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赵州桥评课稿范文

更新时间:2023-08-13 15:36:41 来源:高考在线

  赵州桥评课稿 篇1

  《赵州桥》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说明文。课文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作者把说明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通过对赵州桥的设计特点的说明,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课文简洁明了,用不同数据介绍了赵州桥的特点,是学生自读、自悟、自得的一篇好课文,也是积累优美语言的好文章,更是认识赵州桥的建造特点,培养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的好文章。方倚芬老师两方面做得不错。

  一方面:目标明确,设计巧妙

  一节好的课只要看他的目标怎样,就大致猜出整堂课的教学。教学目标是整堂课的大方向,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是支配教学全过程。

  我们清晰地看到目标中有认识字词,通过多样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横跨”,画图理解“桥墩”,通过拓展补充理解“创举”,用动作演示理解“前爪抵着、回首遥望”等词语。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第三自然段,通过图文结合读懂赵州桥的坚固。还初步体会过渡句的作用,进一步巩固对总分段式的认识。这也是符合中段特点,过渡句是第一次出现的,自然是初步体会。课文的终极目标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三维目标中的最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达成,三维目标是融合在一起的,在设定中是有层次、先后的。在教学中,很多设计很新颖,很巧妙,教师引导得“踏雪无痕”,如理解“横跨”,理解好桥墩后,教师引导: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用红笔画桥洞)——随机出示词卡:横跨,这样一来,很自然地理解好词语,给人一种水到渠成之感。在教学中,读与体悟相结合,如以读促悟,体会“创举”环节,引用三个名人的夸赞来促读,促悟。这里可能会思考,学生理解那些夸赞的语言吗?不管唐朝张嘉贞称为:“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还是茅专家的称赞,个人觉得不必要理解,教师心中的目标明确通过他们诗一般的语言,促学生读文本的'语言。用这些语言在学生心中埋下文化的种子,感悟精炼的语言,让学生知道这是夸赞的话够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回首这些句子自然会体会。再者理解那些意思对加深文本理解没多大作用。正正好比我们喝运动饮料,知道它好,是提高我们运动能力,加速运动后疲劳消除的作用。但我们会去求解什么是碳水化合物?什么是氨基酸?

  总之,方老师正确处理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紧紧抓住赵州桥的三个特点:雄伟、坚固、美观,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目标明确,教师适时的引导与提示,巧妙中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多媒体的运用恰到好处,也巧妙地解决了教材中的难点,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另一方面:加强积累,渗透方法

  方老师教学中,提取关键词,利用每段关键词,初读环节,把关键词串联起来,概括文章内容。学习第二自然段,在段中分层标示:雄伟——坚固。还充分运用文本现有的资源,利用图片,师生合作等手段练说栏板上龙的图案,较好地利用了现代教学媒体,进一步优化了教学过程。图文的相结合,给学生以多角度的美的感受,为学生进一步感知赵州桥的坚固、雄伟、美观提供了很好的视觉支持,还对学生进行背诵第三自然段的指导,初步认识过渡句。

  教学中教师通过恰当的“导”、“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既给了学生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又使学生在赏析、感悟中不知不觉地达成学习目标。

  最后想探讨一下预设与生成的问题。

  方老师提到课堂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我在想有时师生配合不默契,是不是预设与生成的问题我们可以多关注一下。预设也就是老师想的,生成就是不在老师预想中发生的意外,这好比化学反应中出现反应物中没有的物质。课堂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那如何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片断一:

  学生概括内容时,一女生说: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它非常雄伟,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教师打断该女生,强调说不但雄伟、坚固,而且美观。让该女生重说)

  片断二:

  教学第二自然段时,从哪些看出赵州桥是雄伟?一学生说,二、三两句。读了第二句时,(教师问她这是第几句?请坐,该生,坐着思考的样子,可能郁闷着。

  片断三:

  理解过渡句,一生提到“不但……而且……”(教师让学生说好处。)

  当课堂上发生了不可避免地与预设目标相背离的情况时,教师怎么做?

  片断一,教师仔细一听,认真一想,该生说得很好。而且用上“不但……而且……”把课文说清。不必按照教师的说法。

  片断二,耐心听她讲完。虽然你的预设一句句讲,聪明的孩子两句说出,未尝不可。

  片断三,学生这样说,教师可顺势利导,“是的,不但坚固,而且美观。那说坚固指的是哪一自然段?美观哪段?你看,用这么一句话,把二、三两段串联起来,真像一座‘桥’,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过渡句,有承接着第二自然段,引出第三自然段的作用,我们可以简单地说叫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师预设了上完整篇课文,最后还有五、六分钟时,可以不上第一、四自然段,改为上写字环节。等到下节课好好品读一、四自然段,加一些拓展。是不是更好。

  课堂,是双向的沟通,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领者,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让他们的思维如潮般涌动。面对种种意外生成,教师可以多等待一下,耐心倾听一点,转变“来不及”的观念,珍视学生的回答,捕捉精彩生成的契机,让生成在课堂上熠熠发光,亮丽动人;让课堂少一份遗憾,多一份精彩;让课堂因学生而美丽,教学因生成而精彩。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如有不当,尽请批评。

  赵州桥评课稿 篇2

  一、目标明确,设计新颖

  江老师能正确处理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紧紧抓住赵州桥的三个特点:雄伟、坚固、美观,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适时的引导与提示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多媒体的运用恰到好处,巧妙地解决了教材中的难点,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二、以读为主,重视朗读

  教学中江老师非常重视朗读的指导,而且读的形式非常多样——轻声读、同桌互读、教师范读,配乐朗读、读与评结合、提示朗读要点等穿插于教学的全过程。能面向全体学生做到有所侧重,关注每一位学生读书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当有些学生朗读得不够好时,老师留给了充分的时间耐心地进行指导,使他们的朗读得到进步。

  三、读写结合,渗透方法

  江老师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文本现有的资源对学生进行写的指导。例如:中心句、过渡句的认识,练说栏板上龙的图案等。

  四、就地取材,联系实际

  为了让学生体会赵州桥的雄伟,江老师能利用现有阶梯教室的长与宽来体会,就地取材,十分直观地让学生体会赵州桥的雄伟。对于一些关联词的运用,学生能活学活用,对于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教师能运用画面给予学生最直观的感受。

  赵州桥评课稿 篇3

  认真地聆听了张老师执教的三年级《赵州桥》,她那巧妙的课堂设计、亲切的教态、声情并茂的语言、独特有效的语文教学理念让我从中受益匪浅。

  一、巧设媒介贯穿整篇课文,让难教的科普类的说明文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把游戏性、趣味性与知识性有效地融为一体。

  张老师所教的《赵州桥》也巧妙地运用了给赵州桥写碑文的这一媒介,还在教学中插入了创新小游戏。在游戏中让学生把手当成桥梁,把吹的气当成流水,来引导学生生动地理解“水的冲击力“这一难点。她们的这种巧妙的课堂设计让学生对科普类的文章并不感到枯燥,而是生动有趣,很容易地理解了课文中的科学知识,难点就在趣味性的游戏中水到渠成地突破了。

  二、独特的有效的语文教学理念让人耐人寻味,深得其思。

  张老师在《赵州桥》教学中也采用了对非连续文本挖掘的教学理论。三年级教学与二年级不同,重在引导学生加强对段、篇的训练,提高对文本信息的提取能力和对说明文的理解能力。她通过写碑文把连续的文本形成非连续性文本,还利用图片、图表、课外资料的补充,抓过渡句、关键词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有效地提取文中有用的信息,真正达到说明文的阅读。学生也从这种独特的教学中深刻地理解到了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特别是赵州桥那独特的设计。她们的生动式教学真切地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值得我们去学习。

  三、轻松活泼的识字教学,让人耳目一新。

  老师通过图解、图片、分解字的结构、组词、说句子等方式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识字方法来学习生字。在识字过程中,老师把主动权下放了给了学生,让学生观察字的结构,不断地说和写。在指导书写的过程中,老师还插入了书法教学,并把学生书写的生字和句子及时在课堂上点评,加强了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和理解。

  四、以读为主,重视朗读。

  张老师采用多种朗读方式通过反复的朗读来引导学生提取文中的关键词,理解文本。我们平时在教学中也要加强读的训练,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对课文内容逐步感知、感悟、内化、延伸。

  张老师的课堂还有许多闪光之处,如她用简洁、准确、清晰、生动地教学语言引领学生在语文的殿堂里徜徉;用激励性的语言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亲和的教态,很快把师生融为一体,师生的亲和力加强了;多媒体的巧妙运用……这么多的创新的教学方法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还有两位骨干老师的精彩点评也让我感触颇深,犹如茅塞顿开。是呀,语文教学是一个广阔、深奥的天地,我们一定要多钻研教材,多创新,多向优秀老师学习,争取教学业务达到一个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