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记叙文阅读
1.整体把握文章的大概内容,弄清文章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2.理清文章的线索(一般只有一条线索,特殊的文章有明暗两条线索,如第四册16课),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等)。
3.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能揣摩、理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能准确概括出层意、段意,能抓住篇、段中的关键语句。
4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和把握词语的音、形、义,把握关键词语,能够分析、比较词义,掌握用词的规律。注意文中标点的用法。
5.在具体语境中分析、揣摩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6.概括文章的思想内容,结合文章的背景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7.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及人物的性格特点。
8.分析把握文章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如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注意把握文章中描写人、物、景的方法,如肖像描写、景物描写等等。
9.分析文章写法上的其他特点。
10.品评、欣赏文章的思想内容、表达技巧,能辨析文中思想观点的正误。
11.能运用联想、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12.注意阅读题中文学常识、汉语知识及修辞常识的运用等。
二、议论文阅读
1 .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
2.弄清文章的类别归属(立论、驳论或二者结合)。
3.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论点,并注意论点在文中的位置。
4.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层次(纵式结构、横式结构,“总分总”式、“总分”式、“分总”式)。能准确概括文段内容。
5.认识、分析论据类型,具体分析其作用。
6.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及驳论中的归谬论证等等)。
7.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点,能抓住关键词语、典型语句,注意分析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8.分析写法上的`其他特点(如夹叙夹议、议论中的说明和过渡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等等)。
9.运用联想、想象,丰富文章内容。
三、说明文阅读
1.整体把握文章的大致内容,弄清说明对象。
2.弄清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3.准确抓住说明事物的具体特征。
4.分析把握文章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打比方、摹状貌等)。
5.把握段落的中心句、关键语句。
6.具体分析语言的准确性。正确理解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和作用,准确地对词语的限制、修饰作用进行评析。
7.能阅读图形,辨识表格。
8.分析文章写法上的其他特点。如生动说明、平实说明,总说、分说,详写、略写,说明中的记叙、议论等。
9.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文章的内容。
例文
一、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 20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1.这两段文字选自朱德同志所写的《回忆我的母亲》,属实用记叙文传记中的_____,这种文体在题材上要求写_____,写人物的_____都可以,在记叙中还可以穿插___________
2.文章最初发表在1944年的《解放日报》上,作者写此文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这两段文字的中心内容是_____________
4.在文段中找出直接写“母亲”的六个句子,标上序号,依次写出各句的侧重点。①______②______ ③_______④______⑤______(6)______
5.文段中其余的句子写他人,先写_____,后写_______。写这些的目的都在于______。前者突出了______,后者表现了__________
6.分析、揣摩文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① 总是:________② 还:________③ 自然地:__________④ 常见:___________
7.就全文看,这两段文字从内容上照应篇首的_________句话,照应篇末的_______句话。
[分析]本题第1题考查文学、文体常识的识记;第2题考查文章的写作意图;第3、4、5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第6题考查对语言的揣摩运用;第7题考查文章的整体阅读能力。解答时,要紧扣语段并结合记叙文的有关知识细心琢磨。
答案:
一、1.回忆录 真人真事 一生或生活片断 议论2.不仅表达对母亲的悼念、热爱之情,也借此表达对民族、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的忠诚之心3.表现母亲勤劳的美德 4第l、2、4、5、6、10句 ①总述是劳动好手② 从不晚起③ 勤劳、能干④健壮⑤ 从无空闲③ 母亲对“我”的劳动教育5.全家妇女轮班煮饭“我”从小养成劳动习惯、掌握了劳动技能、学到了生产知识衬托“母亲”勤劳母亲生活在劳动大家庭中母亲对“我”的劳动教育影响深远 6.① 强调天天如此,没有例外② 强调超出了一般妇女的劳动承受力③ 说明是出自习惯,可见母亲影响之大④ 说明母亲做饭经常累得汗流满面7.“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 一员”
二、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7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遭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请将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写在括号内。
[瞥]见()[似]乎()深[恶]痛疾()
2.“便使我良心发现”,这里的“良心发现”是什么意思?具体行动是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3.“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似乎”能删去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从哪几件事体现“我”对藤野先生的怀念?(每件事不得超过四个字)_________
5.这段文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分析]
中考改革的趋势是增加主观性试题,以考查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此语段题除第1题外,都属于主观性试题,要求考生有一定的语言表述能力。特别是第4题,属“牵一题而动全文”型,要求考生能整体地把握材料,不能断章取义。同时,限定字数答题,又要求考生有一定的语言概括能力,如果照搬原句是不能得分的。
答案:
二、1.pie1 si4 wu4 2爱国思想、斗争精神受到触动 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3.不能这里藤野先生并非真的说话,而是作者的想象4.装订讲义。 悬挂照片、努力写作5.抒发了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崇敬之情,以及从藤野先生的精神品格中受到的激励和鼓舞
三、 ① 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②我父亲那时候在军阀部队里,好几年没有回来,我跟母亲非常牵挂他,不知道他的死活。③ 我的母亲常常站在一张褪了色的神像面前焚起香来,把两个有象征记号的字条卷着理在香炉里,然后磕了头,抽出一个来卜问吉凶。④ 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也略略懂了些事。⑤ 可是在孩子群中,我的那些小“反对派”们,常常在我的耳边猛喊:“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罗!”⑤那时的我,美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① 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8)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9)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1.选段共九句,按文理可分为三层。用|在下面划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⑦⑧⑨
2.找出选段所写事件的六要素。
① 时间: ② 地点: ③ 人物: ④ 起因: ⑤ 经过: ⑤ 结果:
3.第⑤句的“反对派”和第(7)句的“心情如水的学生”加引号的用意分别是什么?“心清如水”这个比喻的本体是什么?
4.下边对选段内容理解错误的是()。
A. 第① 句的“小事”是指蔡老师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援助劝慰了我。
B. 第④ 句的“懂了些事”是指懂得担心父亲的安危。
C.第① 句“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与第(8)句“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不能互换。
D.第(9)句的“慈爱”“公平”“伟大”这几个词语可以互换位置。
5.判断下边重读和停顿的对与错。
A. 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
相关文章
西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1:39
内蒙古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0:37
青海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9:36
新疆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8:39
云南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7:34
山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6:23
宁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5:24
陕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4:26
《生死情》的阅读答案2023-08-02 23:35:43
人生感悟的句子2023-08-12 11:43:38
形容时间的句子2023-08-01 11:54:09
《生死情》的阅读答案2023-08-02 23:35:43
女人如花阅读答案2023-08-01 20:30:21
《要讲自然道德》阅读答案2023-08-10 22:14:29
《出师表》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比较阅读及答案参考2023-08-07 11:33:46
冬日香山阅读答案三篇2023-08-16 16:22:01
有事喊董三阅读题答案2023-07-31 23:3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