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七颗钻石的评课稿

更新时间:2023-08-15 08:18:42 来源:高考在线

七颗钻石的评课稿

  听完课,我不禁感叹到:每一堂课,只要我们认真钻研、深入研究,就会不断碰击出智慧的火花,而我们的课,就会像夜晚的礼花越来越绚烂多彩。

  【课前备案】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庞老师在两次试教之后,经过名师指点和备课组集体商议之后,以抓住课文的主线——水罐的神奇变化,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进行朗读,想象与感悟,并加入小练笔,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这次教学展示,我们在商讨时还关注、落实以下几点。一是要在新课标下彰显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还原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具体是落实语文课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也就是本次四校联谊活动中语文研训的主题——“关注言语表达,追求本色回归”。二是本年段的教研主题《以读促写,读写结合》,能在课堂中呈现。还结合庞老师的课题《在阅读教学中穿插小练笔的研究》,实践与研究结合。

  一、抓住主线,入文本。

  简单回顾,梳理水罐变化之后,老师就抛出了:这个水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神奇)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它的神奇?问题虽然简单,却是学生学习课文的主要线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2-4自然段,画出水罐发生神奇变化的句子。”这是本文的明线,接着整堂课就围绕这条主线展开教学:体会水罐的神奇变化,以及是什么魔力让水罐发生了一次有一次地变化。课堂上,无论是朗读还是想象,都能够围绕着这条主线服务。而文中爱的情感的逐渐升华则是本文的又一条线索,两条线一明一暗,相辅相成,可见教师设计之精心。

  二、抓牢词语,促理解

  于漪老师说:“语文课不只是浅显的文字阅读,所谓‘文情并茂’,即指文字中有深刻的内涵。”教师要会发现和挖掘文字背后的深层意义。在文本创设的语境中理解词语的涵义,帮助学生更深刻地感悟文本。

  比如,在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中,庞老师在引导学生体会“喜出望外”时,先初步理解词语意思,然后体会小姑娘找水找得很辛苦。这里进行拓展想象:小姑娘会去哪里找水啊?找得非常辛苦,但结果还是没有找到且已晕倒在地。可是当她醒来时,水罐却装满了水,这就是“喜出望外”。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造句。这里通过抓住关键词句,挖掘文本之间的联系,通过上下文的理解,感悟到水罐的神奇。这既是文本的理解,又是文本深层的挖掘,更是学习方法的指导,而且还为下文的学习做铺垫。

  又比如,在理解关键词“咽”之时,老师问:她当时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呢?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让学生在说的基础上充分理解小女孩当时的心情,进而感悟和理解小女孩博大、无私的爱心。

  三、抓好朗读,促感悟。

  语文是情感的语文,阅读教学在什么时候,训练学生的情感朗读呢?它应该是在词句分析基础上,生成情感之后,及时的引导学生读出感情,读出味道,读出感动。

  例如,当学生从词句中体会到小姑娘喜出望外的心情后,老师就引导学生带着又惊喜又着急的语气来朗读。这是把语言现象与情感表达融合在一起,这样的朗读训练才是有效的。

  四、读写结合,促发展。

  现在阅读教学多在内容与情感上分析,较少看到语言能力表达的训练,阅读课成了讲读课。阅读教学中,抓住适当的环节,让学生动一动笔更好。市研训中心的王爱民校长总是对我们说:“要在课堂上留一点写的.时间,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课。”

  例如,庞老师引导学生:“有了这水,大地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先请同学们大胆说一说,然后动笔写一写。也许有人认为写是多此一举的。但是,我们阅读课长期得不到写的训练,阅读教学也是值得忧虑的了。看似一个小环节,但体现了阅读教学的训练意识。《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语文必须要落实语言的基础,感悟语言的表达形式。这些靠激情是做不到了。特别是2011年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虽然这节语文课,我们看不出有许多的创意以及资源的引进,但你能切实感受到,是在教语文。看似平淡,但有语文训练意识,那便是一节成功的语文课。

  以上便是,我们经过研讨庞老师试教之后,我个人整理出来的几个点,说得不足,请大家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