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无达诂的出生时域》阅读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①关于“《诗》无达诂”的出生时域,今人颐易生先生持“前代说“,他认为:”所谓‘《诗》无达诂’,原来用来作为解释周《诗》的一个方法或原则。董仲舒既然说是‘所闻“。这话的而发明权当属前人,可能是指先秦时人而言。也就是说,‘《诗》无达诂’ 理论观念的产生,由来已久。他首先是根据春秋以来各诸侯国之间,在政治、外交场合中赋《诗》言志时断章取义的情况而提出的理论。”有董氏的所闻,就断定“《诗》无达诂”的发明权在前代,似有些唐突。这就完全排除了“同代说”的可能性。但将“《诗》无达诂”的命题与“闲情赋诗言志、断章取义”之风联系在一起,确实把握了二者在去向和经验的一致性的不刊之论。实际上宋人王应麟在其《困学纪闻》中早已将“《诗》无达诂”与先秦孟子的“以意逆志”相并列。“董子曰:‘《诗》无达诂’, 孟子‘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也。“尽管今天我们更多地看到孟子“以意逆志”论对作者之志的强调,但从尊重读者之意的角度出发,王氏的这种同等论是有一定道理的。可以推,“‘《诗》无达诂’ 说并非只是受到先秦思想家某种具体说法和观点的影响,而是由先秦两汉整个《诗》说语环境和传统所决定的。从春秋的“赋诗断章”、‘人无定诗,诗无定指’的诗学传统,到孟子的“以意逆志”说,荀子‘善为《诗》者不说’,《易传》的‘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智谓之智’、庄子的‘意不可言传’,实际上,已经蕴含了重视文本阐释多义,重视阐释者积极主动参与作品意义构建的思想和观点。”这种意见我是非常认同的。
②在1992年10月举办的首次“《诗》无达诂”专题学术研讨会上,与会学者对“《诗》无达诂”这一理论话语的产生的时间主要持两种看法,一是“前代说”。即认为“《诗》无达诂” 因此先秦时期就已经普遍公认的、不言而喻的古训,春秋时期的“赋诗言志,断章取义”等可能就是这一命题的直接源头,董仲舒的贡献只在于将它明确地记载了下来。另一种看法则是“同代说”, 即认定“《诗》无达诂”的原创者就是西汉董仲舒。是他将当代人们对《诗经》《春秋》等儒家经典的歧见风云的状况加以概括和总结,从理论上用非常简练明晰的话语形式,予以表达出来。检索《四库全书》,历代文献对“《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 的数十次称引,可以发现,他们都在引用的前面加上了,“董子曰”或“董仲舒曰”,这一理论阐述的产出者已经约定为董仲舒了。我认为,既然由于文献缺损而导致无法准确定论,我们就没有必要在这一命题的出生时域上将问题复杂化。重要的也许不是“who”而是“what”和“why”。即“《诗》无达诂” 的真实意蕴的理论取向,以及生成这一话题的钱袋积淀和后代影响。从上述我们列举的该问题的数个不同版本也可以看出,董事“所闻”中的内容并不是唯一的恒定的表述,有可能古人从当前的文献资料中确实看到过不同的形式,当然也可能是务必,错讹所致,但重要的是,所有的话语都表现出一致的理论蕴含和精神向度。因此,为了研究和表述的方便,我们姑且,将董仲舒定为“《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的总结者和提出者。而将先秦时期的相关理论和活动作为董事思想的前理解史,将后代的不同称引和表述作为该命题的效果史。这样才能厘清“《诗》无达诂”的学术演变过程,彰显其学术价值,同时也避开了上述作者的时域问题的无谓缠夹,而将研究的注意力集中于命题本身的意义。
1.请为本文添加一个题目,下列选项中最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诗》无达诂出生时域探究
B.《诗》无达诂的“前代说”
C.董仲舒与《诗》无达诂的关联。
D.《诗》无达诂与众说纷纭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秉持 “《诗》无达诂”“前代说” 的人认为,“《诗》无达诂”应在先秦时期就已被普遍认可,其直接源头可能是春秋时期,”赋诗言志、断章取义”等观点,颐易生先生即秉持此说,但其依据欠缺,便唐突定义,有失严谨。
B.王应麟在其《困学纪闻》中提出,虽然孟子的“以意逆志“说更多的是对作者之志的强调,但董仲舒的“《诗》无达诂”说,其实就是孟子的“以意逆志“说。
C.为了厘清“《诗》无达诂”的学术演变过程,彰显他的学术价值,以及将研究的注意力集中在命题本身的意义上,作者将“《诗》无达诂”的'总结者和提出者定为董仲舒,将先秦时期的相关理论和活动定位前理解史,后代的称引和表述定义为效果史。
D.“《诗》无达诂” “同代说”认为这个理论的原创者就是董仲舒。正是董仲舒将当时对儒家经典的不同的意见加以总括,用简练明晰的语言将之表达出来。历代文献对“《诗》无达诂”的称引都冠以“董子曰”“董仲舒曰”,可见历代将作者定为董仲舒以约定俗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颐易生的见解虽然有不足之处,但是他把“《诗》无达诂”和先秦的“赋诗言志,断章取义”的风气联系在一起,却是不能改易的正确想法。
B.“《诗》无达诂” 一说已经蕴涵了尊重读者之意,重视文本阐释的思想观点,读者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作品建构。
C.作者认为更要关注“《诗》无达诂” 的真实的内在意义和理论取向,以及厘清生成这一话语的前代积淀和后代影响,而不是把关注点放在因文献缺失,而无法准确定位的出时域遇上。
D.由于某些原因,董仲舒对自己“所闻”的内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表述,但是不管怎样表述,他的理论蕴含和精神向度都是一致的。
试题答案:
【答案】
1.A
2.B
3.B
相关文章
西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1:39
内蒙古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0:37
青海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9:36
新疆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8:39
云南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7:34
山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6:23
宁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5:24
陕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4:26
优美的冬至祝福语集合59条2023-08-18 10:04:10
冬至祝福语短信25句2023-08-14 14:08:53
描写公园景色优美的句子2023-08-17 20:26:44
《逍遥游》阅读答案及译文2023-08-06 13:34:56
看病 阅读答案2023-08-04 16:02:39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阅读答案2023-08-17 06:26:06
《出师表》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比较阅读及答案参考2023-08-07 11:33:46
冬日香山阅读答案三篇2023-08-16 16:22:01
有事喊董三阅读题答案2023-07-31 23:3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