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残竹阅读答案
(2013·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1)~(2)题。
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
(金)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小题1: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相同点: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在秋夜的.孤独之感。韦诗以风动竹、鸟惊栖、人独宿表现内心孤独;赵诗以惊鸟无宿暗寓诗旨,含蓄地道出诗人心境的孤独。
不同点:韦诗孤独中又有淡静。皎月悦目,风竹悦耳,恬静怡人。赵诗孤独中更显凄冷。冷月残烛,秋雨寒枝,凄冷袭人。
小题2:韦诗:比喻,以烛喻月。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
赵诗:借代,借“晕”代月。“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侵人;“晕”又预示天气变化,引出下句。
试题分析:
小题1:这里的“心境”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所以该题是对两位诗人在不同诗歌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思想感情异同进行比较,而两首诗都是写景抒情诗,解答时要具体分析诗歌所选用的意象以及它们所构成的意境的同与异,这样就较容易进行比较分析,如韦诗中虽然表现了孤独,但更多的是在自然景物的动静中体现出恬淡自适的情怀。
小题2:考查表达技巧的鉴赏。韦诗第一句中有一个“如”字,比喻的手法明显不过了;赵诗的第一句有一个“晕”字,本是“月晕”,这里是代指月光,因为后面是“侵残烛”,用的是借代的手法。难点是要结合诗意分析其表达效果。 马上分享给同学
相关文章
西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1:39
内蒙古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0:37
青海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9:36
新疆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8:39
云南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7:34
山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6:23
宁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5:24
陕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4:26
以小见大 阅读答案2023-08-04 11:59:44
《害羞的V先生》阅读答案2023-08-03 16:26:54
《陈元方年十一时》阅读及答案2023-08-10 07:38:16
以小见大 阅读答案2023-08-04 11:59:44
《害羞的V先生》阅读答案2023-08-03 16:26:54
《陈元方年十一时》阅读及答案2023-08-10 07:38:16
《出师表》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比较阅读及答案参考2023-08-07 11:33:46
冬日香山阅读答案三篇2023-08-16 16:22:01
有事喊董三阅读题答案2023-07-31 23:3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