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心得

更新时间:2023-08-10 04:10:53 来源:高考在线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心得1

我阅读《安娜·卡列尼娜》的经历与阅读其他书有很大的不同,这本书带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这本书主要写了面容姣好,心地善良的安娜·卡列尼娜为了追求爱情,毅然离开了丈夫卡列宁,与伏伦斯基结合,却因为上流社会人们的鄙视和伏伦斯基的渐渐冷淡而选择卧轨自杀的一场悲剧。

其实刚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更加喜爱列文一家和陶丽,因为我觉得列文一家是那种朴朴实实,白头偕老的幸福家庭,而陶丽之所以能在安娜的劝导下原谅奥布朗斯基,不仅仅是因为普通的爱,也许还有一种在每天平凡的生活中积累下来的更厚重的感情,也许是亲情吧。而我觉得安娜虽然心地善良,可亲可爱,但我始终不能理解她抛夫弃子的行为。

之后我看了一些别人的读后感,又重新读了读这本书。我发现卡列宁的心中根本没有什么爱情,只要能保全自己的声名,安娜对他忠不忠心,他根本无所谓。安娜是个好女人,她成功调解了奥布朗斯基一家,也征服了原本不喜欢她的列文。她很爱自己的儿子,但是她已经受够了没有真正纯粹爱情的家庭和虚伪的上流社会,所以她是为了自己生活的意义才会这么做的,她想要纯粹的爱情。

从阅读中,我感受到安娜十分没有安全感,一直抓着伏伦斯基不放,然而伏伦斯基却慢慢地待她冷淡了,最终安娜绝望地卧轨自杀。但是最后读到安娜对自己的举动害怕了,但是火车已无情碾过的时候我发现我之前一直觉得鲜活动人,努力反抗的安娜原来竟然如此弱小,她只是想得到她想要的,她为此放弃了原有的安定生活,因为这些遭到侮辱,但最终令她失去最后一丝希望的是伏伦斯基。她有错吗?也许有一点,但是错的更多的是社会,是整个上流社会让安娜感到绝望。

把这本书看完,我感觉心脏都在隐隐作痛,这场悲剧实在令我痛心。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心得2

她倒在了枕木的沙土和煤灰上。倒在了迎面而来的火车车厢下。

火车碾过安娜轻柔弱的身躯——我想不仅仅是那肉体脆弱,就连那灵魂也是脆弱的——丈夫的无情与可恶使安娜忍受着极度的煎熬;他人的欺骗使安娜彷徨与希望和绝望之间;家人的隔离感使安娜倍感孤独与伤心。快乐、无拘无束的生活本属于安娜,热情善良、朝气蓬勃的她在同官运亨通的卡列宁结婚后,她的生气就被压抑了——“做官机器”卡列宁虚伪冷酷,醉心于仕途,但我也不能全盘否定,卡列宁其实是有时可恶的,有时善良的,他也愿意答应安娜——和伏伦斯基和好。卡列宁爱着安娜,但他的做法是尤为不对的,当安娜提出要离婚以摆脱这种生活时,这种爱便被恨取而代之了。

人也是一样,它不是一个确定的常数,而是变化着的,或许时时刻刻都有着微妙的变化,当然一些完全没有良知的人是不符合这条道理的。例如安娜,她就是一个敢反抗封建社会的一位勇敢女性,为了争取自己的幸福和自由以正视险恶的环境——仍穿着上流社会的贵族衣服,但她的声誉早已与她从前大不相符了,不是因为她可恶,她令人讨厌,或许是贵族们认为安娜太不守妇道了罢,但也并不是指上流社会的人大都很可恶,只要心里有良知的人都会同情安娜、喜欢安娜。但安娜也有软弱的一面,卡列宁那些宗教观念想一副无形的枷锁束缚着安娜的思想,使她在幸福的这个问题上矛盾重重。

与安娜有着同样品性的人便是列文,他同样是个心地善良的人,在地主中属凤毛麟角,他想办法让自己与农民们平等。他劲头十足的去弄农业改革,亲自下地干农活,不断探索试验,但最后仍旧一事无成。家庭生活美满的列文在物质上什么都不缺,只是那精神是机器苦闷的。他抵挡不住死的诱惑,以致把绳子藏起来免得自己上吊,不将手枪随身带在身边以免得开枪自杀。

列文的种种如同悲剧的行动让我想起了当年的托尔斯泰,托尔斯泰他将自己心情带入文章中,犹豫盈满了托尔斯泰,列文也是这样,托尔斯泰借着列文的嘴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可见托尔斯泰的精神危机已经达到何等严重的程度。

托尔斯泰他对爱憎是分明的,所以将卡列宁与一些上流社会的虚伪、残酷和自私与安娜的真挚善良作对比,以反映一些没有良知的人。

我想,安娜的脸上一定带着幸福的光辉,她不仅仅希望自己幸福,也希望别人幸福。,安娜·卡列尼娜的美,从高贵典雅聪慧美丽到单纯善良从容开朗,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尽展她独一无二的美丽。她和卡列宁同样富有正义感,对当时不公平的社会愤愤不平,无论如何也不愿同流合污,他们敢于用自己的方式去对抗,但对抗社会的后果是悲惨的,列文坚持探索一种新的道路,但最后还是失败了。

读这本书时,有时不禁看到了自己,在安娜身上看到了自身的好坏,在毫无遮掩的内心世界里,我摆脱所有虚伪,以使内心得到解脱,在书中,内心是自由的,但是,我更想把内心真正的想法告诉别人,自己一个人憋得太苦闷,有种压抑包围着,冲不出去,但又不愿放弃,内心是纠结的,是矛盾的,怨不得别人,都是自己做的决定,矛盾也就矛盾罢。

回望安娜渐行渐远的身影,最终还是熄灭了……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心得3

从道德观念出发,安娜这种抛夫“弃子”的做法确实不当,当然她没有抛弃自己的儿子,只是她的丈夫亚历山德罗维奇不愿成全她的母爱罢了。这就是惩罚,以至于她的惨死也成了宗教惩罚的象征,对这种违背道德做法的惩罚。即便安娜对大她20岁的丈夫没有一点感情,而对伏伦斯基是真正的爱恋,也为世俗和上流社会所不容。安娜处在夹缝中,后来安娜怀孕生女儿时险些送命,之后两人去了国外,几年后回到莫斯科,在伏伦斯基一再要求下,安娜给丈夫写信要求离婚,丈夫不肯,她被丈夫和儿子看不起,被上流社会摒弃。在这种状况下,她不断猜忌,以至于陷入了思想混乱,怀疑伏伦斯基对她的爱,于是她毁掉了自己……

而吉蒂最后与列文成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伏伦斯基则伤心欲绝,为了处理掉没有意义的生命参加了塞尔维亚战争。亚历山德罗维奇的不忠,使得陶丽差点与他离婚,而最后陶丽变卖自己的家产还帮他还了高利贷,于是和好如初……

合上书本,印象最深刻的是列文。可是列夫托尔斯泰为什么选择安娜作为主人公,他到底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对自由恋爱的提倡,还是上流社会的讽刺批判,抑或是对女性不忠的宗教审判?但为什么描写安娜的时候又着重描述了列文的生活、思想。我总觉得列文是作者自己的化身,列文的成长是作者自己思想的成长的缩影吧。

安娜和伏伦斯基因为爱情,彼此放弃了上流社会的地位,放弃了好名声,好前程;因为爱情,陷入了一种万人不容的状态,以至于最后各自走向毁灭……

这样,值得吗?究竟爱是什么?

我欣赏为爱,义无反顾;但不赞同。一切以爱的名义的自私、背叛,都是不负责。爱是责任!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心得4

读完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仿佛从一个沉重的旋涡里挣扎出来。我被那悲剧的色调所感动,被作家神奇的笔所吸引。

《安娜·卡列尼娜》问世一百多年了。这部出自巨匠之手的艺术杰作,不但没有减色,反而显得更为瑰丽。

安娜是俄国十九世纪后半期受欧洲资本主义思想影响而独立意识有所觉醒敢于追求自我爱情的贵族女性,她不仅天生丽质,光艳夺人,而且纯真、诚实、端庄、聪慧,还有一个“复杂而有诗意的内心世界”。从书中介绍的情况来看,我可以大胆地推测,安娜在遇到渥伦斯基之前是幸福的。当时她和卡列宁已经幸福地生活了八9年,有了一位八岁的儿子。安娜以青春和美貌获得了财富、地位、家庭幸福等,甚至因此为哥哥在官场谋得了官职。在婚后八年间,她曾努力去爱丈夫和儿子。而后来由于“世风日下”、“婚姻自由”等社会现实及思想,终于激起了她红杏出墙的欲望波澜。与渥伦斯基的邂逅,重新唤醒了她对生活的追求。她要“生活”,也就是要爱情。她终于跨越了礼教的樊篱。作为已婚的端庄的妇女,要跨出这一步,需要有很大的决心和勇气,虽则在当时上流社会私通已司空见惯了。但她的勇气主要在于,不愿与淫荡无耻的贵族妇女同流合污,不愿像她们那样长期欺骗丈夫,毅然把暧昧的关系公开。这样做的结果显然是向上流社会挑战,从而被拒于上流社会的门外,同时也受到卡列宁的残酷报复:既不答应她离婚,又不让她亲近爱子。她徒然挣扎,曾为爱情而牺牲母爱,可这爱情又成了镜花水月。她终于越来越深地陷入悲剧的命运。

不过,虽说造成她的悲剧的是包括卡列宁、渥伦斯基在内的上流社会,安娜作为悲剧人物,本身也不是没有“过错”;安娜的错误就在于她拥有了卡列宁所给予的一切之后又想再拥有与渥伦斯基的爱情。因为这不仅违反了婚姻的契约原则,也违反了爱情的原则。长期以来,主张婚外偷情合理的主要理由之一是: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有追求爱情的权利。每个人都有追求爱情的权力这一点是没有错,但错的是任何的权力都不是毫无限制的。

从另一个角度去看,这位留里克王室的后裔,受时代的洗礼而敢于为“生活”而同社会抗争,但她自己却未能完全挣脱旧思想意识的桎梏,她不仅一再对卡列宁怀有负罪感,而且也不能割断同上流社会的血缘关系,因此她也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无地自容。实际上她没有真正学会爱。同渥伦斯基的一见钟情,似乎因他慷慨好施,主要却是倾心于他的仪表、风度,出于自己旺盛的生命力的自发要求,并不基于共同的思想感情。这种爱情是盲目的,实际上几乎全是情欲,而情欲是难以持久的。渥伦斯基初时为了虚荣心而猎逐她,一度因安娜的真挚的爱而变得严肃专一,但不久就因功名之心而厌弃她。而安娜把爱情当作整个生活,沉溺其中,要渥伦斯基与她朝夕厮守一起,甚至甘为他的“无条件的奴隶”。于是她的精神品质渐渐失去了光彩。为了重新唤起渥伦斯基的爱,竟不惜以姿色的魅力编织“爱情的网”,并且逐渐习惯于“虚伪和欺骗的精神”。最后,她的爱越来越自私,以致在“不满足”时变成了恨。

不过,我们不能因此而过多地责备安娜,须知她生活在历史的转折时期。如果说她同社会的外在矛盾,是由于新事物受旧事物压制,那么,她自身的矛盾,则是新萌发的意识未能战胜根深蒂固的旧意识。何况当时能代替旧的道德观念的新观念尚未形成。因此可以说,她身上集中了时代的各种矛盾。她的自杀,从主观上说是寻求解脱,也是对渥伦斯基的报复及对上流社会的抗议;客观上则是由于集中了各种时代的矛盾而无法克服,从而无可避免地成为这个转折时期祭坛的牺牲。这种必然性表明了安娜悲剧的深度。

就艺术来说,《安娜·卡列宁娜》确实令人叹为观止。它的融合无间、互相呼应的两条线索的结构,继《战争与和平》之后,又一次成为“背离欧洲形式”、找到“新的框架”的传世之作。再则这部小说的每一场面、每一插曲、每一画面,一般不只是“背景”或偶然的“布景”,而是整体的有机部分,这也显示出结构的严密性和完整性。

小说《安娜 卡列尼娜》这部名著的思想主题是常读常新,令人百读不厌的,这也许就是托尔斯泰的小说的魅力。而且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读者对托尔斯泰的小说会有不同的理解与评价,而这些作品也会产生不同的作用与影响。因此需要我们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和新的收获。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心得5

因为时间有限,我们在读书课上读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弗龙斯基,亚历山德罗维奇,阿尔卡季奇,多莉,基季,莱温。这七个人之间有着很纠结的关系!安娜嫁给了亚历山德罗维奇,并且生下一子,后来在调节表哥阿尔卡季奇与其妻子多莉之间婚姻矛盾时候遇到了阿尔卡季奇的朋友也是多莉妹妹基季的未婚夫弗龙斯基,两人一见面就喜欢上了对方后来经过安娜的调节,表哥表嫂和好如初,自己却因此陷入了尴尬境地。阿尔卡季奇的好友莱温喜欢基季,而基季一直喜欢弗龙斯基,安娜的出现使得整个故事进入了另一种状态,基季因安娜“夺走了”她的未婚夫而憎恨她,莱温则因为弗龙斯基的出现被基季拒绝求婚而恨他,即便如此,安娜和弗龙斯基也没有放弃他们之间的事。但是从道德观念出发,安娜这种抛夫“弃子”的做法很不对,当然她没有抛弃自己的儿子,只是她的丈夫亚历山德罗维奇不愿成全她的母爱罢了。

安娜和弗龙斯基的事情,让人看得很很难受,彼此放弃了上流社会的地位、放弃了好名声、好前程、因为爱,最后各自走向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