文章开头,说明为什么会有对两位母亲不变的情怀,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着重研究研究,季老对他的亲生母亲这种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下面请同学们看学习要求3。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从哪些句子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亲生母亲的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朗读课文的时候记得拿起笔来在书上做适当的批注、勾画,还可以写上自己的感受。要求清楚了吗?好,开始。
师:如果你自学好了,就可以进行小组讨论了。
师:好了,同学们,可以了吗?谁来说一下。
【生读课文相关语句。体会感情。答题思路:通过什么(关键词)体会到了什么(感情)】
分析:
A“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母亲的去世,让作者感到无比的伤心,一连痛哭了好几天,而且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可见作者多么爱自己的母亲。
B“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恨”,终天之恨。作者当时是什么心理?非常悔恨。他悔恨什么呢?六岁离开,大二弃养,20岁,离开了母亲多少年?十四年,相处时间很短,整整十四年几乎没有见过,当他想见母亲的时候,他的母亲却走了,还没有等到孩子报答恩情母亲就弃养了。他悔,悔自己为什么要离开故乡离开母亲,他恨,恨自己为什么没有为母亲承担更多的家务,为什么没有替母亲分担更多的忧愁。
灵魂不全:母爱是我们自身灵魂的一部分,如果失去了母爱将会使灵魂残缺。作者将失去的母爱看成是灵魂缺失的一部分,可见失去母亲对作者的打击是非常大的,以至于让作者抱憾终身。同样,一个没有了母亲关心.唠叨的人生活就也就变的毫无意义,一切都变的空虚和寂寞了。
在带学生领会“终天之恨”时,让学生出示自己课前预习搜集到的有关季羡林写母亲的文章,师简单点评,有学生出示了《赋得永久的悔》,师重点范读第一和第四自然段及第五自然段的重点语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对母亲去世的终身遗恨。
C“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是啊,作者一想到母亲就泪流满面,数十年如一日,在他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的时候,他的脑海中会回想起什么呢?
师总结:母亲为孩子付出了全部。可是在母亲临终的时候有没有见到作者?没有见上作者一面就永远的离开了自己的孩子,离开了这个世界,所以作者的内心充满了悔恨,充满了痛苦。
(2)朗读:
正像古人所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同学们交流的太好了。你们的发言让老师感动,我们把这种感动变成我们的朗读,我们来读一读这段文字,来体会此时的季羡林的心好吗?
A,个别生读(悔恨)
B,生齐读“我痛哭了几天……数十年如一日”。
师:孩子们读的太好了,这里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作者失去母亲之后的伤心、痛苦和悔恨。
5、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词,了解了作者,主要学习了作者对亲生母亲的那份情,那么作者对祖国母亲又是怎样的情?我们下一节课再来学习。
6、作业:继续预习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
相关文章
西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1:39
内蒙古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0:37
青海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9:36
新疆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8:39
云南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7:34
山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6:23
宁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5:24
陕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4:26
幼儿园活动教学教案五篇2023-08-15 11:48:31
人教版初一语文新编教案五篇2023-08-12 14:59:06
二年级语文下册名师备课教案五篇2023-08-03 13:15:39
幼儿园活动教学教案五篇2023-08-15 11:48:31
人教版初一语文新编教案五篇2023-08-12 14:59:06
二年级语文下册名师备课教案五篇2023-08-03 13:15:39
婚礼策划策划方案三篇2023-08-13 21:29:11
小型婚礼如何策划方案三篇2023-08-07 20:21:27
婚礼公司婚礼策划方案六篇2023-08-02 02:5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