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匈奴的兴起及于汉朝的和战》评课稿范文

更新时间:2023-08-06 11:19:28 来源:高考在线

《匈奴的兴起及于汉朝的和战》评课稿范文

  汪老师执教的《匈奴的兴起及于汉朝的和战》一课,体现了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精神,注重对学生能力和历史唯物注意辩证观的培养。

  首先,教学目标制定的明确、具体、恰当。这堂课能根据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和历史学科特点制定三个目标:第一是知识能力目标;第二是过程与方法目标;第三是情感与价值观目标,这三个目标从浅至深,让学生了解匈奴族自战国时期兴起,与中原地区的关系和战变迁,战与和两种方式都促进着中华民族的融合。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的内容及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作出的重大贡献,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各民族都对历史的发展做出过贡献,战争和和平都是民族融合的一种方式。

  第二,教材处理比较科学,重点把握的正确、准确、重视知识的形成、巩固、深化和应用。汪老师采用昭君出塞的剪辑导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设置情景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接着设计问题,环环相扣,引导学生探究课文。1、昭君与谁和亲?对方是一个怎样的民族?2、和亲的目的3、和亲产生了怎样的作用?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自主探究教材,了解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关系演变。设计讨论:匈奴为我国历史作出的贡献,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对历史的发展做出过贡献。同时,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合作创新能力得到了发展和提高,改变了学生接受学习的现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汪老师让学生比较汉初对匈奴的`政策和汉武帝时对匈奴政策的不同,汉初的“和亲政策”和汉武帝的“反击政策”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得出不同历史时期采用不同政策的结论,论从史出,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分析、比较能力,总结历史规律的能力。对于汉武帝派卫青和霍去病反击匈奴的战役,如果让学生自己结合课文讲述而不是简单提下,就更好的让学生掌握反击匈奴的历史材料,增加了历史事件的感性认识。教师注重了对知识的回顾和总结,如:结合学过的历史知识回顾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哪些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归纳和总结能力。

  第三,教学过程设计合理,层次清楚。汪老师这节课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能从直观形象上了解昭君出塞的有关史实,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思路清晰,内容简明扼要,学生通过对比讨论,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教师为学生获取、分析、讨论、利用信息和发现、提出、解决问题创造机会和条件,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但我认为上课的趣味性欠佳了些,汪老师若适当的补充匈奴的生活,昭君去后的故事等,对于理解昭君和亲的作用效果就更加水到渠成了。还有点欠缺的是,若把汉初的和亲和昭君和亲的异同比较分析下,就有利于学生了解虽然都是和亲,却有着实质上的差别,以此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第四,教师的基本功扎实。板书设计巧妙、合理、能成为学生获得知识的思路图,汪老师在整节课中的解释和指导均清楚并有系统,语言规范、简练、抑扬顿挫,教态自然大方。绝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饱满,注意力集中,在汪老师让学生讨论问题时,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并且能大胆质疑。在学习和处理问题中,能独立思考,思维敏捷,在汪老师引导下,学生能够重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良好习惯地培养,这也是这一堂课的优点。

  总之,汪老师这节课能够在新课标的指引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创新能力为宗旨,精心设计,注重了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培养,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是一节值得学习的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