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实践心得体会1
综合实践是近几年里日渐引起人注意的一个学科,但是在教学中却显得比较单薄,缺少教材,让老师无从下手。我常常为此感到力不从心,有幸参加了临沂市举行的市级综合实践优质课评比,让我收获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在综合实践这一方面的认识又得到了提高。
通过学习我感到综合实践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学生的主体性放在第一位,重在让学生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调查合作能力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的教学要求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不是像传统的教学那样一味的灌鸭式填输,在综合实践中让学生亲自去动手去获取知识。
综合实践的课型是多样的,在这次听课学习中可以看到很多课型,主要有果展示课、动手实践课等,在这次听课学习中我发现动手实践课老师选择的比较多,比如水果拼盘、粽叶飘香、缝个沙包玩、做鸡毛毽子等等。在这些课中教师注重的是引导学生的动手的能能力,教师起到示范引导的作用。另外一方面我发现在综合实践的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处在一个引导的位置,这对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很有帮助。动手实践课主要是在课上完成并且展示的,而成果展示课则需要在课下下很多功夫,资料来源于课外,那么就需要学生利用课的时间去搜集去汇总,在课堂上进行小组交流展示,个人认为成果展示课比动手实践课要花费教师和学生更多的心血和时间,但这也正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途径,综合实践课的最终目的也正在此。
那么综合实践到底要怎么进行下去,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还是要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独立调查和小组的合作能力,教师只是一个领路人,要时时刻刻让学生处在一个主导地位,这才是综合实践索倡导的。
总而言之,此次学习接触了许多优秀教师的优质课,让我有很多的收获,综合实践是一个非常薄弱的学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关注他,希望将来可以有一本正式的教材,供我们来时参考钻研,在所有老师的共同努力下相信综合实践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也希望能够多举办关于综合实践的活动让更多的人可以深入了解综合实践,让综合实践真正走近每个学生的身边。
读书实践心得体会2
前一段时间读了《管理的实践》一书,让我对管理有了与以往不同的理解。书中作者指出,“管理是一种器官,是赋予机构以生命的、能动的、动态的器官。”管理作为企业的器官,具有管理企业、管理管理者和管理员工及工作的功能。
初次接触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就被他书中阐述的管理思想所吸引。德鲁克以其深厚的人文素养,强调人的理想性、价值观及判断力,形成了组织绩效表现的关键资源。他指出,管理是一种器官,是赋予机构以生命、能动、动态的器官。我最欣赏他的一句话: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惟一权威就是成就。他的管理思想深深的影响了我整个管理学的思想基础,可以说他的思想已经扎根在我的思想中。他在管理的各个方面阐述了他独特的观点,形成了一整套的思想体系,从而创建了管理这门学科。
《管理的实践》中将管理的内容描述为三部分,即管理企业、管理管理者、管理员工和工作,三部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管理企业从企业需要的组织架构上考虑,全面诠释了职能分权制和联邦分权制,而且指出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联邦分权制为最优构架,也是责权利同位,最有积极性及效果的架构。管理管理者从人才的引进、培训、安排、提升等程序中,道明了企业员工的管理目的:尽一切可能使每一位员工都成为管理者,也道明只能当每个员工都成为管理者时,企业人才才能正常接替,员工绩效才能最大发挥;管理员工和工作指明了决策的过程和分析决策工具的重要,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工具来为管理员工和工作做好的决策向导。
管理的每一个动作和行为都要同时涉及到管理的三个部分,因此在决策每一个行为时,都要考虑对每一个方面的影响,找最影响小、最涉及面窄、最有绩效的角度来进行。
企业是社会的公民,服务于并丰富了社会的各种功能,它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创造顾客。(以前经常听到推销员上非洲卖鞋的故事,而故事中那个看到当地居民光脚行走而大呼鞋可卖的才具有经营企业的战略眼光)企业的两项基本职能:营销和创新。通过他们产生经济成果,而企业其他的一切活动都在成本的范畴内。
企业是社会的丰富机体,只有当它能够正常新成代谢时,才能在社会中正常生存。而企业的正常生存必须要有足够的利润,这不同于一般认为的企业的目的是追求最大的利润,从而使得企业追求生存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的极大丰富和人们生活的不断提高。
从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中,自己得到了很多收获,他的思想建立了我的管理思想基础,深深的影响了以后的学习与发展,在此基础上,在以后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的领悟和发展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实际运用到自己的工作或者是事业中去。
德鲁克的书,与我从此一生相伴!
读书实践心得体会3
幼儿的早期阅读不同于成人的阅读,原因是幼儿不认识或识字很少,所以他们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成人的直接指导或共同参与,是一种成人的朗读,幼儿听赏的活动。越小的幼儿越是如此,这就是幼儿愿意听别人读书而不愿意自己看书的根本原因所在。
我们作为幼儿的老师或家长,为幼儿阅读或和幼儿共读是引导幼儿形成自主阅读的兴趣,习惯和能力的途径。那么,我们为幼儿阅读或共读要注意哪些策略呢?作为幼儿老师的我认为:
一、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阅读内容
阅读内容是早期阅读书上选的,教师用大书,幼儿用小书。幼儿的思维直观形象,根据他们不同的年龄段和兴趣爱好,我们会选择一些阅读内容,小班如《小黄鸡和小黑鸡》、这个内容情节简单,篇幅短小,画面形象逼真。我用大书给幼儿讲的时候,他们都专注地看着大书,尤其那句“别哭别哭,有我呢,我俩在一起”,孩子们学得最快。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们延伸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经验,逐步将口语与图画联系起来。
二、创设宽松的自主阅读环境
语言环境的创设在自主阅读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能给幼儿带来激情,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如中班的《梨子小提琴》,在舒伯特《梦幻曲》的背景音乐下,更能把幼儿带入一个宁静温馨的氛围,故事里的小动物们告诉幼儿美妙的音乐会洗涤人的心灵。我们幼儿园有阅读书吧,里面放着半人高的书架,我们提倡把书放在幼儿触手可及的地方,营造一个自在、轻松而丰富的阅读环境。
三、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
提高幼儿自主阅读的兴趣,我们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来丰富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如:小班年龄段:让幼儿观看大图片、多媒体,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大胆的表述自己的故事,在口语能力得到发展的基础上,同时也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中班年龄段:开展“故事大王”比赛。在班级每个幼儿都参加的基础上,每班挑选出一名幼儿,再进行年段组的比赛,这不仅让幼儿锻炼口才,更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大班年龄段:每周都有一个影视欣赏活动,我们选择一些经典的影视组织幼儿观看,如《猫和老鼠》、《喜洋洋和灰太狼》、《梨子小提琴》。像《猫和老鼠》是没有语言的,通过欣赏、教师的引导,幼儿展开丰富的想象,讲述画面的内容。
不仅如此,我们作为成人,在引导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时,必须尊重幼儿心身发展的特殊要求,以理解的态度为幼儿朗读。幼儿特别喜欢听同一作品,不要以为幼儿喜欢重复听同一作品是一种无意义的随意行为,这也和他们的心身发展特点有关,是幼儿心智发展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其次,在为幼儿阅读或一起阅读前,不仅要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作品,还必须了解幼儿阅读的兴趣,从而以适当的方式传递作品内容,在传递作品内容是要关注幼儿的反应,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不可填鸭式灌输;在为幼儿阅读是特别要注意提问,因为提问是比较好的引发幼儿思考,促进幼儿理解作品的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思考能力和理解作品的能力。当幼儿听作品时或听完作品后,通常可以提以下问题:例如:你听到了什么?讲了谁和谁?讲了他们的什么事?事情是因什么引起的?结果怎样了?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等等?提问很重要。
总之,幼儿的早期阅读与老师和家长的引导策略分不开,我们要坚持为幼儿朗读或与幼儿共读,不断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读书实践心得体会4
读了《“0”教案的实践与思考》这篇文章,我感触颇深,终于有人为“书面教案”敲响丧钟了。这是一次教学管理的革命,它必将激发教师改革创新的热情,必将发挥教师的创造潜能,必能解放教师的手脚,克服形式主义“应查”之风,积极推动小学教育管理改革。
一天中有一节空课也都用来“抄教案”了,只顾埋头抄,顾不得去细细思考、慢慢品味。在校没时间抄,那就只能利用晚上或休息日抄,这种“抄教案”的效果可想而知。课前我没有时间翻开教案仔细思考,那教案只是为了应付检查。为了抓住教学重难点,合理设计教学环节,我采用了一种“懒”方法,即每节课前,翻开教学参考书,那上面教学重难点、教学时间的分解、教学环节的设计指导一应俱全。我迅速浏览一遍,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有些教学环节则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在脑子里作为取舍,有时则在教学用书上添加或修改。这种“懒”方法我一直习用至今,自我感觉还不错:用最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效果。当然,要是减轻点工作量,课前有充足的时间,根据教学实际和教学内容特点设计教案或制作课件等,相信那样的教学效果一定更佳!
我常想:要是能把抄两大本教案书的精力用来看教案书,钻研教材那多好啊!即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精力,又解放了教师的思想。我们的校园将变成灵活的天地、创新的课堂,我们也-----朝气蓬勃、生机昂然!
这是一篇让人伤感,同时又令人振奋的文章。
初看时, 我为作者和他妈妈的悲惨命运而伤心。一个残疾人的心理是那样自卑.他不愿接触外界,不愿与人沟通,甚至是不理解自己的亲生母亲。而这位身患重病的好母亲,却用她那博大的母爱,呵护着这颗受伤易碎的心。终于,残疾的孩子被打动了,答应了和会妈妈一起去看菊花。但这位身患重病的妈妈在完成心愿之前,就永远地离开了人世,没能同残疾的儿子去看菊花,留给读者满心的遗憾!
当我再次阅读这篇文章时,我看到了一种力量,一种顽强的生命力。是那种像秋菊一样,能在逆境中坚强、乐观地生存的力量。同时,我也明白了那位伟大的母亲的良苦用心:她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希望她自己,能够拥有秋菊那样顽强的生命力,勇敢地面对痛苦,坚强地生存下去。母亲虽然离开了人世,但儿子明白了母亲的一片苦心。在母亲的爱的鼓励之下,儿子自强不息,成为了一名著名作家,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包括这篇感人至深的《秋天的怀念》。
由此文,我不由地想起了我们这些拥有健康身体和幸福家庭的孩子。我们常常会为了老师的几句批评而抱怨,为同学之间的几句争吵而愤怒,为家长的几句唠叨而心烦。我想,每当你面临如此种种的时候,想想这对母子,你就会心平气和。再想想我们身边的一些同学吧。下课在楼内、教室里打闹,过马路不走人横道,他们是否想过危险就在他们身边,是否想过母亲对儿女的牵挂呢?我想对那些同学说:生命只有一次,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请珍惜健康、珍惜生命!我们应该庆幸自己能够拥有的健康身体和幸福的家庭,同时,我们更要珍惜所拥有的,不虚度光阴,让自己的生命之花也如秋菊般烂漫!
读书实践心得体会5
近日,读了《成长.路径》一书,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以往我们只看到专家们身上笼罩的光环,只看到他们外在的荣誉,却没看到光环背后的汗水和努力,他们成功的背后是一串串坚实的脚印!专家们成长的过程是在读书中不断思考的过程,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过程,是永无止境不断前进的过程。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执着和坚毅感染了我,激励着我,也引起了我对自己的教学生涯的反思。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发现,专家们的成长无一不与读书结缘,秦晓华老师的“教师应是实践者,更应是职业读书人”,陈伟国老师的“惟有读书高”,曹玉辉老师的“灵魂喜爱在书中独舞”,高青老师的“读书首先是为了充盈我们自己的生命”,周奎英老师的?“三十读书犹未晚”,张忠诚老师的“读书是福”等观点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有了心灵的触动。腹有诗书气自华,为人师者,自己需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而各位专家对教育教学独到的见解,深刻的认识和精辟的论述真是让人叹服,他们有的何止只是一桶水?真是有如江河呀。与专家们相比,再来反观自己桶内的水,真是感到汗颜!记得有一次,几个学生因弄不清刘胡兰究竟是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还是被日本鬼子杀害的,争论未果,便向我求助,而我竟愣在当场,无言以对,虽然我后来上网查阅,告诉了学生答案,但是当时的无奈与尴尬却让我至今难忘。“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专家们的成长经历启示我们:惟有读书才可以增加自己的文化积淀,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正如高青老师所说:“在我的印象中,所有的优秀教师都首先是一个优秀的读者”。
专家们不只善读书,还善思考。思考是学习探索的过程,更是不断成长进步的过程。秦晓华老师很认同孔子“学而不思则罔”的观点,坚持读、思、写、行四位一体,因为善思,他工作第一年就在《语文学习》和《中华语文教学》上发表了两篇文章,而且这两篇文章均来自他的教后记。这一点很让我佩服,更值得我学习。从教十余年来,我虽然也尝试过写点东西,但是由于缺少思想,只有寥寥几篇获奖。虽然我也会在教案里写上大段的反思,但那都是为了应付领导检查而为之,写的都是空话套话,从未真正静下心来去思考。洛克威尔有句名言:真知灼见,首先来自多思善疑。作为老师,我每天教育学生要“勤学苦练、多思好问”,却恰恰忘记了要去身体力行,为学生做表率!与秦晓华老师比起来,我怎能不万分惭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专家们的睿智和博学离不开读书,更离不开实践。在这一点上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甜甜语文”――魏星老师和“草根学者”――王玉敏老师。魏星老师的“煮书”、“磨课”再到“探航”,就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书中的一句话形象地体现了“磨”字:“每次公开课都要经历一场炼狱班的煎熬,一次次阵痛,一次次蜕变,一次次又咬着牙挺了过来。”说到公开课,即使是校内的教研活动,大多数的老师们都会有畏惧心理,避之唯恐不及,能不上就不上,实在避不过,终于上了,身心顿时轻松,再不愿回首,评课时大家都只捡好听的说,何谈“磨”课?少了化蛹成蝶的痛苦,又哪来冲破束缚的喜悦?我想,如果我们能有魏老师磨课的精神,又何愁上不好课,又何愁不能成功?魏老师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不倦的探索,让我获得了思想的自由,教育的自由;在不倦的探索中,我感受到精神的太阳正在升起!”
王玉敏老师由一名“幼儿园的临时工”,到“江苏省幼儿教育先进工作者”,再到“优秀园丁”、“名教师”,也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过程。王老师坚信的始终是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当别人都在向时间要教学质量的时候,他却通过潜心钻研、大胆实验,缩短了孩子们学习的时间,而学生们良好的发展情况,在多年以后终于证明了他的努力和付出。的确,教学方法是需要反复验证才能知道是不是真的有效,有实践才有探索,有质疑才有创新。再想想我,乃至周围的老师们,都是一本教案抄了又抄,一本教参翻了再翻,课始终是那样上,每一天都是那样过,固步自封,因循守旧。与王老师相比,我们少了质疑精神,少了创新意识,少了锐意进取,也少了太多的激情。“我要搞科研,要让我教过的孩子都学到真本事,这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王老师的话虽朴实,却耐人深思,对我们无异于当头棒喝!
专家们治学的严谨、求实让人钦佩,可是最让我感动的却是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他们无一不是把教育教学当作事业来做。刘杰老师的“开展专题研究,抓住教育教学之道”让我明白:教育教学有道可循、有法可依,竟可以是一件轻松而又简单的事儿;班主任工作虽然琐碎无聊,但只要用好“智慧”,也可以举重若轻、乐在其中。孙宁老师能踮起脚尖看孩子,保护了孩子们的自尊,保护了孩子们的自信,也保护了属于每个孩子的未来,这让我们看到了孙老师对孩子们深沉的爱。魏星老师的生活,是浸润在“语文”中的生活,他的“煮书”和“磨课”虽历经磨难,可是我们却看到他在语文之路上愉快地行走,在语文之路上创造着更多的幸福,这是对语文教学的深沉的爱。白朗宁说:“我是幸福的,因为我爱,因为我有爱。”那么,爱工作、爱学生、爱事业,这应该是我们每个为人师者所追求的幸福啊。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许多人无法抵御外界的诱惑,人心日益浮华,有的老师甚至偷偷地发展起“第二职业”:炒股、做生意、搞投资,教师这份职业在有些人的眼里已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比较起来,专家们的人生境界犹显丰富,这种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的宝藏,是超脱于外界的热闹、物欲利诱,寻求丰富、聪慧、强大而有意义的丰富的人生。“执着一事,精益求精”,这是沈宁老师对自己的要求,我想,这也应该成为我们所有教师的座右铭。
《成长.路径》真是一本好书,书中十二位专家成长的历程对于我们广大教师来说,真是一笔巨大的宝贵财富。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执着、不懈探求,对我们起到了引领和鼓舞的作用,他们高尚的人格魅力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成长.路径》还是一面镜子,它使我们看到了自己身上隐藏的缺点和不足之处,从而能够重新审视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古人云:开卷有益,果然所言不虚。
相关文章
西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1:39
内蒙古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0:37
青海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9:36
新疆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8:39
云南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7:34
山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6:23
宁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5:24
陕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4:26
最新大学新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023-08-17 08:44:23
谈责任心的心得体会2023-08-13 22:52:04
工作责任心得体会范文(精选十五篇))2023-08-17 03:25:19
最新大学新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023-08-17 08:44:23
谈责任心的心得体会2023-08-13 22:52:04
工作责任心得体会范文(精选十五篇))2023-08-17 03:25:19
创新党员学习方式2000字2023-08-06 09:58:51
党员宗旨意识学习心得体会1000字2023-08-14 14:13:35
读书月党员读书心得1000字20篇2023-08-17 15:2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