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氧气的性质评课稿

更新时间:2023-08-09 11:40:40 来源:高考在线

氧气的性质评课稿

氧气的性质评课稿1

  我们已经知道了很多物质都可以在空气中燃烧,那么是空气中的哪种物质在起作用呢?很好,大家都知道,是氧气。在之前我们已经了解了氧气的物理性质,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下氧气的化学性质。

  首先请大家跟老师一起看一段视频,播放的是木炭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大家在观看的时候注意观察木炭在空气、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有何不同,在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之后有什么变化。好的,视频播放完了,谁来回答一下,你看到了什么呢?嗯,你来说,请坐。他说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是发出红光,在氧气中燃烧是发出白光,倒入澄清石灰水之后震荡变浑浊。观察的很仔细啊。那现在我们就发现了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了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那么这种物质是什么呢?其实是二氧化碳,那么我们就可以用这样一个文字表达式表示木炭与氧气的反应(板书:木炭与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氧气不仅可以与非金属发生反应,还可以与金属发生反应,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一下铁丝在氧气中反应的实验现象是怎样的。

  把一段细铁丝绕在一根火柴棍上,用坩埚钳夹住在酒精灯上引燃,火柴燃烧过程中也会对细铁丝加热,之后缓慢的深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在集气瓶底部已经实现放了一层水。大家注意观看实验现象!好哒,视频播放完了,大家看到什么了呢,谁来告诉老师。好的,你来说。好的,请坐。这位同学说他看到火星四射好像放烟花一样,描述的很形象啊,还有没有其他现象呢,有谁要补充一下呢。好的,你来。嗯好,你还看到了有黑色物质生成溅落下来,观察的很仔细啊,请坐。那么这种黑色的物质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四氧化三铁,是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的,用文字表达式来表示就是(板书:铁与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那现在老师问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要把铁丝绕成螺旋状呢?对,可以增加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那么为什么做这个实验的时候要事先在集气瓶底放一些水呢?老师看到大家都很疑惑,那现在老师解释一下,大家认真听,这是由于铁丝与氧气会生成高温的四氧化三铁,直接落在瓶底的话可能会引起瓶子炸裂,所以为了防止这种事情发生,需要预先在瓶底铺一层细沙或者放一些水。

  金属、非金属都可以与氧气发生反应,那么其他物质与氧气反应生成什么呢,接下来请同学们观看石蜡与氧气发生反应的视频,观察实验现象,判断石蜡与氧气发生反应的产物是什么。大家在看完视频之后前后桌四人为一小组讨论一下,5分钟之后老师请小组代表来回答问题。好的,时间到了,哪个小组代表愿意回答呢?好的,第一小组,嗯请坐。他说石蜡与与氧气发生反应的产物中有水,因为石蜡在集气瓶中燃烧的时候瓶子内壁上有水珠出现。那么其他学生有什么补充的呢?好的,你来,嗯请坐。他说反应完后,在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判断产物中有二氧化碳。那么现在我们综合两个小组的结果就知道了石蜡和氧气反应的产物,现在谁能写一下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呢?(板书:)现在大家不仅能够仔细的观察实验现象了,也能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产物了,很好啊。

  那现在我们对比一下这三个实验现象:三种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有何不同呢。很好,大家都发现了,这些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要比在空气中更加剧烈。由此就知道了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气体,那么大家再来看一下这三个表达式,看反应物有什么相同点呢。没错,都有氧气。我们就把这样的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在这里氧气显示出来的就是氧化性。大家在看一下生成物的种类有什么不同点呢,好的,你来,请坐。他说呀,第一、二个的生成物只有一种,第三个的生成物有2种。像这样的(手势:指示第一、二个)由两种或者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我们就给他叫做化合反应。那现在老师问大家:已知盐酸和氢氧化钠会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那么大家判断这是一个化合反应吗。并不是,看来大家一下子就能抓住化合反应的特点:生成物只有一种。

  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哪位同学说一下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来,你来说。好,请坐。他说到他学到了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并且是具有氧化性的,还知道了什么是氧化反应什么是化合反应,总结的很全面啊。最后给大家布置一个任务:我们都知道性质决定用途,那么根据我们本节课学到的氧气的性质,它在生产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呢,请大家回家查找一些相关资料,下节课我们一起讨论。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氧气的性质评课稿2

  一、真研究教材,根据学生实际构建教学内容

  教师通过认真钻研教材,清楚地认识到氧气性质的探究与下一节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在方法上具有普遍性,研究其他物质通常就用与之类似的方法。所以氧气性质的探究方法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今后教学中的重要范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氧气是无色、无味又不易溶于水的气体;木炭、硫磺、铁丝和蜡烛四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旺。说明氧气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检验氧气的方法。

  教材安排:首先提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再通过推测氧气的物理性质的活动,得出氧气的物理性质。提出氧气的检验方法,通过教师演示铁丝、硫磺等四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从而得出氧气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性质。教材直接提出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对没有原认知基础的初一学生来说,是难以接受的。

  教师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指定了切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将教学过程设计为:

  1、通过设问设计的方法引出课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组织学生用推理的的方法,通过讨论,总结出氧气的物理性质,提高了学生推理水平;

  3、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观察→比较→讨论的出铁和硫磺在空气及氧气中燃烧现象并记录;

  4、把木炭、蜡烛燃烧改为学生动手的活动,让学生探究出两物质在氧气燃烧的现象并与空气燃烧现象比较,最后归纳总结出氧气的性质和检验氧气的方法;

  5、通过学生总结这节课学了什么,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6、课外活动“推测氧气在生活生产中的用途”,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采用多种形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的反应,它包括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演绎、推理等。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教给学生思考方法、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未来发展服务。

  思维方法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手段,是使思维运动通向客观真理的途径和桥梁,科学史上的大量事实证明,没有正确的思维往往没有科学上的发现;没有理想实验方法和演绎法,就没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没有模型方法,就没有原子世界微观结构的发现;没有类比和模拟法,就没有维纳的控制论。掌握了辨证的思维方法,并实际运用于认识和实践,能使学习的主体的思维能力发生质的飞跃。

  在这节课里,体现了教师在教学的同时,注意主体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氧气物理性质的推测,体现了推理能力的训练;四种物质在空气、氧气中燃烧现象(铁在空气中不燃烧)的比较和分析,体现了分析比较思维的训练;对四种物质燃烧现象的观察,体现了直观思维的训练;学生对检验氧气方法的设计,启发引导学生对方案的比较,可行性检验,从而得出检验氧气的方法,体现了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的训练。

  思维能力的训练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特别在实验教学中,因为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结合实验观察过程,激发思维活动,实现由感性阶段向理性阶段的飞跃。在教学中经常进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比较,知识间的概括、总结,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改演示实验为边讲边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简单,耗费时间不长,安全可靠又不污染环境的木炭、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由学生自己来做,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1)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练”,学生亲自实验比由教师演示给自己看,观察到现象会更清晰,留下的印象更深刻,学生由旁观者变为当局者,心情激动,态度积极,思考问题的自觉性会大大增强。使是更具有探索的色彩,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2)因为演示在偌大的教室中,坐在后排学生总是没有观察清楚实验的变化,这种现象如长期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就会影响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正后,克服了这种不利因素,使学生都参与了实验教学表现出了极大的操作兴趣。

  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为了体现义务教育阶段科学课程的启蒙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使科学教育面向每一个学生,新课程突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明确指出:通过义务阶段的过程学习,使学生都能具备适应现代化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须的科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未来生存和发展必须的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本节课中,教师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推测、观察、实验、讨论、比较、分析归纳,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动口动手的机会,既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五、教师素质

  教师教态自如,语言清晰,表达准确,实验操作熟练,体现了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作为一个青年教师,上这样的一堂课不容易。

  值得探讨的问题:(1)教师的应变能力有待提高;

  (2)对学生的知识反馈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