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附答案11篇

更新时间:2023-08-03 07:32:26 来源:高考在线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附答案11篇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附答案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10分)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俟:

  (2)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2分)

  译:

  (2)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2分)

  译:

  小题3:文中写“同舍生皆被绮绣……”与“余则缊袍敝衣……”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有何作用?(2分)

  小题4:宋濂,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他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请结合本文分析宋濂最终学有所成的原因?(至少两点)(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等待。(2)通“披”,穿。

  小题2:(1)家里贫寒,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自己亲手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2)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经常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

  小题3:对比。作者把自己艰苦求学与同舍生优越条件作对比,突出作者从读书中得到精神上的快乐,不在意生活的贫困。(意思答对即可)

  小题4:示例:(1)勤奋刻苦。(2)博览群书。(3)虚心请教。(4)以读书为乐,就会不畏艰难。(4)意志坚强。(言之成理即可)

  试题分析:

  小题1:(1)俟是等待的意思。(2)被是通假字,通“披”意思是穿。

  小题2:(1)无从:没有办法。致:得到。以:来。假借:借。于:向。手自笔录:亲自用手抄录。(2)负:背着。箧:书箱。曳:拉,拖。屣:鞋子。

  小题3:文中写“同舍生皆被绮绣……”与“余则缊袍敝衣……”是用的对比手法,把我求学的艰难和同舍生生活条件的优越进行对比,说明我“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突出我在艰苦环境下求学,更注重的是精神方面的快乐,而不是物质生活。

  小题4:要注意题干要求:“请结合本文分析宋濂最终学有所成的原因”,从原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宋濂从小学习就很勤奋,他主动去借书、抄书,博览了群书。他还能不顾路途遥远、环境恶劣,虚心向老师请教,他把读书当作乐趣。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附答案2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本文的作者_________,_________初文学家。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走送之( ) 硕师( )

  援疑质理( ) 卒获有所闻( )

  3.选文第一自然段着重叙述了自己的求学经历,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自己创造条件读书的?

  4.据你看,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作者“缊袍敝衣”处在“被锦绣……烨然若神人”的同学中间,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对此你有何评价。

  6.读此段文字,对你有何启示,请写在下面。

  【参考答案】

  1.宋濂 明

  2.走:跑 硕:大 援:引 率:终于

  3.①借书不失信于人;②抄书不畏艰苦;③远行百里向先达请教。

  4.勤奋好学、谦虚诚恳。

  5.作者以学得知识为最大乐事,这种高洁志趣,让人敬佩,值得效仿。

  6.略(围绕只要勤奋好学,就能学有所成来谈即可)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附答案3

  (一)阅读文言文,完成11-14题。(15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①,自谓可将兵十万。会有土寇②,自练乡兵与之角③。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州官使试于一村,沟洫④甫⑤成,水大至,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①经年:一年左右。 ②土寇:土匪。 ③角:战斗。 ④洫(xù):沟渠。 ⑤甫:刚。

  11、甲文记叙了作者小时候 和 的学习经历;乙文中刘羽冲最终抑郁而死的原因是 和 。(4分)

  1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余幼时即嗜学 嗜:

  (2)走送之 走:

  (3)自谓可将兵十万 将:

  (4)会有土寇 会:

  1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恒独步庭阶,曰:古人岂欺我哉?

  14、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乙文中的刘羽冲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参考答案:

  (一)11、借书 抄书 打仗失败 治水失败

  (评分说明:大意对即可。每空1分,共4分)

  12、(1)特别爱好(或喜欢、爱好) (2)跑 (3)率领(或带领) (4)适逢,正赶上

  (评分说明:结合语境理解正确即可。每小题1分,共4分)

  13、(1)因此人家大多数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读到各种各样的书籍。

  (2)(他)常常独自在庭院(台阶)散步,说:古人难道在欺骗我吗(或古人怎么能欺骗我呢)?

  (评分说明:翻译通顺、完整,大意对即可。每个分句1分,每小题2分,共4分)

  14、示例:刘羽冲是一个喜欢读书但做事不切实际的人。他虽然潜心研读古代的兵书和水利书,但不能灵活地运用于实际之中,结果屡遭失败,抑郁而死。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附答案4

  文言文,完成小题(18分)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小题1】解释加线的字。 (4分)

  (1)录毕,走送之( )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3)媵人持汤沃灌( ) (4)主人日再食( )

  【小题2】翻译下面句子(6分)

  (1)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3分)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3分)

  【小题3】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4分)

  【小题4】读了课文,作者的哪些求学行为深深地打动了你?请写出你的感触。(4分)

  答案

  【小题1】①跑去②借给 ③热水 ④两顿(4分)

  【小题1】①天气特别冷,砚里的墨水都结成坚冰,手指不可屈伸,也不敢放松抄书。②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就不会在意衣食享受不如他人。(6分)

  【小题1】例:不可取。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关系,老师应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信任、共同成长。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

  可取。我认为“先达”的“未尝稍降辞色”并非不尊重学生,而是一种更负责的尊重。因为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出高素质的学子。同时,尊重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赞同与否,言之成理即可)(4分)

  【小题1】略

  解析【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汤、再”等词。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比如:怠、以、见若等字。

  【小题1】本题是一道开放题。无论赞同还是反对老师的态度,都要说出相应的理由即可。

  【小题1】本体是一道开题。结合作者的求学经历来谈感受或想法即可。(提示:答出克服困难借书抄书、诚恳虚心求师学道,生活维艰而求学意志坚定,以读书为乐而不在意物质享受等一至两点,并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4分)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附答案5

  阅读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回答文后问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 解释加点的实词。

  (1)余幼时即嗜学( )

  (2)弗之怠( )

  (3)俟其欣悦( )

  (4)寓逆旅主人( )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1)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3. 摘录原文回答: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4. 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5. 宋濂的苦读并不比囊萤映雪、凿壁借光更动人,却能流传至今。请从对学习有借鉴意义这个角度,说说本文为人称颂的原因。

  【参考答案】

  1.(1)喜爱 (2)懈怠,放松 (3)等到 (4)旅店

  2.(1)曾经跑到百里之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2)我却穿着者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不羡慕他们。

  3.嗜学家贫(顺序可换)

  4.幼时求学的艰难,成年后求师的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

  5.至少有两种原因:①作者求学时的可贵品质,他勤奋、刻苦、专一的精神,达到了更好地启迪、鼓舞、教育后人的目的。②使人们懂得了学习的好坏的关键在于主观是否努力。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附答案6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待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字的意义。

  (1)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翻译下面句子。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3、“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这一句中“走”和“稍”各什么意思?这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操?

  (1)走:_________ 稍:____________

  (2)

  参考答案:

  1、更加 借

  2、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借书,亲手抄录下来,再按期还给人家。

  3、跑 稍微(诚实守信即可)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附答案7

  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语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

  2.给加粗的字注音并解释。

  余幼时即嗜学( )___________。

  3.下列加粗字与走送之中的走用法不同的是( )。

  A.小大之狱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乡为身死而不受

  D.先帝不以臣卑鄙

  4.任选下面一句翻译。

  A.不敢稍逾约

  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我选A句,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选B句,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语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求学精神和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送东阳马生序》。

  2.shì 特别爱好。

  3.C

  4.我选A句,翻译: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

  我选B句,翻译:因此人家大多数愿意把书借给我。

  5.专心致志,虚心求学,勤学好问,尊重老师,执着追求等。(答出两点即可)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附答案8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⑴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于:

  ⑵缊袍敝衣处其间 其:

  ⑶卒获有所闻 卒:

  ⑷腰白玉之环 腰: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翻译: 。

  3.结合文章内容填空。(4分)

  从第①段来看,作者幼时因“嗜学”“假书”“计日以还”,其最终结果是“ ”; “加冠”后,不远百里、 ,从而有所收获。第②段叙述了求师路途中 的情景和生活上 的艰难。

  参考答案:

  1.⑴向 ⑵他们 ⑶ 最终 ⑷腰间挂着

  2.我站着陪侍在老师旁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

  3.遍观群书 恭敬从师(或虚心求教等) 艰难(或顶风冒雪之类) 衣食(或吃穿等)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附答案9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走送之(跑)

  B、援疑质理(援助)

  C、同舍生皆被绮绣(通“披”,穿)

  D、右备容臭(香气)

  2、选出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以中有足乐者”中的“以”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俯身倾耳以请

  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不以物喜

  D、以塞忠谏之路也

  3、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

  A、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B、未尝稍降辞色(从不把言辞放委婉些)

  C、媵人持汤沃灌(服侍的人拿着汤药喂我)

  D、烨然若神人(浑身光彩照人,好像很神气的样子)

  4、选出对“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翻译正确的一项( )

  A、或者遇到他训斥,我的表情更加恭顺,送的礼物更多,一句话也不敢多说。

  B、或者遇到他训斥,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也不敢回答。

  C、有时遇到他训斥,我的表情更加恭顺,送的礼物更多,一句话也不敢回答。

  D、有时遇到他训斥,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也不敢多说。

  5、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本文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勒奋学习的经历.寄寓了作者对马生的殷切期望。

  B、第一段重点记叙作者克服学习上“无书”和“无师”的困难、终于能够有所收获的事情。

  C、第二段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表现求学的艰苦,其中“负箧曳履行深山巨谷中”一句写出了作者家境的贫寒和借书路途的遥远与险恶。

  D、“略无慕艳意”一句,表现了作者在艰苦的学习生活中怡然自乐、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心态。

  6、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本文是一篇书序,是作者给同乡后学的临别赠言。

  B、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作者通过现身说法,表现了夸耀自己的写作意图。

  C、多用对比手法。例如把“先达德隆望尊”与“门人弟子填其室”进行对比。

  D、注重细节描写。例如对作者执经叩问、同舍生豪华穿戴等的描写,均细致入微。

  参考答案:

  1、B

  2、C

  3、A

  4、D

  5、C

  6、D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附答案10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013题。(16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授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

  【乙】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王冕僧寺夜读《宋学士文集》)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余幼时即嗜学( ) (2)既加冠( )

  (3)听已 ( ) (4)琅琅达旦( )

  11.与依僧寺以居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B.必以分人

  C.计日以还 D.以刀劈狼首

  12.翻译下列各句。(6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3)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13.读了【甲】【乙】两文,宋濂和王冕你更欣赏哪一个?试结合选文简要说说自己的理由。(3分)

  参考答案:

  10.(4分)(1)喜爱、爱好 (2)已经 (3)结束 (4)早上、清晨、天明

  11.C

  12.(6分)

  (1)因此别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

  (2)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

  (3)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

  13.(3分)王冕幼时读书志向坚定,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

  宋濂学习勤奋刻苦,尊师,求学诚心。(意思对即可。)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附答案11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走送之 ( ) ②硕师 ( )

  ③援疑质理 ( ) ④卒获有所闻( )

  【小题2】第一自然段着重叙述了自己的求学经历,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自己创造条件读书的。(1分)

  【小题3】据你看,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小题4】作者“缊袍敝衣“处在“被锦绣……烨然若神人”的同学中间,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对此你有何评价。(1分)

  【小题5】认为读书苦,几乎是所有中学生的共同感受。宋濂之苦,闻所未闻;诸生之福,习以为常。当你深谙了宋濂之苦及宋濂之累时,你对读书之苦想必会有新的认识,结合课文,说一说你的认识。(2分)

  答案

  【小题1】走:跑 硕:大 援:引 率:终于(2分)

  【小题1】①借书不失信于人;②抄书不畏艰苦;③远行百里向先达请教。(2分)

  【小题1】勤奋好学、谦虚诚恳。(2分)

  【小题1】作者以学得知识为最大乐事,这种高洁志趣,让人敬佩,值得效仿。(2分)

  【小题1】略(围绕只要勤奋好学,就能学有所成来谈即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