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郝逢传》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

更新时间:2023-08-16 18:58:02 来源:高考在线

《郝逢传》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

  郝逢字致尧,成都人,幼好学,攻诗。性柔而惰,或谓其性懦,非能立事。常欲求乡荐,未竟。属盗起于境,资产略尽,迫寒馁而无忧叹。

  咸平中,蜀掌兵者失律,兵乱为贼盗,杀守臣而据郡。自春徂秋,驱老幼以守城,或献谋于贼,令尽索郡中书生署职,俾立效。凡得数十辈,列兵而胁曰: 不从者 即此诛戮,仍及其族。 皆震慑而从。逢前绐贼帅曰: 公所索儒士,某非儒,岂可徼禄?不能从命。 词气刚愤,不可屈抗。贼怒令引去,临刃复召者三,词皆如 初。会解于贼,檟楚①而释之。既获免,遂匿于家。天兵至,逆党歼夷,或闻于郡守,将上其事而中止。逢亦不复言,居贫自若。

  噫,当是时,有位者尚或苟命,而逢一士尔,能致命贼所,不陷非义。彼同禄炫势,私于身以媚时,得无愧乎!逢贫处晦迹,混于俗而人不甚知。噫!人名存诚岂易知乎?

  逢居州里,皆以为怯懦,洎乱而能尔,始明其所履焉。是时无他虑也,去就而已。去为顺,就为逆,去难而就易,能为其所难,志以守正,是亦几乎智勇也。

  夫忠烈节义,何时无之,然晦于无闻,在遇不遇尔。使越石父不遇晏子,则一拘囚尔;聂政非其姊,则无名暴夫尔。其遇,千金之重;不遇,鸿毛之微。然不可欲其 遇而始为也,谓不遇而不为也。兰生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不以困穷而改节。苟有善,虽不我知,斯善矣,岂止蒙其庆乎?苟不善,虽不我知,斯恶矣,岂止 罹其殃乎?

  《易》曰:井渫②不食,为我心恻,王明③并受其福,又曰: 何校灭耳,凶。 其是之谓乎?若逢所履,虽曰: 未闻。 吾必谓之闻矣。故为声其实,亦得有所劝焉。

  (选自宋黄休复《茅亭客话》)

  【注】①檟楚:用檟木荆条制成的刑具,用以鞭打。②井渫:井水洁净。③王明:到(那里去看看)就明白。王,通 往 ,到。明,明白。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临刃复召者三,词皆如初 刃:行刑,杀头

  B.去难而就易,能为其所难 去:距离

  C.斯恶矣,岂止罹其殃乎 罹:遭受

  D.故为声其实,亦得有所劝焉 声:声张,宣传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郝逢 几乎智勇 的一组是(3分)

  ①幼好学,攻诗。性柔而惰 ②逢前绐贼帅 ③ 既获免,遂匿于家。 ④词气刚愤,不可屈抗 ⑤临刃复召者三,词皆如初。⑥或闻于郡守将上其事而中止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④⑤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郝逢的生活一直不如意。早年 求乡荐,未竟 ,后来家产全部被盗贼抢掠,尽管在盗贼面前 不可屈抗 ,但在逆党被剿灭后仍未受到表彰。

  B.郝逢面对敌人的威胁,一口咬定自己不是读书人,只遭遇了一顿鞭刑而侥幸得脱。他从此之后不再说自己是读书人,安然自若地过着贫穷的生活。

  C.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表彰郝逢的精神。他为像井水一样洁净的郝逢不被赏识而感到惋惜,因此一定要给郝逢写篇歌颂的文章。

  D.作者在文章中表达了自己对忠烈节义的看法。他认为忠烈节义的思想什么时候都有,只不过有个机遇问题,人不应当因为贫穷而改变气节。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⑴性柔而惰,或谓其性懦,非能立事。(3分)

  译文:

  ⑵公所索儒士,某非儒,岂可徼禄?不能从命。(3分)

  译文:

  ⑶逢居州里,皆以为怯懦,洎乱而能尔,始明其所履焉。(3分)

  【参考答案】

  9.B(去:去掉,去除。 去 就 可以译为 放弃 选择 )

  10. C(①交代郝逢的爱好和性情;③不能表现智勇;⑥是说有人准备把郝逢的事情上报给朝廷,但中途停止了。)

  11.B( 只遭受一顿鞭刑 不准确,还有多次临刑的威逼; 不复言 所指的事情是他在盗贼面前的智勇表现,不是 不再说自己是读书人 。)

  12.⑴(郝逢)性情温柔而懒惰,有人认为他性情怯懦,不是一个能够建功立业的人。( 或 立事 翻译正确各1分,语句大意正确1分。)

  ⑵您所要的是儒家人士,我不是儒家的人,哪里能够贪图这份俸禄?(我)不能顺从您的命令。( 索 徼禄 翻译正确各1分, 岂可 句式正确1分。 儒士 可译成 读书人 。)

  ⑶郝逢居住在乡里,(大家)都认为他胆小怯懦,到了危乱时(他)却能做到这样(坚强不屈),才明白他所经历过的事情(一般人不容易做到)。( 以为 能尔 所履 翻译正确各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