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假如给我三天阅读答案

更新时间:2023-08-13 16:38:31 来源:高考在线

假如给我三天阅读答案1

  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惦记着它,于是便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天都看成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就更能显出生命的价值.( )认为岁月还相当漫长,我们的每一天()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总是充满热情.

  我们对待生命如此倦怠,在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以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 )那些瞎了的人,( )更加珍惜光明.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旦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

  我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让每一个人在他成年后的某阶段瞎上几天,聋上几天该有多好.黑暗将使他们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教会他们真正领略喧哗的欢乐.

  我多么渴望看看这世上的一切,如果说我凭我的触觉能得到如此大的乐趣,那么能让我亲眼目睹一下该有多好.奇怪的是明眼人对这一切却如此淡漠!那点缀世界的五彩缤纷和千姿百态在他们看来是那么的平庸.也许人就是这样,有了的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的东西又一味追求.

  假如我是一位大学校长,我要设一门必修课程:“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教授应该让他的学生知道,看清他们面前一闪而过的东西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乐趣,从而唤醒人们那麻木、呆滞的心灵.

  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三天以后,太阳再也不会在你的眼前升起,你又将如何度过那宝贵的三天?你又会让你的眼睛停留在何处?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2.从文中找出两组反义词写下来.

  ( )——( ) ( )——( )

  3.理解全文,填空.

  (1)“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成是生命的最后一天”,他们一定会

  ;“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会____.

  (2)作者写这篇课文,是想告诉我们: .

  4.读了这篇短文,你会想起哪些名人名言?请写出一两条.

  答案:1.如果 就 只有 才

  2.黑暗 光明 寂静 喧哗

  3.(1)把每一天过得很有意义 更加珍惜光明(答案不唯一)

  (2)要珍惜所拥有的东西,要对生活充满热情.(答案不唯一)

  4.张海迪 只要心还在跳,就要努力学习.

  贝多芬不要懒懒散散地虚度生命.(答案不唯一)

  我没发好,我重发一遍,免得别人看不清: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美)海伦·凯勒

  ①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去惦念它。于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②有的时候,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某一天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多好啊!这就更能显示出生命的价值。如果认为岁月还很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总是充满热情。

  ③我们对待生命如此倦怠,在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那些聋了的1.第②、③段中加粗的“这”和“这样”分别指代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中,作者说:“只有那些聋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如果把“聋”字改成“盲”或“瞎”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段写“朋友”从林中散步回来,回答“我”说并没有看到“什么特别的东西”,其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⑦段中,作者提出一个大胆的假设,从这一假设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请简要谈谈你对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这”指“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某一天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多好啊!”“这样”指“已经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

  2.因为失去听力的人,再不能“真正领略喧哗的欢乐”,他们能够享受的只有“光明”。换成“盲”或“瞎”都不好,因为盲人对光明是没有切身感受的。

  3.世界的五彩缤纷和千姿百态,在他们看来是那么平庸。(或他们对眼前景物熟视无睹。)

  4.作者的写作用意在于告诫人们要珍惜大好光阴,不要虚度年华,启迪人们应注意“使用眼睛”,认真审视社会,审视生活,欣赏生活的美,陶冶自己的心灵。(意思对即可)

  (字数太多,我把文章删了)

假如给我三天阅读答案2

  记得有一天早晨,我第一次问起“爱”这个字的意思。当时认识的字还不很多,我在花园里摘了几朵早开的紫罗兰送给莎莉文老师。她很高兴地想吻我,可我那时除了母亲外,不愿意让别人吻我。那时候,莎莉文小姐用一只胳膊轻轻地搂着我。在我手上拼写出了“我爱海伦”几个字。

  “爱是什么?”我问。

  莎莉文老师把我搂得更紧了,用手指着我的心说:“爱在这里。”

  我第一次感到了心脏的跳动,但对老师的话和动作依然迷惑不解,因为当时除了能触摸到的东西外,我几乎什么都不懂。

  我闻了闻她手里的紫罗兰,一半儿用文字,一半儿用手势问道:“爱就是花的香味吗?”

  “不是。”莎莉文老师说。

  我又想了想。太阳正温暖地照耀着我们。

  “爱是不是大阳?”我指着阳光射来的方向问,“是太阳吗?”

  当时在我看来,世界上没有比太阳更好的东西了,它的热力使万物茁壮生长。但莎莉文小姐却连连摇头,我真是又困惑又失望,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老师不能告诉我,什么是爱呢?

  一两天过后,我正用线把大小不同的珠子串起来,按两个大的、三个小的这样的次序。结果老是弄错,莎莉文小姐在一旁耐心地为我纠正错误。弄到最后,我发现有一大段串错了,于是,我用心想着,到底应该怎样才能把这些珠子串好。莎莉文老师碰碰我的额头,使劲地拼写出了“想”这个字。

  这时,我突然明白了,这个字原来指的是脑子里正在进行的过程。这是我第一次领悟到抽象的概念。

  我静静地在那里坐了许久,不是在想珠子的排列方式,而是在脑海中用新的观念来寻求“爱”的解释。那天,乌云密布,间或有阵阵的细雨,突然间太阳突破云层,发出耀眼的光芒。

  我又问老师:“爱是不是太阳?”

  “爱有点儿像太阳没出来以前天空中的云彩。”老师回答说。她似乎意识到我仍然是困惑不解,于是又用更浅显、但当时我依然无法理解的话解释说:“你摸不到云彩,但你能感觉到雨水。你也知道,在经过一天酷热日晒之后,要是花和大地能得到雨水会是多么高兴呀!爱也是摸不着的,但你却能感到她带来的甜蜜。没有爱,你就不快活,也不想玩了。”

  刹那间,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感觉到有无数无形的线条正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灵中间。

  (作者:海伦·凯勒,节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1.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答:

  2.请阅读课文,根据海伦·凯勒对爱的理解给“爱”下一个定义。

  答:

  3.结合语段,简要谈谈莎莉文小姐的教育特点和形象特征。

  答:

  4.你一定特别欣赏文中莎莉文老师对海伦的教育方式,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就不乏这样的老师,请你举一你自己的老师在教育教学中使你豁然开朗的例子。

  答:

  参考答案:1.莎莉文老师教会我懂得爱的含义。

  2.“爱”就是“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灵中间”的那种美好的情感。

  3.莎莉文热爱海伦,讲求教育方法艺术,做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而且善于抓住时机,开启思维、智慧和情感。

  4.“略”

假如给我三天阅读答案3

  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惦记着它,于是便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成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就更能显出生命的价值。( )认为岁月还相当漫长,我们的每一天( )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总是充满热情。

  我们对待生命如此倦怠,在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是那些瞎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旦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

  我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让每一个人在他成年后的某个阶段瞎上几天,聋上几天该有多好。黑暗将教会他们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教会他们真正领略喧哗的欢乐。

  我多么渴望看这世上的一切,如果说我凭我的触觉能得到如此大的乐趣,那么能让我亲眼目睹一下该有多好。奇怪的是明眼人对这一切却如此淡漠!那点缀世界的五彩缤纷和千姿百态在他们看来是那么的平庸。也许人就是这样,有了的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的东西又一味地追求。

  假如我是一位大学校长,我要设一门必修课程“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教授应该让他的学生知道,看清他们面前一闪而过的东西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乐趣,从而唤醒人们那麻木、呆滞的心灵。

  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这三天以后,太阳再也不会在你的眼前升起,你又将如何度过那宝贵的三天?你又会让你的眼睛停留在何处?

  1.本文节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__________。

  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在文中找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

  光明——( ) 热情——( ) 喧闹——( )

  4.根据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无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倦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把文中你最喜欢的那句话用“____”画出来,并说说它给你怎样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短文的最后一自然段中,选择一个问题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海伦·凯勒

  2.如果……就……

  3.黑暗淡漠寂静

  4.没有疾病。

  疲乏困倦。

  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寻常而不突出。

  5.黑暗将教会他们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教会他们真正领略喧哗的欢乐。

  感悟:只有盲人才有如此的感受,我们应该亲身体会这种感觉,才能让我们更有感触。

  6.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我会再去感受一下大自然,去做我想做的事情。

假如给我三天阅读答案4

  (美)海伦.凯勒

  ①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去惦念它。于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②有的时候,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某一天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多好啊!这就更能显示出生命的价值。如果认为岁月还很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总是充满热情。

  ③我们对待生命如此倦怠,在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那些聋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那些成年后失明、失聪的人就更是如此。然而,那些耳聪目明的正常人却从来不好好地去利用他们这些天赋。他们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无任何鉴赏之心。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已经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

  ④我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让每一个人在他成年后的某一阶段瞎上几天、聋上几天该有多好。黑暗将使他们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教会他们真正领略喧哗的快乐。

  ⑤最近一位朋友来看我,他刚从林中散步回来。我问他看到些什么,他说没什么特别的东西。要不是我早习惯了这样的回答,我真会大吃一惊。我终于领会了这样一个道理,明眼人往往熟视无睹。

  ⑥我多么渴望看看这世上的一切,如果说凭我的触觉能得到如此大的乐趣,那么能让我亲眼目睹一下该有多好。奇怪的是明眼人对一切如此淡漠!那点缀世界的五彩缤纷和千姿百态在他们看来是那么的平庸。也许有人就是这样,有了的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的东西又一味追求。在明眼人的世界,视力这种天赋不过增添了一点方便罢了,并没有赋予他们的生活更多的意义。

  ⑦假如我是一位大学校长,我要设一门必修课程:“如何使用眼睛。”教授应该让他的学生知道,看清他们面前一闪而过的东西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乐趣,从而唤醒人们那麻木、呆滞的心灵。

  ⑧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三天以后,太阳再也不会从你眼前升起,你又将如何度过这宝贵的三日?你又会让你的眼睛停留在何处?

  1.第②、③段中加粗的“这”和“这样”分别指代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中,作者说:“只有那些聋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如果把“聋”字改成“盲”或“瞎”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段写“朋友”从林中散步回来,回答“我”说并没有看到“什么特别的东西”,其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⑦段中,作者提出一个大胆的假设,从这一假设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请简要谈谈你对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这”指“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某一天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多好啊!”“这样”指“已经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

  2.因为失去听力的人,再不能“真正领略喧哗的欢乐”,他们能够享受的只有“光明”。换成“盲”或“瞎”都不好,因为盲人对光明是没有切身感受的。

  3.世界的五彩缤纷和千姿百态,在他们看来是那么平庸。(或他们对眼前景物熟视无睹。)

  4.作者的写作用意在于告诫人们要珍惜大好光阴,不要虚度年华,启迪人们应注意“使用眼睛”,认真审视社会,审视生活,欣赏生活的美,陶冶自己的心灵。(意思对即可)

假如给我三天阅读答案5

  一、填空题。

  1.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海伦的家庭女老师是在她( )的时候走进她的生活的。

  2. 可爱的读书大王,这部名著中告诉我们, 海伦父亲的职业是( )

  3.小书虫,你一定有亲密的好伙伴,你知道海伦童年朝夕相处的两个伙伴是:玛莎和( )。

  4.经常考试得100分的你 ,知道在 1897年,海伦考试满分是( )。

  5.这学期,你的学习成绩又取得了不小进步吧,海伦在莱特-赫马森学校学习时( )的进步最大。

  6.小书虫,你也许有让你不喜欢的学科吧!是啊,海伦最不喜欢的一门功课是( )。

  7.读书大王们,编故事是你的强项吧。( )是海伦学会说话后写的第一个故事。8.小书虫,植物世界无奇不有,树的种类可多啦,被海伦认为是“帝王之树”的是( )。

  9.读书大王们,你肯定有很多爱好吧,你第一次看的戏还记得吗?海伦第一次看的戏是( )。

  10. 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海伦在德克利夫学院的一年级作文被集成为( )。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除了贝利和莎莉文老师以外,海伦最尊敬的人是( )。A.海明威 B.但丁C. 巴尔扎克 D.马克.吐温

  2. 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海伦经常自勉的一个目标,以宗教说法表示就是( )。 A.带笑背负起自己的十字架 B.博爱 C.上帝保佑所有人D.坚强

  3. 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莎莉文的弟弟叫( )。

  A. 吉米B. 贝利C. D.杰夫

  4. 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安妮第一次来海伦家做家教,因为买了慢车车票而晚了( )天。

  A. 三B. 二C. 四 D.五

  5.海伦.凯勒是历史上第( )个会用嘴巴说话的聋哑人。

  A. 三 B. 二 C.五 D.四

  6.海伦.凯勒最后毕业于( )。

  A. 哈佛大学B. 纽约大学C. 剑桥大学 D. 波士顿大学

  7.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如果给海伦三天光明,她第二天早晨想看到的是( )。A.花朵B. 露水 C.黑夜变为白昼 D.小草

  8.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海伦认为打开美的钥匙是( )。

  A. 艺术B. 博物馆C.人的心灵 D.人的眼睛

  9.对海伦来说,她的世外桃源是( )。

  A.文学 B. 数学C. 聊天 D.旅行

  10.海伦 凯勒的哪部作品被称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A.《我的生活》 B.《我的老师》 C.《走出黑暗》 D.《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三、判断题。(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 凯勒的散文代表作。 ( )

  2.海伦 凯勒的最后一部作品是《乐观》。 ()

  3.海伦 凯勒把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创作事业,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

  ( )

  4.海伦 凯勒成功被称为“教育坛上最伟大的成就”。()

  5.美国海外盲人基金会在海伦80岁生日那天,宣布颁发“国际海伦 凯勒奖金”,以奖励那些为盲人公共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 ()

  6.海伦获得光明的第一天要去欣赏艺术 ()

  7.作者在能见到光明的第三天,最后一眼要看的是沙利文老师。( )

  8.1955年,海伦荣获哈佛大学的荣誉学位,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受此殊荣的妇女。( )

  9.“19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 凯勒。”这句话是安妮-莎莉文说的。 ( )

  10.《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是以第三人称写的。 ( )

假如给我三天阅读答案6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美]海伦凯勒

  1 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去惦念它。于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2 有的时候,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某一天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多好啊!这就更能显示出生命的价值。如果认为岁月还很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总是充满热情。

  3 我们对待生命如此倦怠,在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那些聋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那些成年后失明、失聪的人就更是如此。然而,那些耳聪目明的正常人却从来不好好地去利用他们这些天赋。他们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无任何鉴赏之心。事情万万就是这样,一旦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

  4 我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让每一个人在他成年后的某一阶段瞎上几天、聋上几天该有多好。黑暗将使他们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教会他们真正领略喧哗的快乐。

  5最近一位朋友来看我,他刚从林中散步回来d我问他看到些什么,他说没什么特别的东西。要不是我早习惯了这样的回答,我真会大吃一惊。我终于领会了这样一个道理,明眼人往往熟视无睹。

  6我多么渴望看看这世上的一切,如果说凭我的触觉能得到如此大的乐趣,那么能让我亲眼目睹一下该有多好。奇怪的是明眼人对一切却如此淡漠!那点缀世界的五彩缤纷和千姿百态在他们看来是那么的平庸。也许有人就是这样,有了的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的东西又一味追求。在明眼人的世上,视力这种天赋不过增添一点方便罢了,并没有赋予他们的生活更多的意义。

  7假如我是一位大学校长,我要设一门必修课程:“如何使用眼睛”。教授应该让他的学生知道,看清他们面前一闪而过的东西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乐趣,从而唤醒人们那麻木、呆滞的心灵。

  8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三天以后,太阳再也不会从你眼前升起,你又将如何度过这宝贵的三日?你又会让你的眼睛停留在何处?

  1.第①段中加点的“事事”二字,前一个“事”的意思是_____,后一个“事”的意思是____。

  2.第② ③ 段中加点的“这”和“这样”分别指代什么内容?

  “这”指_____ “这样”指_____

  3.作者在第② 段中说“如果认为岁月还很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那么,“我们的每一天”应如何度过才有意义,才能“更显示出生命的价值呢?(请用奥斯特洛夫的一句名言回答)。

  4.在第③ 段中,作者说“只有那些聋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如果把句中的“聋”改成“盲”或“瞎”好不好?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5.第5段写朋友从林中散步回来,回答我说并没有看到什么特别的东西,其原因是什么?

  6.第6段画线句子中方便的含义是____;更多的意义的深层含义是____

  7.在第7段中,作者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从这一假设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请简要谈谈你对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

  参考答案:

  1.做事 事情

  2.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某一天都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多好啊;一旦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

  3.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4.因为失去听力的人,再不能“真正领略喧哗的欢乐”,他们能够享受的只有“光明”。换成“盲”或“瞎”不好。因为盲人对光明是没有切身感受的

  5.那点缀世界的五彩缤纷和千姿百态在他看来是那么的平庸(他对眼前所见熟视无睹)

  6.“方便”只能看东西、辨方向“更多的意义”指看清眼前一闪而过的东西,从中寻求生活的乐趣

  7.作者的写作用意在于,告诫人们要珍惜大好光阴,不要虚度年华;启迪人们注意“是用眼睛”,认真审视社会,审视生活,欣赏生活的美,陶冶自己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