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专业排名 专业介绍 大学介绍 大学排名 大学分数 全国高校 考试讲解 高考状元 高考志愿

《报任安书》阅读答案及翻译

更新时间:2023-08-06 03:45:59 来源:高考在线

《报任安书》阅读答案及翻译1

  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为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于居室。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节选自《报任安书》)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B.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C.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D.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倡优,是古代称以音乐歌舞或杂技戏谑娱人的艺人。

  B.剔毛发、婴金铁,是指把头发剃光,用铁圈束颈。这是古代的两种刑罚,前者称髡刑,后者称为钳刑。

  C.五刑,指墨、劓、刖、宫、大辟五种酷刑。历史上的酷刑还有汤镬、炮烙、腰斩、杖百等。

  D.《国语》记载春秋史的国别体史书,传说为左丘明所作。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中列举了“四不辱”和“六受辱”,运用铺排把“六受辱”按程度由浅到深依次排开,最后点出自己遭受的是“最下”之辱。渲染出作者遭受不公平待遇的悲惨处境和由此产生的巨大精神痛苦,感人至深。

  B.第一段中作者拿“猛虎一旦落入槛阱之中也不得不摇尾乞食”作对比,渲染下狱受辱之恐怖,反衬自己忍辱受刑、忍痛著书的坚忍意志。

  C.第二段先说一般人都怕死,但激于义理者不怕死,这是一层曲折。接着又说自己并非贪生恶死之辈,但又何至于受辱呢?这又是一层曲折。最后才揭开自己“不得已”而苟活的原因。这充分体现了本文在情感的表达上“曲折起伏、欲言又止”的特点。

  D.第三段用周文王、孔子、屈原等古圣先贤愤而著书的典故,表现作者隐忍的苦衷、坚强的意志和奋斗的决心。这些典故让人深刻的感受到作者伟岸的人格和沉郁的感情。

  13.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报任安书》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答案:

  10.A

  11.C

  12.B

  13.(1)古人之所以慎重地对大夫用刑,大概就是因为这个缘故。(2)认真从事学校的教育,把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负或头顶重物行走了(3)君子痛恨那种不肯实说自己想要那样做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来为之辩解的作法。

  【解析】

  【分析】

  10.

  划线句子的大意是:如今我很不幸,早早地失去双亲,又没有兄弟互相爱护,独身一人,孤立于世,少卿你看我对妻室儿女又怎样呢?况且一个勇敢的人不一定要为名节去死,怯懦的人仰慕大义,又何处不勉励自己呢?我虽然怯懦软弱,想苟活在人世,但也颇能区分弃生就死的界限,哪会自甘沉溺于牢狱生活而忍受屈辱呢?

  11.

  C项,“五刑,指墨、劓、刖、宫、大辟五种酷刑”解说错误,五刑,指墨、劓、剕、宫、大辟五种酷刑。

  故选C。

  12.

  B项,“反衬自己忍辱受刑、忍痛著书的坚忍意志”分析错误,以“猛虎一旦落入槛阱之中也不得不摇尾乞食”来类比“自己忍辱受刑、忍痛著书”,不是反衬。

  故选B。

  13.

  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的翻译:

  (1)所以,……的原因;重,慎重;殆,大概。

  (2)庠序,学校教育;申,反复强调;孝悌,孝顺父母、敬爱兄长。

  (3)疾,痛恨;舍曰,不肯说出来;辞,辩解的说法。

  参考译文:

  我的祖先没有剖符丹书的功劳,职掌文史星历,地位接近于卜官和巫祝一类,本是皇上所戏弄并当作倡优来畜养的人,是世俗所轻视的。假如我伏法被杀,那好像是九牛的身上失掉一根毛,同蝼蚁又有什么区别?世人又不会拿我之死与能殉节的人相比,只会认为我是智尽无能、罪大恶极,不能免于死刑,而终于走向死路的啊!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我向来所从事的职业以及地位,使人们会这样地认为。人固然都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却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生存所依靠的东西不同啊!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不污辱祖先,其次是自身不受侮辱,再次是不因别人的脸色而受辱,再次是不因别人的言语而受辱,再次是被捆绑在地而受辱,再次是穿上囚服受辱,再次是戴上脚镣手铐、被杖击鞭笞而受辱,再次是被剃光头发、颈戴枷锁而受辱,再次是毁坏肌肤、断肢截体而受辱,最下等的是腐刑,侮辱到了极点。古书说“刑不上大夫”,这是说士人讲节操而不能不加以自勉。猛虎生活在深山之中,百兽就都震恐,等到它落入陷阱和栅栏之中时,就只得摇着尾巴乞求食物,这是人不断地使用威力和约束而逐渐使它驯服的。所以,士子看见画地为牢而决不进入,面对削木而成的假狱吏也决不同他对答,这是由于早有主意,事先就态度鲜明。现在我的手脚交叉,被木枷锁住、绳索捆绑,皮肉暴露在外,受着棍打和鞭笞,关在牢狱之中。在这种时候,看见狱吏就叩头触地,看见牢卒就恐惧喘息。这是为什么呢?是狱吏的威风和禁约所造成的。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再谈什么不受污辱,那就是人们常说的厚脸皮了,有什么值得尊贵的呢?况且,像西伯姬昌,是诸侯的领袖,曾被拘禁在羑里;李斯,是丞相,也受尽了五刑;淮阴侯韩信,被封为王,却在陈地被戴上刑具;彭越、张敖被诬告有称帝野心,被捕入狱并定下罪名;绛侯周勃,曾诛杀诸吕,一时间权力大于春秋五霸,也被囚禁在请罪室中;魏其侯窦婴,是一员大将,也穿上了红色的囚衣,手、脚、颈项都套上了刑具;季布以铁圈束颈卖身绐朱家当了奴隶;灌夫被拘于居室而受屈辱。这些人的身分都到了王侯将相的`地位,声名传扬到邻国,等到犯了罪而法网加身的时候,不能引决自裁(自杀)。在社会上,古今都一样,哪里有不受辱的呢?照这样说来,勇敢或怯懦,乃是势位所造成;强或弱,也是形势所决定。确实是这样,有什么奇怪的呢?况且人不能早早地自杀以逃脱于法网之外,而到了被摧残和被杖打受刑的时候,才想到保全节操,这种愿望和现实不是相距太远了吗?古人之所以慎重地对大夫用刑,大概就是因为这个缘故。

  人之常情,没有谁不贪生怕死的,都挂念父母,顾虑妻室儿女。至于那些激愤于正义公理的人当然不是这样,这里有迫不得已的情况。如今我很不幸,早早地失去双亲,又没有兄弟互相爱护,独身一人,孤立于世,少卿你看我对妻室儿女又怎样呢?况且一个勇敢的人不一定要为名节去死,怯懦的人仰慕大义,又何处不勉励自己呢?我虽然怯懦软弱,想苟活在人世,但也颇能区分弃生就死的界限,哪会自甘沉溺于牢狱生活而忍受屈辱呢?再说奴隶婢妾尚且懂得自杀,何况像我到了这样不得已的地步!我之所以忍受着屈辱苟且活下来,陷在污浊的监狱之中却不肯死的原因,是遗憾我内心的志愿有未达到的,平平庸庸地死了,文章就不能在后世显露。

  古时候虽富贵但名字磨灭不传的人,多得数不清,只有那些卓异而不平常的人才在世上著称。(那就是:)西伯姬昌被拘禁而扩写《周易》;孔子受困窘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才写了《离骚》;左丘明失去视力,才有《国语》;孙膑被截去膝盖骨,《兵法》才撰写出来;吕不韦被贬谪蜀地,后世才流传着《吕氏春秋》;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出《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都是一些圣贤们抒发愤懑而写作的。这些都是人们感情有压抑郁结不解的地方,不能实现其理想,所以记述过去的事迹,让将来的人了解他的志向。就像左丘明没有了视力,孙膑断了双脚,终生不能被人重用,便退隐著书立说来抒发他们的怨愤,想到活下来从事著作来表现自己的思想。

《报任安书》阅读答案及翻译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能相善也,趣舍异路。然仆观其为人: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殉国家之急,其素所蓄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已奇矣。今举事一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煤孽其短。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横挑强胡,仰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成震怖,乃悉征其左、右贤王,举引弓之民,一国共攻而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然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沫血饮泣,更张空弮,冒白刃,北首争死敌者。

  陵未没时,使有来报,汉公卿王候皆奉觞上寿。后数日,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大臣忧惧,不知所出。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凄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之名将,不能过也。身虽陷败,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于汉。事已无可奈何,其功亦足以暴于天下矣。仆怀欲陈之,而未有路,适会召问,推言陵之功。未能尽明,明主不晓,以为仆沮贰师①,而为李陵游说,遂下于理。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愬者!

  李陵既生降,聩②其家声,而仆又饵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

  (选自《报任安书》,有删改)

  【注】①贰师:贰师将军李广利,汉武帝宠妃李夫人之兄。李陵被围时,李广利未率主力救援,致使李陵兵败。②聩:坠毁。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趣舍异路趣:趣味B.足历王庭历:经过

  C.陵未没时没:覆没D.卒从吏议议:议罪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和李陵关系其实很普通,但他对李陵评价非常高,认为李陵为了国家的危难,能够出生入死,有国士之风。

  B.李陵深入匈奴腹地,杀伤的敌人数目超过自己部队的损失,极大地震慑了敌酋,因此遭到对方全国兵力的疯狂围剿。

  C.李陵兵败消息传来,汉武帝陷入愁云惨雾,众大臣则担忧恐惧;这和一开始众多王侯公卿举杯祝贺形成鲜明对比。

  D.李陵一向和朝堂上的士大夫关系不睦,情分很少,唯有司马迁认为他是优秀的将领,为他辩解,但并未得到采信。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举事一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

  (2)货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

  8.司马迁对李陵降敌持什么观点?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答案】5.A6.D

  7.(1)现在(李陵)行事一有不当,(只顾)保全性命和妻儿的大臣们,相继污蔑夸大他的缺点。

  (2)(我的)钱财不足以抵赎罪过,朋友没有一个救助,陛下身边的亲信也不替(我)说一句话。

  8.李陵作战勇敢悲壮,降敌是绝境中的无奈;降敌败坏李家名誉,但不能掩盖李陵对国家的功劳;李陵依然心向汉朝,降敌只是权宜之计。

  [参考译文]

  我和李陵一起担任属吏,素来不是很亲近,取舍迥异。但是我观察李陵为人,确是个能坚守自我节操的非凡之人:侍奉父母尽孝道,结交他人守信用,面对钱财很廉洁,获取给予都合乎礼义。一直想着奋不顾身,来为国家的危难献出生命,是他一向以来的抱负,我认为他有国士的风度。作为臣子,(李陵)出于甘愿万死而不顾一生的考虑,奔赴国家的危难,这已经很了不起了。现在他行事一有不当,而那些(只求)保全性命和妻儿的大臣们,相继污蔑夸大他的缺点。况且李陵带领的兵卒不满五千,深入敌人军事要地,足迹到达单于的王庭,就像挂在猛虎嘴边的诱饵,勇敢挑战强大的胡兵,昂然直面亿万的敌军,同单于连续作战十多天,杀伤的敌人超过了自己军队的人数。敌人连救死扶伤都来不及,匈奴责族全都震惊恐慌,于是(单于)就征调了左、右贤王,出动所有会拉弓射箭的百姓,整个国家一起攻击他,包围他。李陵转战千里,箭矢射尽,前路断绝,救兵不来,士卒死伤堆积。但是,李陵振臂一呼,鼓舞士气,士兵就无不奋起作战。他们流着眼泪,一个个满脸是血,强忍悲泣,再次拉开空的弓弦,冒着白光闪闪的刀锋,向北冲杀,争相和敌人拼死作战。

  当李陵还未全军覆没时,使者曾送来捷报,朝延的公卿王候都举杯向皇上敬酒祝寿。几天以后,李陵兵败的奏书传来,皇上为此食不甘味,听政不乐。大臣忧虑害怕,不知如何是好。我私下里并未估量到自己的卑贱,见皇上悲成忧伤,实在想竭尽我诚恳的愚忠。我认为李陵向来与将士们同甘共苦,能够换得士兵们拼死效命的行动,即使是古代名将,恐怕也不能超过他。他虽然遭到失败,但看他的意图,是想等到适当的机会报效汉朝。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但他的功劳也足以向天下人显现。我内心想要陈述此事,而没有门路,恰逢皇上召见询问,我推断论说李陵的功劳。我没有完全阐明,圣明的君主不知道,认为我是诋毁贰师将军,而为李陵辩解,于是将我交付狱官。我的忠实诚恳的心意,终究没能陈明。因为欺骗君上的罪名,最终朝廷同意了法吏的判决。我家境贫寒,财物不足以拿来抵赎罪责,朋友也没有一个相救,皇帝身边的近臣又不肯替我说一句话。我血肉之躯本非木头和石块,却与执法的宫吏在一起,深深囚禁在牢狱之中,又能向谁去诉说(内心痛苦)呢?

  李陵投降以后,败坏了他的家族的名声,而我接着被置于蚕室,被天下人深深耻笑。可悲啊!可悲!这些事情是不容易逐一地向俗人解释的。