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上巳将过金陵》阅读答案及赏析

更新时间:2023-08-14 13:06:13 来源:高考在线

《上巳将过金陵》阅读答案及赏析

  上巳将过金陵

  龚鼎孳

  倚槛春愁玉树飘,空江铁锁野烟消。

  兴怀何限兰亭感,流水青山送六朝。

  [注]龚鼎孳,明末清初文学家,安徽合肥人。明崇祯七年(1634年)中进士,此诗作于明亡后。

  1.诗歌第三句说“兴怀何限兰亭感”,结合此句说说诗人在全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4分)

  2.诗歌的末句历来为人称道,试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末句进行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诗歌第三句说“兴怀何限兰亭感”,结合此句说说诗人在全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上巳那天过金陵,和兰亭雅集是同一天,自然而然想到兰亭旧事,但诗人谈到自己的感慨不仅仅有《兰亭集序》中的悲喜生死的慨叹。(1)更有对故国的怀念和无奈;(2)面对饱经兴亡沧桑的金陵,亡国的凄凉之感充塞诗人心中;(3)末句的“流水青山送六朝”,则情感尤其复杂:(3)一方面有世事沧桑的感伤,(4)同时又有着一种自我解脱和对放浪形骸旷达情怀的向往。(以上4点,答出任意三点给满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一点给2分,仅答出画双波浪线部分给1分。有其他解说,若合情理,也可酌情给分)

  2. (1)一个“送”字,把“流水青山人”格化,好像流水青山也有了人的情思,运用拟人的修辞,更易于表现诗人的情感。(2)借景抒情,用流水青山之既清新又厚重的意境充分表达诗人无尽的情思;(3)暗含对比,用流水青山的'永恒与人事朝代的变迁做比,引出诗人感慨,引发读者的深思。(以上三点,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三点全答给4分。有其他解说,若合情理,也可酌情给分)

  注释

  ①上巳:古代以阴历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魏晋后为三月初三)为“上巳”。旧俗此日在水边洗涤污垢,祭祀祖先,称“修禊”。

  ②玉树:六朝时陈后主建都金陵,沉迷声色,不理政事,曾作《玉树后庭花》这首舞曲,时人以为亡国之音。

  ③空江铁锁:晋武帝命王浚伐吴,吴以铁链锁江截之。王浚作大筏,用火炬烧毁铁锁,战船直抵石头城下,吴主孙皓降,吴亡。

  ④兰亭:在今浙江绍兴。353年(东晋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等41人于三日在此集会“修禊”。

  ⑤六朝:指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1]

  赏析

  这首诗抒写了诗人由广东北返于上巳日将要经过金陵时的感怀。前两句写金陵史迹。阳春三月赏春的日子,靠着栏杆,沐浴着骀荡东风,观赏明媚春色,本该何等欢快!可是,诗人却依稀听到《玉树后庭花》的曲调余音袅袅。“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刘禹锡《台城》)于是不禁联想起陈后主迷于声色,终至亡国的故事。诗人凝望空阔浩渺的长江,又不禁想起当年晋武帝命王浚伐吴,“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的史实。于今,当年的拦江铁锁却如郊野荒烟般消散了。这两句诗正面对仗,写景与用典水乳交融,首句暗示南明福王朱由崧荒淫误国,次句指清兵渡江、福王被俘、南明覆亡的结局则更明显,同时还将诗人的故国之思和伤感情绪融汇其中。第三句宕开一笔,写的不是金陵旧事,但与前两句也有内在气脉相通。353年(东晋永和九年)上巳日,王羲之在与友人聚会时乘兴挥笔,写下了著名的《兰亭集序》。此刻,诗人想起序文中“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为之兴怀”的慨叹,更是感慨无限,倍添兴亡之感了。在这句诗垫衬蓄势的基础上,末句又回到金陵旧事上,并将全诗推向了高潮。“江山依旧,人事全非。”金陵一带亘古长存的流水青山,送走了孙吴往后的六个朝代,不也同样送走了曾建都金陵的朱明王朝么?往事如今成追忆,但毕竟一去不复返了。被迫屈节仕清的诗人通过这首诗婉曲地表达了对故国无可奈何的痛惜怀念之情,也显示出他的诗歌典雅婉丽的风格。

  作者简介

  龚鼎孳(1615-1673),字孝升,号芝麓。安徽合肥人。明代进士,曾任兵科给事中。清军入关,龚鼎孳再仕于清朝。曾任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其在文学上颇有造诣,明末清初诗人,与吴伟业、钱谦益并称为“江左三大家”,著有《定山堂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