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虞美人》《踏莎行》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3-08-05 23:00:42 来源:高考在线

《虞美人》《踏莎行》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虞美人

  李 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1)欧阳修诗文向来注重炼字,请简要赏析欧阳修词开篇两句“候馆梅残,溪桥柳细”中“残”与“细”二字的妙处。

  (2)“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化用了《虞美人》中的哪两句?试比较两者在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上的异同。

  参考答案

  (1)“残”写出了梅花之凋零,“细”写出了柳条之初生。“残”“细”既交代了作者出行的时间——初春时节,又浸透着浓郁的凄凉之意,饱含着离别的浓浓愁情,为整首词奠定了感情基调。

  (2)化用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修辞手法相同: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都以水喻愁,将满腔愁绪比作江水,表现愁绪之多,绵延不断。抒情效果不同:欧阳修词借迢迢春水表达了渐行渐深的离愁别绪,画面真切,意境优美;李煜词则借一江春水表达了国恨家仇的忧伤情感,境界开阔,意境深远。

  【赏析】

  《虞美人》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串始终。“春花秋月”是多么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 ”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起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感触,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下片前两句,一“在”一“改”道尽了几多物是人非的酸楚与哀伤。结句“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展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踏莎行》这首词上片写行者的离愁,下片写行者的遥想即思妇的别恨,从游子和思妇两个不同的.角度深化了离别的主题。全词以优美的想象、贴切的比喻、新颖的构思,含蓄蕴藉地描写出一种“迢迢不断如春水”的情思,一种情深意远的境界。上片写游子旅途中所见所感。开头三句是一幅洋溢着春天气息的溪山行旅图。开头三句以实景暗示、烘托离别,而四、五两句则由美景转入对离情的描写。下片写闺中少妇对陌上游子的深切思念。开头两句写出女子情感的缠绵深切,“楼高莫近危栏倚”是游子对闺中人深情体贴的嘱咐,也是思妇既希望登高眺望游子踪影又明知徒然的内心挣扎。最后两句写少妇的凝望和想象,是游子想象闺中人凭高望远而不见所思之人的情景。

  【翻译】

  《虞美人》: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小楼上昨夜又刮来了春风,在月明中对故国不忍回首去想念。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人已衰老。若要问心中有多少哀愁?正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踏莎行》:客舍旁的梅花已经凋残,溪水桥边细柳轻垂,春风踏芳草,征人骑马手拉缰。离愁别绪随路长,渐行渐远渐绵长。好似溪水涓涓淌,源源不断向远方。寸寸柔肠痛断,盈盈泪水洗粉面。危楼高、看得远,伤心莫要倚栏杆。平坦的草地尽头是春山,行人还在那重重春山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