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魏征文言文阅读答案

更新时间:2023-08-18 13:52:28 来源:高考在线

魏征文言文阅读答案

  《“(魏征因上疏曰)又时有小事”》的习题有哪些?一起来练习一下!

  (魏征因上疏曰)又时有小事,不欲人闻,则暴作威怒,以弭谤议。若所为是也,闻于外其何伤?若所为非也,虽掩之何益?故谚曰:“欲人不知,莫若不为;欲人不闻,莫若勿言。”为之而欲人不知,言之而欲人不闻,此犹捕雀而掩目,盗钟而掩耳者,只以取诮,将何益乎?臣又闻之,无常乱之国,无不可理之民者。夫君之善恶由乎化之薄厚,故禹、汤以之理,桀、纣以之乱;文、武以之安,幽、厉以之危。是以古之哲王,尽己而不以尤人,求身而不以责下。故曰:“禹、汤罪已,其兴也勃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为之无已,深乖恻隐之情,实启奸邪之路。温舒恨于曩日,臣亦欲惜不用,非所不闻也。臣闻尧有敢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汤有司过之史,武有戒慎之铭。此则听之于无形,求之于未有,虚心以待下,庶下情之达上,上下无私,君臣合德者也。魏武帝云:“有德之君乐闻逆耳之言、犯颜之诤,亲忠臣,厚谏士,斥谗慝①,远佞人者,诚欲全身保国,远避灭亡者也。”凡百君子,膺期统运,纵未能上下无私,君臣合德,可不全身保国,远避灭亡乎?然自古圣哲之君,功成事立,未有不资同心,予违汝弼者也。

  昔在贞观之初,侧身励行,谦以受物。盖闻善必改,时有小过,引纳忠规,每听直言,喜形颜色。故凡在忠烈,咸竭其辞。自顷年海内无虞,远夷慑服,志意盈满,事异厥初。高谈疾邪,而喜闻顺旨之说;空论忠谠②,而不悦逆耳之言。私嬖③之径渐开,至公之道日塞,往来行路。咸知之矣。邦之兴衰,实由斯道。为人上者,可不勉乎?

  (《贞观政要·卷五》)

  【注】①谗慝(nì):这里指“奸邪小人”②谠(dǎng):正直③私嬖(bì):私心贪欲

  《“(魏征因上疏曰)又时有小事”》阅读

  10.对下列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弭谤议弭:消除

  B.其亡也忽焉忽:迅速

  C.庶下情之达上庶:差不多

  D.予违汝弼者也弼:纠正

  11.下列各组语句中,阐明不采纳意见、直面错误的危害的一项是

  ①此犹捕雀而掩目,盗钟而掩耳者,只以取诮,将何益乎?

  ②尽己而不以尤人,求身而不以责下

  ③为之无已,深乖恻隐之情,实启奸邪之路

  ④听之于无形,求之于未有

  ⑤高谈疾邪,而喜闻顺旨之说;空论忠谠,而不悦逆耳之言

  ⑥私嬖之径渐开,至公之道日塞,往来行路,咸知之矣

  A.①②⑤B.②④⑥C.③④⑤D.①③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征本次进谏的原因,是唐太宗已经表现出了不愿听逆耳之言的端倪:做了一些不当的小事,不想让别人知道,当有人问时,就暴跳如雷,阻止臣下的谤议。

  B.君王的善恶取决于道德教化的薄厚,因而天下没有亡乱的国家,没有不可治理的百姓。

  C.魏征举夏禹、商汤因能严格要求自己而迅速兴起,夏桀、商纣因为一味责怪别人而使国家很快灭亡的例子,规劝唐太宗要“尽己”而不“责下”。

  D.魏征很希望能保持贞观初年的`政治局面:太宗闻过则喜,虚心接受意见;忠贞的臣下都毫无保留地进谏。

  13.把上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所为非也,虽掩之何益?(3分)

  (2)尽己而不以尤人,求身而不以责下。(3分)

  (3)自顷年海内无虞,远夷慑服,志意盈满,事异厥初。(4分)

  《“(魏征因上疏曰)又时有小事”》阅读答案:

  10.C(庶:希望)

  11.D(②④是古代圣王的正确做法;⑤是不采纳意见、直面错误的具体表现)

  12.B(原文为没有注定亡乱的国家,语意错误)

  13.(1)如果做的事情不对,即使掩盖住它,又有什么好处呢?

  (3分,赋分点:“所为”“虽”及句意)

  (2)尽自己的责任但不以此来埋怨别人,严格要求自己但不以此来责备下属。

  (3分,赋分点:“尽己”“尤”及句意)

  (3)从近年来,天下没什么值得忧虑的,远方蛮夷因为害怕而臣服,(陛下)开始沾沾自喜,处事方法偏离了当初的方向。(4分,赋分点:“无虞”“慑服”、省略句式及句意)

  参考译文

  (魏征于是上书说道)有时候,陛下做了一些小事,不想让人知道。一有人问起,就大发脾气暴跳如雷,来阻止议论。如果所做的事情是对的,又何必担心传到外面?如果做的事情不对,即使掩盖住它,又有什么好处呢?从前有一句谚语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要想人不闻,除非己不说。”做了又不想让人知道,说了又不想让人听到,这样就如同想捉鸟而把眼睛蒙上,想盗钟而把耳朵掩上的人,除了被人取笑,还能有什么好处?我又听说,没有注定亡乱的国家,没有不可治理的百姓。君王的善恶,取决于道德教化的薄厚,所以夏朝和商朝在禹和汤的治理下就大治,在桀和纣的暴虐下就大乱。周朝的文王、武王在位时,社会安稳;幽王和厉王时就出现危机。古代的圣君,尽自己的责任但不以此来埋怨别人,严格要求自己但不以此来责备下属。禹和汤善于律己,国家就兴盛;桀和纣放纵自己,所以国家很快消亡。如果只知道责怪别人,不知道自己的过错,长此下去,就会失去恻隐之心,开启通往奸邪的大门。汉朝的王温舒有恶人杀不尽之恨,我对他很是惋惜。我听说尧有敢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汤有记过之书,武王有慎戒之铭。这些先王都防患于未然,虚心对待臣子,希望真实的情况可以得到传达,朝廷里没有私心,君王和臣属上下一心。魏武帝曹操也说过:“有德操的君王喜欢听取忠言,喜欢稍有冒犯的直言,亲近忠良,抵斥小人。他们全心保护国家,以避免灾难?”自古以来的君王,承担天命,即使不能做到上下没有私心,(如果)能做到君臣同心同德,不也可以做到保全自身及国家,远避灭亡(的灾祸)吗?自古以来的圣明君王,能成就事业的,没有不靠君臣上下同心,改正过失的。

  贞观初年时,陛下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虚心接纳意见。偶尔有小的过失,只要听到批评一定改正,而且听到诤言总是喜形于色。所以忠臣烈士都敢于进谏。从近年来,天下太平,远方蛮夷臣服,(陛下)开始沾沾自喜,处事方法偏离了当初的方向。虽然高谈阔论,满口仁义道德,其实心里更喜欢溜须拍马的话;空谈忠义,而不喜欢听取忠言。私心和贪欲慢慢滋长,公正和道义慢慢退化,往来的路人都议论纷纷。国家兴亡就是这么转化的。当君王的怎么能不谨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