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得道多助》阅读答案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13-17 题。(19 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又何间焉②牺牲玉帛
③池非不深也④亲戚畔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②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乙文中孟子论述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要素是天时、地利、人和。决定长勺之战胜负的要素是“人和”,请你从甲文中找出体现这一观点的句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曹刿认为此次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4、一直以来,长勺之战中的鲁庄公被人认为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他不“鄙”表现在哪里?根据甲文概括总结。
5、孟子在两千年前就发出警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请举一个事例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
1、①参与②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③护城河 ④通“叛”,背叛
2、① 身居高位的人(大官们)目光(见识)短浅,不能长远谋划(打算)
②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取信于民
4、从两个方面表现鲁庄公的不“鄙”:广开言路,礼贤下士;尽职尽责,取信于民。
5、例1:二战初期,法西斯横扫欧洲大陆,涂炭生灵。欧洲人民团结一致,奋起反抗,最终正义战胜了邪恶。
例2:八年抗日战争,日寇践踏我国土,山河破碎。国共两党合作,同仇敌忾,浴血奋战,以弱胜强,最终将日寇赶出中国。
《曹刿论战》《得道多助》阅读答案2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轮战》
11.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亲戚畔之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B.又何间焉 池非不深也
C.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小大之狱 D.天时不如地利 衣食所安
12.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
1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②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14.两文对取得战争胜利前提条件的认识,共同点是什么?分别怎样做才能拥有这样的前提条件?(4分)
参考答案:
11.答案:D
评分:选对得2分。
12.答案:固:巩固,使坚固。 加:虚夸,以少报多。 畔:通叛,背叛。 徧:通遍,遍及,普遍。
评分:答对两个词语解释得1分,共2分。
13.答案:①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②这才是尽本质的事。可以凭这一点去打仗。
评分:按照信达雅三方面要求。每小题2分,共4分。
14.答案:共同点,争取民众的支持。做法:甲文认为要施以仁政,得民心。乙文认为要清正从政,政治上要取信于民。
评分:答对共同点和做法各2分,共4分。
《曹刿论战》《得道多助》阅读答案3
比较阅读下边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1)肉食者鄙:( ) (2)战于长勺:( )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故克之三里之城B.何以战以天下之所顺
C.大王加惠弗敢加也D.小信未孚必以信
小题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小题4:甲文记载了庄公与曹刿的对话,最终庄公在曹刿的启发下认识到要想打胜仗只能依靠“ ___,____ ,____ 。”的做法。这种做法所体现的思想恰好与乙文中强调的`战争三要素之一“____”思想是一致的。
小题5:两篇文章都不约而同的体现了“民贵君轻”的思想,请写一句能体现这一思想的诗文。
参考答案:
小题1:鄙:目光短浅; 于: 在。
小题2:B
小题3: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小题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人和
小题5:示例:民犹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考题分析:
小题1:学生对教材中的文言文的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2:B中二者都是“凭借”。
小题3: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4:学生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学会用原文理解和概括内容。
小题5:能结合观点进行积累,合理即可。
相关文章
西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1:39
内蒙古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50:37
青海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9:36
新疆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8:39
云南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7:34
山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6:23
宁夏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5:24
陕西高考各个大学录取分数线排名表和最低位次2024-06-13 17:44:26
旅行鸽阅读答案2023-08-07 10:25:21
阮籍《咏怀其一》阅读答案2023-08-13 03:42:48
关于《地震》阅读答案2023-08-13 02:56:14
旅行鸽阅读答案2023-08-07 10:25:21
阮籍《咏怀其一》阅读答案2023-08-13 03:42:48
关于《地震》阅读答案2023-08-13 02:56:14
《出师表》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比较阅读及答案参考2023-08-07 11:33:46
冬日香山阅读答案三篇2023-08-16 16:22:01
有事喊董三阅读题答案2023-07-31 23:3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