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孟子》阅读答案

更新时间:2023-08-09 05:31:42 来源:高考在线

《孟子》阅读答案1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9~12题。(8分,每小题2分)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

  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孟子见蔡桓公》

  9.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独何与 B.为长者折枝 C.刑于寡妻 D.舆薪之不见

  10.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有复于王者曰 复,禀告 B.以御于家邦 御,治理

  C.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诸,各个 D.权,然后知轻重 权,秤锤,这里指用秤称重

  11.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

  ①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②今恩足以及禽兽 ③百姓之不见保

  ④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⑤ 以及人之老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④⑤

  12.下列句子与其他三个不同类的一项是:

  A.夫子之谓也 B.舆薪之不见

  C.王请度之 D.彼且奚适也?

  参考答案

  9.D A与— B枝—肢 C刑—型

  10.C 诸 兼词“之于”

  11.A 妻子,妻子儿女 以及,把这推及到

  12.C ABD都是宾语前置

《孟子》阅读答案2

  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

  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

  “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洿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洿池沛泽多而禽兽至及纣之身,天下又大乱。周公相武王诛纣,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公明仪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选自《孟子滕文公下》,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洿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洿池沛泽多而禽兽至/

  B.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洿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洿池沛泽多而禽兽至/

  C.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洿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洿池沛泽/多而禽兽至/

  D.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洿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洿池/沛泽多而禽兽至/

  (2)对于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子,古代对男子的敬称。孔子弟子尊称孔子为夫子,后世遂敬称老师为“夫子”。

  B.《春秋》,即《春秋经》,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由孔子修订而成。

  C.处士,指那些本来有很高的才能,但因为官场黑暗或未被朝廷重用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后也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

  D.禹,后人称其为夏禹、大禹,是古代传说中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传说其治理过洪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自己好辩是迫不得已而为之,他借辩论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宣扬儒家的“仁政”思想。

  B.孟子将杨墨两家的学说概括为“无君”“无父”,将其比作乱臣贼子的邪说,认为“无君无父”的人是禽兽。

  C.孟子主张端正人心,消除邪说,反对偏激,批判怪论,这些做法是符合人民意愿和社会发展规律的。

  D.孟子认为,没有大禹,天下不会太平;没有孔子,百姓将不得安宁;没有周公,人们会思想混乱。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②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③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答

  (1)B

  (2)B.“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错误,《春秋》先秦时代各国的编年体史书。

  (3)D.“孟子认为,没有大禹,天下不会太平;没有孔子,百姓将不得安宁;没有周公,人们会思想混乱”错误,由“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可知,应为:没有周公,百姓将不得安宁;没有孔子,人们会思想论乱。

  (4)①秋毫,极小的财物;近,占有,沾染;籍,登记;所以,……的原因;出入,偏义复词,偏在“入”,进来;非常,意外变故。

  译文:我进入关中,极小的财物都不敢沾染,登记官吏、人民,封闭了(收藏财物的)府库,以等待将军(的到来)。派遣官兵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它盗贼的进入和意外变故。

  ②徒,这些,这类;道,讲述;是以,因此;传,流传;“未之闻”,宾语前置,没有听说过他们的事。

  译文:孔子这些人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因此后世没有流传,我没有听说过他们的事。

  ③衣,动词,穿;然而,如果这样还;王,动词,称王,统一天下;未之有,宾语前置,那是没有的(事情)。

  译文:老年人穿丝织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如果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那是没有的(事情)。

  参考译文:

  公都子说:“别人都说夫子喜欢争辩,请问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说:“我怎么会喜欢争辩呢?我无法不去说。天地生人已经很久远了,有天下太平的时候,有天下混乱的时候。在帝尧的时候,水倒灌到人群居住的地方,在国土之上到处漫流肆虐。(人群所居住的地方)被毒蛇、蛟龙所占据,黎民没有安定的时候和安居的地方。

  帝尧和帝舜去世之后,圣人所传的大道渐渐不能流传和奉行。残暴的君主一代一代地出现,毁坏庶民的房屋却去建造供君主享乐的深池大湖,黎民因此而无时无地得以安宁;舍弃耕地而用来建造成游玩和狩猎的园林,使得庶民得不到应有的衣物和粮食。邪恶的论调和暴虐的接连产生。供君主游猎的园林、供君主享乐的池沼、荒芜的草地沼泽越来越多,因此,飞禽走兽来到了这样的地方。到了商纣在位的时候,天下再次陷入极大的混乱。周公辅佐周武王,灭亡的诸侯国达五十个之多;驱赶老虎、豹子、犀牛、大象而使它们远离人群居住的地方。天下人们非常喜悦。

  “时势衰落,道义衰微,荒谬的学说、残暴的行为又兴盛起来,有臣子杀死君主的事,也有儿子杀死父亲的事。孔子深为忧虑,写作了《春秋》。《春秋》(褒善惩恶),本来是天子的职责,所以孔子说:‘了解我的人,可能是由于这部《春秋》;责骂我的人,也可能是由于这部《春秋》。’”

  “(从此以后),圣明的君主不再问世,诸侯肆无忌惮,在野的士人也横加议论,杨朱、墨翟的学说流行于天下,以至于天下的言论不属于杨朱派就是属于墨翟派。杨朱派提倡‘为我’,这是无视君主;墨翟派主张,‘兼爱’,这是无视父亲。目无父辈,目无君主,简直是禽兽!公明仪说过:‘厨房里有肥肉,马厩里有肥马,但是百姓面有饥色,效野有饿尸,这是率领野兽来吃人啊。’杨朱、墨翟的学说不消除,孔子的学说就不能发扬,这样荒谬的学说就欺骗了百姓,仁义之路也被阻塞了。我为此而深深担扰,便出来捍卫先圣的学说,反对杨墨之说,驳斥荒唐之言,使发表谬论的人不能得逞。那些谬论产生于内心,危害了工作;危害了工作,也就危害了政治。即使是圣人再度兴起,也不会否定我的这番话。”

  “从前大禹制服了洪水,而天下才得以太平;周公兼并了夷狄,赶跑了猛兽,而老百姓才得到安宁:孔子写成了《春秋》,叛逆之臣、不孝之子才感到害怕。我也准备端正人心,消除邪说,反对偏激的行为,斥责荒谬的言论,以此来继承大禹、周公、孔子三圣的事业;难道是我喜欢辩论吗?我不得已才这样啊!只有能用言论来反对杨墨的人,才不愧是圣人的门徒啊!”

《孟子》阅读答案3

  《孟子》选段

  孟子曰:“无或①乎王②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 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③,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 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孟子·告子上》九)

  [注] ①或:同“惑”,怪。②王:有的研究者认为是齐宣王。③数:技艺。

  (1)对文段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认为大王资质虽然不够聪明,但这不足以让人感到奇怪。

  B.文段用“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和“弈秋诲棋”两个比喻来论证问题。

  C.由于大王穷奢极欲,荒废国事,,因此必须规劝他闭门思过。

  D.孟子认为后一个学棋者态度不够端正,所以棋艺远不如前一个。

  (2)“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韧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尽心上》)和上面选段孟子说的是同样的道理,请结合上面选段孟子的话,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孟子强调学习除了要有恒心外,还要专心致志。他更看重“持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专心、恒心是修养者达到修养目的的关键所在。(意对即可)

《孟子》阅读答案4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节选自《孟子》)

  古者富贵而名摩①灭,不可胜②记,唯倜傥非常③之人称焉。盖西伯(周文王)拘④而演《周易》;仲尼厄⑤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⑥有《国语》;孙子膑⑦脚,《兵法》修列;不韦迁⑧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⑨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节选自司马迁《报任安书》)

  注:①摩,通“磨”,磨损。②胜:尽。③非常:不同寻常。④拘:被拘禁。⑤厄:受困窘。⑥厥:于是,就。⑦膑,名词作动词,受膑刑,被截去膝盖骨。⑧迁:被贬谪。⑨底,通“抵”,大抵。

  1.学习文言文要随时注意积累。请写出例句中加粗词的意思,将下面的积累卡片补充完整。

  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编号:016

  词词义例句

  苦 苦其心志

  衡 衡于虑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个文段都列举了一些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们的事例中你获得了什么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苦:使……困苦。 衡:通“横”,梗塞,不顺。

  2.(1)然后才明白忧愁祸患能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能使人萎靡死亡。

  (2)用这些方法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增加他原先不具备的才能。

  3.内有法家拂士,外有敌国外患。(用自己的话回答也可)

  4.共同点:都历经磨难,最终有所作为。

  感悟:苦难是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意对即可)

《孟子》阅读答案5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牺牲: (2)衡:

  2.翻译下列句子。

  (1)何以战? 译文:

  (2)人恒过然后能改。 译文:

  3.齐鲁长勺之战,鲁国如果没有曹刿这样的贤士就不会取胜,这个事例恰恰证明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 , , ”。(用原句回答)

  4.找出【甲】段中集中体现曹刿政治思想的句子,【乙】段中体现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分别抄写在下面。

  5.从【甲】段或【乙】段中,选出你感触最深的一个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1.(1)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2)衡:通“横”,梗塞,指不顺。

  2.(1)(您)凭借什么作战?

  (2)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之后才能改正。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甲】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乙】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5.示例:“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表明了每个人难免会犯错误,当我们敢于面对并勇于改正错误时,就会不断进步。

《孟子》阅读答案6

  《庄暴见孟子》阅读原文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

  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今之乐由古之乐也。”

  曰:“可得闻与?”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庄暴见孟子》阅读题目

  10.对下面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语暴以好乐语:告诉。

  B.直好世俗之乐耳直:只是。

  C.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蹙:收紧。

  D.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王:诸侯王。

  11.下列句子按句式特点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暴见于王②王尝语庄子以好乐③不若与众④今王田猎于此

  ⑤何以能鼓乐也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①④/②/③/⑤⑥

  B.①④/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③⑥/⑤

  D.①/②④/③/⑤⑥

  12.下列对原文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文中这样写的作用是用庄暴不懂得音乐与政事的关系,说明音乐在政事上的重要性。

  B.听了孟子的问话“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时,“王变乎色”。“王变乎色”的原因是为自己不喜欢先王之乐而爱好世俗之乐而羞愧。

  C.孟子说:“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今之乐由古之乐也。”“今之乐由古之乐也”,在孟子看来,其问题不在爱好新乐或古乐,在于能否施行仁政。

  D.孟子由欣赏音乐推及欢乐,技巧十分高明。“臣请为王言乐。”这里的“乐”当解释为“快乐”,而不能解释为“音乐”,是因为“言乐”的内容包括两个:一是王鼓乐,二是田猎。这两件事,都归结到是否与民同乐。

  《庄暴见孟子》阅读答案

  10.D项,王,名词用作动词,称成就王业。

  11.D(①为被动句;②④为状语后置句;③是省句;⑤⑥是宾语前置。)

  12.A项以庄暴无言以对齐王,说明此论题的难度,反衬孟子论辩艺术的高明,制造议论悬念。

《孟子》阅读答案7

  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雍也》)

  材料二: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①也?”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②。君子引而不发,跃如③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孟子·尽心上》)

  [注] ①孳孳:同“孜孜”,勤勉。②彀率:拉开弓的标准。③跃如:跃跃欲试的样子。

  (1)孟子以“大匠”“羿”为例,是要说明什么问题?

  (2)从以上两个选段看,孔孟的教育方法怎样体现“中道而立”的思想?

  参考答案:

  (1)是要说明教学不能降低“道”的标准。

  (2)①孔子主张因材施教,根据从学者才智水平的高低传授相应的知识,这种恰到好处的教育,正是中道的体现。②孟子要求教育既要启发到位又不要包办代替,这种恰到好处的指导也是中道的体现。(本题的难点在于理解“中道而立”的含义,从第二则料可知,“中道而立”强调的是“示范”而不是“代替”“降低”,联系第一则材料的“中”,就可以推断出“中”其实就是“中庸”。明确了“中”的含义后,结合两个语段的教育方法,略加阐述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

  材料二:公孙丑说:“道是很高很好啊,(但要学它,)那就像登天那样,似乎不可能达到;何不让它变得有希望达到从而使人每天不懈地追求它呢?”孟子说:“高明的木匠不会因为笨拙的徒工而改变、废弃绳墨,羿不会因为笨拙的射手而改变拉开弓的标准。君子(教导别人,正如教人射箭,)拉满了弓却不射出箭,只是跃跃欲试(地做示范)。君子站立在道的中间,有能力的人便会跟从他学。”

《孟子》阅读答案8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2分)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①;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选自《孟子告子上》)

  【注释】①颡(sāng):额头。

  (1)孟子在这段话中围绕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3分)

  (2)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孟子这一观点的理解。(9分)

  (1)孟子人性问题,(1分)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2分)

  (2)孟子以水为喻,认为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是出于天性的。而人之所以不善,是因为受到环境的影响,或是被私欲所蒙蔽。(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所以人应该保持仁义、放弃私利,以维护自己的天性。)(理解6分,结合实际3分)

  参考译文

  孟子说:“水流确实是本来不分向东向西的,难道也不分向上向下吗?人性的善,就好比水朝下流一样。人性没有不善的,水没有不向下流的。水,拍打一下叫它飞溅起来,也能使它高过人的额头;阻挡住它叫它倒流,可以使它流到山上。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是形势导致这样的。人之所以可以使他变得不善,他本性的改变也正像这样。”

《孟子》阅读答案9

  (一)

  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 告子下· 一六》)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①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②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孟子· 尽心上·四十》)

  (二)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论语·阳货》)

  【注释】

  ①达财:就着学生本有的才质加以指点,使学生能充分发挥才能。财,同材。

  ②私淑艾:淑,拾也。艾,同刈,取也。私下拾取以修养自身。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孟子提倡教育方式应多样,他所说的教育方式考虑到了受教育者的不同特点。

  B.孟子认为人只有接受了时雨化之、成德、达财、答问、私淑艾等教育方式,才能成为君子。

  C.有成德者这种教育方式,是指老师应当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

  D.孔子以生病为由推辞不见孺悲,传话的人刚出门,孔子便取瑟弹唱,有意让孺悲听见。

  (2)材料(二)中孔子对孺悲的教育方式与材料(一)中孟子所阐述的哪一种教育方式相似?请说说这种教育方式的合理性。(3分)

  参考答案:

  9.(1)B 孟子意在说明君子用以教育他人的方式有时雨化之等五种,而非告诉人们要接受这五种教育才能成为君子。

  (2)①孔子对孺悲的教育方式与孟子的不屑之教类似;(1分)②不屑之教即用轻视的态度来教育对方,(1分)这种激将法或许有伤受教育者的自尊,但如果能因此而让受教育者由于羞愧而奋发向上,(1分)那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

  【参考译文】

  (一)

  孟子说:教育也有多种方式方法。我不屑于教诲他,本身就是对他的教诲。(《孟子·告子下· 一六》)

  孟子说:君子用以教育的方式有五种:有像及时雨那样滋润教化的,有成全德行的,有通达才能的,有解答疑问的,有让学生私下拾取以修养自身的。这五种就是君子用以教育的方式。(《孟子· 尽心上·四十》)

  (二)

  孺悲想见孔子,孔子以生病为由推辞不见。传话的人刚出门,孔子便取来瑟边弹边唱,有意让孺悲听见。(《论语·阳货》)

《孟子》阅读答案10

  楚人学齐语

  【原文】

  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

  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

  (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参考译文】

  孟子对戴不胜说:“你是想要你的国王达到善的境地吗?让我明确地告诉你,在这里有一位楚国的大夫,希望他的儿子能说齐国话,那么是让齐国人来教他呢,还是让楚国人来教他?”戴不胜说:“让齐国人来教他。”孟子说:“一个齐国人教他,众多楚国人吵扰他,即使天天鞭打他,而要他学会齐国话,也不可能。若是带他到齐国的大街小巷住上几年,即使天天鞭打他,要他说楚国话也不可能。”

  你说薛居州是一个善士,让他居住在国王的身边,在国王身边的人无论年纪大小,地位高低都是薛居州那样的善人。国王和谁去做坏事呢?如果在国王身边的人无论年纪大小,地位高低都不是薛居州那样的善人,国王和谁一起去做好事呢?一个薛居州,能把宋王怎么样呢?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善:向善,成为善人 ②明:明白地,清楚地 ③使:让

  ④挞:鞭打 ⑤引:带,带着 ⑥居:居住

  3.本文给人的启示是:环境对人有很大的影响。

《孟子》阅读答案11

  孟子曰:“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孟子·滕文公上》)

  【注】①后稷:人名。②树艺:种植。③契:人名。

  (1)下列各项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后稷教百姓从事稼樯、种植五谷,使谷物成熟来养活他们,解决了他们的生活问题。

  B孟子认为,百姓丰衣食足,过上安逸的生活,但如果没有教养就会和禽兽差不多。

  C孟子认为,纵然百姓生活穷困,衣食没有着落,但对他们的教化也不能松懈、放弃。

  D孟子认为, 在吃、穿、住的问题解决之后,统治者应该以人的伦常关系来教导百姓。

  (2)概括文中所体现的孟子的观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文段中无此内容)

  (2)孟子认为要让百姓生活富足,在此基础上对他们进行教化。(意思对即可)

  【译文】

  孟子说:“……后稷教导百姓要种好庄稼,栽培谷物,谷物成熟了,老百姓便得到了养育。人之所以为人,除了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安逸,但不进行教育,就和禽兽差不多。圣人又为此担忧了,便派契做司徒的官,主管教育,用关于人与人相处关系的大道理和行为准则来教导人民:父子之间有骨肉亲情,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妇之间相亲相爱而又有内外之别,老幼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

《孟子》阅读答案12

  阅读《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①。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②;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注释】①熄: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②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古代男子到二十岁叫做成年,行加冠礼,父亲开导他。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影响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与和平,是了不得的男子汉大丈夫。

  B.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没有仁义道德,奉行的最多也只是妾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

  C.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应该是能够身居高位,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D.孟子针锋相对地提出真正的大丈夫应该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请结合上面有关句子,谈谈你对大丈夫的理解。(3分)

  参考答案:

  1.(6分)

  (1)C(对立天下之正位理解有误,正位不能理解为高位。)

  (2)①心怀仁德,践行礼义。②通达时施仁政,困窘时独善其身。③不因外界因素(富贵、贫贱、强权)改变自己的追求。(3分,每点1分。)

  (二)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说:这哪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夫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把顺从当作正理,是妇人家遵循的道理。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

《孟子》阅读答案13

  孟子曰:“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无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所以考其善不善者,岂有他哉?于己取之而已矣。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今有场师,舍其梧槚①,养其樲棘②,则为贱场师焉。养其一指而失其肩背,而不知也,则为狼疾③人也。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饮食之人无有失也,则口腹岂适④为尺寸之肤哉?”(《孟子·告子章句上》)

  【注】①檟:梧桐。檟(jiǎ):即楸树,也是一种木质很好的树。②樲(èr):酸枣。棘:荆棘。③狼疾:同“狼藉”,昏乱,糊涂。④适。通啻”(chì),仅仅,只。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认为,人们对于自己身体的每一部分都爱护,看一个人对身体的护养好不好,应该看他注重的是身体的哪一部分。

  B.孟子认为作为一位园艺师,就不应舍弃梧桐楸树,却去培养酸枣荆棘,同样的道理,人们不能为护养一根指头而失去整个肩背。

  C.孟子指出,身体的组成部分分为大的即重要的部分和小的即次要的部分,只晓得吃喝、护养小的部分而失去大的部分的人自然就受到了人们的鄙视。

  D.孟子主张一个人的吃喝不要只为了护养那一尺一寸的肌肤,还应该有更高的追求,否则,他将失去一些更为重要、更为可贵的东西。

  (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章句上》),说的也是取舍的道理,请结合上面的选段,简要说明你对“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的理解。

  答:xxxxxxxxxxxxx

  参考答案

  (1)C

  (2)孟子的“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说的是不要因为小的部分而损害大的部分,不要因为次要部分而损害重要的部分。“小”和“贱”指的是饮食、生命等的东西,“大”和“贵”指的是仁义道德,如果两者发生了冲突,一定要舍小取大。(意对即可)

《孟子》阅读答案14

  文化经典阅读(6分)

  13.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脩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脩其天爵,以要①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

  【注】①要:通“邀”,求取,追求。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天爵”指仁义忠信等,孟子认为这些是天然值得尊崇的。

  B.“人爵”则是偏重于物质的、外在的爵位,完全靠人委任、封赏或世袭取得。

  C. “天爵”、 “人爵”思想,与其“仁政”、“性善”、“致仕”等思想贯通为一体,是孟子思想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D.孟子所谓的“天爵”,是一个追求的过程、修炼提升的过程,也是一个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而逐渐形成完美人格的过程。

  (2)这段话主要讲了“天爵”“人爵”,请根据选段谈谈你对“天爵”和“人爵”的看法。(3分)

  答:

  参考答案:

  13.(1)B项 获得“人爵“也需要通过人的勤奋努力和成就等。

  (2)【答案示例】孟子把追求个人的功名利禄比作追求人爵,而把向人间散播仁义忠信,无私奉献比作追求天爵。我认为追求天爵优于追求人爵,因为前者一方面可以充分实现人生价值、社会价值,还会生出无尽的快乐;后者会生出种种烦恼痛苦。

  【参考译文】孟子说:“有天赐的爵位,有人授的爵位。仁义忠信,不厌倦地乐于行善,这是天赐的爵位;公卿大夫,这是人授的爵位。古代的人修养天赐的爵位,水天渠成地获得人授的爵位。现在的人修养天赐的爵位,其目的就是得到人授的爵位;一旦得到人授的爵位,便丢弃了天赐的爵位。这可真是糊涂得很啊!最终(他的人爵)也一定会丧失的。”

《孟子》阅读答案15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4小题,16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1】下列各组划线词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3分)A.国恒亡国险而民附 B.舜发于畎亩之中野芳发而幽香C.生于忧患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D.曾益其所不能惧其不已也

  【小题2】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3分)A.本文从个人说起,得出“困境出人才”的观点后,转到治国上,最后推出论点。B.第二段先从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从正面论述没有忧患的危害性。C.就国家而言,“死于安乐”中“安乐”指的是“无法家拂士,无敌国外患”。D.本文语言气势磅礴,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饿其体肤。

  ⑵入则无法家拂士。

  答案

  【小题1】D

  【小题1】B

  【小题1】⑴使他经受饥饿之苦。

  ⑵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

  解析【小题1】D中二者都是“代词”。

  【小题1】B中应是先从正面论述,再从反面论述。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